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不1 2卷 第 3期
8 1 9 3丰 9月
福 建 农 学 院 学 报V o l.1 2N o
JU O RL N O F AFU I JN A人U U L I C G T R RAL Se p.1 98 3
水 稻 橙 叶 病 的 研 究 .
林奇英 谢联辉 朱其亮
夭 (植物保护系 )
摘 要
水福检叶病自1 98 7牟在我国云南发现以来 , 近年在福建、 广东和广西的一些 地 区
亦有发生 。 研完表明 , 病害只能由电光叶坪 ( R ec “` a do r sa Us ) 传摇 , 两种只尾 叶 样
和三种 飞虱不能传播 , 汁液摩擦和带病土攘也不传病 。 病毒在电光叶禅体内属增拉型 。
病株超薄切片在电镜下见到类似病毒的球状领拉 , 直径约 15 n m , 病害时四环素不歌感 ,
因此认为我国水伯橙叶病的病原似应是病毒 , 而非类菌原体 。
-护、
水稻橙叶病自六十年代初在泰国发现以来 , 现巳扩及菲律宾 、 印度 、 印度尼西亚 、 马来
西亚和斯里兰卡等国家〔 7 〕。 我国裘维蕃首先指出西双版纳有橙叶病的存在〔引 , 后经昊自强
等研究证实云南确有此病〔 1 〕, 但对其病原性状未作深入研究 。 本文报道福建 、 广东和广 西
橙叶病的发生情况及其病害症状 、 传播途径 、 传病特性和病原性状的研究结果 。
发 生 情 况
1 9 7 9年 7月 , 作者在沙县测定田间昆虫自然带毒率中 , 发现 由 电 光 叶 蝉 ( R ec i lI’ a
do sr
a il ; ) 接种的稻苗中 , 出现了典型的橙叶症状 , 于是引起我们的注意 。 同年晚季在沙 县
洋坊稻田中查到了类似橙叶病的病株 。 19 8 0年以来我们先后在沙县 、 顺昌 、 三明 、 永安 、 漳
平 、 龙岩、 华安 、 漳州 、 龙海 、 漳浦 、 诏安等县市查到此病 。 虽系零星发生 , 但分布较广 。
1 9 8 0年 4 ~ 5 月间 , 我们前往广东 、 广西等地调查 , 结果在广西玉林 、 广东湛江 、 海口
和澹县等地也有此病的零星病株 。
病 害 症 状
接种病株 二叶期接种 12 天后 , 最先出现的症状是下叶叶尖橙黄色 , 并由叶尖向叶缘 、
叶肉扩展 , 而后叶尖和叶的顶部逐渐向内纵卷 ( 图 1 ) , 重者不久即干枯 。 病叶较 短 窄 而
竖 , 与植株所呈角度不大 , 因此病株直立 、 稍矮 , 但不分某或很少分菜 ( 图 2 , 左 ) , 根系
198 3午 1 月 14 口收到 。
. 本研完得到农教 渔业郑抖技司的资助 . 福州工业科技研宪所电倪宜幸连钧同志协助电倪跪察 . 特此致谢 。
DOI : 10. 13323 /j . cnki . j . f af u( nat . sci . ) . 1983. 03. 003
196 福 建 农 学 院 学 报 2 1卷
生长极差 , 常呈揭至黑色, 注往整株枯死。
田间病株 一般在插袂后 20 天左右即可见到 , 田间病株多是零星发生 。 病株直立艘小 。
分莱较少或不分菜 , 从下部叶片开始自叶尖沿叶缘向下向内扩展呈现橙黄色 , 最后于叶的上
端纵卷 , 往往未到孕德即已枯死 。 戈
声
.巧`
图 l 水价检叶病的病叶 , 叶尖橙黄色并
向内纵卷
F i g
.
1 D i se a se d l e a , e s o f r i o o ar o g e l e a f p l妞 t
s五昨 i厄` t五e o r a n 明 d i s c o l o ar ti o n a dn 10 。 ` i t . d i -
n a l or l l妞` o f Ie a f t i p s .
