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松果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全 文 :·4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年5月第9卷第5期

·中药研究与开发·
松果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 弘 侯建中 陈世忠 艾铁民*
(北京大学药学院 北京 100083)
[提 要] 目的:分析松果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从松果菊根
挥发油中共分离出了 24个成分,鉴定出了 16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烯类(3.21%)、烷类(30.1%)、酸类(3.27%),
其中甲基十六烷含量最高为 28.15%。9,12 - 十八碳二烯酸单甘油酯、9,12,15 -十八碳三烯酸单甘油酯、邻苯
二甲酸二丁酯为首次在该属植物中鉴定出。结论:为松果菊挥发油成分的系统分析提供了资料,特别是为我国松果
菊质量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松果菊 GC-MS 挥发油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Wssential Oil from Echinacea Purpurea Wang Hong, Hou
Jianzhong, Cheng Shizhong, et al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on the chemical oil from Echinalea purpurea. Methods: GC-MS
method was used. Results:Twenty-four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sixteen of them were identified as
alkene(3.21%), acid(3.27%). Main Constituents is Methyhexadecanic acid 28.15%. 9,12-octadecadienoic
acid, ethyl ester;9,12,15-octadecatrienoic acid 2,3-dihydroxypropyl;Dibutyl phthalate were identified
from Echinacea Moench for the frist time. 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provide materials for
systematic analysi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essential oil from Echinacea purpurea, especially for the
research quality of Echinacea purpurea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Echinacea Purpurea;GC-MS;essential oil
松果菊(Echinacea purpurea)为菊科松果菊属多年生草
本植物,原产美洲,是印地安人的传统药材。近年来,由于其具
有显著的免疫强化及抗炎作用,在国际上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成为在欧美医药市场上销量最大的植物药之一[1、2]。我国于
7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种紫花松果菊,主要作为观赏植物[1]。
现有的紫花松果菊的药效学研究表明,紫花松果菊的药理作
用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化学成分的研究多集中在
药理活性及水溶性多糖多酚类成分的研究[3],对其他类的成
分研究较少。本文采用GC-MS对我国引种栽培的松果菊根挥
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
1 实验材料及挥发油提取
松果菊根采自北京怀柔县栽培品种,经低温干燥后,粉碎
成粗粉。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将样品用水蒸气蒸馏
法提取挥发油,得到棕黄色挥发油,具特殊香气,含量0.20%。
低温避光放置,进样前用正己烷溶解。
2 仪器及条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技开发项目[国中医药发(2001)
10号]
*责任作者

Pye-204气相色谱仪,SE-54石英毛细管色谱柱(0.32mm
×30m),程序升温50~220℃,4℃/min,气化室温度240℃,载
气为氦气,柱前压78.4kPa,进样量0.22μl。
VGMM70-70H型质谱仪,分辨率 500,电离方式 EI,电子能
量70ev,离子源温度200℃,加速电压4KV,扫描速度1s/dec。
KY-GC/MS-D 2数据处理系统。
3 含量测定条件
岛津 GC-7AG型气相色谱仪,载气为氮气,柱前压 49kPa,
分流比40∶1,检测器PID,进样量0.2μl,其它条件同GC-MS。
岛津Chromatopac C-EIB数据处理机,归一化法计算各色谱峰
的相对百分含量。
4 结果与讨论
将GC-MS得到的质谱图与标准图谱或标准品的质谱图对
照,从松果菊根挥发油中共分离出了 24个成分,鉴定出了 16
个化合物,结果见表1。
主要成分为烯类(3.21%),烷类(30.1%),酸类(3.27%)。其
中十六烷含量最高为28.15%,9,12-十八碳二烯酸单甘油酯、
9,12,15-十八碳三烯酸单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首次
在该属植物中鉴定出。该研究为松果菊挥发油成分的系统
分析提供了资料, 特别是为我国松果菊质量研究及开发应
2002年5月第9卷第5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43·

