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紫藤不同部位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全 文 :383
紫藤不同部位活性成分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宗 梅1,蔡永萍2,范志强1,穆 丹1
( 1.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安庆 246011;
2.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合肥 230036)
摘 要:紫藤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不仅是著名的园林观赏植物,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十分重要的应
用价值。本文概述了紫藤不同部位( 花、种子、瘤、叶、茎) 的活性成分,及其在医药、工业、生物农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现状,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紫藤活性成分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紫藤,活性成分,应用
Advance on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active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partial of Wisteria sinensis
ZONG Mei1,CAI Yong-ping2,FAN Zhi-qiang1,MU Dan1
(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Anqing Teachers College,Anqing 246011,China;
2.School of Life Sciences,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China)
Abstract:Wisteria was widely distributed all over our country. It was not only a famous ornamental plant,but also
rich in bioactive components.Therefore it had very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s.In this view,the active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parts ( flowers,seeds,galls,leaves,stems) of Wisteria were discussed,and application status in the
fields of medicine,industry,biological pesticides,food and so on were outlined. The future of research was
discussed.It provided reference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in Wisteria.
Key words:Wisteria; active components;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S255.1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1002-0306(2013)07-0383-04
收稿日期:2012-10-18
作者简介:宗梅( 1975- ) ,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植物生理生化。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项目( KJ2012Z231 ) ; 安庆市科技局
重点科技项目 ( 20101009 ) ; 安庆师范学院引进人才项目
( 044-K05000000034) 。
紫藤(Wisteria sinensis)别名藤萝、朱藤、木笔子、
藤花,古称虎櫐、虎豆、欇,为豆科紫藤属落叶攀援缠
绕性藤本植物,是原产我国的著名观花木质藤本,全
国各地均有分布和栽培,生于阳坡、林缘、溪边、旷
地、灌木丛中。紫藤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枝叶繁茂,
绿叶羽状,蔓间自相缠绕,屈曲蜿蜒,势若蛟龙。暮
春时节开花,形如蝶,色堇紫,缨络垂挂,如锦似霞,
芳香清雅[1]。紫藤不仅具有较高的园林应用价值,而
