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石莲子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全 文 :表 2 样品测定结果 %
样品 茅术醇含量* RSD**
英山陶河乡 -1 2.240
英山陶河乡 -2 2.185 1.25
英山陶河乡 -3 2.217
  *n=2;n**=3
3 讨论
考察了石油醚 、醋酸乙酯 、甲醇不同溶剂对苍术样品进行提
取 , 考察了加热 、冷浸 、超声以及超声不同时间对苍术样品中茅术
醇的提取 , 结果表明甲醇超声提取 10 min提取完全 , 故选用此法
为苍术中茅术醇的提取方法。
参考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 Ⅰ 部 [ 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111.
收稿日期:2007-06-05; 修订日期:2007-10-27
作者简介:周 英(1971-),女(汉族),贵州贵阳人 ,现任贵州大学副教授 ,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工作.
石莲子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周 英1 , 段 震 1 , 李纯纯 1 , 黄赤夫2
(1.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2.美国肯塔基大学医学中心口腔学院 , 40503)
摘要:目的 通过初步筛选发现石莲子提取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 探讨石莲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 制备
石莲子不同溶剂提取物 , 采用打孔琼脂扩散法和稀释法对石莲子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抑菌实验研究。结果 实验数据表
明石莲子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供试的细菌和部分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藤黄微球菌 、绿脓杆菌 、粪链球菌以
及黄霉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果 ,且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各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不同。结论 石莲子的不同溶剂提取
物对部分细菌和真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效果 ,这将为进一步全面开发石莲子提供基础。
关键词:石莲子; 抑菌; 最小抑菌浓度; 抑菌圈
中图分类号: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8)04-0995-02
StudiesontheAntibacterialActivitiesofExtractsofnelumbonuciferaGaertn
ZHOUYing1 , DUANZhen1 ,LIChun-chun1 , HUANGChi-fu2
(1.DepartmentofPharmaceuticalEngineering, ColegeofLifeScience, Guizhou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2.ColegeofDentistry, UniversityofKentucky, Lexington, Kentucky40503, U.S.A.)
Abstract:ObjectiveThisresearchintendedtostudytheantibacterialactivitiesofdifferentsolventsextractsofnelumbonucifera
Gaertn.MethodsVariousextractswerepreparedfromNelumbonuciferaGaertn, andthetheminim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
(MIC)andinhibitorycircleoftheextractweredetermined.ResultsTheresultsshowedthattheantibacterialactivityoftheex-
tractswasdiferenttowarddiferentmicrobes.ConclusionTheexperimentaldatedemonstratedthatextractsofnelumbonucifera
Gaertnexhibitedstrongantibacterialactivities.ThisresearchisbenefitforfurtherstudyanduseoftheNelumbonuciferaGaertn.
Keywords:NelumbonuciferaGaertn; Antibacterial; MIC; Inhibitorycircle
  石莲子又称为甜石莲 、莲实 、壳莲子 、带皮莲子 , 来源于睡莲
科植物莲 NelumbonuciferaGaertn的成熟果实 ,英文名为 NELUM-
BINISLB[ 1] 。本品为椭圆形 , 两端略尖 , 长 1.8 cm左右 , 直径约
1.2cm。外壳灰黑色 ,表面平滑 , 一端有小圆凹点 ,另一端有微小
短柄 , 壳厚约 1 mm内含莲子 1枚。 质坚硬 , 不易破裂 [ 2] 。石莲
子具有补益脾胃 、祛热毒 、清心除烦的功效 ,可用于缓解和治疗冷
热呕吐 、食物不下 、淋浊等症状 [ 3] 。 据报道 , 从石莲子中提取的
莲心碱具有降压 、抗心率失常等作用 [ 4] , 而石莲子在抑菌方面的
研究却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初步筛选中发现石莲子具有较好的
抑菌活性 , 为充分发掘石莲子的市场潜力 , 开发其可利用性 ,本文
对石莲子不同溶剂浸提得到的各提取物对常见致病革兰氏阳性
菌 、革兰氏阴性菌及黄霉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 , 为阐明
