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紫云英种质种子形态与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全 文 :林新坚,王飞,何春梅,等.不同紫云英种质种子形态与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J].福建农业学报,2014,29 (6):530-534.
LIN X-J,WANG F,HE C-M,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Milk Vetch (Astragalus sinicus L.)Germplasm Seed with Morphology and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in Carbon,Nitrogen and Potassium [J].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4,29 (6):530-534.
不同紫云英种质种子形态与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林新坚1,王 飞1,何春梅1,曹卫东2,吴一群1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13;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收稿日期:2013-12-31初稿;2014-02-25修改稿
作者简介:林新坚 (1955-),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微生物与土壤培肥 (E-mail:xinjianlin@163.net)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 (201103005);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运行服务项目 (2012-019);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项目
(NB2012-2130135-3);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STIF-Y01)
摘 要:采用生态化学计量与形态计量方法,评价紫云英种质不同品种的种子计量学特征,以期作为紫云英品
种 (系)鉴别分类指标。11个紫云英品种的千粒重马溪种最大,平均达3.40g,光泽种和闽紫3号最小,分别
平均为3.05g和3.11g,表征了紫云英马溪种的特性,但不能作为早熟品种的特征;11个品种种子表面积闽紫
5号最小为3.46mm2,马溪种面积最大,均值4.12mm2;其种子形态,肾形和近肾型种子所占比例范围为
83%~96.7%,闽紫7号所占的肾形比率最高为96.7%,闽紫4号和闽紫5号种子为最低,只占83%,差异达
到了显著水平。从生态化学计量看,早熟品种C/N和C/P比值居高,如光泽种、闽紫3号。通过聚类分析与主
成分分析,闽紫2号、闽紫5号在种质特性方面明显区别于其余9个品种。总之,紫云英种子的千粒重、面积与
外观形状特征不易区别不同基因型的品种,但可作为个体区别于其他品种的参考指标。种子C/N和C/P比值可
以作为紫云英早、晚熟的参考指标之一。
关键词:紫云英;生态化学计量;种子特性
中图分类号:S 541.309.3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zation of Milk Vetch(Astragalus sinicus L.)Germplasm Seed with Morphology
and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in Carbon,Nitrogen and Potassium
LIN Xin-jian1,WANG Fei 1,HE Chun-mei 1,CAO Wei-dong2,WU Yi-qun1
(1.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Agricul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entr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zhou,Fujian 350013;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81,China)
Abstract:The seed metrology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Milk vetch (MV)germplasm were evaluated with
morphology and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methods and were used in classification for MV germplasm.Comparing the
thousand grain weight among 11Milk vetch varieties,the heaviest one was found in‘Maxi’with average 3.40g and
the lighter were‘Guangze’and‘Minzi 3’with 3.05g and 3.11g,respectively.The thousand grain weight
indicated the‘Maxi’variety in yield but not for its early ripe character.The total surface area of seed among 11
varieties,the smalest one was‘Minzi 5’with 3.46mm2 and the biggest was‘Maxi’with 4.12mm2.The seed
form was reniform and subreniform with the proportion for 83%~96.7% of total seeds.The highest ratio of
reniform seed was found in‘Minzi 7’with 96.7%,while it in‘Minzi 4’and‘Minzi 5’was similar as the lowest
with 83%.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ighest and the lowest ratios was significant.With correlation analysis,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surface area of seed was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thousand grain weight(r=0.698*).The
ratios in C/N and C/P were higher for early ripe varieties,such as‘Guangze’,than for other varieties.Although
the indexes in the thousand grain weight,surface area and morphology of MV seed could not be used in
differentiation for the genotype of the varieties,the indexes might be referred in use for identifying of the varieties.
福建农业学报29(6):530~534,2014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文章编号:1008-0384 (2014)06-530-05
Ratios in C/N and C/P could be used in identification for Milk vetch character in early or late ripe varieties.
