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八角枫花、叶体外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全 文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
(上接第 285 页)
期有所降低;蛋白质含量降低,且降低趋势显著;可溶性糖含
量经历较明显的上升过程后基本不再受氟浓度升高的影响而
变化;水浸出物的含量与氟浓度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基本不受
其影响。
3. 2 氟对茶叶金属元素的影响
氟处理对于各金属元素的影响基本一致,除了锰和铁的
含量上升外,其他 5 种元素含量均不同程度有所下降。
氟对上述理化物质以及金属元素的作用方式以及产生的
影响,与氟在茶树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氟与这些物质发生反应
的方式密切相关。据前人研究可知,在茶园的酸性土壤中,大
量的氟离子与铝离子结合形成 AlF2 +等络合式[10],消除了氟
离子本身的毒性。同时,尽管茶树不同部位含氟量差异很大,
但氟与铝的比值却十分接近,据此推测氟是通过氟铝络合离
子的形式被茶树所吸收及在体内运输,最后以同样的形式在
体内积累,因而使茶树免受氟离子的伤害。对于本试验涉及
的反应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茶树体内理化物质的含量对于茶叶理化和感官品质都
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中氟对理化物质以及金属含量的影响
有助于在对茶叶进行感官审评的基础上,更好地判断与控
制茶叶品质,对茶叶营养与施肥以及成品茶的评级等具有一
定意义。
参考文献:
[1]白学信,杨兴太,梁代华,等. 饮茶型中毒[J]. 中国地方病学杂
志,1986,5(2) :110 - 113.
[2]黎南华. 不同生态环境的茶叶氟含量浅析[J]. 福建茶叶,1994
(2) :21 - 23.
[3]钟 萝. 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9.
[4]朱 敏,俞洁敏.决明茶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J]. 食品工业科
技,2006,27(7) :175 - 176.
[5]阮宇成,王月根.绿茶滋味品质醇、鲜、浓的生化基础[J].茶叶通
讯,1987,15(4) :1 - 4,15.
[6]李卫林,马 森.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武夷岩茶中金属元素的含
量[J].福建分析测试,2009,18(1) :25 - 27.
[7]林小驹.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的作用[J]. 韩山师院学报,1995(3) :
100 - 106.
[8]石元值,金李孟,祝幼松.第一讲:茶叶重金属元素含量现状及累
积特点[J]. 中国茶叶,2007,29(12) :17 - 19.
[9]童启庆.茶树栽培学[M]. 3 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17
- 219.
[10]吴 洵.茶生物圈中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茶叶文摘,1992
(2) :1 - 8.
舒 刚,唐 婵,林居纯,等. 八角枫花、叶体外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 :286 - 288.
八角枫花、叶体外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舒 刚,唐 婵,林居纯,张 伟,吕 程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雅安 625014)
摘要:探讨了八角枫花、叶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用八角枫花和叶的水煎液与 70%乙醇回流提取物,以大肠杆
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为试验菌,采用牛津杯法和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
(MIC)。研究结果表明,八角枫的叶和花对 4 种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叶和花的水煎
液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明显。效果最佳的分别是:八角枫花的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