其抗菌特性以及进一步开发这一新资源提供参考。
1 器材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1.1 材料 石莲子购于贵州省药材公司 , 产地:广西 , 包装批
号 060702。
1.1.2 试剂 石油醚 ,醋酸乙酯 , 甲醇 ,乙醇 , 95%乙醇 , 二甲基甲
酰胺 , 均为分析纯 , 购于贵阳中兴化学试剂公司。
1.1.3 菌种 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aureus;大肠杆菌 Escherichiacoli;粪链球菌 Entero-
coccusfaecalis;黄霉菌 Aspergillusflavus;绿脓杆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藤黄微球菌 Micrococcusluteus。
1.1.4 培养基 MRS固体培养基:酪蛋白胨 10 g, 牛肉提取物 10
g,酵母提取物 5 g, 葡萄糖 5 g, 乙酸钠 5 g, 柠檬酸二铵 2.0 g,
Tween80 1.0 g,磷酸氢二钾 2.0 g, MnSO4· H2O0.2 g, MgSO4·
7H2O0.05g, CaCO3 20.0g,琼脂 15g, 定容至 1 000ml, pH值 调
至 6.8;营养肉汤固体培养基:蛋白胨 10g,牛肉膏 3 g,氯化钠 5
g,琼脂 15 g, 定容至 1 000 ml, pH值 调至 7.0;查氏固体培养基:
硝酸钠 3 g, 磷酸氢二钾 1.0 g, MgSO4· 7H2O0.05 g, 蔗糖 30 g,
琼脂 15g, 液体培养基组成除了不加琼脂外 ,与相应的固体培养
基相同 。
1.1.5 仪器 高低温恒温培养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旋
转蒸发仪(BUCHIR-200), SHZ-D(Ⅲ)循环水式真空泵(巩义
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OHAUS)净化工作台(上海市
纯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真空冷冻干燥机(LABCONCO), 超低
温冰箱(FormaScientific),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
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 TU-1901)。
1.2  方法
1.2.1 石莲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制备 将干燥的石莲子粉碎过
40目筛 , 称取等量的石莲子 3份 ,每份 150 g,分别置于 1 000 ml
的水 、酒精 、醋酸乙酯中。 每种溶剂浸泡 3次 , 每次置于恒温
(37℃)揺床上(200r/min)振荡 12 h,抽滤得到提取液。水的提
取液于 -80℃冷冻过夜后用真空冷冻干燥机干燥;酒精提取液
·995·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8VOL.19NO.4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第 19卷第 4期
40℃减压旋转浓缩除去酒精 , 于 -80℃冷冻过夜后用真空冷冻干
燥机干燥;醋酸乙酯提取液先减压浓缩除去醋酸乙酯 , 得浸膏。
1.2.2 对各部分粗提物的抑菌活性检测 菌种培养:金黄色葡萄
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 绿脓杆
菌(Pseudomonasaeruginosa), 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luteus)采用
营养肉汤培养基(组成成分见上)活化培养 , 粪链球菌(Enterococ-
cusfaecalis)采用 MRS培养基(组成成分见上)活化培养 , 黄曲霉
(Aspergillusflavus)采用查氏培养基(组成成分见上)活化培养 ,分
别将各菌种浓度调至 OD600约为 1,待用。
采用试管稀释法对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取上述得到
的水和酒精溶剂的粗提物 0.1 g, 溶于 1 ml无菌水中 ,醋酸乙酯
溶剂的提取物 0.1 g溶于 1 mlDMF,使其充分溶解 , 用细菌过滤
器过滤 , 取 0.3 ml样品溶液以相应的液体培养基倍比稀释成样
品浓度分别为 50, 25, 12.5, 6.25, 3.13, 1.57, 0.79 mg/ml,分
别在试管中加入 30 μl菌液 , 置于 37℃恒温培养 16 h。分别取
100μl菌悬液均匀涂板。然后放 37℃温箱静止培养 24 h后取
出 , 每梯度涂布 3个平板 , 整个过程重复两次 , 测定最小抑菌浓
度(MIC), 筛选出抑菌活性最强的组分 [ 5] 。
抑菌圈的测定方法:取各溶剂的浸提物 30 mg, 分别用相应
的溶剂(无菌水 ,乙醇 , 醋酸乙酯)1ml, 制成 30 mg/ml样品溶液 ,
用细菌过滤器过滤。 在相应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加 0.1 ml菌
液 , 均匀涂布。稍干后用 8mm打孔器打孔 ,每孔加 0.1 ml样品 ,
37℃培养 24 h,测量抑菌圈大小。
2 结果
2.1 石莲子不同溶剂提取物 MIC比较 抑菌实验结果见表 1。
采用试管稀释法对石莲子 3种溶剂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的进
行测定 , 结果表明石莲子的 3种溶剂提取物对供试菌具有不同的
抑制作用:
水溶剂浸提物对藤黄微球菌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 ,最低抑菌
浓度为 6.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黄曲霉的抑制效果较
好 , 最低抑菌浓度均为 12.5 mg/ml;对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的抑
制效果稍差 , 最低抑菌浓度为 25 mg/ml;对粪链球菌的最低抑菌
浓度为 50mg/ml。
