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海南省香草兰主要病虫害现状调查



全 文 :香草兰(Vanilla planifolia), 又名香荚兰、 香
子兰, 是一种名贵的多年生热带藤本香料植物, 原
产于中美洲墨西哥东南部、 西印度和南美洲北部的
热带雨林中, 素有 “天然食品香料之王” 的美誉,
主要从果荚中提取有效成分, 用作高档食品、 香
烟、 酒、 化妆品、 医药等的配香原料。 中国 20 世
纪 60 年代引入试种。 香草兰适宜生长在荫蔽湿度
高的环境中, 病虫害是限制香草兰产业发展的重要
因素。 1993 年张开明、 文衍堂对海南省香草兰病
虫害的种类进行了调查 [1], 但未介绍香草兰主要病
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随着海南农业生产结
构的调整、 新品种的引进及气候因子的变化等, 香
草兰病虫害的种类难免发生变化。 本研究对目前海
南省香草兰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调查, 明确了主要防
治对象, 介绍了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 病原或害
虫种类及发生规律等, 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期望
对今后海南香草兰产业的扩大种植起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 地点及品种
2008 年 3 月~2009 年 12 月, 在海南省万宁市
(兴隆华侨农场、 长丰镇、 南桥镇、 牛漏镇)、 琼海
市(大路镇、 万泉镇、 石壁镇)、 定安县龙门镇、 屯
昌县坡心镇、 儋州市那大镇等 10 个乡镇的香草兰
种植基地进行了调查, 调查品种为墨西哥大叶种。
1.2 调查方法
采取随机取样法 [2]调查, 即在每个乡镇调查 5
个香草兰园(每块园面积 0.133 hm2), 每园随机选
取 5 点取样调查, 每点随机取 5~10 个样本, 记载
病虫害种类和发生危害情况, 统计发病率或受害株
率。 观察病虫害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包括凋萎、 萎
缩、 畸形和生长习性的改变等); 检查病部, 对病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32(10): 1957-1962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
收稿日期: 2011-06-24 修回日期: 2011-10-08
基金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24-005)。
作者简介: 刘爱勤(1966年—), 女, 研究员。 研究方向: 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
海南省香草兰主要病虫害现状调查
刘爱勤 1,2, 桑利伟 1,2, 谭乐和 1,2, 孙世伟 1,2, 李继锋 1,2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海南万宁 571533
2 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 海南万宁 571533
摘 要 为摸清海南省香草兰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情况, 2008 年 3 月~2009 年 12 月对海南省琼海、 万宁、 定
安、 屯昌、 儋州等 5 个市(县)共 10 个乡镇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目前为害海南香草兰生产的主要病虫害有 8
种。 其中病害 6 种, 分别是香草兰根(茎)腐病、 香草兰疫病、 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 香草兰花叶病、 香草兰白
绢病和香草兰炭疽病; 虫害有 2 种, 分别是香草兰拟小黄卷蛾和可可盲蝽。 分布广且为害严重的是香草兰根
(茎)腐病、 香草兰疫病、 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和香草兰花叶病。
关键词 香草兰; 病虫害; 调查
中图分类号 S435.71 文献标识码 A
Main Vanilla Pests and Diseases
in Hainan Province
LIU Aiqin1,2, SANG Liwei1,2, TAN Lehe1,2, SUN Shiwei1,2, LI Jifeng1,2
1 Spice and Beverage Research Institute, CATAS, Wanning, Hainan 571533, China
2 Hai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Quality Regulation for Tropical Spice and
Beverage Crops, Wanning, Hainan 571533, China
Abstract An occurrence survey on main vanilla pests and diseases was carried out during 2008~2009 in Hai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ine kinds of vanilla pests and diseases, including vanilla root rot
disease, vanilla Phytophthora disease, vanilla bacterial soft rot disease, vanilla virus disease, vanilla southern blight
disease, vanilla Elsinoe veneta, vanilla Adoxophyes cyrtosema and Helopeltis fasciaticollis Piouys etc. Vanilla root
rot disease, vanilla phytophthora disease, vanilla bacterial soft rot disease and vanilla virus disease were broader
and serious.
Key words Vanilla; Pests and diseases; Survey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1.10.033
第 32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茎
)腐

