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黑大豆萌发期功能性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



全 文 :!# &%’ ()) 王 莘 王艳梅 苏玉春 张建峰 汪树生
摘 要:通过对黑大豆%!#&在萌发期蛋白 质、氨基酸、总糖、还原糖、矿质元素、异黄酮和皂甙的含 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总糖含量随黑大豆萌发而逐渐 下降,其余物质含量均有所增加。萌发达 ’()范围内氨基 酸含量较高;萌发达 ’() 时蛋白质、还原糖、异黄酮、皂甙 含量均出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增加 *(+、!,*!+、
,(*-+、!.*(+;萌发达 ’() 时 /0、12、3 均出现最大值,且
较对照分别增加 (*(+、--*4-+、,!*+。开发黑大豆芽是
一种既有营养又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好食品。
关键词:黑大豆,萌发期,蛋白质,氨基酸,总糖,还原糖,矿质元
素,异黄酮,皂甙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 章 编 号 :)#(%)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王莘(!4’45),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生物工程。 基金项目:省科委资金项目(,##,#,!!)。 黑大豆(!#%&’ ()*+ (%’,-’. /0)为豆科植物 的种子,习惯亦称马豆、冬豆子、黑大豆。其味甘、性 平,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微 量元素和粗纤维。其中蛋白质含量高的可达 +,-以 上.$/,脂肪含量达 $#-,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不饱和 脂肪酸达 ,*&$-以上。黑大豆中还含有皂甙、异黄酮 等物质。黑大豆中的皂甙、异黄酮具有对人体有益的 生理生化作用,如黑大豆所含皂甙有抑制脂肪酸吸 收,促进其分解的作用,及预防肥胖的功效.#,)/。 豆芽是人们菜谱中常见的原料之一,其营养成 分很高,黑色食品有乌发、美容、抗衰老的作用,已日 益被人们所接受.+/。豆类在萌发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 很大,本文主要针对黑大豆在不同萌发期蛋白质、氨 基酸、总糖、还原糖、矿物质元素、异黄酮和皂甙的变 化情况进行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材料 黑大豆 市售。 $%! 测试方法 蛋白质含量测定: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氨基酸含 量测定: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日立(,)0);还原糖、 总糖含量测定:比色法(12 )$,($334);矿物质元素 含量测定:原子吸收(56 $#) 3)(3% 国标)法;异黄 酮含量测定:葛根素标样(紫外分光光度法;皂甙含 量测定:重量法.0/。 ! 结果与分析 !%$ 蛋白质含量分析 结果见表 $.*/。 由表 $ 可见,黑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随萌发时间 逐渐增大,在萌发 0+7时达最大值,为 )3&*-,较对照 增加了 )&+-。 !%! 氨基酸含量和成分分析 结果见表 #。 由表 # 的结果分析,氨基酸含量随萌发时间的 增加,总量有所增加,在萌发 )*、0+7 时均高于对照, 最大值为 )%&#),-,较对照增加了 %&3%-。 !%& 总糖、还原糖的分析 分析结果见表 $.48,/。由表 $ 得出的数据,总糖含 量在萌发期含量低于对照,可能是总糖不断地被水 解用于萌发 .3/;还原糖的含量在萌发期均高于对照, 在萌发 0+7 时达最大值 %&#)0-,比对照增加了 $#)&,$-。 !%# 矿物质元素含量分析 结果见表 ).$%/。 据表 ) 中数据,除 9: 在萌发期含量低于对照 外,其余元素的含量在萌发期均有高于对照的数值 出现。萌发达 0+7时出现最大值,为 ##&+$!; < ;,较对 照增加 )+&+-;其余两时段的值均低于对照=>; 的含 萌发期 总糖?-@ 还原糖?-@ 蛋白质?-@ AB $)&)% %&$%0 ),&#, $,7 $#&%% %&$,0 )*&%, )*7&3% %&,0 )3&+* 0+7 3&% %&#)0 )3&*%
