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蓝靛果的繁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全 文 :蓝靛果 (Lonicera caerulea L. var. edulis Turcz.
ex Herd.)为忍冬科忍冬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多呈
丛状,株丛高 0.5~2m,主根较短,侧根发达,网状根
系多分布在土壤中 20~25cm 深处。 叶全缘,边缘有
毛,呈长圆形、长卵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单叶对生。
花双生,腋出,花冠黄白色,筒状漏斗形。浆果圆形或
长圆形,成熟后呈暗蓝色,果面有白粉状物。 花期为
6月至 7月上旬,果期为 7月下旬至 9月上旬。
蓝靛果的浆果不仅可加工成酒,还能加工成果
汁、果酱、果糖、果冻等各种食品,也有药用价值。 全
株含有桃叶珊瑚,种子里含有花色甙,具有清热解
毒功能。 蓝靛果的果汁色深,呈艳丽的深红色,是难
得的天然色素品,可配制其他果酒和饮料。 蓝靛果
的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特别是 Vc 的含量较
高,此外,还含有人类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 7种氨基
酸和多种微量元素。
1 繁殖技术
野生蓝靛果生长在苔藓沼泽地或河流两岸之
水湿地。 蓝靛果处于半野生状态,现将其栽培技术
简介如下。
1.1 播种育苗
果实成熟后,放入清水中洗去果肉,然后把种
子摊开,日晒 3~5d,当含水量减至 6%~7%时,将种
子装在干燥的容器中密封,在低温避光处贮藏。
5月上旬即可进行播种。为防止地下害虫为害,
播种前需进行土壤消毒。 播种时先耙平床面,浇足
底水,以条播为好,也可撒播,播种量为 0.8g/㎡,播
种后覆盖 0.3~0.4cm 厚的细草炭土, 以不露种子为
度,轻压床面。 播种后 10~15d 出苗,当年苗高可达
10~20cm。
1.2 扦插育苗
冬季,选取芽饱满且生长健壮的枝条,剪成 12~
16cm长的段。 每段要有 4~5个芽,然后每 100段捆
成一捆,用 100~200×10-6的 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插
条底部,2~4h 后贮藏在苗木窖上。 基部在贮藏 40~
50d后开始形成根原基,能促进生根。
4 月中旬,选择水肥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做
成宽 120cm的床进行扦插。 以株行距 10×20(cm),将
插条芽朝上呈 80°倾斜入土,上端稍露出地表,然后
踏实床面,立即灌一次透水,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成活率可达 80%以上。 当年平均苗高可达 22.5cm ,
主根长 23cm,侧根可达 30条左右。
1.3 分根繁殖
4 月中旬, 即可进行蓝靛果根分根移栽。 移栽
时,按 1.5×2(m)株行距穴植,穴深 20~30cm,栽前灌
足底水,易成活。当年萌条长可达 40~75cm 左右,地
茎可达 0.3~0.5cm。其特点是形成株丛快,方法简便。
1.4 水平压条
在实生苗中选取生长健壮的枝条,剪去梢部,向
各水平方向将枝条压弯, 埋在 10~15cm 深的沟中,
用木勾固定,上面覆盖细土 10~15cm厚,并踏实。 秋
季将新生的枝条从母株上分出,便形成了新的单株。
1.5 平茬繁殖
此法常用于老株更新上。 根据蓝靛果萌发力强
的特性,可进行平茬繁殖。 即从地表将全部枝条剪
去, 然后覆盖 5~10cm 的细土或草, 防止剪口处失
水;经过平茬的株丛,当年即能萌发出大量生长良
收稿日期:2016—01—16
作者简介:张赭苒(1965- ),女,内蒙古扎兰屯市人,高级讲师.