( V
an
ill
a
Ro
ot
Ro
tD
ise
as
e)



++
++

++




10












( V
an
ill
a
Ph
yt
op
ht
ho
ra
Di
se
as
e)








++
++

++
+




10
















( V
an
ill
a
Ba
ct
er
ia
lS
of
tR
ot
Di
se
as
e)



++
+




10













( V
an
ill
a
vi
ru
s
Di
se
as
e)



++




























( V
an
ill
a
So
ut
he
rn
Bl
ig
ht
Di
se
as
e)



+




















( V
an
ill
a
El
sin
oe
ve
ne
ta


+或
++




10















( V
an
ill
a
Ad
ox
op
hy
es
cy
rto
se
m
a)








+或
++






























( H
el
op
el
tis
fa
sc
ia
tic
ol
lis
Pi
ou
ys




+























1























“ +








“ +
+”







“ +
++








“ +
++
+”












“ +








“ +
+”







“ +
++








斑形状、 大小、 数目、 色泽、 排列及病征等特点进
行描述。 在田间随机采集的各种病虫害标本, 先对
其分别编号并带回实验室鉴定。 对于病害, 发生程
度分为 5 级[3], 病害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发病率在
5%以下为零星, 5%~10%的为轻度, 11%~30%
的为中度, 31%~50%的为重度, 大于 50%的为大
流行。 对于虫害, 根据文献 [4], 将调查地区的虫害
发生程度规定为 3级, 虫害发生程度分级标准: 受
害株率在 30%以下为轻度 , 30%~60%为中度 ,
60%以上为重度。
发病率/%=发病叶片数或发病株数 /被调查总
叶片数(或总株数)×100
受害株率/%=受害株数/被调查总株数×100
1.3 病虫鉴定
对采集的病样, 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
菌, 并进行纯化和菌种保存。 将采集的害虫制作标
本并整理和保存图片。 依据具有分类价值的形态学
特征, 参照有关文献资料和工具书 [5-11], 分别进行
病原菌和害虫的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分布
调查发现海南省香草兰的主要病虫害有 8 种
(表 1), 分别是香草兰根(茎)腐病、 香草兰疫病、
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 香草兰花叶病、 香草兰白绢
病、 香草兰炭疽病、 香草兰拟小黄卷蛾和可可盲
蝽。 香草兰根(茎)腐病在以上被调查的 10 个乡镇
中均有发生, 各乡镇被调查的 5个香草兰园中, 分
别有 3~5 个发病。 香草兰疫病在被调查的 10 个乡
镇中均有发生, 各乡镇被调查的 5 个香草兰园中,
分别有 3~4 个发病; 该病 9~11 月份病情均为中度
或重度。 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在以上被调查的 10
个乡镇中均有发生, 各乡镇被调查的 5个香草兰园
中, 分别有 2个发病; 该病雨季为中度发生。 香草
兰花叶病主要分布在兴隆华侨农场、 长丰镇、 南桥
镇、 大路镇及那大镇, 在以上各乡镇被调查的 5个
香草兰园中, 分别有 2~3 个发病; 该病为轻度发
生。 香草兰白绢病主要分布在兴隆华侨农场、 大路