不同萌发期黑大豆总糖、还原糖及蛋白质含量(-) 食 品 营 养 !#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04.04.040 !#%&’()%&’(!!) * ),较对照增加 ++’,+-;. 的含
量在萌发 !# 达最大值,(/&!) * ),较对照增加
&’(-。 !% 异黄酮含量分析
结果见图 &0&&1&2。 分析图 & 中数据,黑大豆萌发期异黄酮含量出 现先低后高的趋势。萌发 &3#时含量为 %’-,比对 照少了一半,可能是由于萌发过程中用于代谢的需 要;之后,异黄酮的含量随萌发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萌发达 !# 出现含量最大值,为 &’&&-,比对照增加 了’+-。
!& 皂甙含量分析 结果见图 &。分析图 &中的数据0&(1&2,黑大豆萌发 期间皂甙含量较对照增加,萌发达 !# 时皂甙含量 出现最大值,为 &’!&!-,比对照增加了 &/’-。如果 以皂甙为利用对象,利用黑大豆芽比利用黑大豆更 好一些。 ’ 讨论 ’( 黑大豆在萌发过程中,总糖含量随萌发时间的
增加而减少,还原糖则随萌发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
豆类种子萌发初期,由于淀粉水解成葡萄糖、果糖等
还原糖,因此,总糖含量开始下降,还原糖含量上升。
结果表明,黑豆萌发过程中总糖被水解,用于代谢作
用,而在酶作用下产生的单糖使还原糖含量增加,以
萌发 !#效果最好。
! 种子在萌发期间,主要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而 呼吸作用分解的底物首先以利用糖类为主,其次才 是利用蛋白质、脂类。黑豆蛋白质含量在萌发 !#达 最大值,说明黑豆萌发促进了蛋白质的合成。 ’’ 氨基酸含量随黑豆种子萌发呈上升趋势,在萌
发 !#范围内氨基酸含量较高,说明由于在萌发不同
时期氨基酸被种子利用,供胚芽生长速度快慢所致。
# 黑豆萌发期功能性营养成分黄酮和皂甙含量均 在 !# 达最大值。说明萌发的黑豆保健功能成分抗 氧化、抗血栓、抗癌作用比黑豆种子更完善。 ’% 黑豆在萌发期间利用矿物质元素供胚芽生长和
胚芽自身矿物质元素的积累速度是不同的,集中表
现在萌发 !#矿物质元素含量积累为最佳。
# 结论
通过对黑豆萌发期多种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表
明,萌发的黑豆功能性营养成分优于黑豆种子。在萌
发 !# 综合营养成分较完善,为开发黑豆芽功能性
保健品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0&2 牟德华1等’黑大豆饮料工艺042’食品工业科技1&,,35&6738,’
02 陈霞’黑大豆口服液的研制042’食品工业科技1&,,/5&67
0(2 李新华等编著 ’粮油加工工艺学 092’成都科技大学出版 1
&,,/’/&8&%+’
02 刘邻谓’食品化学092’中国农业出版社1%+ ’+(苏氨酸 ?#@ &’&,( &’&(3 &’&/ &’&/
丝氨酸 =A@ &’+(% &’!,! &’/&& &’/%&
谷氨酸 )BC /’(!3 /’+3/(!!/+ &’(%( &’(%/
丙氨酸 缬氨酸 E甲硫氨酸 FA? %’(/3 %’&,, %’,/ &’&3/ &’&,& &’+ %( ’&!// 酪氨酸 ?D@ &’&,% %’,! &’&!$ &’%,& 苯丙氨酸 >#A &’,! &’(/% &’!&3 &’!(& 赖氨酸 BD= &’,&+ &’+,& &’3(, &’++$ 组氨酸 #G= %’+3& %’+$/ %’+$ %’+ 精氨酸 <@) $’(/, $’3 ’(,! ,+ 脯氨酸 >@H &’%% &’(++ &’/ &’!+ 总量 ,’,/, 3’3/& (%’(3 (%’&/
不同萌发期黑大豆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萌发期 元素 IA :< JK :C ; 9) . :L ,+’ +3’!/ (!’3 &/’/3 3/,’3& &(,’(% 3!
