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施磷对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系统的生理效应
周可金 1 , 牛运生 2 , 许承保3 , 李远景 4 , 吴社兰1 , 宋国良 1
(1.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 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省农业局 , 安徽 合肥 230001;
3.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江苏 南京 210095;4.安徽农业大学理学院 , 安徽 合肥 230036)
摘要:在少耕条件下 ,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方式与施磷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
明:施磷对油菜苗期生长和抗病能力提高有促进作用;油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以油菜与紫云英混作处理增加较多 , 间作
次之 , 而地下部则相反;油菜叶片数 、 角果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以混作处理最高;油菜单株产量也以混作处理
最高 , 比间作处理增加 33.4%, 比施磷单作处理增加 13. 0%;间作与混作处理的油菜产量在可比面积上比油菜单作产量
高 , 其中混作产量最高。因此 , 少耕时油菜与紫云英混作种植方式最好 , 既增产又增加有机肥源 , 提高土壤肥力。
关键词:间作;混作;油菜;紫云英;磷肥
中图分类号:S565.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2030 (2005) 03 0016 06
Influence of phosphate fertilization and inter /m ix cropp ing w ith
m ilk vetch on rape physiology
ZHOU K e-jin1 , N IU Yun-sheng2 , XU Cheng-bao3 , LI Yuan-jing4 , WU She-lan1 , SONG Guo-liang1
(1.Co llege of Ag riculture, Anhui Ag ricultural University, H e fe i 230036, China;2.Anhui Ag ricu ltura l Department,
He fei 230001, Ch ina;3.Co llege o f Life Sc iences, Nan jing Ag 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 jing 210095, Ch ina;
4.Co llege of Science, Anhu iAg ricu ltu ra lUnive rsity, He fei 230036, Ch ina)
Abstrac t:Underm inimum tillage condition, influence o f phospha te fe rtiliza tion and inter /m ix cropp ing w ith m ilk ve tch on rape
physio logy and yie ld w as stud ied w ith split-plot exper im en t de sign. The results showed tha t phospha te fe rtiliza tion increased rape
g row th and resistance to disease in the seedling stage. The highe st accumu lation of rape aboveg round biomass occurred in the m ix-
cropp ing sy stem , and the second in the intercropping system. The con ten t of chlorophy ll and so luble suga r of rape lea f and pod w as
the highe st in the m ix cropping sy stem. Rape seed y ie ld pe r plant in the m ix cropping sy stem w as 33. 4% and 13.0% higher than
tha t in the intercropp ing sy stem and the so le cropping sy stem , re spec tively. A lso rape seed y ie ld pe r a rea in the m ix cropping sy s-
tem was the highes.t Ou r results suggest tha tm ix cropping of rapew ith m ilk ve tch underm inim um tillage no t only enhance s soil fer-
tility ev idenced by the increm en t of so il o rganicm a tter in prev ious stud ie s, but a lso increa ses crop y ield and farm er incom e.
K ey words: inter cropping;m ix cropping; rape;m ilk ve tch;pho spha te
间 、套 、轮作研究是当今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 1] 。目前由于耕地面积和土壤肥力
的日趋下降 , 增加粮油生产的关键是增加有机肥源 , 改善土壤肥力 ,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试验表明 , 合
理的间作系统产量明显高于相应单作的产量 , 间作产量优势的作物生态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 , 一是地上
部光 、 热资源的充分利用 , 二是地下部水分和养分资源的充分利用[ 2 ~ 4] 。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主要产
区 , 2001年油菜种植面积达 616万 hm2 , 占全国的 87%和世界的 25%以上 , 而且呈上升趋势 , 这使得