乙醇溶剂浸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藤黄微球菌 、
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好 ,最低抑菌浓度均为 12.5 mg/ml;对其
它的供试菌的抑制效果稍差 ,对粪链球菌和黄曲霉的最低抑菌浓
度为 25mg/ml。
醋酸乙酯溶剂浸提物对黄曲霉抑菌活性显著 ,最低抑菌浓度
为 6.25mg/ml;对其它的供试菌的抑制效果稍弱 ,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 、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 25 mg/ml;对大肠杆菌 、藤
黄微球菌和粪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 50 mg/ml。
从各种供试菌对石莲子浸提物的敏感性上来看 ,不同菌种对
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敏感性不同:黄曲霉对石莲子醋酸乙酯提取物
很敏感 ,最低抑菌浓度为 6.25 mg/ml;绿脓杆菌对石莲子的酒精
的提取物较为敏感 ,最低抑菌浓度为 12.5 mg/ml;金黄色葡萄球
菌对石莲子的水和酒精的提取物均较为敏感 , 最低抑菌浓度为
12.5 mg/ml;大肠杆菌对石莲子的酒精提取物较为敏感 , 最低抑
菌浓度为 12.5mg/ml;藤黄微球菌对石莲子的水提取物很敏感 ,
最低抑菌浓度为 6.25 mg/ml;粪链球菌对石莲子的酒精提取物
较为敏感 ,最低抑菌浓度为 25 mg/ml。
表 1 石莲子不同溶剂提取物各组分的最低抑菌浓度
mg· ml-1
提取

金黄色
葡萄球菌
大肠
杆菌
绿脓
杆菌
藤黄
微球菌
粪链
球菌
黄霉

水 12.5 25 25 6.25 50 12.5
酒精 12.5 12.5 12.5 12.5 25 25
醋酸乙酯 25 50 25 50 50 6.25
2.2 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圈结果 抑菌实验结果见表 2。 石
莲子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各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不同。 石莲子醋
酸乙酯溶剂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藤黄微球菌
和黄霉菌的抑制效果较强 , 抑菌圈直径均大于 10 mm;石莲子水
浸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 藤黄微球菌和黄霉菌的抑制效果较
强 , 抑菌圈直径均大于 10 mm;石莲子乙醇浸提物对大肠杆菌的
抑制效果较强 ,抑菌圈直径等于 10 mm。
表 2 石莲子不同溶剂提取物抑菌圈直径 mm
提取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粪链球菌 藤黄微球菌 绿脓杆菌 黄霉菌
水 10 8 6 12 8 10
酒精 6 10 8 9 9 8
醋酸乙酯 10 6 4 10 12 13
阴性对照 0 0 0 0 0 0
3 讨论
近年来 , 有关石莲子和其中的有效成分莲心碱的研究很多 ,
涉及到各个方面 [ 6] , 但石莲子具有抗菌作用却一直未见报道。
本研究对石莲子的水 、乙醇以及醋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
了研究 , 为全面开发石莲子的药用价值提供研究基础。
本研究采用体外微生物敏感实验测定方法 ,评价和比较了石
莲子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石莲子不同
溶剂提取物均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 ,且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各种
供试菌的抑菌活性不同 ,这很可能意味着有不同的化合物具有抑
菌作用 ,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我们将对其进行活性指导下的活性化
合物的进一步分离纯化。
参考文献:
[ 1]  CuiShude,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lectedworks[ M] , Hei
Longjia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shing company in Ha
Erbin, 637.
[ 2 ]  李雅文 ,郝金德.石莲子与苦石莲应区别药用 [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4, 15(4):229.
[ 3 ]  蒲有能 ,卫爱黎.石莲子的民间用法及成分初探 [ J] .中国民族民间
医药杂志 , 1998, 2:20.
[ 4 ]  LingZQ, XieBJ, YangEL.Isol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determi-
nationofantioxidativeactivityofoligomericprocyanidinsfromtheseed-
podofNelumbonuciferaGaertn[ J] .JAgricFoodChem.2005, 53
(7):2441.
[ 5 ]  PingShen, FanXiurong, .Microbiologyexperiment(thethirdedition)
[ M] .AdvancededucationpublishingcompanyofBeijing, 1996:2.
[ 6 ]  许 磊 ,姚崇舜 , 陈济民.莲心碱的研究概况 [ J].中草药 , 2000,
12:956.
·996·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第 19卷第 4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8VOL.19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