且还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紫藤浑身是宝,茎皮、花
及种子皆可入药,可治疗多种疾病[2];紫藤花精油的
主要成分又是常用的香料,在食品工业及香料工业
上具有广泛的用途。紫藤花馥郁芳香,嫩叶脆嫩爽
口,是我国传统美食之一,如著名的北京藤萝糕、紫
藤粥、藤萝馅饼、凉拌紫藤叶等[3]。本文主要综述了
紫藤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活性成分及其相关应用的研
究进展,以期为今后紫藤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和深加
工奠定基础。
1 紫藤花
目前关于紫藤花成分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多,
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1 挥发油
杨华等[4]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及超声协助水蒸汽
蒸馏提取紫藤花挥发油,共鉴定出 38 种化学成分,
主要有醇类、烯类、酯类、烷类和酮类等多种化合物,
且检测到了未曾报道的(9Z)-1,1-二甲氧基-9-十
八烯、2-(3-甲基-环氧乙基)-甲醇、10-甲基十九
烷、棕榈酸甲酯、苯甲酸-2-苯乙酯、6,10,14-三甲
基-2-十五烷酮和 3-烯丙基-2-甲氧基苯酚等化学
成分。棕榈酸甲酯是表面活性剂及其它精细化工产
品的重要原料和优良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肥皂、蜡
烛、金属皂、润滑脂、合成洗涤剂、软化剂、增塑剂和
防锈剂等,在精细化工行业占有重要地位[5],也可应
用于植物杀螨剂及其某种杀螨乳油中[6]。
曾有研究报道,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
新鲜紫藤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得出新鲜
紫藤花挥发油含有芳樟醇等 16 种醇类化合物,14 种
酯类化合物,6 种醛类化合物,4 种酮类化合物,2 种
酚类化合物,3 种饱和烷烃,还含有茴香脑、2,3-二氢
苯并呋喃等含氧化合物及有关烯烃化合物[7]。芳樟
醇又名沉香醇、里哪醇,可用于调配薰衣草[4]、百合、
丁香、橙花等各种香精,还是合成芳樟酯类香料化合
物和维生素 E、A的重要原料[8]。
李峰等[9]采用常规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出紫藤花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3.07.004
384
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分离出 30 多个峰,
鉴定出 28 种化合物,主要是龙涎香精内酯、芳樟醇、
α-松油醇、7,8-二羟基香豆素、2,3-二氢-苯并呋
喃、吲哚等。龙涎香精内酯可以合成龙涎香醇,龙涎
香醇是龙涎香的主要成分,天然龙涎香既是重要香
料,又是传统名贵中药,主要来自于抹香鲸,现在甚
为罕见,具有镇静安神,理气止痛等功效[10]。
据李祖光等[11]报道,采用固相微萃取吸附采集
紫藤花的香气成分,用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进行
鉴定,得出紫藤鲜花的香气成分有 32 种化合物,分
别为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反式茴香脑等含氮化
合物及酯类化合物。反式茴香脑具有较强的杀菌和
防腐等作用,是一种天然的安全食品添加剂;花蕾期
的紫藤鲜花鉴定出 37 种化合物,盛开期的紫藤鲜花
鉴定出 47 种化合物,衰败期的紫藤鲜花鉴定出 39 种
化合物[12]。
Joulain 等[13] 通过气相色谱 - 质谱和气相色
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从紫藤花香气中提取
了两种新的 β-苯并吡喃。Yifan Jiang 等[14]研究发
现,中国紫藤和日本紫藤花挥发物中主要含有四大
类化学物质:脂肪酸衍生物、芳烃(苯丙素类)、萜类
和含氮化合物。在紫藤花各部分中,花瓣散发的花
香挥发物最多,并且呈现白天散发多的昼夜节律,这
种节律是光依赖性的。外源化学物质可以调控花香
的散发,茉莉酸的促进效果显著。
1.2 花色苷
花色苷是以黄酮核为基础的一类物质中能呈现
红色的类黄酮,由于其独特的功能性,而被应用于清
除体内自由基、抗肿瘤、抗癌、抗炎、抑制脂质过氧化
和血小板凝集、预防糖尿病、减肥、保护视力等。花
色苷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安全、无毒,且对人体具有
许多保健功能,已被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
药等行业[15]。
刘会超等[16]曾对紫藤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
化,料液比 1∶20,90%乙醇和 1%盐酸在 45℃条件下