镇及万泉镇, 以上各乡镇被调查的 5 个香草兰园
中, 分别有 1个发病; 发病程度为零星。 香草兰炭
疽病在被调查的 10 个乡镇中均有发生, 各乡镇被
调查的 5 个香草兰园中, 分别有 3~4 个发病; 发
生程度为零星或轻度。 香草兰拟小黄卷蛾主要分布
在兴隆华侨农场、 长丰镇、 南桥镇、 大路镇、 石壁
镇及坡心镇, 以上各乡镇被调查的 5 个香草兰园
中, 分别有 2~3 个发生; 发生程度为轻度或中度。
可可盲蝽分布在兴隆华侨农场、 长丰镇、 南桥镇、
牛漏镇及龙门镇, 以上各乡镇被调查的 5个香草兰
园中, 分别有 1~2个发生; 发生程度为轻度。
1958- -
第 10期
病原: 尖镰孢香草兰转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vanillae(Tucker)Gordon]和腐皮镰孢[F.solani
(Mart.)APP.et Wollenw]。 这两种镰刀菌都能产生
大、 小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12]。
发生流行规律: 该病周年发生, 随着种植时间
延长, 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侵染来源是土壤、 带菌
种苗、 病株残余以及未腐熟的土杂肥。 病菌依靠风
雨、 流水和农事操作等传播。 通过有病的插条苗进
行远距离传播。 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根部, 也可直
接侵入根梢。 病害的发生发展与管理水平及周围的
环境有关。 管理精细, 在土表或根圈施有机肥、 落
叶或锯末等覆盖, 营养充足, 干旱及时进行灌溉,
病情较轻; 反之, 管理粗放, 在地表、 根圈没有施
用有机肥的, 干旱不及时浇灌, 病情较重。
2.2.2 香草兰疫病 症状: 茎蔓、 叶片、 果荚均
能发病(图 3、 图 4), 以嫩梢、 嫩叶和近地面的叶、
蔓、 花序和果荚更易发病。 在田间多数从嫩梢开始
感病, 发病初期嫩梢尖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病斑, 后
病斑渐扩至下面第 2~3 节, 呈黑褐色软腐, 病梢
下垂, 有的叶片呈水泡状内含浅褐色液体, 并有黑
褐色液体渗出, 湿度大时, 在病部可看到白色棉絮
状菌丝, 花和果荚发病初期出现不同程度的黑褐色
病斑, 随病情扩展, 病部腐烂, 后期感病的叶片、
果荚脱落, 茎蔓枯死, 造成严重减产。
2.2 主要病害的症状、 病原及发生流行规律
2.2.1 香草兰根(茎)腐病 症状: 初染病根系(根
毛、 根尖和其他组织)水渍状, 后变成褐色腐烂(一
般地下吸收根先染病变褐致死, 然后是地上气生
根), 重病植株停止抽生嫩芽, 严重时扩展至茎蔓
节, 使茎蔓感病, 叶片萎蔫变软呈黄绿色, 最后植
株下垂呈棕褐色而死亡(图 1)。 受害茎蔓节间产生
水渍状、 暗绿色而不规则的病斑, 后病部湿腐、 皱
缩、 凹陷(图 2), 并向上下和横向扩展蔓延, 环缢
病蔓, 呈灰褐色。 茎蔓内部组织变成褐色, 叶片褪
绿、 萎蔫, 严重的植株死亡。 受害荚果顶端变黄,
后腐烂并向下蔓延。
图 1 香草兰根腐病 图 2 香草兰茎腐病
图 3 香草兰疫病(叶片) 图 4 香草兰疫病(果荚)
刘爱勤等: 海南省香草兰主要病虫害现状调查 1959- -
第 32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图 8 香草兰白绢病
carotovora pv.carotovora(Jones.)Bergey.][14]。
发生流行规律: 该病在海南省各植区周年都有
发生。 每年 4~10 月发病较重, 11 月~翌年 3 月发
病较轻。 多雨、 高湿是病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台风雨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带病种苗、 病
株、 病残体、 株下表层土壤以及其它寄主植物是本