与油菜同期秋种的紫云英等绿肥面积持续减少 。紫云英可显著提高地力和后茬作物产量 [ 5] 。为了稳定
和扩大紫云英的种植面积 , 提高土壤肥力 , 改善土壤结构 ,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近年来我们着手研
究油菜与紫云英间 、 混 、 套种系统的生理生态效应及其相应的技术措施 , 为从根本上解决绿肥与油菜争
地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同时为农业可持续和高效发展提供理想的多熟种植方式。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安徽农业大学实验农场进行。前茬为单季中稻。土壤为黄棕壤 , 基本肥力状况为:pH 7.9,
收稿日期:2004 11 08
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01041111);安徽省农委农业发展项目 (03 04);中 加合作 PPI /PPIC项目 (Anhu i 13)
作者简介:周可金 (1965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油料作物栽培生理和养分管理研究 , E-mai l: zhoukejin@163. com。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5, 28 (3):16 ~ 21
Journa l of Nanjing Agricu ltural University
有机质含量 3.4 g kg -1 , 铵态氮 22.3mg kg- 1 , 有效磷 26.2mg kg -1 , 有效钾 68.5mg kg- 1 , 有效
硼 0.31mg kg- 1 , 硫 27.7mg kg -1 , 铜 2.8mg kg- 1 , 锌 2.0mg kg- 1 , 铁 43.1mg kg- 1 , 锰 13.8
mg kg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 —加实验室测定 )。油菜品种为华皖油 2号 , 紫云英为晚
熟品种 。
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分别设不施磷 (P0)和施 P2O5 112.5 kg hm -2 (P1) 2个水平;
副处理分别设单作油菜 (R)、 单作紫云英 (V)、 油菜与紫云英间作 (R ||V)、 油菜与紫云英混作
(R×V)4个水平。试验共设 8个处理 , 分别为:P0R、 P0R||V、 P0R×V、 P0V 、 P1R、 P1R ||V、
P1R×V、 P1V。采用浅旋耕直播 , 播种方式为:混作采用撒播 (油菜与紫云英种子量控制在 3∶1);间
作采用接茬条播 , 油菜与紫云英行比为 3∶1, 行距为 25 cm;单作采用撒播 。油菜和紫云英播种量在间
作与混作方式中均相同 , 单作油菜的播种量是间作或混作油菜与紫云英的播种量之和。各处理均施氮
225 kg hm - 2 , K2O 75 kg hm -2。重复 3次 , 小区面积 20 m2。播种时间均在 10月 7日 。
采用国际通用的土地当量比 (LER)[ 6]来反映间 、混 、套种的土地利用效益 。
LER =∑m
i=1
Y i
Y ii
式中:Y i代表单位面积内间 、混 、套种中的 i个作物的实际产量;Y ii代表该作物在同样单位面积上单作
的产量 。当 LER >1, 表示间 、混 、套种有利 , 大于 1的幅度越高 , 增产效益越大 。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菜与紫云英间 、混作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2.1.1 油菜苗期主要形态特征 由表 1可以看出 , 在苗期 , 油菜绿叶数和叶面积受主效应和副效应影
响较大 , 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 但互作效应不显著。从田间开盘度和根系发育状况看 , 除根长主效应
不明显外 , 其他指标主效应和副效应均达显著和极显著差异 。在绿叶数 、 叶面积 、 田间开盘度以及根颈
粗等指标上 , 施磷比不施磷处理明显增加 , 且相同施磷水平以间作处理最大。说明早期施磷对油菜苗期
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
表 1 不同处理油菜苗期形态特征
Tab le 1 The character of grow th and deve lopm ent in d ifferent trea tm ents in seed ling stage
处理
Treatm en t
绿叶数
Leaves
叶面积 /m2
Leaf area
田间开盘度 /cm
S eed ling leafm ax d iam eter
根长 /cm
Root length
根颈粗 /cm
Root stem d iameter
P0R 9.1±0. 1 5. 69±0. 14 31.8±0. 85 8. 30±0. 15 1. 18±0. 02
P0R||V 9.4±0. 2 7. 58±0. 36 35.6±0. 98 9. 74±0. 09 1. 30±0. 10
P0R×V 9.2±0. 1 5. 98±0. 20 31.8±1. 06 8. 70±0. 20 1. 18±0. 11
P1R 9.2±0. 1 9. 01±0. 11 33.8±0. 89 7. 80±0. 10 1. 30±0. 10
P1R||V 9.6±0. 1 9. 42±0. 11 36.8±1. 22 10. 00±0. 71 1. 50±0. 10
P1R×V 9.4±0. 2 8. 09±0. 34 32.8±1. 31 9. 46±0. 25 1. 40±0. 10
F (P) 37.50** 378. 39** 211.76** 1. 43 115. 67**
F (G) 55.50** 33. 57** 679.60** 88. 56** 29. 53**
F (P×G) 1.50 9. 33* 7.19* 11. 24** 5. 48*
注:P0:不施磷 No apply ing phosphate;P1:施磷 App lying phosphate;R||V:间作 Intercropp ing;R ×V:混作 M ixed cropping;R:
油菜单作 So le cropp ing rape. P:主因素施磷 Phosphate;G:副因素种植方式 C altivation. F (P)0.05 =5. 32, F (G)0.05 =4. 46,
F (P×G)0.05 =4. 46, F(P)0.01 =11. 26, F(G)0.01 =8.65, F(P×G)0.01 =8. 65, *P <0. 05, **P <0. 01. The sam e as follow s.