浸提 3h,提取效率最佳,且紫藤花色苷的稳定性良
好,pH、金属离子、光照及食品添加剂这些因子对其
影响不明显;蒋益花[17]对紫藤和葛藤花中红色素进
行了比较研究,紫藤红色素的光耐受性、耐热性均高
于葛藤,两者混合后稳定性提高,表明色素所含花色
苷种类越多,色素稳定性越高。
1.3 其它
傅茂润等[18]对紫藤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
研究,得出水和甲醇两种紫藤花提取液均对亚油酸
氧化抑制作用、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和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
中 70%甲醇提取的效果更好些。同时,还发现紫藤
花的抗氧化能力是与它所含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呈
正相关的。酚类、黄酮类物质不仅能直接捕捉自由
基,预防和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的双重作用,还可以
作为还原剂、氢受体和单线态氧淬灭剂[19]。
Oh等[20]研究报道,多花紫藤紫色花水提取液和
多花紫藤白色花乙醇提取液含有很高的总酚含量,
多花紫藤紫色和白色花水提取液表现出很高的清除
自由基活性,多花紫藤紫色花乙醇提取液、多花紫藤
白色花甲醇和水提取液表现出较高的还原能力。多
花紫藤花提取液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性,能够抵抗
200μmol /L过氧化氢所诱导的人白细胞 DNA过氧化
损伤。
2 紫藤种子
有学者研究表明,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
和反向 HPLC等技术,从中国紫藤种子中纯化了两种
新的抗真菌肽,分别命名为 WsAFP1 和 WsAFP2,质
谱测定其分子量分别为 4671.0 和 5392.0,WsAFP1 对
油菜菌核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
用,WsAFP2 的氨基酸序列和其它豆科植物防御素同
源性达到 80% 以上,是一种新的植物防御素[21];
Hirashiki等[22]曾报道,多花紫藤种子含有几种半胱
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其中 WCPI-3 有一段 VVAG 保
守序列,这被认为是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结合区域,
WCPI-3 氨基末端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水稻种子的
巯基蛋白酶抑制剂高度同源。蛋白酶抑制剂在植物
对危害昆虫以及病原体侵染的天然防御系统中担当
着重要角色[23];陈凡等[24]在 1994 年曾报道,通过
DEAE离子交换,从紫藤种子的蛋白粗提液中得到一
定纯度的紫藤凝集素,主要含有谷氨酸、天冬氨酸。
它是一种糖蛋白,对人血型无专一性,被 N-乙酰-D
-半乳糖胺强烈抑制,对兔红血球凝集效价很高,明
显高于一般植物凝集素。植物凝集素主要应用于肿
瘤治疗[25]、病虫害的防卫作用等方面[26]。
金振国等[27]研究报道,对紫藤荚进行水蒸汽蒸
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进
行成分分析,共鉴定出 14 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
量的 87.49%,其主要成分为 2,3-环氧基-1-丁醇、
乙酸乙酯、乙酸、苯甲醛等,与文献报道的紫藤花挥
发油成分差别较大。Tai等[28]研究指出,应用物理化
学和光谱分析,对多花紫藤果皮的甲醇提取液进行
研究,得出主要化学成分为 13 种黄酮类化合物、5 种
三萜类化合物、2 种木脂素类和 1 种苯基衍生物,并
且证明了这些化合物能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蛋白 D1
的表达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因此,多花紫藤
果皮中的这些化合物在减轻血管闭塞疾病方面有潜
在的治疗作用;最近 Tai等[29]又从多花紫藤果皮中鉴
定出一种新的黄酮类化合物-3-醇黄烷,结合以往的
13 种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外对它们的抗炎作用进行
了检测,得出 3,6,9 化合物对在 HepG2 细胞内被 KB
活化核因子诱导的 α 肿瘤坏死因子有很高的抑制
效应。
3 紫藤瘤
紫藤瘤是由细菌侵染紫藤茎后,植物应激反应
后,在茎体上寄生的病变组织。在东方国家一直流
传着用紫藤瘤提取物作为胃癌等各种癌症的抗肿瘤
制剂[30]。据陈爱民等[31]研究报道,通过波谱技术进
行结构鉴定,得出紫藤瘤里含有以下 6 种化合物:蒲
公英赛醇、蒲公英赛酮、木栓酮、表木栓醇、β-谷甾
醇、β-胡萝卜苷;Heo 等[32]曾报道,通过检测以 B16
