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浙江富阳野生黑节草形态特征研究



全 文 :浙江富阳野生黑节草形态特征研究*
  倪勤武 陈连庆■
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科医院 富阳 311400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森林研究所
  摘要 就富阳野生黑节草植物形态特征作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富阳黑节草鉴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 黑节草 形态特征 中草药
Research on the Form Features of Wild 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lind in Zhejiang Fuyang Ni Qinwu , Chen
Lianqing Fuyang Municipal TCM Orthopedics Hospital(311400)
The article makes primary research on the form features of wild 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lind in Zhejiang
Fuyang , and makes necessary basic data for further authentication of 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lind in Fuyang.
Key words 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lind , form features ,Chinese medicinal her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170767)
  兰科植物黑节草 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1 的全草 ,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之一 ,国家重点保
护植物 ,目前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 。1999年 6月 ,我
们在富阳市湖源山区发现了野生黑节草群落 ,此为
浙江历史上首次实物记录 ,也是浙江省境内迄今所
发现的唯一经过专家认定的野生黑节草种源分布
区 。[ 1~ 3](标本号:倪勤武 ,来平凡 99001;富阳。浙
江首次记录。存于浙江省富阳市药检所),标本经浙
江省药品检验所林泉主任中药师 、郭增喜副主任中
药师鉴定[浙药检发(2000)66号]确认为兰科植物黑
节草。现报道如下:
1 茎 茎直立 ,圆柱形 ,铁灰色或灰绿色 ,多有密集
坚裂 ,长约 10 ~ 30cm ,粗 3 ~ 6mm ,不分枝 ,多节 ,节间
长 1.5 ~ 2cm ,略膨大 ,节部缢缩 ,黑褐色并具明显光
泽 。茎多汁略带甜味 ,极粘牙 ,鲜品折断时粘丝可拉
至 5 ~ 6cm 不断。常在茎 1/3以上处 ,互生 5 ~ 10个
叶片。
2 叶 叶二列 ,纸质 ,厚 0.5mm 左右 ,长圆状披针
形 ,长3 ~ 6cm ,宽 1 ~ 1.5cm ,先端钝并且多有钩转 ,基
部下延有抱茎鞘 ,边缘和中脉常带淡紫色;叶鞘灰白
色 ,常具有紫斑点 ,老时其上缘与茎松离而张开 ,并
且与节留下一个环状铁青色的间隙。
3 花 花为总状花序 , 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
(一般是 2年生茎),3 ~ 5朵花;花序柄长 5 ~ 15mm ,
基部具有 3 ~ 5 枚短鞘;花序轴回折状弯曲 , 长 2 ~
4cm;花萼片干膜质 ,浅白黄色 ,卵形 ,长 5 ~ 9mm ,先
端稍钝;花梗和子房长 2 ~ 2.5cm , 萼片和花瓣黄绿
色 ,长圆状披针形 ,长约 1.5 ~ 1.8cm ,宽 4 ~ 5mm ,先
端锐尖 ,具有 5条脉;侧萼片基部较宽阔 ,宽约 0.8cm
左右;萼囊圆锥形 ,长约 5mm ,末端圆形;唇瓣白色 ,
基部具有一个绿色或黄色的胼胝体 ,卵状披针形 ,比
萼片稍短 ,中部反折 ,先端急尖 ,不裂或不明显三裂 ,
中部以下两侧具有紫红色条纹 ,边缘多少波状;唇瓣
密布细乳突状的毛 ,并且在中部以上 ,具有一个紫红
色斑块;蕊柱黄绿色 ,长约 3mm 左右 ,先端两侧各具
有一个紫点;蕊柱是黄绿色带紫红色条纹 ,疏生毛;
药帽白色 ,长卵状三角状 ,长约 2mm 左右 ,顶端近锐
尖 ,并且二裂。花开时 ,散发幽香。
4 果实与种子 黑节草果实为蒴果 ,长卵状(1.4 ~
2)×(0.8 ~ 1)cm ,果柄长 1.9 ~ 2.5cm ,果皮厚 0.5mm
左右 ,蒴果种棱为 3棱 ,色暗绿至青绿色 ,布有棕褐
色斑点;种子小而多 ,长约 0.5 ~ 0.8mm ,直径 0.8 ~
0.1mm;种皮是一层透明的薄壁细胞 ,有加厚的环纹 ,
