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人参花有效部位精制工艺优选



全 文 :·方药纵横·
人参花有效部位精制工艺优选
于秀华 ,张永和 ,刘永强
(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 目的:探讨人参花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人参花总皂苷含量为指标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 ,考察
人参花有效部位精制时样品上样量 、洗脱剂、洗脱速度。结果:采用D101树脂进行人参花总皂苷的富集 ,树脂(体积)与
药材(质量)的比为 2∶1 ,以洗脱剂为70%乙醇 ,洗脱速度为 2.0 mL/min;D941树脂进行脱色 ,条件为:洗脱剂为70%乙
醇 ,洗脱速度为2.0mL/min。结论:D101树脂及D941可作为人参花有效部位分离材料 ,优化的分离工艺是可行的。
  关键词 人参花;有效部位;精制工艺
  中图分类号 R28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5699(2012)07-0719-02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合字[ 2010]第 51 号)
  人参(Panax ginseng C.A.Mayer)是五加科人参属
植物 ,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人参各部分人参皂甙的
含量不同 ,对于不同部位的取用也有所差别。中国药
典[ 1]规定人参的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 ,其地上部分仅
人参叶列入药用标准 ,有关人参花活性成分的报道较
少。但是据研究表明 ,人参花富含人参皂甙及其他各
种挥发油等有效成分 ,人参皂甙含量可比人参高出 5
倍以上 。因此 ,很多科研工作者认为 ,人参花蕾也具
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 2] 。
1 实验材料
1.1 药品 人参皂苷 Re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检定所 ,批号:110754-200822);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
(南开大学);D941型大孔吸附树脂(南开大学);人参
花购自吉林省抚松 ,人参花提取液(每 1 mL含人参花
1 g)(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
基地实验中心提供)。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Lambda25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
PerkinElmer);CP225D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树脂预处理
2.1.1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  将 D101大孔吸附树脂
置于容器中 ,用蒸馏水洗去杂质 , 装入树脂柱中 ,用
5%NaOH 溶液浸泡 12 h ,用水洗至中性 ,再用乙醇浸
泡12 h ,再反复冲洗 ,直至用试管收集乙醇适量 ,加 2
倍量水 ,振摇 ,不产生混浊为止 。再用蒸馏水冲洗至
流出液无醇味 ,备用。
2.1.2 D941型脱色树脂 将 D941型树脂置于容器中 ,
以蒸馏水洗去杂质 ,装入树脂柱中 ,装量为柱体积的
2/3 ,用4%HCL 及4%NaoH交替处理2 ~ 3次 ,每次酸
碱用量大约为树脂体积的 2倍 ,动态顺流通过 ,换酸
换碱之间大量水洗酸 、碱处理使其型变 ,再用蒸馏水
冲洗至中性 。用乙醇浸泡 12 h ,再反复冲洗 ,直至用
试管收集乙醇洗液适量 ,加两倍量水 ,振摇 ,不产生混
浊为止 。再用蒸馏水冲洗至洗脱液无醇味 ,备用。
2.2 人参花提取物的纯化试验研究
2.2.1 人参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 1]
2.2.1.1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人参皂苷 Re对照品约
10mg ,精密称定为 10.06 mg ,置 10 mL 量瓶中 ,用甲醇
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即得(每 1 mL含 1.006 mg)。
2.2.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50 ,
100 ,200 ,400 ,600 ,800μL ,分别置于具塞试管中 ,低温挥去
溶剂 ,加入 1%香草醛高氯酸试液 0.5 mL ,置 60 ℃恒温
水浴上充分混匀后加热 15 min ,立即用冰水冷却2min ,
加入 77%硫酸溶液5 mL ,摇匀;以相应试剂作空白 ,照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在54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以
吸光度为纵坐标 ,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
程为 A=0.092 6+0.832 1C , r=0.999 8;表明人参皂苷
Re在 0.100 6~ 0.804 8m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719·  2012年 7月第 32卷第 7期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2 Vol.32 No.7       
2.2.1.3 供试品溶液制备 将各实验收集的洗脱液蒸