385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为基础的伤口愈合实验,来探究
多花紫藤瘤抗肿瘤的分子机制,得出多花紫藤瘤提
取物通过抑制 CD44 mRNA 的表达和激活 GTP -
RhoA蛋白来抑制癌细胞的迁移,并且存在浓度依
赖性。
TaKao等[33]曾报道,从短序紫藤瘤里分离得到 2
种新的紫藤皂苷 D、G,它们能够抑制 EB病毒早期抗
原活性;之后,他们又从短序紫藤瘤里分离得到 8 种
小的异黄酮,并研究它们对在 Raji 细胞里被肿瘤促
进剂 TPA所诱发的 EB病毒的抑制效应,均表现抑制
效应。同时对其中的垂崖豆藤异黄烷醌进一步检
测,发现它在鼠体内两阶段致癌实验中有很强的抗
肿瘤活性,表明它在化学致癌方面可以成为一个有
价值的化学预防剂[34]。
4 紫藤叶
Mona等[35]研究报道,利用酸水解法、光谱分析、
电喷雾质谱分析,以及二维核磁共振法,对紫藤叶甲
醇提取液进行色谱分析,得出 6 种黄酮类化合物,2
种三萜苷元,和 1 种新的酰化黄酮甙类化合物。并
且通过生物学研究表明脱脂的紫藤叶 80%甲醇提取
液除了具有抗氧化活性,还有明显的细胞毒素活性;
姜艳华等[36]以紫藤叶片丙酮溶剂提取液为原料,对
香瓜枯萎病和白菜软腐病进行抑菌实验,得出提取
物浓度为 0.1g 时抑菌效果最佳,表明紫藤叶片丙酮
提取液对真菌和细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紫藤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进行开发。
5 紫藤茎
Mitsuo等[37]曾报道,通过蒸汽蒸馏法从日本短
序紫藤茎精油中分离到 28 种化合物,主要有香叶醇
(32.8%)、芳樟醇(22.1%)、橙花醇(10.4%) ;Kinjo
等[38]研究指出,从短序紫藤茎里分离到 5 种新的三
萜苷(齐墩果烯苷) ,分别是紫藤皂苷 YC1、2、B3 和
A2、3。
6 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对紫藤各部位活性成分的研究
各有侧重,主要集中在紫藤花上,其次在紫藤种子、
瘤上,而紫藤叶和紫藤茎的研究很少。同时,紫藤花
的活性成分主要应用于工业、保健、食品等方面,紫
藤种子和叶的活性成分则侧重于医药、生物防治等
方面,紫藤瘤的活性成分则仅应用于医药,紫藤茎才
刚停留在活性成分研究水平上。这些表明紫藤在医
药、工业、生物制药、食品等方面有着极高的应用价
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另外,从现有文献来
看,国内仅在紫藤花方面有较多研究,而国外对其它
部位的研究报道较多,说明目前国内对紫藤除园林
之外的其它应用价值缺乏深入的研究。
虽然人们对紫藤的活性成分及应用做了一定的
研究,但还不够全面,还有以下问题值得重视:紫藤
各部位具体有哪些活性成分;紫藤不同部位活性成
分的提取工艺如何优化;紫藤瘤在东方民间治疗肿
瘤方面很早就有应用,但其抗肿瘤的机理是什么;紫
藤茎里含有紫藤瘤类似物紫藤皂苷,紫藤茎是否能
代替紫藤瘤抗肿瘤;在生物农药方面,紫藤哪些活性
成分对哪种病虫害起作用,它们的作用机制又是如
何。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药用、食用等多
种用途集于一身的紫藤开发和利用将具有更加广阔
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周小娟 .紫藤的栽培及与用途[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
( 1) : 162-163.
[2]王四川 .紫藤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12,
23( 3) : 36-39.
[3]冯玉元 .神奇的紫藤[J].中国林业,2004( 5A) : 41.
[4]杨华,马荣萱,田锐 .紫藤花挥发油的提取与化学成分的
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29) : 17862-17864.
[5]周晓庆,王昌梅,张无敌,等 .2 步酯化法制备棕榈酸甲酯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 4) : 249-251.
[6]北京农学院 .棕榈酸甲酯的新用途[P].中国,A01N37 /02
( 2006.01) I.2007-08-10.
[7]李兆琳,李海泉,薛敦渊,等 .新鲜紫藤花挥发油化学成份
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0( 4) : 69-73.
[8]马啸,吴景梅,杨迎超,等 .乙酸芳樟酯的合成[J].香料香
精化妆品,2010( 4) : 3-5.
[9]李峰,傅佑丽 .紫藤花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 /质谱法分
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2,28( 2) : 81-83.
[10]张赫 .小叙宋代龙涎香[J].魅力中国,2010( 5) : 88-89.