蓝靛果的繁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张赭苒 1,刘艺军 2
(1.扎兰屯职业学院,扎兰屯 162650; 2.包头市园林科研所,包头 014000)
摘 要:蓝靛果忍冬又称蓝靛果、黑瞎子果,是一种食用野生浆果类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出汁率
高,系优良的酿酒和营养饮料的原料。 文章对其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分根繁殖、水平压条、平茬繁殖及栽培管理
的方法作了简要描述,并拟定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建议,为蓝靛果栽培及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蓝靛果;繁殖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6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993(2016)02-0040-02
第 39 卷第 2 期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vol. 39. No.2
2016 年 3 月 Inner Mongolia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March. 2016
DOI:10.13387/j.cnki.nmld.2016.02.017
好的枝条。
2 栽培管理
2.1 肥水管理
野生蓝靛果生长在肥水条件比较好的苔藓或
沼泽地,因此,移栽前应施足底肥,肥料以农家肥为
好,每公顷施 60000kg。 生长期间,如果土壤肥力不
足,应及时追施氮、磷、钾肥,以促进其开花结果。 栽
后必须灌足水,植株成活后和入冬前也要分别灌一
次透水。
2.2 中耕除草
在生长期内,应进行 2~3 次中耕除草,以促进土
壤疏松,有利于速生丰产。 幼龄期植株小,株行间空
隙大易生杂草,必须及时铲除,以免影响通风透光。
当植株进入成龄期后,在春季开花前,也应控制杂
草生长,以免影响开花坐果。
2.3 整形修剪
蓝靛果每年都能萌生出大量枝条, 使株丛紊
乱,影响通风透光。 通过整形修剪可以保持良好的
株丛结构,使不同年龄果枝的比例分布合理。
一般在早春萌芽之前,将破伤、断折、干枯的枝
和有病害的枝条进行剪除。 当株丛长到 4~5a后,应
及时进行更新修剪,剪去过密枝及老枝。
2.4 采收及加工
蓝靛果的果实成熟后易脱落,而采收期可延至
一个月之久,因此,应及时分期采收。 采收后的果实
应保持新鲜完整,以保持较高的出汁率和质量。 应
做到随采随初加工,或者随采随运往加工厂。 在运
输中也要避免机械损伤,否则易引起果汁外流。
3 常见病虫害防治
3.1 常见害虫
主要有蚜虫类 (Myzus persicae Sulzer.ex Aphis
gossypii Glover.)、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和毛虫类 (Malacosoma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 ex Lymantria dispar Linnaeus.)等。 可用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4000 倍液或 10%吡虫啉可
湿性粉剂 2000 倍液喷杀蚜虫; 用 68%灭虱宁乳悬
剂 800 倍液或 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 4000 倍液喷
杀黑刺粉虱;用 10%氯氰菊酯乳油 1500~2000 倍液
或 BT乳剂 1000倍液喷杀毛虫类等。
3.2 常见病害
主要有幼苗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uhn. ex
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 叶 枯 病
(Alternaria tenuis Nees.)、白粉病[Phyllactinia corylea
(Pers.) Karst.]等。
3.2.1 幼苗立枯病
主要症状是苗木倒伏或直立枯死,将导致苗木
的大批量死亡。 为防止幼苗立枯病的发生,可在播
种覆土后, 结合浇水喷施 800~1000 倍液代森铵水
溶液。
3.2.2 叶枯病
其症状是先由叶尖和叶缘侵染,逐渐扩大到整个
叶面,最后使叶片脱落,影响产量。可用生石灰与赛力
散按 9︰1混合喷施,每 10d喷一次,效果较好。
3.2.3 白粉病
主要症状是初期在叶片上形成一层白色粉质霉
层, 发病后期在白色霉层上长出很多黑色小颗粒。
该病与寄主植物争水争肥,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减
产。 可用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或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1200倍液喷施。
(上接第 2页)要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举报制度,对群众
举报、来信来访要认真逐一按有关政策规定,进行核
实查处。
5 结果与反思
综上所述,前一时段退耕还林实践,成效显著,
但也存在急需改进的地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启
动时,提出如下反思:
由于退耕还林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跨度
长,操作难度大,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提高认
识,合理规划,科学指导,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及技术
措施,不断总结,认真对待工程实施中存在的各种问
题和困难,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而不留后遗症,使退
耕还林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稳步推进,真正做到“退
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 实现全县生态环境
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社
会稳定,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的新景象。
参考文献:
[1]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大姚县 2003 年作业设计说明书[S].
[2]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大姚县 2005 年作业设计说明书[S].
[3]2007 年大姚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R].
[4]中共大姚县委党史研究室,大姚县地方志办公室.大姚年鉴[M].2014.
!!!!!!!!!!!!!!!!!!!!!!!!!!!!!!!!!!!!!!!!!!!!!
张赭苒等:蓝靛果的繁殖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