图 2 水稻橙叶病株 ( 左 ) 和健林
F i g
.
2 R i ce p l a n t in
` e e丘d , i t h r i e e o ar n ` e
l
e a
r d i se a se ( l
e f t )
a n d l e a l th y p l a n t
.
昆 虫 传 染 试 验
供试昆虫除电光叶蝉外 , 尚有黑尾叶蝉 ( N即 hof et t ix “ 。 。 it “ 户: ) 、 二 点 黑尾 叶 蝉
( N
。 访 r e : ce 。: ) 、 褐飞虱 ( N i laP a o a at 细g e o s ) 、 拟褐飞虱 ( N . b a k e r i ) 和伪揭 飞 觅
( N
。川 iu r坛 h细 a ) 。 均以人工饲养的无毒虫后代 3 ~ 4 龄若虫 , 分群笼饲在典 型病 株 ( 来
自福建沙县和广东海口稻田并经人工饲毒接种后发病的稻株 ) 上 , 饲毒时间除拟揭飞虱和伪
揭飞砚为 15 小时外 , 揭飞虱和三种叶蝉均为 48 小时。 后将各种虫子分别编号 , 以单虫单苗
( 在大试管内 ) 取食 , 逐 日换苗 ( 拟揭飞虱和伪褐飞虱每天交替在供试稻苗上取 食 10 小时
和李氏禾上取食 “ 小时 ) , 直至虫死为止 。 每天换出的稻苗依次种于有隔虫条件的水 泥 池
内 , 视其日后感染情况测算各种虫子的传毒力 。 结果表明 , 供试的六种昆虫中只有电光叶蝉
能获毒传病 , 其传毒虫率为 2 0 . 。% ( 17/ 85 ) , 而黑尾叶蝉 ( 。 / 9。 ) 、 二点黑尾叶蝉 (。 / 86) 、
揭飞砚 《 0/ 蛇 ) 、 拟揭飞虱 ( O /56 )和伪揭飞虱 ( O/ 35 )均不传病 。
介 体 尾 虫 的 传 病 特 性
供试介体尾虫为人工饲养的电光叶蝉 3~ 4 龄若虫 , 供试毒源为人工按种发病的水稻橙
3 期 林奇英等: 水 稻 橙 叶 病 的 研 究 19 7
叶病株 。 供试稻苗为桂朝2 号三叶苗 。
1
. 获毒时间 9 18 1年 7~ 8月间 , 将供试无毒若虫按 1 / 2、 1 、 2 、 4 、 8 、 12 、 24 、
拐小时进行获毒取食 , 后分组移至健苗上饲养 1 5~ 1 7天 , 分批以单虫单苗接种取食24 小时 ,
后分别移至隔虫水泥池内观察记载稻苗感染情况 。 结果表明 , 电光叶蝉的最短获毒时间为 4
小时 , 获毒率为 4 。 4% , 而以获毒取食 2 4小时获毒率最高 , 可达 25 . 6% ( 表 1 ) 。
、r`/
T a b
.
长
表 1 电光叶蝉的获毒时间及获毒率
A e q u is it io n ` e e d三。 9 p e r i o d a o d 另 i n fe c t i · , e s。 : 。 e t s o f 只 .夕些粤!丝
获 毒 时 问 (小 时 )
A e q u i s i t i o n f c e d in g
P e : i o d ( h
r
.
)
供 试 土 教 (只 )
N o
.
i n s e e t s t e s t仁 d
获 毒 六 数 (只 )
N o
.