2.1.2 株高 、 出叶数和根部发育 从图 1 A可以看出 , 在不同生育时期 , 施磷处理叶数均比不施磷多
(混作处理除外)。施磷间作处理开花期单株绿叶数达 63.8片 , 比单作油菜增加 65%。方差分析结果表
明 , 主 、副效应以及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表 2)。
从图 1 B可以看出 , 间 、 混作对油菜株高影响不大 , 各处理间株高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但是混作
处理紫云英受油菜植株覆盖 , 光合效率下降 , 生长发育不良 , 基本苗较少 , 鲜草量低 , 因而消耗土壤养
分较少 , 土壤供应油菜的养分相对增加 , 油菜生长发育良好 。间作处理则相反 , 因而间作处理油菜后期
发育状况较混作处理稍差 。主 、副效应以及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表 2)。
17 第 3期 周可金等:施磷对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系统的生理效应
由图 1 C看出 , 在苗期 , 主效应对根长影响不显著 , 表明施磷对根长影响不大;但从蕾薹期开始 ,
主效应 、副效应和互作效应均差异极显著 (表 2)。间作处理油菜根长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 表明间作对
油菜根系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不同种植方式的施磷处理根长均明显比不施磷处理增大 。由图 1 D看
出 , 各时期根颈粗差异不大 , 变化趋势较为一致 , 只有开花期以后 , 副效应达显著水平 (表 2)。
图 1 不同发育期油菜叶片数 (A)、 株高 (B)、 根长 (C) 和根颈粗 (D)
F ig.1 The green leave s (A), p lant he igh t (B), root length (C) and root stem d iam eter (D)
in d ifferen t developm ent phase
(S1:苗期 S eed ling stage;S2:蕾薹期 Shooting stage; S3:开花期 B loom ing s tage;S4:结角期 Podding stage;The sam e as follow s. )
表 2 不同发育期油菜叶片数 、 株高 、 根长和根颈粗的主 、 副效应分析
Tab le 2 F value ofm a in factor and subsid iary fac tor and their in terac tion for leave s, p lan t he igh t,
root length and root stem d iam eter in d ifferen t deve lopm ent phase
F value
叶片数 Number of leaf 株高 Plan t heigh t 根长 Root length 根颈粗 Root s tem diam eter
S1 S2 S3 S4 S2 S3 S4 S1 S2 S3 S4 S1 S2 S3 S4
F (P) 504. 1** 1 252. 6** 24.39** 568. 4** 2 305. 0** 1 363.5** 1 032. 1** 3. 97 27. 3** 174.8** 430. 9** 36.4** 54.3** 0. 1 1. 32
F (G) 228. 1** 87. 5** 3 059.5** 2 278. 2** 458. 8** 856.9** 8 384. 6** 88. 7** 4. 5* 198.7** 824. 4** 5.2* 79.9** 12. 2** 75. 5**
F (P×G) 514. 9** 323. 1** 708.1** 674. 0** 1 341. 5** 1 670.1** 2 520. 6** 8. 8** 2. 8 95.7** 79. 1** 33.1** 91.9** 2. 7 13. 6**
2.1.3 油菜角果发育进度 从表 3可以看出 , 主 、 副效应和互作效应对角果长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 ,
仅副效应对角果宽的影响极显著。不同处理间油菜角果长度变化较大 , 宽度变化较小。以油菜单作处理
角果长度增加较多;间作和混作处理角果较小 , 其中施磷以间作处理角果大 , 不施磷以混作处理角果
大 。可能是由于混作处理在增施磷肥时 , 促进了紫云英生长发育 , 油菜和紫云英混作养分竞争较为激
烈 , 影响油菜养分吸收 , 进而影响其角果发育 , 而间作处理则相互间的影响较小。
表 3 不同时期油菜角果的大小
Tab le 3 The size of pods in d ifferen t stages in rape cm
处理
Treatm en t
日期 D ate 04 16
长 Leng th 宽 W idth
日期 Date 04 22
长 Length 宽 W id th
日期 Date 05 02
长 Length 宽W id th
P0R 6. 97±0. 08 0. 49±0. 02 7. 27±0. 09 0.54±0. 03 7. 44±0. 10 0. 57±0. 04
P0R||V 5. 99±0. 09 0. 46±0. 03 6. 36±0. 09 0.52±0. 03 6. 54±0. 10 0. 55±0. 03
P0R×V 6. 90±0. 15 0. 48±0. 02 7. 24±0. 18 0.53±0. 02 7. 46±0. 20 0. 56±0. 03
P1R 6. 93±0. 17 0. 50±0. 12 7. 24±0. 16 0.56±0. 02 7. 53±0. 15 0. 58±0. 02