病的侵染来源。 病原菌可从伤口侵入寄主。 风雨、
农事操作以及在植株上取食或爬行的昆虫和软体动
物是本病菌的传播媒介。
2.2.4 香草兰花叶病 症状: 受害叶片产生深绿
浅绿相间的花叶症状和叶片扭曲(图 7)。 结果不正常,
生长受到抑制, 产量低, 重病园减产 30%左右。
病原: 建兰花叶病毒(CymMv)引起[15]。
发生流行规律: 该病与栽培管理、 气候条件有
密切关系。 昆虫(如蚜虫和棉蚜)是主要的传播媒介
之一。 管理差, 特别在幼龄期, 养分不足, 生长不
良, 发病率高且症状严重。
2.2.5 香草兰白绢病 症状: 初期在茎蔓基部和
近地面的叶基部发病, 后迅速向根系、 叶面和果荚
上蔓延, 严重时引起植株萎蔫(图 8)。 接触地面覆
盖物的茎蔓初染病时出现水渍状软腐, 随后表面长
出一层放射状白色菌丝体, 其上着生许多圆形菌
核, 致病部腐烂; 菌核由白色逐渐变为米黄色, 最
后成深褐色, 直径 0.9~1.2 mm, 表面光滑、 有光
图 5 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叶片) 图 6 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茎蔓)
病原 : 烟草疫霉 (寄生疫霉 )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n Breda de Haan.(P.parasitica)][13]。
发生流行规律: 该病主要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生
流行, 分布广, 传播快, 容易酿成流行。 在云南西
双版纳, 每年 7~8 月份高温多雨时期, 露地栽培
的香草兰疫病发生普遍。 在海南植区, 该病一年有
两个发病高峰期, 即 4 月下旬至 6月上旬和 9月中
旬至 11月上旬发病较严重。
2.2.3 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 症状: 叶片初染病
产生水渍状、 褪色斑点, 后迅速扩展, 病部叶肉组
织浸离、 软腐, 腐烂病痕边缘有褐色线纹, 潮湿条
件下病痕渗出乳白色溢脓, 迅速扩展, 最后整片叶
腐烂只剩上下两层表皮(图 5、 图 6)。 茎蔓被害部
位初呈水渍状, 有浅褐色病痕, 后迅速扩展, 组织
软腐、 浮肿, 用手轻压有乳白色溢脓流出。
病原: 胡萝卜欧氏软腐菌胡萝卜病原型[Erwinia
图 7 香草兰花叶病
1960- -
第 10期
图 10 香草兰拟小黄卷蛾
图 9 香草兰炭疽病
泽。 地下根和接触地面覆盖物的气生根初侵染时呈
淡黄色, 后变成深褐色, 表面同样长出一层放射状
白色菌丝体, 最终腐烂, 常粘附一层土壤或覆盖物
残屑。 接触地面的果荚和叶片受害, 病部淡黄色至
深褐色, 表面也生放射状白色菌丝体, 病叶病荚最
终腐烂, 其上有许多圆形菌核。
病原: 为齐整小菌核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
和香草兰小核菌(S.vanille Cif.)[16]。
发生流行规律: 该病在地面覆盖物丰厚的潮湿
环境下易发病。 特别是在雨季, 雨水多, 湿度大,
温度高, 病害易流行。 在苗圃中, 由于植株密植、
湿度较大, 白绢病较易发生且发病严重, 造成种苗
大量死亡。 病菌在田间借流水、 灌溉水、 雨水溅
射、 施肥或昆虫传播蔓延。
2.2.6 香草兰炭疽病 症状: 初染病叶片和果荚
出现水渍状圆形浅黄色至黑褐色斑点, 后逐渐扩展
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病斑, 病斑中央凹陷, 呈
灰褐色或灰白色, 其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图 9)。 病
叶上的病斑边缘有一条窄的深褐色带, 最后病部破
裂或穿孔, 重病叶片枯萎脱落。
病原: 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17]。