1工l s e e t s i n f e e t iv e
获 毒 率 (多 )
拓 i n f o e t i v e i n s e e l s
“ ` / 2 1 ` 6
l { 4 6
2 } 4 5
遭 . 4三
.0尺ù,曰民」月,通`J, j呀O曰,`J嗯口U
门二,目月
2
. 传毒时间 将获毒后经过循回期的虫子 , 以单虫单苗进行传毒取食 , 取食时间按 12/ 、
、 2 、 4 、 8
、
12
、
2 4和 48 小时处理 , 后移入隔虫水泥池观察记载稻苗感染情况 。 结果表
明 , 该虫的最短传毒时间为 30 分钟 , 其传毒率为 26 . 7% , 而以 24 小时以上的传毒率最高 ,
可达 “ % 以上 ( 表 2 ) 。
表 2 电光叶蝉的传毒时间及传毒率
aT b
。
2 I n o e u l a t i o n f e e d i n g p e r i o d a n d 多 i o f e e t i v e i n s e e t s o f 几道匹丝鱼 -
传 毒 时 间 (小时 )
I . o e u la t io n f e e d i n g
P
e r i o d (h r
.
)
供 试 火 数 (只 )
N o
.
i n s e e st t e s te d
传 丰 虫 教 (只 )
N o
.
i n se e t s t r a n s m 三t七e r s
传 今 率 (拓 )
书 i n fe e t i、 e i n s e e t s
口`36nù今妇及甘.0的.,曰263T妇品肠8阳12场竹95肠30.01卜Ul勺.J,5ó左匕ō月吸通ùō4J,`二砚一川
3
。扭回期 1 9 8 0~ 1 9 8 1年分三次按常规方法进行测定 。 供试虫子均为 3 ~ 4 龄若虫 , 三
批共测 107 只 , 依其能传病的 31 只获毒虫统计 , 结果指出, 在电光叶蝉体内的循回期 , 与测
定期间的温度高低有关 , 日平均温度在 17 ℃ 下 ( 1 9 8 0 . 7 . 26 ~ 9 。 16 ) 其循回期为 19 ~ 27 天 ,
平均 2 3夭 , 2 5。 7℃下 ( 1 9 5 0 . 7 。 2 0~ 8 . 2 6 )为 1 3~ 2 3天平 均 1 8天 , 2 8 . 5℃ 下 ( 1 9 8 1 。
18 9 福 建 农 学 院 学 报 12 卷
/ 盛、7
.
2 6~5
.
2 7 )为 6~2 5天 , 平均 2 1天 。
4
。传毒持续期 1 9 8 1年 7 ~ 8月份试验观察表明 , 电光叶蝉若虫获毒取食后须经一定的
循回期 ( 6 ~ 15 天 ) , 才能传毒 。 传毒力不因蜕皮而受影响 , 且能终生传毒 , 偶尔有 1 ~ 3
天的间歇 , 多数能每天连续传毒 , 最长连续传毒时间为 15 天 。 其传毒天串为 7 1。 3 % 。
5
。经卵传染 19 8 2 年 8 月 , 单虫单苗测定筛选的带毒雌虫和带毒雄虫各 4只 , 饲养在隔
虫的健康稻苗上 , 令其配对萦殖 , 待其所产卵块孵出后 , 取 1 ~ 3 龄若虫 50 只 , 单虫单苗
接种取食 48 小时 , 重复一次 , 结果均不传病 , 说明带毒的电光叶蝉并不经卵传播 。
其 他 传 染 方 式 夕
-丫1 982 年 7 ~ 8 月间 , 按过去常规方法〔 2 〕将水稻橙叶病株汁液进行涂抹接种 , 或将带 病
土城 ( 包括病根 ) 进行传染试验 , 结果前者 60 苗 , 后者 120 苗 , 均不发病 , 说明此病 不 能
通过机械传染也不能通过病土病根传染。
病 害 潜 育 期
根据介体昆虫电光叶蝉传病特性的试验记载 , 在发病的 50 4 株病稻中 , 其潜育期为 1 ~
2 9天 , 平均 16 天 。 其中由获毒时间试验发 病 的 35 株 , 潜育 期为 1 ~ 20 夭 , 平均 14 天
( 日平均沮度为 2 9 . 6℃ ) , 传毒时间试验发病的 1 74 株 , 潜育 期为 15 ~ 29 天 , 平均 18 天
( 2 7
.