抑菌浓度(MIC)为 6. 25 mg /mL,花的乙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MIC为 50. 00 mg /mL,叶的水煎液对沙门氏菌的
MIC为 3. 13 mg /mL,叶的乙醇提液对沙门氏菌的 MIC 为 12. 50 mg /mL。结果表明八角枫花、叶提取物有良好抑菌
作用。
关键词:八角枫;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
中图分类号:R282. 710.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 1302(2012)06 - 0286 - 03
收稿日期:2011 - 10 - 14
基金项目:四川农业大学优秀学士毕业论文培育计划项目(编号:
20100901) ;四川夜大学校内教研项目(编号:20110625)。
作者简介:舒 刚(1978—) ,男,重庆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药药
理研究。Tel:(0835)2885614;E - mail:zyylx2007@ 163. com。
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为八角枫科八
角枫属植物,俗称八角金盘、五角枫、白金条、白胡须、勾儿茶、
花瓜木、瓜木、八角王等,其性辛、温、有毒,侧根、须状根、叶及
花均可入药,主要含有新烟碱、酚类、氨基酸、树脂、苷类
等[1]。临床主要用于麻木瘫痪、风湿性关节痛、跌打损伤、骨
结核、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等的治疗。目前,关于八角枫对畜
禽细菌的抑菌效果报道较少,本研究以八角枫的叶和花为试
验用样品,以兽医临床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
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为试验菌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的测
定,为综合开发利用八角枫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与设备
1. 1. 1 材料 八角枫的叶和花采自四川雅安,经四川农业大
学药学系范巧佳副教授鉴定为正品。金银花购买于四川省雅
安市雨城区惠民堂药店,鉴定为正品。试验材料用粉碎机粉
—682—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年第 40 卷第 6 期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2.06.047
碎并通过 20 目筛网。
1. 1. 2 菌种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5922、沙门氏菌
(Salmonella)C79 - 13、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TCC25923、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10102,菌种均由四川农业大学药学系提供,购自中国兽药监
察所。
1. 1. 3 试剂 营养琼脂(BR)、NaCl(AR)、氢氧化钠(AR)、
酪蛋白胨(BR)、牛肉浸膏(BR) ,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公司。
1. 1. 4 设备 电子天平 ESJ200 - 4(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司
生产)、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 PYX - DHS - 50X65 - S(上海
跃进医疗器械厂生产)、电热鼓风干燥箱 101A - 4 型(上海实
验仪器厂有限公司生产)、数显恒温水浴锅 HH - 4(国华电器
有限公司生产)、HZS - H 水浴振荡器(哈尔滨市东明医疗仪
器厂生产)、旋转蒸发仪 RE - 2000(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生
产)、微量移液器、索氏回流器、粉碎机 LG - 04C 型、立式压力
蒸汽灭菌锅等。
1. 2 试验方法
1. 2. 1 供试样品的制备 (1)八角枫叶、花的水煎液(以下
简称 YS、HS) :称取八角枫叶(花)粉末 10 g,浸泡 30 min,煎
煮 30 min,过滤,滤渣再加水煎煮 20 min过滤,合并滤液并抽
滤,将滤液浓缩至 1 g /mL生药,灭菌后,放置 4 ℃冰箱中保存
待用[2]。(2)八角枫叶、花的乙醇提取液(以下简称 YC、
HC) :采用索式回流提取法,称取叶(花)粉末 10 g,150 mL
