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2期
香草兰,又名香荚兰、香子兰,是一种名贵的多年生热
带藤本香料植物,原产于中美洲墨西哥东南部、西印度和南
美洲北部的热带雨林中,是一种典型的多年生热带藤本香
料作物,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7°、海拔 700m以下的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我国20世纪60年代引入试种。随着香草兰种
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各种虫害相继发生,已报道的为害香草
兰的虫害有23种,其中有2种为有害软体动物[1]。现将笔者
对香草兰主要害虫防治的研究总结如下。
1 香草兰拟小黄卷蛾
1.1 为害症状
该虫属鳞翅目卷蛾科褐带卷蛾属。主要为害香草兰嫩
梢、嫩叶和花苞。在田间,低龄幼虫钻入香草兰生长点与其
未展开的叶片间为害;高龄幼虫则在嫩梢结网为害。1个嫩
梢仅1头虫为害,1头幼虫一般可为害3~5个嫩梢。经幼虫
取食过的嫩梢和花苞一般不能正常生长,有些甚至枯死。该
虫还可携带传播软腐病,更加剧了危害的严重性。
1.2 发生规律
该虫的发生与温湿度、降雨量有密切的关系。该虫在一
年中为害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为6月上旬至7月下旬,
此阶段虫口数量呈下降趋势;第2阶段为8月,此阶段看不
到幼虫,处于越夏阶段;第3阶段为9月上旬至12月上旬,
幼虫经越夏后数量开始回升,并在10月中旬和11月中旬
各达到1次高峰,11月下旬虫口密度开始下降;第4阶段为
12月中旬至翌年5月下旬,虫口密度再次回升,并在翌年的
1月上旬、2月中旬、4月中旬和5月下旬各出现1次高峰。
因此,防治该虫的重点应放在第3阶段和第4阶段。
1.3 防治措施
(1)要及时中耕除草,发现被害嫩梢应及时处理。
(2)香草兰拟小黄卷蛾的寄主植物有甘薯、铁刀木、变
叶木等,在香草兰园四周不要栽种这些寄主植物。
(3)保护好田园生态系统,充分利用天敌。通过从香草
兰园采回的幼虫室内饲养发现,小茧蜂对拟小黄卷蛾2龄、
3龄幼虫的寄生率可达10%~20%。在田间要注意保护蜘蛛等
捕食性天敌,尽量少施药,为天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4)为迅速控制拟小黄卷蛾为害,每年9月中旬和12月
中旬可用20%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液,或杀虫素乳油
400~800倍液喷洒植株。如果在1月下旬或2月上旬虫口达
到每11株有害虫5头以上,可再进行1次防治。
2 可可盲蝽
2.1 为害症状
该虫为害香草兰的嫩叶、嫩梢、花、幼果荚及气生根。以
成虫、若虫刺吸香草兰幼嫩组织的汁液,致使被害后的嫩
叶、嫩梢及幼果荚凋萎、皱缩、干枯。中后期被害部位表面呈
现黑褐色斑块,由于失水最后产生硬疤,严重影响香草兰植
株的生长和产量。该虫不为害老化的叶片和茎蔓。
2.2 发生规律
在海南1年发生10~12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该
虫寄主范围广,在兴隆地区的寄主植物有35种[2]。该虫的发
生与温湿度、荫蔽度、栽培管理关系密切。每年4~5月和9~
10月为发生高峰期。温度为20~30℃、湿度在80%以上最适
宜该虫生长繁殖。栽培管理不当、园中杂草不及时清除、周
围防护林种植过密、寄主范围多的种植园虫口密度大,为害
较重。
2.3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虫能力。
(2)及时清除园中杂草和周边寄主植物,减少盲蝽的繁
殖滋生场所。
(3)抓紧在3~5月香草兰开花期和虫口密度较大时喷
药保护。喷药时间选在早上9时前或下午4时后,每隔 7~
10d喷药2~3次,药剂可选用40%乐果1500~2000倍液,
或50%马拉硫磷1500~2000倍液,或20%乐斯本乳油1000~
2000倍液,或90%敌百虫1500倍液。
3蛾类害虫
3.1 为害症状
为害香草兰的蛾类主要有八点灰灯蛾、蓖麻黄毒蛾、碧
皑蓑蛾等,为害香荚兰的嫩梢、嫩叶、花苞、幼果荚及气生根。
幼虫在田间多为独居,在上午和傍晚取食,取食后移栖到水
泥柱、老蔓和老叶背面,难于发现。该类害虫以幼虫咬食气
生根的嫩尖和花芽,取食嫩叶是从边缘开始,残叶成缺刻状。
此类害虫在田间数量不多,但食量大,1头幼虫能为害6~8
个嫩梢。中间寄主较广,在一定条件下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3.2 发生规律
这几种蛾类害虫可周年为害香草兰,各种植园均有分
布。每年3月初开始为害,4上旬至5月上旬抽嫩梢和开花
期可严重为害嫩梢和花苞。
3.3 防治措施
(下转第131页)
海南香草兰主要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刘爱勤 孙世伟 桑利伟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兴隆 571533)
摘要 介绍了为害香草兰的主要害虫,如香草拟小黄卷蛾、可可盲蝽、蛾类、蛞蝓蜗牛类的为害症状,针对其发生规律,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 香草兰;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12-0128-01
收稿日期 2008-04-21
植物保护
128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2期
阿维菌素 450mL/hm2和阿维菌素 300mL/hm2处理的平均
防治效果分别为37.75%和32.73%,杀虫双6000mL/hm2处
理则更低,为29.90%。
3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阿维菌素对水稻安全。试验结果表明,
用2%阿维菌素乳油300mL/hm2和450mL/hm2,药后3d,稻
纵卷叶螟的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5.13%和90.25%;药后
