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广州增城腊田埔翻白叶树林群落分析
*
吴林芳1 黄明钗1,2 马 磊1,2 叶华谷1 曾飞燕1 曹洪麟1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东广州 510650;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 风水林作为生境缺失和破碎化的产物,对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增城腊
田埔的风水林以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为建群种。文章首次对分布于广州南亚热带低丘平
地的翻白叶树林进行了群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组成种类复杂,1 200 m2 样带内有维管植物 41 科 62
属 80 种,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属性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体现出群落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群落
结构较复杂,分层现象不明显,冠层树冠不连续,DBH≥20 cm的大径级个体较多,形成群落极大的胸高断面
积,达 66. 13 m2·hm -2;群落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该群落乔木层的 Shannon-Wiener指数为 4. 655 7,符合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指数范围;基于样带面积统计的建群种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群落建群种属稳定进展
种群,该群落将保持相当长的稳定性。
关键词 广州 翻白叶树 风水林 群落特征
中图分类号:S718. 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 4427(2012)02 - 0001 - 08
The Study of Communities Characteristics about the 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at Latianpu,Zengcheng,Guangzhou
Wu Linfang1 Huang Mingchai1,2 Ma Lei1,2
Ye Huagu1 Zeng Feiyan1 Cao Honglin1
(1.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Guangzhou,Guangdong,510650;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bstract As the product of habitat loss and fragmentation,Fengshui-woo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regional biodiversity resources. 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is the constructive species of the Feng-
shui-woods in Latianpu,Zengcheng,Guangzhou. The populations of this species are usually small in field condi-
tions,often as the associated species or rare species in the communities. This article studied on P. heterophyllum
for the first time,which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 subtropical hilly plains,located in Guangzhou.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P. heterophyllum community in Guangzhou was very complex. Within 1 200 m2 transect,the
community showed a total of 80 vascular species from 62 genera distributed in 41 families. The flora property of
seed plants was mainly composed by tropical-subtropical flora,which reflected the transition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tropical to subtropical of the communities. The structure of this community was more complex,stratification is not