70%的乙醇在 85 ℃温度下恒温水浴 4 ~ 6 h(至提取液颜色从
初始颜色变淡至无色为准) ,趁热将回流液在 60 ℃进行减压
浓缩至 1 g /mL,灭菌,放置在 4 ℃冰箱中保存待用。
1. 2. 2 对照品的制备 按照张宁等的方法[3]制备金银花的
对照提取液;金银花的水煎液(以下简称 JS) :方法同“1. 2. 1”,
称取金银花粉末 10 g,制备成 0. 25 g /mL的提取液。
金银花的醇提液(以下简称 JC) :称取金银花粉末 10 g
于烧杯中,按固液比 1 ∶ 12 加入 70%的乙醇 120 mL,于 60 ℃
温度下恒温水浴 2 h,抽滤,滤渣再加 120 mL的 70%乙醇,于
60 ℃ 恒温水浴 2 h,抽滤。合并 2 次滤液,减压蒸发至
1 g /mL。提取液灭菌后放于 4 ℃冰箱中保存待用。
1. 2. 3 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直接取用营养琼脂按比例配制
培养基,加热溶解,灭菌,待灭菌后的培养基快冷至 50 ℃时,
倒平皿备用。
1. 2. 4 细菌的培养 在超净工作台上,取标准菌种于已灭菌
分装的普通肉汤中,再于培养箱中 37 ℃恒温培养 24 h。菌体
的纯培养:将已活化的细菌,分别于普通固体培养基上划线,
置培养箱中 37 ℃培养过夜。再于长菌的平皿内挑取明显的
单个菌落于普通肉汤中,37 ℃恒温水浴振荡 6 h,即得纯培养
后的菌悬液。
1. 2. 5 药敏试验 采用倍比稀释法对八角枫叶、花提取液进
行稀释,用已灭菌的普通肉汤将各药液分别稀释至以下 6 个
浓度:分别为 1、0. 5、0. 25、0. 125、0. 062 5、0. 031 25 g /mL。将
上述制备的菌悬液用生理盐水校正浓度至 0. 5 麦氏比浊标准
(相当于 108 CFU /mL)。最后用液体培养基 1 ∶ 10 稀释,使含
菌量为 107 CFU /mL。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灭菌棉拭子将待检细菌混悬液涂布
于制备好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要均匀致密。然后以无菌
操作将灭菌的牛津杯放置在涂好菌的培养基上,轻轻加压,使
其与培养基接触无空隙,每个平皿放 6 个牛津杯,设立 3 个平
行。然后向各小管滴加药液,每个浓度 3 个平行,并滴加生理
盐水和金银花提取液作为对照,勿使其外溢,放置 37 ℃培养
箱恒温培养 24 h,观察结果[4]。
1. 2. 6 最低抑菌浓度(MIC值)的测定 试验采用平皿稀释
法测定 MIC 值[5]:将每种浓度的待检药液及空白对照组各
1 mL,加入 9 mL 50 ~ 60 ℃的已灭菌的琼脂培养基中,迅速混
匀倾入无菌平皿中,待凝,制成一系列的药物浓度递减的平
皿。将不同试验菌(经稀释后的) ,在已加药平皿上划线,
37 ℃培养箱培养 18 ~ 24 h,观察药物对试验菌的抑菌结果,
将最大稀释浓度乘以 10,便得出 MIC值。
1. 2. 7 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用蘸有肉汤培养基的
无菌棉拭子擦拭 MIC中未长菌的平皿,然后将拭子于肉汤培
养基中轻轻摇晃数下取出,将肉汤培养基在 37 ℃培养箱中培
养 18 ~ 24 h,观察结果,将长菌的肉汤,再进行普通固体培养
基划线培养,观察是否为杂菌生长。未继续长菌的最大稀释
浓度,便是最低杀菌浓度。
2 结果与分析
2. 1 药敏试验
参照缪晓平等的方法[6]进行判定,在 37 ℃培养箱培养
24 h后,肉眼观察各种药物的抑菌效果,并测量抑菌圈的直
径大小。八角枫叶和花的各种提取液对 4 种常见病原菌均有
显著的抑菌效果,1 g /mL的提取液优于金银花提取液的抑菌
效果。叶和花的水煎液,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
菌作用较为明显。其中浓度为 1 g /mL的八角枫提取液,花的
水煎液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为中度敏感,对沙
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为高度敏感;乙醇提取
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为中度敏感,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为高度敏感,叶的水煎液对 4
种试验菌的抑菌效果和花的水煎液相同,叶的醇提液对大肠
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为中度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的抑菌效果为高度敏感,对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为低度敏感
(表 1)。