9℃ ) 一 循回期测定发病的 2 9 5 株 , 潜育期 1 1~ 2 3天 , 平均 15 天 ( 2 8 . 5 ℃ ) 。
病 原 性 状
1
. 电镜现察 1 9 8 1年和 19 8 2年曾两次将人工接种发病的水稻橙叶病株 , 取其病叶 , 并
以健康稻叶为对照 , 分别进行固定 、 包埋和超薄切片 , 后在 JE M 一 7 型电子显微镜下 观 察 ,
结果在病叶韧皮细胞中见到类似病毒的球状颗粒 , 其直径约 巧 n m ( 图 3 ) , 而在健全稻 叶
组织中 , 未检到这种颗粒。
2
。 四环索治疗试验 取人工感染 ( 品种为桂朝 2 号 )发病的稻株 , 共 8 0株 , 分两组 , 一
组 ( 40 株 ) 以 SOp p m盐酸四环素浸根 , 后分插于有隔虫条件的五个盆钵中 , 7天 后再 以 80
p p m盐酸四环素喷洒 , 结果未见有任何恢复现象 , 与另一组未经四环素处理 的对 照 病
株 , 没有开么差异 。
讨 论
以电光叶蝉作为介体昆虫的植物病毒 , 目前只有四种一水稻矮缩病毒 ( R D V ) 、 水稻瘤矮病毒 ( R G D V ) 、 水稻橙叶病毒 ( R O L V )和水稻东格鲁病毒 ( R T V ) 〔` · 6 · T J 。 R D V
和 R G D V 所致症状一般不黄化 , 且有明显的固有特征 , 显然与本文所述能引起黄化的病 害
不同 , 而且介体种类也不尽相同 。 R 0 L V 和 R T V 都能引起叶片黄化 , 症状比较相似 , 但前
者只能由电光叶蝉一种介体传毒〔1 . .6 .7 8〕 , 而后者能由多种叶蝉传播 .t3 丘 6 · ” , 且前者在电光
3期 林奇英等 :水 稻 橙 叶 病 的 研 究9 9 1
户
从
图 3病叶细胞中类似病毒的球状预拉 , 火 139 , 50
F 19
.
3 U lt
r a th i
n s e e t io n s o f t h e d i s
·
a se d e e l l o n d e r e l e e t r o n m i e r o s e o p e
.
x 13 9
.的 O
)
孤
叶蝉体内能终身传毒 , 属持久性 .(1 .8 了〕 , 而后者相反 , 属半持久性阳 ·幻 , 因此本文所述的病
害应是国外报道的水稻橙叶病 。
水稻橙叶病的病原 , 曾有人得到带毒电光叶蝉超薄切片的 电镜照片是球状病毒 , 直径 15
n nZ
, 但未被证实〔引 , 不久前漾藤康夫等用带毒电光叶蝉接种的病稻叶组织见到了健叶组织
所没有的类菌原体 , 这种类菌原体也在泰国 、 马来西亚的自然病株中见到 〔 9 〕。 根据我 们 的
电镜观察表明 , 病株叶片超薄切片可见到健株所没有的类似病毒的球状颗粒 , 进一步试验指
出 , 病害对四环素也不敏感 。 因此 , 我们初步认为 , 水稻橙叶病的病原在我国可能是一种病
毒 , 而非类菌原体 。
水稻橙叶病最早于 1 9 6 0年在泰国北部发现 r幻 , 而后在菲律宾 、 印度 、 印度尼西亚 、 马
来西亚和斯里兰卡相继发生〔了 J。 从地理分布来看 , 我国过去从来没有见到这种病害 , 而 自
1 9 7 8 年以来竟先后在西南、 东南和华南的一些地区发生 , 这似乎暗示我们 , 我国发生的水稻
橙叶病也许是由泰国 、 菲律宾等地通过带毒叶蝉迁飞传入 。 因此 , 进一步摸清以叶蝉、 飞虱
为中心的介体昆虫的迁飞传病规律 , 以期有效制止有关病毒病的传入是值得十分重视的。
00 2福 建 农 学 院 学 报 1 2卷
, 考 文 傲
( 1〕炙 自狡等 . 1980. 植物病理学报 . ! 0( 1〕: 65~ 68 .