P1R||V 5. 84±0. 15 0. 50±0. 13 6. 13±0. 14 0.54±0. 01 6. 48±0. 15 0. 57±0. 01
P1R×V 5. 60±0. 17 0. 51±0. 15 5. 97±0. 19 0.55±0. 01 6. 22±0. 20 0. 57±0. 01
F (P) 268.23** 14. 23 288. 65** 14. 86 290. 70** 15.08
F (G) 652.02** 11. 86** 659. 22** 12. 01** 689. 55** 12.54**
F (P×G) 289.35** 2. 02 339. 68** 2. 21 358. 17** 2.38
2.2 油菜与紫云英间 、混作对油菜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2.2.1 油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从图 2 A可以看出 , 苗期至开花期 , 油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较缓慢 ,
从开花期到角果发育期 ,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加快 , 其中以不施磷混作处理的干物质积累增加最为显著 。
主 、副效应和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表 4)。
18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28卷
2.2.2 油菜地下部干物质积累 从图 2 B可以看出 , 在开花期以前 , 间 、混作处理的油菜根系干物质
积累随生育进程呈上升趋势;开花期以后 , 根系进入衰老期 , 干物质积累呈下降趋势 (单作除外 )。各
处理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但处理间存在一定差异 , 以间作处理油菜干物质积累较多 , 混作处理的积累
较少。主 、 副效应和互作效应均达显著和极显著差异 (表 4)。
图 2 不同发育期油菜地上部 (A) 和地下部 (B)干重
Fig.2 The dry w eigh t of up-ground par ts (A) and under-ground par ts (B) in d ifferen t deve lopm ent phase
表 4 不同发育期油菜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的主 、 副效应分析
Tab le 4 F value ofm a in and subsid iary factor and the ir in teraction for dry we ight of up-ground parts
and under-ground parts in d ifferen t developm ent phase
F valu e
地上部干重 Dry w eigh t of up-ground p arts 地下部干重 Dry w eigh t of under-g round parts
S1 S2 S3 S4 S1 S2 S3 S4
F (P) 3 886. 5** 10 424. 2** 2 251. 3** 3 045. 7** 239. 0** 474. 8** 398. 7** 1 664. 1**
F (G) 41. 9** 2 649. 1** 20 675. 0** 6 427. 7** 1 321. 3** 499. 1** 5 363. 8** 1 542. 8**
F (P×G) 2 392. 9** 363. 9** 5 617. 4** 15 415. 8** 421. 7** 114. 6** 459. 8** 28. 4**
2.3 油菜与紫云英间 、混作对油菜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3.1 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从图 3 A可以看出 , 由苗期至开花期 , 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逐渐升
高 , 开花期以后 , 叶绿素含量开始下降。主 、 副效应和互作效应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 (表 5)。
图 3 不同发育期叶片 (A) 与角果 (B) 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C)
F ig. 3 The ch lorophyll con ten t of leaf (A) and pod (B) and so lub le sugar con ten t of leaf (C) in
d ifferen t developm ent phase
(FP:结角前期 Fore-podd ing stage;MP:结角中期 M id-podding stage;LP:结角后期 Later-podd ing stage. The sam e as in Tab le 5. )
2.3.2 油菜角果叶绿素含量变化 从图 3 B可以看出 , 混作处理角果叶绿素含量降低最为缓慢 , 叶绿
素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 说明其光合功能期较长;单作和间作处理 , 在角果发育初期叶绿素含量较高 ,
但降低速度较快 , 光合效率较混作有所降低 , 但不显著 。种植方式和施磷对角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只有
在角果发育中期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表 5)。