&3# 3(’ +%’( (’/ &!’! 3/(&’(( &3&’! &,3 (/# &&(’&! /%%’%! (!’3 &’+! 3(,(’(+ &,3’% ///
!# &%+’/( +%’33 (’!, ’& 3%3’!! %&’(! (/& 表 ( 不同萌发期黑大豆中矿物质元素含量(!) * )) !下转第 页# 食 品 营 养 ! 研 究 与 探 讨 !#% &%’ ()%*+*,- *. /**’ 0%’1234-
!#年第 #期
食品工业科技
!!#%,而次峰仅占 &’(%、#!%和 )%,与标准的 直链淀粉相比较,自制直链淀粉的保留时间都早于 标准直链淀粉,主峰的面积和高度也小于标准直链 淀粉,可以反映出自提的直链淀粉中还是含有其它 杂质,但是相差较小,这说明用丁醇沉降法自制的直 链淀粉是比较纯的,因此可以预见,如果增加纯化次 数,就可以得到更纯的直链淀粉。 !# 凝胶色谱分析
*+,-./01+ 23 的分级范围为 &45&2,直链淀粉
的聚合度在 &52之间。 图 &5图 (表明,纯化的马铃薯直链淀粉与纯化 的玉米直链淀粉、纯化的绿豆直链淀粉、标准玉米直 链淀粉相比出峰时间要早于它们,这说明其分子量 要大于这几种淀粉,而绿豆淀粉出峰时间要晚于标 准玉米直链淀粉和纯化的玉米直链淀粉,说明其分 子量小于玉米淀粉。从图 &5图 (也可以看出,洗脱体 积为 C左右的纯化马铃薯直链淀粉,洗脱体积为 ))67 左右的纯化玉米直链淀粉有一个很微弱的吸 收峰,但其出峰面积与总面积相比,所占比例较小, 因而在一般情况下认为直链淀粉已有相当的纯度。 % 结论 %& 用丁醇沉降法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直链淀粉,
高效液相色谱表明,自制马铃薯直链淀粉、玉米直链
淀粉、绿豆直链淀粉的出峰面积分别占到了总面积
的 !!&&%、!#)2%、!!#%。同时凝胶过滤色谱表 明,马铃薯直链淀粉分子量大于绿豆直链淀粉、玉米 直链淀粉分子量。 %! 自制玉米直链淀粉、马铃薯直链淀粉、甘薯直链
淀粉、绿豆直链淀粉的蓝值分别为 ’’&、’48、
!8、#48。 参考文献’ 9&: 3./1;<=>7?@0A.BC=DE?F/.GH+/=IJ *K./L-M.CN.AL+1 HA 1K/OLKO/+ .AC POALKH0A?)$&
9): Q0< 7 R-H1KB+/?+K .B E+K-0C1 HA S./;0-9E: T0BO6+ UT *K./L- DL.C+6HL I/+11 V+W X0/Y .AC
70AC0A?&!2(4252&
98: 二国二郎淀粉科学手册9E:轻工业出版社?&!#))25))’ !!!!!!!!!!!!!!!!!!!!!!!!!!!!!!!!!!!!!!!!!!!!!! 92: 王尔德 大豆蛋白质生产新技术 9E: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5&’ 9’: 人参制品中总糖的测定方法?VX8&#=&!!’,#5! 9#: 郝永德?吴玉林?陈嘉义编著豆制品生产工艺与深加工技 术9E:农业出版社?&!!&5&?&’&5&’( 9!: 骆承庠大豆在发芽过程中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变化9E: 中国乳品工业?&!!(?))Z)[M2#5’8 9&: 黑米、黑大豆、黑芝麻中几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9J:鞍
山师范学院学报?)$Z&[M!’5!# 9&&: 孙敏 ?等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活性及产品开发 9J:大豆通 报?&!!’Z4[M)&5)8 9&): 史宣明?等 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及精制9J:中国油脂 ?)&
Z)[M)54
9&8: 王章存 大豆皂甙研究进展 9J:大豆科学 ?&!!2?&4Z&[M)(5
’#
9&(: E V.H6?+K .B9J:D\/ F00C S-+6?&!’2?)(M&&’(
9&4: 70/H S0W./C?V+HB S 3.NA+1?]+AA+K- @ Q *+KL-+BB?+K .B
^+AH1K+HA?@.HCG+HA? .AC >-+H/ !=^BU1 ‘PB.N0A+1 HA *0<;+.A F00C1 P/06 D6+/HL.A .AC D1H. @H+K1
9J:D\/HL F00C S-+6?&!!8?(&M&!#&5&!#’
9&2: 9日 :中山包著 发芽生理学 9E:农业出版社 ?&!##?#!5!(?
&&’5&))
!上接第 ##页$
!!

  鄂ICP备06018747号 Copyright @ 2017
  植物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23198511@qq.com
回顶部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