[11]李祖光,卫雅芳,芮昶,等 .紫藤鲜花香气化学成分的研
究[J].香料香精化妆品,2005( 2) : 1-3.
[12]李祖光,李建亮,曹慧,等 .紫藤鲜花在不同开花期的头
香成分[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6( 3) : 308-313.
[13]Joulain D,Tabacchi R. Two volatile beta - chromenes from
Wisteria sinensis flowers[J]. Phytochemistry,1994,37 ( 6 ) :
1769-1770.
[14]Yifan Jiang,Xinlu Chen,Hong Lin,et al. Floral scent in
Wisteria: chemical composition,emission pattern,and regulation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2011,136( 5) : 307-314.
[15]于东,陈桂星,方忠祥,等 .花色苷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
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 3) : 127-133.
[16]刘会超,贾文庆,尤扬,等 .紫藤花色苷的提取及稳定性
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15) : 7915-7917.
[17]蒋益花 .紫藤和葛藤花红色素稳定性的比较[J].中国调
味品,2009,34( 1) : 82-84,88.
[18]傅茂润,王晓,陈庆敏,等 .紫藤花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
[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 12) : 82-85.
[19]孟庆华,于晓霞,张海凤,等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自
由基机理及其应用进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1( 2) : 79-83.
[20]Oh W G,Jang I C,Jeon G I,et al.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extracts from Wisteria floribunda flowers[J]. 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2008,37 ( 6 ) :
677-683.
[21]朱立成 .中国紫藤种子抗真菌肽的研究[D].上海: 中国
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0.
[22]Hirashiki I,Oqata F,Yoshida N,et al. Purification and
386
complex formation analysis of a 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
( cystatin) from seeds of Wisteria floribunda[J]. Journal of
Biochemistry,1990,108( 4) : 604-608.
[23]张亚光,黄勇,宋玉娇,等 .植物 Kunitz 蛋白酶抑制剂的
生物信息学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1( 12) : 102-107.
[24]陈凡,陈海芳,傅俊 .紫藤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
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4,12( 3) : 270-276.
[25]刘东亮,吕慧,李婷婷,等 .植物凝集素诱导肿瘤细胞凋
亡和自噬的研究进展[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2,28
( 6) : 669-671.
[26]张彦,喻修道,唐克轩,等 .用基因枪法获得转异天南星
基因 aha抗蚜虫小麦[J].作物学报,2012,38( 8) : 1538-1543.
[27]金振国,刘萍,王香婷 .气相色谱 /质谱法分析紫藤荚挥
发油化学成分[J].商洛学院学报,2012,26( 4) : 3-5.
[28]Tai B H,Trung T N,Nhiem N X,et al.Chemical components
from the fruit peels of Wisteria floribunda and their effects on rat
aortic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J]. Bulletin of the Korean
Chemical Society,2011,32( 6) : 2079-2082.
[29]Tai B H,Trung T N,Nhiem N X,et al.A new flavan-3- ol
and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flavonoids from the fruit peels
of Wisteria floribunda[J]. 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2011,13( 11) : 1061-1068.
[30]Needham J.Science in Traditional China[M].Boston: Harvar
University Press,1982: 14.
[31]陈爱民,吴培云,刘劲松,等 .紫藤瘤化学成分研究[J].安
徽医药,2012,16( 1) : 18-20.
[32]Heo J C,Park J Y,Lee J M,et al.Wisteria floribunda gall
extract inhibits cell migration in mouse B16F1 melanoma cells by
regulating CD44 expression and GTP-RhoA activity[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2005,102( 1) : 10-14.
[33]Takao K,Emiko O,Mutsuo K,et al.Studies on inhibitors of
skin tumor promotion,Ⅲ . Inhibitory effects of isoflavonoids from
Wisteria brachybotrys on Epstein-barr virus activation[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1988,51( 6) : 1266-1270.
[34]Takao K,Midori T,Mutsuo K,et al. Anti- tumor promoting
activities of isoflavonoids from Wistaria brachybotrys[J] .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1997,20( 8) : 865-868.