2. 2 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在 37 ℃培养箱培养 24 h 后,肉眼观察各种药物的抑菌
效果,判断细菌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对大肠杆菌,八角枫叶的
水煎 液 MIC 为 12. 50 mg /mL,叶 的 醇 提 液 MIC 为
100. 00 mg /mL,花的水煎液的 MIC 为 12. 50 mg /mL,花的醇
提液 MIC为 100. 00 mg /mL;对沙门氏菌,八角枫叶的水煎液
MIC为 3. 13 mg /mL,叶的醇提液 MIC 为 12. 50 mg /mL,花的
水煎液 MIC为 12. 50 mg /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角枫叶的
水煎液 MIC为 6. 25 mg /mL,叶的醇提液MIC为 25. 00 mg /mL,
花的水煎液 MIC 为 6. 25 mg /mL,花的醇提液 MIC 为
50. 00 mg /mL;对绿脓杆菌,八角枫叶的水煎液 MIC 为
25. 00 mg /mL,叶的醇提液 MIC 为 100. 00 mg /mL,花的水煎
液 MIC为 50. 00 mg /mL(表 2)。
2. 3 最低杀菌浓度(MBC)测定
在 37 ℃培养箱培养 24 h后,观察各种药物的抑菌效果,
判断细菌生长情况。八角枫花的水煎液对大肠杆菌的MBC
—782—舒 刚等:八角枫花、叶体外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表 1 不同提取药液对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药液
浓度
(g /mL)
抑菌圈直径(mm)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金黄色
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HS 1. 00 15. 14 22. 30 19. 66 18. 46
0. 50 13. 80 21. 29 16. 32 14. 25
0. 25 11. 28 19. 75 17. 56 ≤8. 00
0. 125 ≤8. 00 16. 32 13. 22 ≤8. 00
HC 1. 00 16. 04 15. 37 22. 19 15. 10
0. 50 12. 03 11. 90 20. 09 10. 24
0. 25 9. 67 11. 38 16. 47 ≤8. 00
0. 125 ≤8. 00 < 10. 00 15. 50 ≤8. 00
YS 1. 00 18. 92 25. 40 22. 60 18. 74
0. 50 15. 35 21. 87 19. 26 12. 66
0. 25 12. 94 19. 39 18. 27 ≤8. 00
0. 125 ≤8. 00 18. 87 16. 08 ≤8. 00
YC 1. 00 16. 04 17. 50 20. 64 12. 85
0. 50 12. 76 16. 91 19. 08 ≤8. 00
0. 25 ≤8. 00 12. 95 18. 42 ≤8. 00
0. 125 ≤8. 00 12. 34 14. 54 ≤8. 00
JS 0. 25 10. 00 9. 67 10. 24 10. 00
JC 0. 25 12. 90 10. 00 10. 67 10. 00
生理盐水 0. 009 ≤8. 00 ≤8. 00 ≤8. 00 ≤8. 00
注:抑菌效果判断标准:D≤8 mm 为不灵敏,8 mm < D≤13 mm
为低度灵敏,13 mm < D≤19 mm 为中度灵敏,D > 19 mm 为高度灵
敏[7]。
表 2 八角枫提取液对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菌株
最低抑菌浓度(mg /mL)
HS HC YS YC
大肠杆菌 12. 50 100. 00 12. 50 100. 00
沙门氏菌 12. 50 - 3. 13 12. 50
金黄色葡萄球菌 6. 25 50. 00 6. 25 25. 00
绿脓杆菌 50. 00 - 25. 00 100. 00
注:“ -”表示最低抑菌浓度 > 100 mg /mL。
为 12. 50 mg /mL,小于醇提液的 100 mg /mL;对沙门氏菌 MBC
为 100 mg /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MBC 为 6. 25 mg /mL,小于
醇提液的 50 mg /mL;对绿脓杆菌 MBC 为 100 mg /mL。八角
枫花的醇提液最低杀菌浓度高于水煎液。八角枫叶的水煎液
对大肠杆菌 MBC 为 12. 5 mg /mL,对沙门氏菌的 MBC 为
6. 25 mg /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MBC 为 12. 50 mg /mL,对绿
脓杆菌 MBC为 50 mg /mL。八角枫叶的醇提液对 4 种细菌的