表1 松果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中文名 英文名 相对含量(%)
α-蒎烯 α-mnurolene 0.86
δ-姜黄烯 δ-carcumene 1.67
δ-蒎烯 δ- mnurolene 0.80
α-杜松烯 α-cadinene 0.64
δ-杜松烯 δ- cadinene 2.19
1,5-烷酸 1,5-peutadecanolc acid 1.07
甲基十六烷 Methyhexadecanic acid 28.15
8,11-二甲基十六烷 8,11-ocyadeedi enoate 1.60
9,12-十八碳二烯酸 9,12-octadecadienoi acid 0.60
9,12,15-三甲基十八碳烯酸 9,12,15- octadecadienoic acid 0.67
十六烷酸 Hexadecanoic acid 0.96
十六烷酸乙酯 Hexadecanoic acid,ethyl ester 1.42
9,12-十八碳二烯酸单甘油酯 9,12-octadecadienoic acid,ethyl ester 2.03
9,12,15-十八碳三烯酸单甘油酯 9,12,15-octadecatrienoic acid,2,3-dihydroxypropyl 0.98
2,6,10,15,19,23-六甲基-
2,6,10,14,18,22-二十四碳六烯
2,6,10,15,19,23-hexamethyl-
2,6,10,14,18,22-Tetracosahexaene

2.38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ibutyl phthalate 0.68

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致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仪器室吉力研究员代
测GC-MS联用。
参 考 文 献
1 肖培根,刘 勇.东西方草药交融的战略探讨.中国中医药
信息杂志,2001,8(1):9
2 陆顺芳,刘 湘.美国植物药市场概况.国外医药·植物药
分册,1999,11(5):216
3 Hobbs C. Echinacea:T e Immune Herb!.California
Botanica Press,1995
(收稿日期:2002-01-04)
第二届现代难治性疾病诊治与研究研讨会征文启事
自本刊杂志社成功地组织了首届“现代难治病诊治与研究信息研讨
会”以来,我国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目前,越
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在治疗各类现代难治性疾病中寻求采用中医、中西医
结合方法。为了广泛交流中医药诊治现代难治性疾病的最新经验与研究
进展,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社决定于 2002年三季度召开第二届现代难治
性疾病诊治与研究研讨会,同时编辑出版《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特辑。
现将有关征文要求介绍如下,欢迎多年来在诊治各类现代难治性疾病中
取得成绩的广大专家学者和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
1 征文范围
针对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和手段的各类难治性疾病所进行
的有关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防治与研究内容均可。
2 征文内容
2.1 临床研究信息
2.1.1 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各类难治性疾病的学术现状、进展情况,
目前存在的优势、有待解决的问题与办法;
2.1.2 诊治难治性疾病的整体思路、方法以及治则、治法研究;
2.1.3 最新临床经验总结、临证心得体会、失败与成功的个案报道等;
2.1.4 名老中医药专家诊治难治性疾病的经验总结;
2.1.5 针灸、推拿及其他各种非药物疗法治疗难治性疾病的经验与方法
总结等。
2.2 文献研究信息
历代医学家及其著述中有关难治性疾病的诊疗经验与方药的挖掘、
整理研究成果等。
2.3 新药开发与研究信息
有关难治性疾病治疗的各类单方、复方、古方等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开发信息等。
2.4 市场开发信息
治疗难治性疾病的最新诊疗产品、药品、保健品的介绍与市场分析
报告。
3 征文要求
来稿必须是未公开发表的,字数一般不超过 4000字,并附 300~500
字的摘要。文稿务求科学性强、数据准确、文字精炼、字迹清楚(打印稿
为好),另请作者自留底稿,来稿不退。为便于和作者联系,请详细注明作
者姓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等。来稿截止日期为2002
年7月20日。
联系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北新仓18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社
邮编:100700 电话:(010)64014411-3278 (010)64058131 电子信箱:
Lxx@mail.cintcm.ac.cn 联系人:梅智胜 蔡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