发生流行规律: 该病周年均可发生, 在 4~9
月高温高湿季节发生较严重。 病菌借风雨、 露水或
昆虫传播, 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寄主。 种植园密
植、 荫蔽度大、 失管荒芜、 田间积水、 缺肥、 通风
不良、 高湿闷热等最易发生此病。
2.3 主要虫害的症状、 害虫及发生规律
2.3.1 香草兰拟小黄卷蛾 症状: 主要为害香草
兰嫩梢、 嫩叶和花苞。 在田间, 低龄幼虫钻入香草
兰生长点与其未展开的叶片间为害; 高龄幼虫则在
嫩梢结网为害。 1 个嫩梢仅 1 头虫为害, 1 头幼虫
一般可为害 3~5 个嫩梢。 经幼虫取食过的嫩梢和
花苞一般不能正常生长, 有些甚至枯死。 该虫还可
携带传播软腐病, 更加剧了危害的严重性。
该虫属鳞翅目卷蛾科褐带卷蛾属(图10)[18]。
发生流行规律: 该虫的发生与温湿度、 降雨量
有密切的关系, 在一年中危害分为 4 个阶段: 第 1
阶段为 6 月上旬至 7 月下旬。 此阶段虫口数量呈下
降趋势; 第 2阶段为 8 月。 此阶段看不到幼虫, 处
于越夏阶段; 第 3 阶段为 9 月上旬至 12 月上旬,
幼虫经越夏后数量开始回升, 并在 10 月中旬和 11
月中旬各达到 1 次高峰, 11 月下旬虫口密度开始
下降; 第 4 阶段为 12 月中旬至翌年 5 月下旬, 虫
口密度再次回升, 并在翌年的 1月上旬、 2月中旬、
4 月中旬和 5 月下旬, 各出现 1 次高峰。 因此, 防
治该虫的重点, 应放在第 3阶段和第 4阶段。
2.3.2 可可盲蝽 症状: 该虫为害香草兰的嫩叶、
嫩梢、 花、 幼果荚及气生根。 以成虫、 若虫刺吸香
草兰幼嫩组织的汁液, 致使被害后的嫩叶、 嫩梢及
幼果荚凋萎、 皱缩、 干枯(图 11、 图 12)。 中后期
被害部位表面呈现黑褐色斑块, 由于失水最后产生
硬疤。 严重影响香草兰植株的生长和产量。 该虫不
为害老化的叶片和茎蔓[19]。
图 11 可可盲蝽
刘爱勤等: 海南省香草兰主要病虫害现状调查 1961- -
第 32 卷热 带 作 物 学 报
发生流行规律: 可可盲蝽在海南 1 年发生 10~
12 代, 全年均可发育繁殖, 世代重叠, 无越冬现
象。 该虫寄主范围广, 在兴隆地区的主要寄主植物
有 30 多种。 该虫的发生与温湿度、 荫蔽度和栽培
管理关系密切。 每年 4~5 月和 9~10 月为发生高峰
期。 温度 20~30 ℃、 湿度 80%以上最适宜该虫生
长繁殖。 栽培管理不当、 园中杂草不及时清除、 周
围防护林种植过密、 寄主范围多的种植园虫口密度
大, 为害较重。
3 讨论
1993 年张开明、 文衍堂报道香草兰的病虫害
有 22种[1]。 本次调查只记录目前海南省香草兰生产
过程中分布较广、 危害较大的 8种主要病虫害, 分
布较少、 危害较小的未统计在内。 目前海南省香草
兰主要病虫害的分布和危害已有较大变化, 如香草
兰疫病和香草兰花叶病, 前些年局部发病, 但此次
调查结果表明, 各调查点均有发生; 而香草兰白绢
病则相反, 前些年分布较广, 现是零星发生。 这可
能是由栽培措施改进、 香草兰园的老化及气候变化
等综合因素造成。 从分布范围和危害程度分析, 目
前海南省香草兰主要病虫害以香草兰根(茎)腐病、
香草兰疫病、 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及香草兰花叶病
危害最严重, 其次是香草兰拟小黄卷蛾、 香草兰白
绢病和可可盲蝽。 炭疽病虽然常见, 其危害较轻
微。 香草兰根(茎)腐病由尖孢镰刀菌香草兰专化型
引起, 一般地下吸收根先染病变褐致死, 然后是地
上气生根变干枯, 茎蔓出现失水皱缩, 最后植株下
垂枯死, 该病广泛分布于国内外香草兰种植区, 发
病率高达 30%~50%。 香草兰疫病由烟草疫霉(寄
生疫霉)引起, 主要危害茎蔓、 叶片、 嫩梢和果荚,
严重时造成大量果荚感病脱落, 该病的发病高峰期
一般在每年4~5 月和 9~11 月, 在被调查的每个香
草兰园均有发生, 高峰期发病率在 30%以上。 香
草兰细菌性软腐病由胡萝卜欧氏软腐菌胡萝卜病原
