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江苏省南部沿海条斑紫菜壶状菌病的调查研究



全 文 :第 1卷第3一 4期
199 2年12月
上 海 水 产 大 学 学 报 v ol . l , N os . 3一 4
J O U RN A L O F SH A N G H A I F I S H E R IE S U N IV E R S IT Y D e e
. ,
199 2
漪 , , , , ” . , , , , , , , , , , , 卜 .低皿窥简报重奋口心.飞
江苏省南部沿海条斑紫菜壶状菌病的调查研究
A N I N V E S T IG A T IO N O F C H Y T R I D 一D I S E A S E I N P O R P H YR A
y 召Z O E 押叹18 I N T H E C O A S T A L W A T E R O F S O U T H J I A N G S U
马 家 海
(上海水产人学水产养殖系 . 20 09 0)
M a J i a 一h a i
(D op
a r tm e n t of A q
u a e u l tu 阳 , S F U, 20 00 90)
关健词 条斑紫菜 、壶状菌病 、壶状菌
K E Y W O RD S OP rP hy
r a y e Z o e n s i s
, e h y t r id一d i s e a s e , O IP i d iP s is SP .
从七十年代开始到八十年代中期 , 我国北方的条斑紫菜栽培业相继发生过大面积的病烂 , 造成了人歉收 ,
威胁着紫菜的稳定生产并且严重地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 因而紫菜病害的研究逐渐地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
近年来 , 由于育苗、 栽培技术的改进和加工机械的大量引进促进了条斑紫菜栽培的迅速发展 , 但是各种各样病
烂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 有时还造成较大的危害 , 对于这些病害至今还缺乏认真的调查研究 . 作者通过近三年的
观察 ,确证了江苏南部沿海的栽培条斑紫菜存在着壶状菌 . 在国外 . 口本学者新崎盛敏 (196 0)r “ l6j 首先报导了壶
状菌病。 之后关于这种病害的病症 ,发生情况及环境条件等 ,右田清治(19 69 ) l[] ( 197 3) 『` ,、 安部升等 ( 197 9) 1l[ ’ 、 太田
扶桑男 (19 5 0) 〔` 〕、 藤田孟男 〔, . 〕( 19 80 ) 、 切田正意等 ( 19 80 )〔, ’ 、 (19 8 1) ,. ,、 山下辉昌等 (1 98 2) 〔. , 、 鸟内 (1 95 4 )『’ 2」、 松
本 (19 84 户 1〔、 日本资源协会 ( 198 6) 比 ,、 半田亮司等 (198 6)t ’ 0] 等都作过较详尽的调查研究 . 在我国这种病害尚属初
次报导`’川 。 本文就该病在江苏省南部沿海的发病状况及其和海况条件的关系 , 对照口本有明海海区进行比较分
析。
1 观察结果
患病的条斑紫菜细胞内寄生着的病菌体为拟油壶菌属的一种 o( 切iid op is s s)P
。 该菌在分类学 卜应属链壶
日 (L a g e n i d i a l e s ) , 但因以前一直隶属壶状菌 目 ( C h y t r i d i a l e s )故得名壶状菌〔” J 。 菌体大小不一 , 直径为
.5 5一 18 . 2微米 , 大多数为8 . 1一 1 0 , 2微米 , 呈 一团椭圆形或球形的原生质团完全埋在紫菜细胞内部 . 寄生菌体内
有大小颖粒和油滴 , 颜色与正常紫菜细胞有明显的区别 , 呈稍带发亮的淡绿色或黄绿色(图版A 、 B 、 C ) 。 被寄生的
紫菜细胞变形萎缩呈挤压状 , 色素体被推向细胞的一端 . 通常一个藻体寄生一个菌体 , 偶而也有二个 、 三个菌
体 ,稍后可以发现众多的菌体一端产生类似紫菜细胞内容物凝集在一起的浓绿色突起 (图版 )C , 这种现象在患病
的紫菜藻体内十分普遍 。 菌体经反复多次分裂形成游抱子 , 且在紫菜藻体表面伸出排放管 (图版 D ) 。 游抱子由排
放管放出 , 游抱 一子为不规则的长卵形 , 有 2 ~ 4 个无色小颗粒 , 腹生 2 条长短不 一 的鞭毛 , 静止后变
19 9 2
.