obvious,with discontinuous canopy. The individuals which DBH≥20 cm class accounted for most of this communi-
ty,leading to very large basal area,up to 66. 13 m2·hm -2 . Community biodiversit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han-
non-Wiener index of tree layer in this community is 4. 655 7,within the range of south tropical ever-green broad
leaved forest index. Based on the transect area of age structure of dominant species,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nstructive species population of this community were in progressive succession,with greater stability.
Key words Guangzhou,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Fengshui-wood,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1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12 年第 28 卷第 2 期
* 基金 /项目:广州地区自然保护小区乡村风水林现状及地带性植被恢复研究项目。
通讯作者:曹洪麟,E-mail:caohl@ scib. ac. cn。
风水林是指我国南方地区村后保留的天然林,常由原生植被受有限度破坏而成或由次生裸地、人工林等
自然演替恢复而成,一般呈岛屿状分布,面积虽小,但作为物种库,对区域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整治和生物多
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作用[1-2]。我国的风水林常见的有村落宅基风水林、坟园墓地风水林、寺院风水林等基
本类型,是国人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天人合一”传统思想和环境观主导下的产物,其目的是追求
良性的人类生存环境。这一传统文化的直接结果是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面积大小不一、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的
风水林,成为后人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近年来,随着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对风水林的研究也越
来越多,主要集中在对风水林的定义和分类,风水林的群落特征[3-9],风水林的保护与利用研究[10-11]等。
广州增城腊田埔村的风水林以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为优势。翻白叶树为梧桐科(Ster-
culiaceae)翅子树属(Pterospermum)大乔木,广东称其为半枫荷,并代替金缕梅科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入药,入药部位为树根,用于治疗风湿骨痛、腰腿痛、手足麻痹、产后风瘫、关节不利、跌打损伤、扭
伤等症[12],是一种常用的广药资源。翻白叶树特产于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省区,模式
标本由 Sampson和 Hance于 1866 年 9 月采自广东,并由 Hance于 1868 年定名发表。翻白叶树具有速生、喜
肥喜湿的特点,一般生长于山坡下部和沟谷地段,种群较小,在群落中常为伴生种或稀有种,目前还没有以其
为建群种的群落报道。
1 研究地自然环境概况
广州翻白叶树林位于增城市派潭镇腊田埔村(23°2857″N,113°4707″E),东距潭镇仅 1. 3 km,群落面积
约 2. 1 hm2,以东、南、北方向环抱古村落,林地海拔 20 m左右,属台地类型,略高于村庄,林后为派潭河。
本群落处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21. 8℃,最热月 7 月,平均温
28. 3℃,极端最高温 38. 2℃,最冷月 1 月,平均温 13. 2℃,极端最低温 - 1. 9℃;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年平
均降雨量 1 967. 8 mm,其中 5 ~ 10 月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的 74%,年平均蒸发量为 1 450. 5 mm,低于降雨
量,年平均相对湿度 80%;无霜期长,连续最长无霜期 396 d。
林地内土壤地下水位较高,土壤略呈黑色,属粘性土,含水量较高,为 19. 7%,有机质含量也较高,达
2. 82%,pH值为 6. 25,呈弱酸性。
2 研究方法
2. 1 样地调查方法