MBC是水煎液的 2 ~ 8 倍(表 3)。
表 3 八角枫提取液对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杀菌浓度
菌株
最低杀菌浓度(mg /mL)
HS HC YS YC
大肠杆菌 12. 50 100. 00 12. 50 100. 00
沙门氏菌 100. 00 - 6. 25 25. 00
金黄色葡萄球菌 6. 25 50. 00 12. 50 50. 00
绿脓杆菌 100. 00 - 50. 00 100. 00
注:“ -”表示最低杀菌浓度 > 100 mg /mL。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八角枫花、叶对临床常见病菌大肠杆
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
菌作用。叶和花的 1 g /mL水煎液,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
球菌的抑菌效果为高度敏感;叶的 1 g /mL醇提液对金黄色葡
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为高度敏感,抑菌效果优于金银花
0. 25 mg /mL的提取液。
最低抑菌浓度值的测定方法有液体稀释法、平皿稀释法、
斜面混入法、微孔板法等[8]。考虑到八角枫各提取液颜色太
浓的因素,本研究采用琼脂平皿稀释法,不仅有效地避免了用
液体稀释法做试验,有效结果不便观察的问题,同时还可在一
个平皿上做多株菌的 MIC 测定,结果可靠,易发现污染菌。
但在进行 MBC值测定的过程中,应用蘸有肉汤培养基的无菌
棉拭子擦拭 MIC 中未长菌的平皿,此方法可能存在污染菌、
杂菌生长干扰试验的现象,试验中将相应的 MBC结果进行了
划线观察,进行验证有利获得真实的 MBC值。
本试验测定的最低抑菌浓度,八角枫的花和叶水提液对
大肠杆菌的MIC浓度最低,为 12. 50 mg /mL,远远低于花和叶
的醇提液 100 mg /mL。叶的水提液对沙门氏菌的MIC浓度最
低为 3. 13 mg /mL,而花的醇提液 > 100 mg /mL,花和叶水提液
的 MIC浓度都为 12. 50 mg /mL。花和叶的水提液对金黄色葡
萄球菌的MIC浓度最低为 6. 25 mg /mL,低于花和叶的醇提液
的 MIC(100 mg /mL)。八角枫花和叶的水提液对大肠杆菌的
MBC为 12. 5 mg /mL,杀菌效果优于花和叶的醇提液。叶的
水提液对沙门氏菌的 MBC为 6. 25 mg /mL,杀菌效果最好,花
的醇提液最差(> 100 mg /mL)。花的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
菌的 MBC为 6. 25 mg /mL,杀菌效果最好,其次是叶的水提液
12. 5 mg /mL,都优于醇提液。叶的水提液对绿脓杆菌的 MBC
为 50 mg /mL,杀菌效果最好,花的醇提液最差(> 100 mg /
mL)。试验结果表明,八角枫叶和花的水煎液抑菌效果优于
醇提液。水提液抑菌活性成分推测为生物碱类、有机酸类、酚
类等成分。八角枫叶和花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可进
一步开展体内试验效果和抑菌物质基础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苏爱诚.八角枫临床应用简述[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增
刊) :160 - 161.
[2]袁 婷,钟学稳.常见中草药的体外抑菌试验[J]. 畜牧兽医科技
信息,2009(9) :23 - 25.
[3]张 宁,曹光群,林贵坤,等. 金银花叶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性研
究[J]. 香料香精化妆品,2008(3) :9 - 12.
[4]李本强,王广彬,王志龙. 两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的
体外抑菌试验[J]. 广西畜牧兽医,2009(2) :72 - 73.
[5]李仲兴,王秀华,赵建宏,等. 应用 M - H琼脂进行黄连对 252 株
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中草药,2001,32(4) :337
- 339.
[6]缪晓平,邓开野. 凉茶体外抗菌作用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4) :149 - 151.
[7]彭小列,刘世彪,张丽,等. 乌桕叶提取物的体外抑菌试验[J].
湖南农业科学,2011(9) :105 - 107.
—882—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年第 40 卷第 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