( 2〕谢展辉子 . 198 .0 位物病理学报 , 10 (1) : 50、 “ -
〔3 〕带联辉千. 且佣O。 拐 建农毕院孕报 , 11。 ) * 1肠、 ` 23 -
( 4 〕裘雄苏 . t晰旧. 申国农业科乎 , ( 4 ) : 62` 69 -
〔` ) H a r d s . K . F . , 198 1 . 加皿a l R e v i钾 o f P卜了加p a比 0 10 91 , 19 , 301、 ` 26·
( 6 〕L运` . K . C二 1吮 . R s c e v i印 s d i” a娜 s . I RR I . L o一 .B . os . aL `u o a P五i l i o p i此 s . p . T卜 8 1-
.
( 7 〕L i n g . K . C二 1贾1 . R i傀 v i ur s a n d y 三ur -s l i k e d i , ” 二 I R R I . L“ aB助* , L a g u . a , P h i l i PP in e s . p
2~ 17
-
t 8 JR i , 。 r o . C
.
T
.
e t 目 . 1. 63 . P l a n t D i“ a se R e p o r et r , 47 ( 12 ) , 10心卜、 1时 8·
( . 〕S a i t o , Y . e t . a l . 1. T6 . P la . t D i翻 a se R e p o rt e r . 60 (8 ) , 649` 6` 1。
、
户
f
、 钾
3期 林 奇 英 等 :水 稻 橙 叶 病 的 研 究 20 1
S T UD E IS ON R IC E ORAN GL E E A FD IS E AS E
L i n
,
Q i
一
y i n g
,
L ia n 一 h u i
( D e P r
.
o f P l a n l
X i e a n d
卜了
P ro l e e t i o n
Q i
一1i a n g Z h u
声专峨C )
戈 A b s t r a c t
旷
5 i n e e t h e d i s e o v e r y o f r i e e o r a n g e l e a f d i s ea
s e i n Y u n n a n P r o v i n e e
.
C h i n a
.
1 9 7 8
, s o m e o t h e r P r o v i n e e s s u e h a s F u j i a n
.
G u a n g d o n g a n d G u a n g x i
a 15 0 h a v e f o t一n d t h e as m e d i s e a s e r e e e n t l y
.
I n v e s t ig a t i o n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d i s e a s e e o u ld o n l y b e t r a n s m i t t e d t h r o u g h t h e 2 19 一 z a g r i e e l e a f h o P P e r
( R e c i l i u d o ars l i
s )
.
w h i l e t w o o t h e r s P e e i e s o f r i e e l e a f h o P P e r s ( N e P h o r e r r i x
e i n e r i e e P s
.
N v ire cs
e n s ) a n d t h r e e s P e e i e s o f P la n 一h o P P e rs ( N i al P a朋 ra
l一 g e n s . N b a k e r i a n d N m u i r i c h i n a J d i d n o t t ar n s m i t it B e s id e s , i t w a s
n o n e o n t a g i o u s f r o m t h e 5 0 11
,
o r e v e n t h r o u g h m e e h a n i e a l m e a n s b y t h e sa P
o f d is e a s e d P l a n t s
.
T h e v i r u s i n e u b a t e s a n d s P r ea d s b y t h e i n s e e t v e e t o r
.
R e e i l i a d o sar l i
s E le e t r o n m i e r o s e o P i e e x a m i n a t i o n s o f u l t ar t h i n s e e t io n s o f
th e d i s e a s e d P l a n t t i s u e r e v e a l e d t h a t ht e v i r u s 一 l i k e P a r t i e l e s a P P e a r e d
s P h e r i e a l i n s h a P e a n d m e a s u r e d 1 5 n m i n d i a m e t e r
.
B e i n g n o t s e n s i t i v e t o
t h e r r e a tm e n t w i t h t e t ar e y e l i n e a n t ib i o t i e s
,
w e t h u s e o n e l u d e d t h a t t h e P a t h o g e n
i n C h i n a 15 n o t a M LO
,
b u t m o s t l i k e l y a v iur &
)
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