2010 年 7 月,用相邻格子法,在林地内设置 20 m ×60 m的调查样带,依插值法分成 12 个 10 m ×10 m的
小样方,对样带内胸径(DBH)≥1 cm的个体进行每木检尺,记录其种名、树高、胸径和冠幅等,在每个小样方
内随机设立 1 个 5 m ×5 m的灌木层样方和 1 个 2 m ×2 m的草本层样方,调查 DBH < 1 cm、树高大于 50 cm
的灌木和草本层样方中的所有草本植物,记录其种类、高度和冠幅(或盖度),同时记录样带内出现的层间植
物及其盖度,对样带内目标植物翻白叶树 DBH < 1 cm所有个体均调查其基径、高度和冠幅。
2. 2 数据分析
2. 2. 1 重要值 计算公式为重要值(IV)=相对多度 +相对频度 +相对显著度,其中,乔木显著度用胸高断
面积计算,灌木和草本显著度用盖度计算。
2. 2. 2 生活型谱和叶级谱 根据 Raunkiaer的生活型谱和叶型系统进行分析[13],叶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叶
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比值以及最宽处的位置决定的,常见的叶型主要有:微型叶,细型叶,小型叶,中型叶,大型
叶,巨型叶等。
2. 2. 3 物种多样性分析 包括 Margalef 物种丰富度指数(DMG)、Pielou 均匀度指数(JSW)、Simpson 多样性
指数(D)和 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SW)等。其测度公式分别为[14-17]:
DMG = S - 1lnN (1)………………………………………………………………………………………………
D = 1 -∑Pi
2 (2)………………………………………………………………………………………………
SW = -∑Pi lnPi (3)…………………………………………………………………………………………
JSW =
SW
log2S
(4)…………………………………………………………………………………………………
2 吴林芳等: 广州增城腊田埔翻白叶树林群落分析
式(1)~(4)中,S为样方的植物种数;Pi 为种 i的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率;N为样方所有物种的个体
数之和。
2. 2. 4 频度分析 根据 Raunkiaer的频度划分等级,即 1% ~ 20%为 A 级,21% ~ 40%为 B 级,41% ~ 60%
为 C级,61% ~80%为 D 级,81% ~100%为 E级[18]。
2. 2. 5 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分析种群动态。根据曲仲湘的径级划分方法[19],大
小结构分 5 级:I级幼苗为 H < 33 cm;II级幼树 DBH < 2. 5 cm,H ≥33 cm;III级小树为 2. 5 cm≤ DBH < 7. 5
cm;IV级中树为 7. 5 cm≤ DBH ≤22. 5 cm;V级大树为 DBH > 22. 5 cm。
3 结果与分析
3. 1 群落的组成特征
根据样方调查统计,本群落共有维管植物 80 种,分隶 41 科 62 属,其中,蕨类植物 4 科 4 属 5 种,裸子植
物 1 科 1 属 1 种,双子叶植物 33 科 52 属 69 种,单子叶植物 3 科 5 属 5 种。含 4 种以上的科有大戟科(Eu-
phorbiaceae,9 种)、樟科(Lauraceae,5 种)、桑科(Moraceae,5 种)、茜草科(Rubiaceae,4 种)、紫金牛科(Myrsi-
naceae,5 种)等,仅 5 个科 27 种,分别占群落总科数和总种数的 12. 20%和 33. 75%。仅含 1 种的有 25 个
科,占总科数的 60. 98%,可见本群落组成种类复杂,但优势科仍较明显。按植物的习性分,有乔木 46 种,灌
木 11 种,草本 13 种,藤本 10 种,说明群落以木本植物占绝对优势。
根据吴征镒提出的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划分[20],本群落 56 个种子植物属可划分 8 个类型(表
1),除世界广布的珍珠菜属(Lysimachia)外,其它都为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其中,泛热带分布属占最大比
例,有 17 属,占 30. 91%,是群落中下层乔木和灌木的主要组成种类;其次是热带亚洲分布属,有 16 属,占
29. 09%,是群落上层乔木及其优势种的主要组成种类;旧世界热带分布有 10 属,占 18. 18%,是群落中藤本
植物和林下植物的主要组成成分;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的有 3 个属,这些属在群落中的个体数均较
少;热带亚洲到热带大洋洲分布的有 5 个属;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的有 3 个属;这些属的种类在群落中
个体数均较稀少;此外,还有 2 个属为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分别为锥属(Castanopsis)和木犀属(Osman-
thus),这 2 个属在亚洲也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本群落缺乏温带成分。
表 1 翻白叶树群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
分布区类型 属数 比率(%)
世界分布 1