型引起, 每年 4~10 月发病较重, 潮湿条件下导致
叶片腐烂脱落, 在被调查的每个香草兰园均有发
生, 发病率一般在 15%~30%。 香草兰花叶病由建
兰花叶病毒(CymMv)引起, 近几年呈蔓延加重趋势,
可导致结果不正常, 生长受到抑制, 产量低, 重病
园减产 30%左右。
海南省香草兰生产的主要病虫害虽然为害普
遍, 但只要贯彻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
针, 严格遵守《香草兰栽培技术规程》, 勤检查、 早
发现、 早防治即可将病虫害控制在发生初期, 最大
程度的减少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张开明, 文衍堂. 海南香草兰病害调查初报[J]. 热带作物科技,
1993(3): 17-19.
[2] 方中达 . 植病研究方法 [M]. 3 版 . 北京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8: 623.
[3] 桑利伟, 刘爱勤, 孙世伟, 等. 海南省胡椒主要病害现状初步
调查[J]. 植物保护, 2010(5): 133-137.
[4] 舒 军 . 谈谈几种森林虫害的调查方法 [J]. 科技信息 , 2007
(13): 24.
[5] 魏景超 . 真菌鉴定手册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79: 101-649.
[6] 陆家云. 植物病原真菌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39-360.
[7] 谢联辉. 植物病原病毒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141-162.
[8] 王金生. 植物病原细菌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9] 刘友樵, 李广武. 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二十七卷)——鳞翅目
卷蛾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10] 丁锦华, 苏建亚. 农业昆虫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11] 彩万志, 庞雄飞, 花保祯, 等. 普通昆虫学[M]. 北京: 中国农
业大学出版社, 2001.
[12] 李加智. 西双版纳香荚兰病害研究初报[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10(2): 136-138.
[13] 曾会才, 张开明, 李 锐, 等. 香草兰疫病病霉菌种的鉴定[J].
热带作物学报, 2000, 21(1): 56-59.
[14] 文衍堂, 李木荣. 香草兰细菌性软腐病病原菌鉴定[J]. 热带作
物学报, 1992(1): 101-104.
[15] 张永江, 李桂芬, 施宗伟. 海南省香草兰上病毒病的病原检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33): 135-137.
[16] 黄根深, 刘爱勤, 张翠玲, 等 . 香草兰白绢病的初步研究 [J].
热带作物学报, 1999, 20(4): 49-52.
[17] 李加智 . 西双版纳香荚兰炭疽病病原鉴定[J]. 云南热作科技,
1999, 22(1): 1-3.
[18] 刘爱勤, 黄光斗, 吴昌魁, 等. 香草兰拟小黄卷蛾田间消长规
律及防治[J]. 植物保护, 2001(1): 25-26.
[19] 赖剑雄. 可可盲蝽的初步研究[J]. 热带作物研究, 1988(2): 39-43.
图 12 可可盲蝽危害症状
责任编辑: 沈德发
19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