06

2 5收到
1印 卜海水产人学学报 1卷
成球形的游抱广, 直径约为2 . 5一 3 . 5微米 , 着生在紫菜叶状体后立即长出萌发管穿人细胞壁 , 在细胞内部形成菌
体。 据作者长期观察 , 由于江苏南部海区壶状菌病的发生发展较为缓慢 , 因而游抱子的放出十分少见 , 但在藻体
卜常可镜检到游袍子放出后残留的菌体壁 (图版 )F 。 据太田扶桑男报导 L`」, 壶状菌容易寄生在幼芽 (1 一 10 毫米 )和
幼叶 (l o 一 30 毫米 ) , 并引起严重的危害 , 在紫菜成叶上却很少寄生 。 我们的观察表明江苏南部沿海的条斑紫菜从
10 一 1 1月份的幼芽 、 幼叶到翌年3一 4月份的成叶均有壶状菌 , 但未造成严重的危害 。 菌体的着生位置大都在藻
体的梢部边缘 , 基部也偶有出现 (图版 )E 。 值得注愈的是不仅营养细胞内 . 而且在未成成熟的果胞内和果抱子囊
内也有菌体 , 这说明菌体可能寄生在紫菜丝状体中度夏 , 成为第二年度紫菜的感染源。 通常在40 0倍显微镜视野
下只观察到几个乃至几十个寄生菌体 . 由于藻体上寄生菌体的细胞数一 般都不超过 10 % , 因而外观上与健康藻
体并无显著的差异 , 只是在 一些严重患病的藻体 卜可以见到若干病烂的空洞 . 这可能是患病藻体流失的主要原
因。 在储存二个月的冷藏网 _ _卜仍可检出壶状菌 , 说明该菌对低温 、 二于出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
2 海况条件和病情分析
紫菜栽培海区是一个各种各样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相互制约的海洋环境生态系。 在这个生态系中 , 海洋环境
有时有利于病菌体的侵人与蔓延 , 有时则有利于紫菜对病菌体的对抗 . 因而人工控制改善海洋环境条件就能避
免或减轻各种病菌体的危害 。 吸取过去曾发生过人面积烂菜的经验教训 , 近年来各海区在大力发展紫菜栽培业
的同时 , 都把防治病烂摆在十分重要的议事程 上来考虑 , 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 , 以防止病害的
发生或使之难以迅速地蔓延而造成实质性的危害。 尽管近年来我们在整个叶状体栽培过程中都观察到壶状菌
的发生 ,但它未曾给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 也未对加一 f 产品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反 . 壶状菌在口本是一种
危害十分严重的病害 , 尤其在南部海区最为严重 , 这种病害使口本主要的紫菜产地一有明海海区的秋苗网紫菜
受到很大的批失 {几川刀 , , ’。 究其原因作者归纳起来可能有以 卜儿个方而 :
图版 条斑紫莱叶状体上的壶状菌
P l a t e O IP id iop s i s s P
.
i n l e a fy t h a l l i o f oP rP彻 ; a y e之o e n s i s
A 正常的紫菜细胞 ; B 低倍镜 下的壶状菌; C 发育中的菌体 ; D 长出游抱子排放管的菌体 ; E 寄生在藻体基部的菌体; F
游抱子放出后残留的菌体壁
3一 4期 江苏省南部沿海条斑紫菜壶状菌病的调查研究 1 87
2
.