泛热带分布 17 30. 91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3 5. 45
旧世界热带分布 10 18. 18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4 7. 27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3 5. 45
热带亚洲分布 16 29. 09
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 2 3. 64
合计 56 100
注:其中比率(%)是按总属数 55 计算得出的。
3. 2 群落的外貌特征
本群落外貌终年常绿,组成种类基本为常绿植物,春季表现为嫩绿色,其它季节则为浓绿色。群落结构
较复杂,林冠参差,冠层种类以翻白叶树、黄桐(Endospermum chinense)、凸脉榕(Ficus nervosa)、滇糙叶树
(Aphananthe cuspidata)等为主,上层林冠不连续,郁闭度在 0. 6 左右。林内大树板根明显,如凸脉榕、翻白叶
树和滇糙叶树等均有板根,但茎花植物、附生植物和大型藤本植物较少,因此,群落虽体现出一定的热带性
质,但仍与热带雨林外貌特征有着较大差距,表现为热带森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特性。
根据 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13],本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图 1A),占 91. 25%,其中又以
中高位芽植物为主,占 41. 25%,小高位芽植物占 18. 75%,藤本高位芽植物也较多,占 16. 25%;此外,群落还
有少量的地上芽、地面芽和一年生植物,分别占 3%、3%和 1%;群落的生活型谱与同地带的其它“风水林”
3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12 年第 28 卷第 2 期
群落相似[6]。
图 1 翻白叶树群落生活型谱和叶级谱
注:1.大高位芽植物;2.中高位芽植物;3.小高位芽植物;4.矮高位芽植物;5.藤本高位芽植物;6.附生高位芽植物;
7.地上芽植物;8.地面芽植物;9.隐芽植物;a.微型叶;b.细型叶;c.小型叶;d.中型叶;e.大型叶;f.巨型叶。
根据 Raunkiaer的叶型分级系统[18],本群落以中型叶占主要地位(图 1B),占 50. 00%,其次为小型叶,占
45. 00%,群落还有 3 种属大型叶,分别是棕榈科的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天南星科的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s)和具复叶的含羞草科海红豆(Adenanthera pavonina Linn. var. microsperma)等,占 3. 75%,缺乏巨
型叶和微型叶。此外,群落中属全缘叶的有 57 种,占 71. 25%,属复叶的有 14 种,占 17. 50%,可见,群落以
全缘叶和单叶为优势,其各自所占比例略低于热带雨林,但明显高于温带森林和北亚热带森林,体现出由热
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性。
3. 3 群落的结构特征
群落乔木层(DBH≥1 cm)植物有 44 种(表 2),重要值(IV)排前 4 位的分别是翻白叶树(IV = 52. 53)、凸
脉榕(IV = 29. 14)、滇糙叶树(IV = 20. 33)和黄桐(IV = 17. 88),可见翻白叶树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仍较明
显,特别在显著度方面明显优于其它种类。
群落垂直结构基本可分 5 层,其中,乔木 3 层,灌木、草本各 1 层。上层乔木高度在 20 m以上,主要集中
在 28 ~ 30 m,树冠不连续,郁闭度在 0. 6 左右,树种组成有 7 种 25 株,以翻白叶树(13 株)为优,其次是黄桐
(7 株),此外还有凸脉榕、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和滇糙叶树等各 1 株;中层乔木树高 10 ~ 19 m,主要集中在 12 ~ 16 m左右,有 18 种 35 株,树冠略
密于上层林冠,郁闭度在 0. 7 左右,以翻白叶树(5 株)和华润楠(4 株)为优,其它种都只有 1 ~ 2 株;下层乔
木则低于 9 m,主要集中于 4 ~ 8 m,有 38 种 245 株,郁闭度也在 0. 7 左右,以滇糙叶树(25 株)、假苹婆(Ster-
culia lanceolata)(20 株)、白颜树(Gironniera subaequalis)(19 株)、倒吊笔(Wrightia pubescens)(16 株)和灌木
九节(Psychotria asiatica)(36 株)等为优势种。
灌木层植物有 32 种,其中 19 种是上层乔木或小乔木的小树,重要值排前 4 位的分别是小盘木(IV =
43. 16)、九节(IV = 40. 33)、翻白叶树(IV = 27. 53)和黄毛五月茶(Antidesma fordii,IV = 26. 00),组成种类较
多,优势种不明显,盖度在 60%左右;草本植物有 15 种,以九节龙(Ardisia pusilla,IV = 51. 35)、华南胡椒(Pip-
er austrosinense,IV = 39. 26)、山蒟(Piper hancei,IV = 33. 42)和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IV = 29. 15)等为优,