[35]Mona A M,Manal M H,Allia M A,et al. Antioxidant and
cytotoxic constituents from Wisteria sinensis[J].Molecules,2011,
16( 5) : 4020-4030.
[36]姜艳华,樊晓晖,姜华 .紫藤活性成分的提取与抑菌作用
初探[J].河南农业科学,2009( 3) : 60-62,78.
[37]Mitsuo M,Shinsuke M,Tomohiro K,et al. Determ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 components in essential oils from Wisteria
brachybotrys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 in cremental
dilution technique[J].Records of Natural Products,2011,5 ( 3) :
221-227.
[38]Kinjo J,Fujishima Y,Saina K,et al. Five new triterpene
glycosides from Wisteria brachybotrys ( Leguminosae) [J] .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1995,43( 4) :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
636-640.
( 上接第 382 页)
[50]Holman R T,Elmer O C. The rates of oxidation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eaters[J]. JAOCS,1947,24 ( 4 ) :
127-129.
[51]Fatemi S H,Hammond E G.Analysis of oleate,linoleate,and
linolenate hydroperoxides in oxidized ester mixtures[J]. Lipids,
1980,15: 379-385.
[52]Abdulkarim S M,Long K,Lai O M,et al.Frying quality and
stability of high-oleic Moringa oleiferaseed oil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vegetable oils[J].Food Chemistry,2007,105: 1382-1389.
[53]Merrill Lilon I,Pike Oscar A,Ogden Lynn V,et al.Oxidative
stability of conventional and high-oleic vegetable oils with added
antioxidants[J].JAOCS,2008,85( 8) : 771-776.
[54]Freire L,Moura C V R,Soledade L E B,et al.Evaluation of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and flow properties of quaternary mixtures of
vegetable oils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J]. Fuel,2012,95:
126-130.
[55]廖学混,郭慧然,陈文祥 .我国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的
甘油三酯组成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8,6 ( 3 ) :
243-252.
[56]Hoshina R,Endo Y,Fujimoto K. Effect of triacylglycerol
structures on the thermal oxidative stability of edible oil[J].
JAOCS,2004,81: 461-465.
[57]Hu J N,Zhang B,Zhu X M,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medium
chain triacylglycerides ( MCTs ) - enriched seed oil from
cinnamomum camphora ( lauraceae ) and its antioxidant capacity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1,59:
4771-4778.
[58]朱雪梅,阮霞,胡蒋宁,等 .松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分布特
征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 10) : 65-69.
[59]袁小武,邓泽元,李静,等 .胰脂肪酶法测定食用油甘油
三酯中脂肪酸的位置分布[J].食品科学,2008,11: 544-547.
[60]Miyashita K,Takagi T. Study on the oxidative rate and
prooxidant activity of free fatty acids[J],JAOCS,1986,63:
1380-1384.
[61]Frega N,Mozzon M,Lercker G.Effects of free fatty acids on
oxidative stability of vegetable oil[J].JAOCS,1999,76: 325-329.
[62]蔡奕文,赵谋明,彭志英 .天然抗氧化剂发展近况[J].中
国油脂,1999,24( 4) : 45-47.
[63]邓鹏,程永强,薛文通 .油脂氧化及其氧化稳定性测定方
法[J].食品科学,2005,26: 196-199.
[64]Beltrán A,Ramos M,Grané N,et al.Monitoring the oxidation
of almond oils by HS - SPME - GC - MS and ATR - FTIR:
Application of volatile compounds determination to cultivar
authenticity[J].Food Chemistry,2011,126: 603-609.
[65]张静亚,张建新,于修烛,等 .基于近红外透射光谱的食
用油氧化定性分析[J].食品科学,2012,33( 4) : 200-203.
[66]赵守敬,陈斌,陆道礼 .基于荧光光谱法的植物油加热氧
化规律[J].中国粮油学报,2012,27( 3) : 10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