干 ,残渣加甲醇使溶解 ,定容于 10 mL 量瓶中 ,摇匀 ,精
密量取 1~ 10 mL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 ,摇匀 ,即得。
2.2.1.4 测定法 精密量取各供试品溶液 200 μL ,
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 ,自“置于具塞试管中”起
依法操作 ,测定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
液中人参皂苷 Re 的量 ,计算结果乘以 0.84 ,即得。
2.2.2 人参花提取物的纯化工艺研究[ 3-5]
2.2.2.1 D101树脂洗脱溶剂的确定  取处理好的
D101树脂 ,湿法装柱(1.6 cm×20 cm),吸取20 mL人参
花提取液上柱 ,吸附 60 min后 ,用蒸馏水 、20%乙醇 、
40%乙醇 、70%乙醇 、90%乙醇洗脱 ,洗脱量均为 4
BV ,洗脱流速为 2 mL/min ,每 1 BV收集 1份 ,共收集
20份。将各流分样品浓缩 ,以 1 mL 甲醇使溶解 ,分
别点样于薄层硅胶板上 ,以三氯甲烷-甲醇-水(65∶
35∶10)10 ℃以下放置过夜 ,下层溶液为展开剂 ,展
开 ,取出 ,晾干 ,喷以 10%硫酸乙醇溶液 , 105 ℃加热
至斑点显色清晰 。观察各流分中人参皂苷的情况 ,薄
层层析结果显示:水及 20%乙醇洗脱液均不含皂苷 ,
40%乙醇及 70%乙醇洗脱液均含有较多皂苷 ,90%乙
醇洗脱液中 ,第 1次的 1 BV流分中含有少量。根据
实验结果确定用水 、20%乙醇除杂 , 70%乙醇洗脱人
参花总皂苷。
2.2.2.2 D101树脂乙醇最佳洗脱量的确定 用已知
含量的人参花提取物和 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1.6 cm
×20 cm),考察了 1 ~ 5倍保留体积(BV)的 70%乙醇
对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洗脱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 4
BV乙醇累积洗脱人参花总皂苷 ,已基本洗尽。故确
定使用70%乙醇洗脱应不少于 4 BV。
2.2.2.3 D101树脂最佳上样量的确定 分别吸取人
参花提取液 5 , 10 ,15 ,20 ,25 , 30 mL ,上样(1.6 cm×20
cm),静置 60 min。用2 BV水 、2 BV20%乙醇洗脱 ,收
集并用 2.2.2.1 项下的薄层条件进行检查 。结果在
25 mL上样量后 ,水和20%乙醇中有皂苷 ,推测 20mL
上样量可能为临界值。故确定最佳上样量为 V树脂
∶m 药材=2∶1。
2.2.2.4 D101树脂洗脱流速的考察 按上述所确定
的吸附条件进行动态吸附后 ,以 70%乙醇为洗脱剂 ,
分别以 1 , 2和 3 mL/min 的速度进行洗脱 ,分别测定
乙醇洗脱物中总皂苷收率 ,结果人参花总皂苷分别为
10.5%、11.7%、9.2%。确定洗脱速度为 2 mL/min。
2.2.2.5 D941脱色树脂洗脱剂的选择 取经过 D101
树脂后的 70%乙醇人参花洗脱液 ,浓缩至相对密度
1.15~ 1.20 , 上已处理好的 D941大孔树脂柱(内径
1.6 cm ,高 20 cm),分别用水 、20%乙醇 、40%乙醇 、
60%乙醇 、70%乙醇 、95%乙醇洗脱 ,各洗脱液蒸干 ,
残渣加稀乙醇溶解 ,取适量分别点于硅胶G 板 ,以三
氯甲烷-甲醇-水(65∶35∶10)10 ℃以下放置过夜 ,下
层溶液为展开剂 ,展开 ,取出 ,晾干 ,喷以 10%硫酸乙
醇溶液 ,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层析结果:水
洗脱颜色浅 ,不含皂苷;95%乙醇洗脱液不含皂苷 ,洗
脱液颜色较浅;20%、40%、60%、70%乙醇洗脱液颜
色均不深 ,均含有不同量的皂苷 ,70%含量最多 。选
用 70%乙醇为洗脱剂 。
2.2.2.6 D941脱色树脂洗脱流速的选择 经过 D101
大孔树脂的 70%乙醇洗脱液直接经过 D941大孔树脂
柱 ,流速为 1.0 、2.0 、3.0 mL/min ,收集洗脱液 ,蒸干 ,
测定人参花总皂苷含量分别为 10.1%、10.9%、
8.6%。因此确定洗脱流速为 2.0 mL/min。
3 小结
随着人参产业的开发 ,人参各个部位的研究逐渐
深化 ,人参花从人参皂苷 、挥发油[ 6]等有效部位的研
究到人参花蛋白质组学水平 ,为人参花的药用开发提
供理论依据 。
参考文献: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10:365.
[ 2]丁阳.欧学者历时 2 年研究发现:人参花蕾要用价值远超
参根[ J] .白云医药 , 2005(1):32.
[ 3]郑友兰 , 张崇禧 , 张春红 ,等.D-101 大孔吸附树脂对人参皂
苷吸附容量的影响[ 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 24(6):47.
[ 4]杨莉 , 王春雨 ,韩梅 , 等.蒺藜总黄酮和总皂苷提取工艺的
优化[ 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 31(1):45-50.
[ 5]孙静 ,王昌利 ,郭东艳,等.复方龙脉宁滴丸水提液有效部位的
纯化工艺研究[ 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0(3):41-44.
[ 6]王恩鹏.人参花挥发油的研究[ D] .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 ,
2010.
 作者简介:于秀华(1971-), 女 , 硕士 , 副研究员。 研究方
向:中药活性物质提取分离与鉴定。
(收稿日期:2012-04-19)
·720·      2012年 7月第 32卷第 7期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2 Vol.32 N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