盖度在 30%左右。特别要指出的是,本群落草本层还多见广东野外已难见到的广东万年青(Aglaonema
modestum);群落内藤本植物较少,但群落外缘有不少藤本植物攀援在树上,常见的有多花瓜馥木(Fissistigma
polyanthum)、罗浮买麻藤(Gnetum lofuense)、白叶藤(Cryptolepis sinensis)、红花青藤(Illigera rhodantha)等。
群落 DBH≥1 cm的乔木个体有 305 株,密度较大,平均为 2 541. 7 株·hm -2。本群落径级结构方面的
另一个特点是大径级个体多,样地内 DBH≥40 cm 的大树有 7 种 22 株,占总株数的 7. 2%,以翻白叶树(12
株)占多数,其次是黄桐(5 株),群落中最大个体为凸脉榕,胸径达 143. 2 cm,也是整个群落的最大个体;20
cm≤DBH < 40 cm的个体有 12 种 19 株,占总数的 6. 2%,以华润楠(4 株)和翻白叶树(3 株)占多数,其它为
1 ~ 2 株,可见,成年树在本群落中占有较高的比例;5 cm≤ DBH < 7. 5 cm的小树个体有 30 种 78 株,以倒吊
笔(11 株)、白颜树(8 株)和凸脉榕(6 株)等占优势;群落中 DBH < 2. 5 cm的幼树个体有 31 种 186 株,以九
4 吴林芳等: 广州增城腊田埔翻白叶树林群落分析
节(35 株)、滇糙叶树(23 株)、假苹婆(20 株)、罗伞(14 株)和白颜树(13 株)等占优势。
表 2 翻白叶树群落乔木层重要值
种名 株数 样方数
胸高断
面(cm2)
胸径 (cm)
平均 最大
树高 (m)
平均 最大
重要值
翻白叶 26 6 32020. 57 32. 3 75. 8 19. 5 32 52. 53
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凸脉榕 11 6 17267. 54 22. 1 143. 2 9. 7 28 29. 14
Ficus nervosa
滇糙叶树 28 10 3689. 05 6. 9 52. 3 5. 6 20 20. 33
Aphananthe cuspidata
黄桐 7 4 10358. 34 43. 7 50. 8 27. 8 30 17. 88
Endospermum chinense
九节 36 8 285. 29 2. 1 5. 6 3. 0 5 17. 39
Psychotria asiatica
假苹婆 22 9 2025. 24 6. 0 43. 3 5. 2 16 15. 63
Sterculia lanceolata
白颜树 21 9 737. 25 5. 2 16. 8 5. 7 16 13. 69
Gironniera subaequalis
倒吊笔 18 6 1177. 59 7. 4 24. 7 6. 2 14 11. 30
Wrightia pubescens
罗伞 14 7 88. 97 2. 7 4. 1 4. 1 9 9. 28
Ardisia quinquegona
华润楠 5 5 3417. 97 31. 8 43. 6 17. 7 22 9. 19
Machilus chinensis
黄果厚壳桂 9 7 892. 31 7. 9 28. 7 8. 7 20 8. 64
Cryptocarya concinna
小盘木 9 7 344. 77 5. 1 17. 4 5. 4 12 7. 96
Microdesmis caseariifolia
粗糠柴 12 5 507. 67 5. 2 21. 7 5. 4 16 7. 84
Mallotus philippensis
山杜英 7 5 1676. 21 13. 2 39. 0 11. 4 22 7. 66
Elaeocarpus sylvestris
银柴 9 6 282. 58 5. 6 11. 8 6. 4 12 7. 23
Aporusa dioica
香皮树 8 3 401. 62 5. 4 20. 7 4. 9 10 5. 09
Meliosma fordii
其它 28 种 63 50 4709. 83 59. 23
由于群落大径级个体数较多,造成群落乔木个体的基面积也较大,平均胸高断面积可达 66. 13 m2·
hm -2,是鼎湖山天然成熟林 20 hm2 样地基面积的两倍多[21],甚至比长白山天然阔叶红松林的基面积还大许
多[22],这可能是本地带保存较好的成熟“风水林”的一个重要特点。
3. 4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测定物种多样性指数及与之相联系的物种均匀度和
生态优势度,可以综合地反映群落的组织水平[23]。对本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分析表明(表 3),两种多样性指
数在各层次间均表现出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的格局。结合 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可
以看出,乔木层丰富度最高,但其均匀度却与灌木层相近,说明乔木层种类丰富,但少数种群的生态优势度较
高,如翻白叶树、滇糙叶树、假苹婆和九节等在个体数量上明显占优。草本层较低的物种多样性与灌木层发
育较好,从而遮挡草本层生长所需的阳光有关。
5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12 年第 28 卷第 2 期
表 3 翻白叶树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