7d,保叶效果分别为94.54%和97.09%;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虫
口减退率分别为96.55%和97.90%。药后10d,保叶效果分别
为94.32%和95.52%。此外,在本试验条件和用药水平下,阿
维菌素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仅为32.73%~37.75%,难以控制
稻飞虱的为害。
表2 药后10d各处理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效果
处理 卷叶数
片/20丛
卷叶率
%
保叶效果
%
虫量
头/60丛
防治效果
%
A 31.33 4.35 94.32 1491.67 32.73
B 24.67 3.43 95.52 1380.33 37.75
C 205.67 28.57 62.71 184.67 91.67
D 210.00 29.17 61.93 1554.33 29.90
CK 551.67 76.62 - 2217.33 -
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
(上接第127页)
(上接第128页)
田间管理上应结合高密度栽培管理进行人工捕杀。如
果大量发生时,则选用化学药剂进行化学防治。可选用
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
液,或杀灭菊酯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效可达90%以上。
4 蛞蝓、蜗牛类害虫
4.1 为害症状
此类害虫主要在取食腐烂的叶片、茎蔓、花苞、果荚的
过程中传带病菌,对香草兰幼嫩的芽、叶片、茎蔓、嫩梢、花
苞和幼果造成危害。在田间还未观察到其直接取食健康组
织的现象。
4.2 发生规律
此类有害软体动物各种植园周年都有发生,6~10月发
生较重,但田间数量不大。由于此类害虫喜阴凉潮湿环境,
所以每当雨天或露水大时发生特别多。其活动特点一般为
头天傍晚出来为害至第2天太阳出来后隐蔽在土缝、覆盖
物或水泥柱上。
4.3 防治措施
田间防治结合高密度的栽培管理进行人工捕杀。也可
在种植园的田边地头撒石灰粉或用密达或五氯酚酸钠 25
倍拌锯末进行控制。
5 参考文献
[1]彭正强,程立生.香草兰害虫研究概况[J].热带作物科技,1991(1):
36-38.
[2]赖剑雄.可可盲蝽的初步研究[J].热带作物研究,1988(2):39-43.
(上接第129页)
2.2 物理防治
用做种子的花生要及时收获,及时晒干,存放于通风干
燥处,防潮、防霉变。选用无病种子,播种前要精选、晒种,以
利于发芽出土。
2.3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用种子量 0.5%的 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
0.25%~0.50%多菌灵+福美双(1∶1)进行拌种,拌前种子要浸
湿;或可用种衣剂直接拌种,试验表明:用20%呋多五药肥
复合悬浮种衣剂(山西省临汾有机化工厂生产),按药∶种=
1∶50~70的比例与花生仁混(摇)均,晾干后即可播种,可防
治苗期多种病害的发生,并可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为害,提
高出苗率、壮苗率。
2.4 药剂防治
可用68%高消(恶霉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200~1500
倍液,或8%菌克毒克(宁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
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
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菌百克乳油1500倍液,在花
生齐苗后防治1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兼治花生立枯
病、叶斑病等病害。
(3)初冬对青杨行道树幼树根基部分进行培土,大树枝
干涂白,保护树干不受病虫侵害。
(4)剪除产卵密度大的枝条或挤压零星产卵处。
3.4 生物防治
(1)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杀杨干透翅蛾.按虫口密度大
小,设置诱捕器,一般1hm2挂放1个诱捕器,在同一地点连
续挂放2年,可基本控制虫害。
(2)利用天敌抑制害虫。保护环境,保护鸟类,人为设置
鸟窝,改善鸟类栖息环境,如啄木鸟能取食蛀干害虫杨干透
翅蛾、芳香木蠹蛾、黄斑星天牛的幼虫。
3.5 药剂除治措施
掌握药物防治最佳时期、最适浓度。用1605乳油4000
倍液,或 50%敌敌畏乳油 2000~4000倍液,或氯氰菊酯
2000倍液在6月初喷杀防治大青叶蝉;用毒签(主要成分
磷化锌)在4~5月插入新被害青杨主干蛀孔内,用泥封口,
杀死幼虫;利用粉锈宁、甲基托布津400~600倍液在5月
中、下旬至7月喷洒青杨叶面,防治叶部病害及主干病害。
3.6 科学造林,加强管护
在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到树木抵御病害的能力,防止
灾害的发生;在造林时选用优质壮苗,适地造树;调整林分
结构,多营造混交林和乔灌草的多层次林,但不要营造落叶
松与杨树混交林,合理搭配树种,加强管护,责任到人。
3.7 以法控灾
坚决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
例》等法规,使防治队伍专业化、科学化、正规化。
3.8 加强科学研究
研究在当地立地条件下最佳的防治方法,进一步推广
抗性树种栽培和林分的营造技术。
!!!!!!!!!!!!!!!!!!!!!!!!!!!!!!!!!!!!!!!!!!!!!!!
!!!!!!!!!!!!!!!!!!!!!!!!!!!!!!!!!!!!!!!!!!!!!!!
!!!!!!!!!!!!!!!!!!!!!!!!!!!!!!!!!!!!!!!!!!!!!!!
植物保护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