1 北方外海型海区
据资料报导川 , 壶状菌病感染的最适水温为15 一 20 ℃ , 其中尤以20 ℃时最易感染和寄生 . 水温 10 ℃时游抱子
的感染和寄生既慢又少 , 5℃以下不感染 。
T a b l e l
表 1 江苏省南部沿海和 日本有明海月平均水温的比较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th e m o n t h ly
a v e r a g e w a t e r t e m p e r a t u r e i n t h e e o a s t a l w a t e r s
o f s o u t h J i a n g S u w i th t h e m o n t h ly
a v e r a g e w a t e r t e m p e r a t u r e in A r i a k e S e a o f J
a p a n
、 、豁碳 9 10 11 12 1 2 3 4
江苏省南部 23名s t 10. 35 14 .77 10 . 49 8 . 12 4 ,8 7 8 .26 12 . 53
日本有明海 25 . 60飞` 2 2.66 16 . 13 1 1 .54 7 . 97 7 . 58 9 .86 13 .60
由表 1可见 , 在 :lI 本有明海最易感染壶状菌的季节是 10 月和 11月 卜旬。 由于此时江苏南部沿海的水温要比
有明海低 , 加 上该海区的壳袍子采苗时问很 长, 需从9月 卜旬 ·直延至 10 月20 口左右 , 水温20 ℃时的最易感染期
往往还在进行壳抱子采苗 , 因而其危害自然也较有明海要轻得多。
其次 , 江苏省南部海区多为开放性海区 , 常年风大浪高 , 潮流通畅 。 据测定 . 人潮时 , 如东新港近岸处的平均
流速为25 . 0厘米 / 秒 , 有明海的大和仅为17 .8 厘米 / 秒 ;小潮时 , 前者为.9 5厘米 / 秒 , 后者仅达 7 . 2) 碱米 /秒。据山
下辉昌等报告 { :l] , 流速 5厘米 / 秒时游抱子很易寄生感染 , 10) 夏米 / 秒以 卜则很难发现 , 这样 , 江苏省南部沿海海
区潮流的水平流动一大交换 , 波浪的垂直搅动一小交换以及紫菜藻体表面与周围接触海水的微交换都优于有
明海内湾刑海区 , 因而虽然壶状菌病常有发生 , 但客观 L ,北方外海型的海况条件制约了病害的蔓延发展 .
.2 2 条斑紫菜的质地
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 , 江苏省的条斑紫菜颜色、 光泽 、 香味均系卜乘 ,但藻体偏硬 , 柔软度较差 。 优质的条斑
紫菜 般柔软可 1 , 一放人 口中 , 经唾液掺混便很快溶化 . 作为紫菜柔软度的标志是易溶度 . 我们曾用荒木氏的
方法测定江苏省南部海区的紫菜 , 其易溶度约为30 ~ 40 0秒左右 , 比有明海海这的条斑萦菜高出 ·倍以 上。 由
于壶状菌多寄生在幼苗或比较薄嫩的紫菜藻体 匕所以病菌在这种偏硬性的藻体卜的繁延就受到明显的抑制。
.2 3 栽培方法
吸取过去人面积烂菜的纤验教训 , 近年来己认识到减少栽培密度 , 提倡适度范围的密植的重要性 . 首先在
采苗密度 上对不同海区 、 不同季节规定一个相应的采壳抱子密度 , 如东东部海区一般掌握在每 10 0倍视野
10 一 15 个抱 子(筛绢法 ) 。 网帘的网目由原来的20 一 2 厘米扩大到26厘米 , 台距 10 米以上 , 区距 30 米以上 , 同时还不
断地向流水畅通的外海滩涂开拓 , 这样的海区布局不仅促进了紫菜生长 , 而且增加对病害的抵御能力 , 克服了
过去海区布局过密 , 紫菜生长受抑制 , 生活力减弱而诱发的多种严重病烂 . 适度的合理密植无疑是防 .fI 壶状菌
病发生和蔓延的重要措施之 一 。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 , 潮位高 , 干露时间长的海区的藻体发病率较低 , 而潮位低 、 于露时问短的海这 , 壶状
菌病悄较重 。 由于菌体是寄生在藻体细胞内 , 要想在不伤害藻体细胞的悄况 卜, 杀伤菌体实际 卜是很困难的 , 因
而运用 一干出来防治壶状菌较难奏效。 但是壶状菌的游袍 子耐 干力较差 . 实验证明 . 4小时以 卜的 卜出 , 游抱子的
附着和寄生就有所减少 , 干出5一 6小时游抱子的减少尤为明显 , 因而 1:出在 。定程度抑制了菌体的蔓延 。 目前
该海区的潮位普遍偏高 , 一般干露时间均在 3一 4小时 , 也有不少海区于出时间过长达5一 6小时 , 这可能是壶状
菌病发生和蔓延速度较慢的原因之 · 、
.2 4 采收
由于近年来栽培管理技术的进步和全自动加 厂装置的引进 , 般都采取定期分批轮流采收的方法 . 上一轮
采完后下一轮又接着开始采收 。 同时由于外海性海区容易因风浪人而把较长的紫菜打掉 , 因而采收的间隔时间
相对地缩短了 , 有时在网帘上的紫菜出现壶状菌病往往还没有蔓延开来即被采摘掉 ,合理的采收不仅是高产的
1 8 8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1卷
重要措施 , 也防止了病菌的扩展 。
综上所述 , 观察表明江苏省南部沿海的条斑紫菜确有壶状菌病 。 由于客观海况条件与栽培措施的改善 , 该
病害尚未能酿成严重的灾害 。 但是随着条斑紫菜栽培业的迅速发展 , 防止壶状菌病的发生与蔓延仍应引起有关
方面的足够重视。
本调查研究得到江苏省启东县 (市) 、 如东县水产局的大力支持 ;本文照片由张教洗印 ,特此一并致谢 .