层次 Simpson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 丰富度指数 均匀度指数
乔木层 0. 9541 4. 6557 17. 3087 0. 8527
灌木层 0. 9304 4. 2817 13. 3612 0. 8563
草本层 0. 8476 3. 0212 5. 0276 0. 7733
3. 5 群落的频度分析
频度是表示某一种群个体在群落中水平分布的均匀程度,通过频度分析,可简单而直观的了解种群个体
在群落中的分布状况[24]。频度大表示其种群的个体在群落中的分布是较均匀的,反之则表示群落中种群个
体分布是不均匀的。根据 Raunkiaer的频度指数划分等级,本群落的频度指数结构为:A > C > B > D > E,虽
近似“L”形(图 2),但不符合 Raunkiaer根据 8 078 个北欧草本植被频度值统计得出的频度定律,而与海南岛
热带山地雨林的频度结构相似,即 D > E,说明群落中较少种群具有更大的频度,优势种在群落中不是很突
出。
3. 6 优势种的种群特征
群落中优势种特别是上层优势种(即建群种)的种群动态不仅反映着群落所处的生态环境特征,还预示
着群落的演替动态。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的分析方法,并参考曲仲湘的径级划分方法[19],分析本群落
建群种翻白叶树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群落中翻白叶树呈进展种群状态(图 3),小径级个体储备非常丰富,
虽然大径级个体数目较少,但预示着群落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其稳定性。
图 2 翻白叶树群落频度统计 图 3 翻白叶树种群的年龄结构
4 结论与讨论
群落的物种组成特征及其区系成分分析,对探讨群落的起源、演替、属性和类型划分等具有重要的参考
意义,也是对群落所处生态环境的具体反映。本群落地处南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低地常绿阔
叶林,或称半常绿季雨林和亚热带常绿季雨林,但从群落优势种组成分析发现,本群落更近似于南亚热带的
沟谷雨林,具有与鼎湖山沟谷雨林相近的特征种,如凸脉榕、鱼尾葵和翻白叶树等[1],这与本群落所处低台
地、地下水位高、近河边湿度大等生境特征相适应;本群落优势种中还有广州分布新记录的热带性更强的滇
糙叶树,该种原仅分布于广东南部、海南和云南南部等,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但在本群落中则处于
优势种地位,可见本群落的热带性较强;群落种子植物属分布类型分析也表明,本群落组成种类的区系成分
是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其热带性质甚至比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更强[25],进一步说明群落的热带性。
本群落的垂直结构较复杂,分层现象不明显,具有明显的板根现象,林冠外貌不连续,但由于群落面积较
小,热带森林的其它主要特征如茎花现象、大型藤本、附生现象等不明显,说明群落具有一定的热带性但与典
6 吴林芳等: 广州增城腊田埔翻白叶树林群落分析
型热带雨林仍存在一定差距。群落大径级个体较多,成年树所占比例较大,平均胸高断面积甚至大于鼎湖山
成熟森林,充分说明本群落呈现相当的成熟度。群落建群种翻白叶树的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该种群小径
级个体储备非常丰富,虽然大径级个体比例偏少,但该种群属于稳定进展种群,这与其生物学特性相适应。
本群落与广州增城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风水林的组成和结构有一定的相似性[7]。乐昌含笑风
水林中频度最大的两个种群是乐昌含笑和华润楠,作为建群种的乐昌含笑并没有完全占据整个群落,而华润
楠在群落各层次中分布较均匀,是群落中最稳定的种群。但由于华润楠是樟科中生性种类,一般难成为建群
种类,不可能成为本地带顶级群落的建群种,也就是说,乐昌含笑风水林群落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群落。
同样,本群落受生态环境影响,形成现在的群落类型。本群落中翻白叶呈现出很多的小径级个体,这些小个
体保证了后备资源的储备,虽然稍大径级的个体比例很少,说明有限制其增长的因素,但是并不能依此推断
该群落将由处于次优地位的凸脉榕、黄桐等替代。翻白叶有着大量的后代,为完成本种群的后代延续提供了
前提条件,以实现种群的自我更新。而凸脉榕、滇糙叶树、黄桐等,从区域角度来看是可以实现其种群维持
的,但一般不可能成为本地带顶级群落的建群种。这些应该可以说明本群落是相对稳定群落的结论,当然,
若群落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可能适合更多的本地带顶级群落的建群种生长发育,也可以使本群落发
生根本改变。
翻白叶树是一种喜肥喜湿的阳生性树种,但其幼苗和小树又具有一定的耐荫性,且早期生长迅速,调查
发现群落中该种幼苗和小树数量极多,因此在群落中能稳定生存,并始终占据优势地位,对整个群落的稳定
发展起重要作用。该种可作为本地带低丘台地生态公益林林分改造的优良乡土树种。
参考文献
[1] 曹洪麟,蔡锡安,彭少麟,等. 鹤山龙口村边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分析[J]. 热带地理,1999,19 (4):312-317.