19 第 3期 周可金等:施磷对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系统的生理效应
2.3.3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从图 3 C可以看出 ,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苗期较高 , 然后快速下
降 , 最后又略有回升 , 各处理均表现一致 。从蕾薹期到开花期 , 以施磷混作处理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最为
明显 , 施磷间作处理次之 。从开花期到角果发育期 , 以间作处理和施磷混作处理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在较
高水平 。主效应 、副效应和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表 5)。
表 5 不同发育期油菜叶片和角果叶绿素以及叶片可溶糖含量的主 、 副效应分析
Tab le 5 F va lue ofm ain fac tor and subsid iary factor and the ir interact ion for ch lorophy ll in lea f and pod
and solub le sugar in lea f in d ifferen t deve lopm ent phase
F valu e
叶片叶绿素 Leaf ch lorophyll 角果叶绿素 Pod ch lorophyl l 叶片可溶性糖 Leaf so lub le sugar
S1 S2 S3 S4 FP MP LP S1 S2 S3 S4
F (P) 887. 8** 51.2** 16. 7** 18. 5** 414. 2** 12 768. 5** 0. 2 235. 3** 1 222. 6** 66. 7** 129.7**
F (G) 286. 6** 194.9** 5. 3* 339. 6** 0. 3 4 611. 5** 0. 3 168. 4** 682. 9** 8 350. 9** 18.6**
F (P×G) 293. 1** 191.3** 8. 6** 588. 7** 2. 2 3 623. 5** 0. 6 410. 1** 1 382. 5** 1 410. 9** 706.3**
2.4 油菜与紫云英间 、混作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表 6可以看出 , 不同处理油菜产量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 , 但主效应均不显著 (单株产量除外),
副效应和互作效应 (小区平均产量除外 )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处理油菜单株角果数差异较大 , 不施
磷混作处理角果数量多 , 与单作和不施磷间作处理相比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施磷混作处理单株产量
最高 , 比不施磷间作增产 33.4%, 比施磷单作增产 13.0%。可见 , 虽然油菜群体产量以单作高于间作
和混作 , 但在可比面积上 , 间作和混作的油菜产量比单作油菜产量高 , 以混作最高 。
小区产量经方差分析表明 , 在本试验条件下 , 施磷对油菜产量影响不大 , 这与试验地土壤有效磷含
量较高有关 。
混作与间作处理同单作处理的产量差异主要是由于处理间油菜实际种植密度的差异不同造成的 , 即
油菜的实际可比面积不同 。从各处理的土地当量比 (LER)可以看出 , 油菜与紫云英间作和混作处理与
油菜单作相比都是有利的 , 其中以混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为最大 , 增产效益最好。
表 6 不同处理油菜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Tab le 6 The d ifference of single p lan t y ie ld and its com position in d ifferen t treatm en t
处理
Treatm en t
密度 Density
p lan ts 667 m - 2
单株角果数
Pod s per p lan t
角粒数
Grains per pod
千粒重 /g
1000-grain w eigh t
单株产量 /g
Yield per plan t
小区平均产量 /kg
Plot yield
土地当量比
LER
P0R 13 170 270. 4 25. 2 3.28 14. 05 5. 82 1.00
P1R 14 730 265. 4 24. 7 3.44 14. 59 5. 77 1.00
P0R||V 9 170 255. 0 23. 5 3.14 12. 36 4. 17 1.03
P1R||V 8 950 285. 5 24. 9 3.24 13. 57 4. 46 1.05
P0R×V 10 780 296. 8 25. 7 3.42 15. 79 4. 35 1.05
P1R×V 10 010 294. 5 23. 8 3.22 16. 48 4. 95 1.08
F (P) 80. 57 21. 86 3.90 43. 45* 0. 11
F (G) 447. 40** 19. 47** 21.05** 233. 07** 10. 18**
F (P×G) 188. 09** 56. 80** 26.13** 9. 32** 1. 23
2.5 油菜与紫云英间 、混作对菌核病发生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 , 间作和混作比油菜单作菌核病发病重 , 其中混作平均发病率为 26.7%, 间作平均