今 考 文 献
〔1〕 张佑基 , 19 58 . 紫菜养殖 . 1邓一 128 .农业出版社 (京)
【2〕 曾呈奎等 , 19 86 . 海燕栽培学 , 2佣 ~ 207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 山下辉昌等 , 19 8夕. 壶状菌病。 防除技术仁翻才吞研究. 福冈县有明海水产试验场研究业务报告 , 1一 8.3
4[ 〕 日本水产学会编 , 1 9 73 。 才 , 。 病气 . 1 2一 20 , 70 一80 , 恒星社厚生阁.
仁5 3 日本资源协会 . 19 86 。 浅海养殖 , 2 02 。 (株 )大成出版社 。
6[ 〕 太田扶桑男 , 19 80 。 。 , 检诊手引 . : 26 . 口本九州山口海苔增殖研究连络协议会 .
〔7〕 切田正意等 . 198 0 . 壶状蔺。 生理生态— 1 . 福冈县有明海水产试脸场研究业务报告 , 21 一 25【8〕 切田正意 , 1981 . / , 壶状菌病。 生理 、 牛态— 川 . 福冈县有明海水产试验场研究业务报告 , 2 7一 4 .5
9[ 〕 右田清治 , 196 9 . 养殖 了 , / , 。 壶状曲病忆 。 ` , r . 长崎大学水产学部研究报告 , ( 28 ): 131 一 14 .5
【10 」半田亮司等 , 19 8 6 . 昭和5 9年度 , / 吵生产仁 。 ` “ 亡 、 特仁 育苗期仁发生 L 态壶状菌病忆阴连 L r . 福冈有明水试研报 , 1 3一1.9
〔1 〕 安部升等 . 19 7 9 . / , 壶状菌病 。 生理 、 生态仁 。 ` , 丫一1. 福冈县有明海水产试脸场研究业务报告 . 19 ~ 3.3
仁妞〕 鸟内 , 198 4 . 柳川地区 :` 少 术状菌大登生 . 海谷夕 布 占 久 ,第1 0 71 号: .2
〔13 〕 松木 , 198 4 . 三甭县 。 夕 术菌调查 . 海苔夕布 石 又 .第10 71 号 :.2
〔14 〕 新崎盛敏 . 1 96 0 . 尹 甲 / 9类忆寄生 兮石壶状菌 仁 。 ` , 艺 . 口本水产学会志 . 2 8( :6) 54 3一5 48 .
〔15 〕 新崎盛 敏等 , 19 6 0 。 / , 。 病害 , 特仁 1 9 5 9年渔期东京 湾奥部 己 小 自 扎 之庙肿病 、 壶状 曲病 仁 。 “ 艺 . 口木水产学会
志 . 2 6 ( 1 1): 10 74 ~ 10 7 9
〔16 〕 旅田孟男 , 1 980 . 大和地先 / 少渔场。 潮流 :` 。 `, 亡 . 福冈有明水试研报 , 55一书 L
[ 17〕 S m i t h , G . M . , 195 5 . C勺少 t go a 爪 ie b o ta n y , V o l . 1, A匆a e a o d uF ng i . 390 ~ 393 . M e G r a w · H il l B o o k C o m p a n y .
In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