[2] 刘颂颂,叶永昌,张柱森,等. 东莞大岭山村边自然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特征及其对区域物种库的贡献[J]. 广东林业科
技,2005,21(4):18-22.
[3] 方卓林. 万石头村风水林植被调查[J]. 广东林业科技,2006,22(4):45-48.
[4] 黎建力,方卓林,陈传国. 佛山市风水林树种组成调查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2006,22(1):39-43.
[5] 张永夏,陈红锋,秦新生,等. 深圳大鹏半岛“风水林”香蒲桃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J]. 广西植物,2007,27(4):
596 -603.
[6] 吕浩荣,刘颂颂,叶永昌,等. 东莞凤岗镇臀果木———黄桐风水林群落特征分析[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9,17(2):
137-145.
[7] 廖宇红,陈传国,陈红跃,等. 广州市莲塘村风水林群落特征及植物多样性[J]. 生态环境,2008,17 (2):812-817.
[8] 王婷婷. 德化县风水林群落生态学特征研究[D]. 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9.
[9] 程俊. 珠三角村落风水林调查及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10] 廖宇红,陈红跃,王正,等. 珠三角风水林植物群落研究及其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的应用价值[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
学报,2008,3(2):42-47.
[11] 崔勇,张国革,陈德文,等. 广西那坡县风水林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育对策[J].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8,27(增刊):
53-56.
[12] 罗献瑞.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第一册)[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124-125.
[13] Raunkiaer C. The Life- form of Plant and Statistical Plant Geography[M]. Oxford:Clarendon Press,1934:1-623.
[14] Margalef D R. Information theory in ecology[J]. Gener Syst,1958 (3):36-71.
[15] Simpson E H. Measurement of diversity[J]. Nature,1949,163:688.
[16] Shannon C E,Weiner W.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M].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49:125.
[17] Pielou E C. An introduction to mathematical ecology[M]. New York:Wiley Interscience,1969:125-127.
[18] Raunkiaer C. Recherches statistiques sur les formations végétales[M]. Det Kgl Danske Vidensk:Selsk Biol Medd,1918:3-
80.
[19] 曲仲湘,文振旺. 南京栖霞山林木现状的观察[J]. 复旦学报,1995(1):363-397.
7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12 年第 28 卷第 2 期
[20] 吴征镒. 中国植被[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363-397.
[21] 叶万辉,曹洪麟,黄忠良,等.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0 公顷样地群落特征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2008,32(2):
274-286.
[22] 郝占庆,李步杭,张健,等.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样地(CBS):群落组成与结构[J]. 植物生态学报,2008,32(2):238-250.
[23] 彭少麟,王伯荪. 鼎湖山森林群落分析 I. 物种多样性[J]. 生态科学,1983(1):11-17.
[24] 王伯荪,余世孝,彭少麟,等. 植物群落学实验手册[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106.
[25] 李意德.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的群落结构特征[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7,5(1):18-26.
8 吴林芳等: 广州增城腊田埔翻白叶树林群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