发病率为 22.5%, 单作平均发病率为 19.1%, 表明混作田间通风透光能力较差 , 有利于病菌的繁殖 ,
间作对改善田间小气候有一定作用。施磷各处理均比相应的不施磷处理菌核病发病率低 6.8%, 病情指
数也较低 , 可见磷肥对提高油菜抗病性有一定的效果。间作和混作处理的病情指数间差异不大 , 但均比
单作油菜的病情指数高 , 这可能与油菜和紫云英的菌核病致病菌均为核盘菌属 (Sclerotin ia), 使油菜与
紫云英混作或间作的菌核病发病程度比油菜单作加重。
3 小结与讨论
施磷对油菜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相同施磷水平以油菜与紫云英间作更有利于
油菜苗期生长。油菜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以混作增加明显 , 间作次之;地下部则相反 。叶绿素和可溶性糖
20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28卷
含量均以混作较高。
与紫云英间 、混作的油菜产量均高于可比面积上单作油菜产量。以施磷混作单株产量最高 , 比不施
磷间作处理增产 33.4%, 比施磷单作处理增产 13.0%, 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 2] 。群体产量以单作油
菜为最高 , 主要原因是种植密度较大 。如果增加间作和混作油菜密度 , 使之与单作油菜密度一致 , 油菜
群体产量差异不显著 , 这方面我们已做了研究 , 有待报道。
油菜与紫云英间作与混作同油菜单作相比 , 苗期生长发育 (尤其是叶片数 、 根长 、 根颈粗等指标 )
明显加快 , 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和植株内部某些生理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 这对优化油菜产量结
构 、提高可比面积上油菜产量和效益起积极作用 , 也为该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由于油菜和紫云英间 、混作共生期较长 , 在共同生长期间不同作物养分吸收必然发生相互影响 , 这
种影响包括养分吸收的种间竞争作用 、促进作用 (或补偿作用 ), 二者共同决定了间 、混作作物吸收养
分的状况 , 这是决定产量优势的物质基础 [ 7] 。关于油菜与紫云英养分吸收的种间相互作用有待进一步
研究。
间 、混作后作物养分吸收符合一定的生态学原理 。首先 , 两种作物养分需求生态位在时间上的分
离 , 降低了作物种间的竞争作用 , 增加了作物吸收养分的时间有效性 。其次 , 使两种作物都拓宽了养分
利用的空间生态位[ 8] 。而且种间的促进作用也是存在的 , 本试验中紫云英根系分泌出或残留的某些含
氮物质 , 对间 、 混作油菜的氮吸收有一定促进作用 , 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
参考文献:
[ 1] 赵秉强, 李凤超 , 王成超. 我国间套作持续健康发展之对策 [ J] . 栽培与耕作 , 1997, 15(1): 2~ 3.
[ 2] V anderm eer J. Th e E cology of In tercropp ing [M ] . Cam b ridge:C amb ridge Un iversi ty Press, 1989. 356 ~ 362.
[ 3] Morris R A, G arrity D P. Resou rce captu re and u tilization in intercropping: non-n itrogen nu trien ts [ J] . Field C rop s Research, 1993,
12: 319~ 334.
[ 4] Wa llace S U, B acanamwo M , Palm er JH , et a l. Y ield and y ield com ponen ts of relay-in tercropped w heat and soybean [ J] . Field C rops
Research, 1996, 46:161~ 168.
[ 5] 候光炯. 侯光炯土壤学论文选集 [M ] . 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 , 1994. 252~ 275.
[ 6] 王秋杰, 曹一平 , 张福锁 , 等. 间套作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 J]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1998, 4(2): 176~ 182.
[ 7] 李隆 , 杨思存 , 孙建好 , 等. 春小麦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养分吸收积累动态的研究 [ J]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1999, 5(2):
256~ 257.
[ 8] 赵秉强 , 张福锁 , 李增嘉. 间套作条件下作物根系数量与活性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 Ⅱ . 间作早春玉米根系数量与活性的
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 [ J] . 作物学报 , 2001, 27(6): 974 ~ 980.
责任编辑:沈 波
21 第 3期 周可金等:施磷对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系统的生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