种皮含大量空气;种内胚发育不全或不成熟 ,无胚
乳。
5 根 根附生于岩石上 ,为无分枝的气生根 ,扁圆 ,
白色 ,绿色或灰白色 、灰袍色 ,粗1mm左右 ,长约10 ~
40cm ,根冠绿色 ,直径 0.5 ~ 0.7mm ,有根毛 ,组织解剖
镜检 ,发现黑节草根从外向里 ,由根被※外皮层※皮
层※内皮层※中柱细胞组织构成;根被是由 5 ~ 7层
海绵状细胞 ,按一定角度排列而成 ,其细胞成熟后 ,
原生质解体 ,细胞发生加厚的网状条纹变化 ,变成无
59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 5月第 28卷第 3期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A
N
G
C
O
L
L
E
G
E
O
F
T
R
A
D
IT
IO
N
A
L
C
H
IN
E
S
E
M
E
D
IC
IN
E




DOI :10.16466/j.issn1005-5509.2004.03.035
E ,根被;EX ,外皮层;CO ,皮层;EN ,内皮层;ST ,中柱;F ,真菌
图 1 浙江富阳野生黑节草菌根解剖结构示意图
生命的组织。该组织只起到吸水 、透气 、保护根组
织 ,减少皮层内部水份失散的作用;外皮层是由一层
圆形细胞(ф15μ)和长细胞(15×25μ)相间有规律排
列而成 ,细胞壁较厚(2μ);皮层组织 ,由 4 ~ 5 层大型
薄壁 、多角形细胞(ф15 ~ 60μ)组成;其中有的细胞
内 ,含有针状结晶体 ,有的含有叶绿体 ,有的还有共
生真菌;内皮层是一层大小相近的圆形细胞(ф15 ~
20μ)构成;中柱直径 200μ左右 ,细胞大小不等(ф40 ~
70μ);维管束由每三个大细胞围成一小组 ,共呈现 7
组 ,并环绕成圆环状 ,见图 1。
在野生黑节草的根系中 ,常发现根与某种真菌
联合形成共生体 ,被称为“菌根” 。该菌根的外形和
组织结构与一般石斛根没有明显的差异 ,只是常有
菌根真菌习居在外皮层和薄壁皮层细胞内 ,形成明
显的菌丝团结构 ,在共生生活中 ,两者互惠互益 ,没
有病害症状 。菌根的存在促进了黑节草生长发育 ,
并能增强根系对水分 、养分的吸收能力 。在菌根真
菌与根细胞之间 ,保持平衡关系时 ,会使黑节草生长
更加茂盛 。
参考文献
[ 1]  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第七卷.杭州:浙
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3:538.
[ 2]  付开聪 , 连守臣.黑节草资源的应用与开发.中草药 ,
1999 , 30(9):708.
[ 3]  倪勤武 ,来平凡.浙江富阳发现野生铁皮石斛新分布.林
业科学研究 , 2000 , 13(2):222
(收稿日期 2003-05-20)
对中药毒副作用认识的现状及对策
  余笔兵
浙江省绍兴市妇女儿童医院 绍兴 312000
  关键词 中药 毒副作用 现状 对策
  对中药毒副作用的认识 ,历史上早有记载 , 《神
农本草经》将所载的 365种中药 ,分成“上 、中 、下”三
品 ,就是根据药性来分类的 ,大体上把攻病愈疾的药
物称为有毒 ,而把可久服补虚的药物视作无毒;《素
问》则根据药物的不同作用而区分为大毒 、小毒 、无
毒 。在很长在段时间内 ,人们对中药的毒副作用淡
忘了 ,忽视了 ,以致很多人误以为西药有毒副作用 ,
而中药无毒副作用。然后 ,近来人们对中药的毒副
作用的认识有矫枉过正之嫌 ,特点如下:
1 现状
1.1 过分夸大中药的毒副作用 医家在临床实践中
遇到某些中药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是常有的事 ,有关
报道在各专业杂志也时有发表 。但去年却不一样 ,
2003年 2月 ,“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龙胆泻肝汤引起
严重肾病”的新闻披露 ,在社会和行业中引起轩然大
波;2003年 4月 ,为防“非典” ,不少人(尤其是孩子)
因服中药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6月“马兜铃
酸”事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明确取消关木通
的药用标准;7月 ,排毒养颜胶囊因其主要成份大黄 ,
被疑长期服用造成继发性便秘 ,未在说明书上表明
而被告上法庭 ,等等 ,一时间 ,给人的感觉 ,似乎中药
的毒副作用很多很严重 ,与人们以前习惯认为中药
无毒副作用的观点有180度的大转弯。
1.2 某些中药毒副作用的相关结论大多来自国外研
究机构 据资料表明 ,近年来新发现的包括马兜铃
酸在内的上百种中药毒性 90%以上来自国外研究机
60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 5月第 28卷第 3期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J
IA
N
G
C
O
L
L
E
G
E
O
F
T
R
A
D
IT
IO
N
A
L
C
H
IN
E
S
E
M
E
D
IC
IN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