Key words:Astragalus sinicus L.;ecological stoichiometry;seed characteristics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是豆科黄芪属越
年生草本植物,作为我国南方稻区传统的绿肥作
物,在20世纪60~70年代对培肥稻田、粮食稳产
增产起过重要的作用[1];80~90年代,随着化肥
工业的迅猛发展,紫云英生产利用规模严重萎缩。
近十几年来,由于紫云英商品种性混杂严重,尤其
是不同熟期品种混杂,给大面积紫云英的恢复推广
造成很大的生产问题,因而对商品种子的科学辨别
鉴定值得关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食
品安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关注,紫云英在稻区的
恢复利用得到了明显改善[2],紫云英的资源收集评
价、品种选育、土壤培肥机制以及轻简化利用等方
面也取得较大的进展[3],但在不同熟期紫云英种质
的种子有何差别以及不同熟期与其种子间有何关联
等问题一直未有深入研究。目前紫云英种子特征多
考查其千粒重,而如何采用计量学的方法来研究紫
云英不同种质的种子差异未见报道。近年来生态学
上采用化学计量分析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之间、不同
演替阶段植物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植
物叶片 N、P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季节变化、植物叶
片和细根不同器官之间计量特征的关联[4-5],而对
不同种质的种子,尤其是紫云英种子的计量特征研
究尚鲜见报道。为此,本研究采用计量学的方法,
探讨不同紫云英种子的差异性与不同熟期紫云英品
种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紫云英品种 (系)
试验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野外观测站红壤肥力
与生态环境福州站长期监测试验田进行 (闽侯县白
沙镇,东经119°04′10″,北纬26°13′31″)。试验地
为水稻土,碱解氮163.9mg·kg-1,有效磷14.5
mg·kg-1,速效钾62.5mg·kg-1,pH 4.8,有
机质25.0g·kg-1。供试11个紫云英品种 (系):
马溪种 (特早熟)、光泽种 (特早熟)、闽紫1号
(早偏迟)、闽紫3号 (早偏迟);常山种 (中偏
早)、闽紫5号 (中熟)、闽紫6号 (中熟)、闽紫
7号 (中熟);萍宁3号 (中偏迟)、闽紫2号 (迟
熟)、闽紫4号 (迟熟)[6]。这些品种的种子除闽紫
系列外,均源自于国家种子资源库,2011年将这
11个紫云英品种 (系)的种子安排在同一田块,
2012年分别收种,用于分析试验。
1.2 测定方法
1.2.1 种子千粒重 每个紫云英品种 (系)选取
饱满的种子1 000粒,用千分之一天平称重,重复
3次。
1.2.2 紫云英种子面积 采用 OLYMPUS DP72
显微镜,4×/0.13镜头获取种子图像,Image-pro
Express 6.0软件获得种子面积,每个品种选取30
粒种子测算其面积。
1.2.3 紫云英种子形状 每个品种选取30粒种
子,采用 OLYMPUS DP72 显微镜观测,4×/
0.13镜头获取种子平面图像,按肾形 (或近肾形)
和非肾形归类。
1.2.4 种子碳、氮、磷测定方法 参照土壤农化
常规分析方法[7]。
1.3 数据处理
原始数据的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Canoco
排序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紫云英种子形态学特征
2.1.1 紫云英种子千粒重 紫云英种子千粒重是
紫云英种子产量的重要参数。11个种子平均千粒
重为3.05~3.40g,马溪种最重,平均达3.40g、
光泽种和闽紫3号最轻,分别平均为3.05g和
3.11g。方差分析表明,除马溪种与光泽种和闽紫
3号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余品种之间差异都未
达到显著水平 (图1)。由于马溪种、光泽种和闽
紫3号均为早熟种,因此该差异只表明马溪种的个
体特征,但不足于作为早熟品种的共性特征。
图1 不同紫云英品种种子千粒重
Fig.1  Thousand grain weight of Milk vetch seed in
different varieties
注:*表示与马溪种差异达显著水平 (P<0.05)。
135第6期 林新坚等:不同紫云英种质种子形态与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2.1.2 不同紫云英品种种子面积 紫云英种子性状
多为肾形或近肾性、扁平状[1],通过显微镜拍摄图像
对其不规则图像采用计算软件截取种子的面积。所
测定的种子面积变化幅度为3.46~4.12mm2,平均
为3.80mm2。11个品种中闽紫5号面积最小,为
3.46mm2,,马溪种面积最大,均值4.12mm2;马溪种
面积显著高于闽紫1号、闽紫2号、闽紫3号、闽紫4
号、闽紫5号、光泽种、萍宁3号及常山种,但与闽紫6
号、闽紫7号无显著差异;闽紫6号显著高于闽紫2
号、闽紫3号、闽紫4号、闽紫5号及常山种,其余的
则无显著差异。说明种子面积与品种成熟期之间的
关联度不大,难以作为鉴定不同品种的指标。
图2 不同紫云英品种种子面积
Fig.2 The seed surface area in different Milk vetch varieties
注:*和**分别表示与闽紫6号差异达显著水平 (P<0.05)
和极显著水平 (P<0.01)。
2.1.3 不同紫云英品种种子形状 经显微镜观察
表明,紫云英种子形状大部分为肾形或近肾型,但
也有少数不规则形状 (图3),肾形和近肾型种子
占83%~96.7%,其中闽紫7号所占的肾形比率
最高达96.7%,闽紫4号和闽紫5号种子为最低,
只占83%,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余品种之间的差
异都未达到显著水平 (图4),说明一些种子形状
区别于其他群体,但不足作为不同熟期辨别指标。
图3 闽紫种子形状
Fig.3 Shape of‘Minzi’Milk vetch seeds
2.2 不同紫云英种子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不同紫云英种子的全氮含量为 4.89% ~
5.54%,品种间差异大小顺序为:闽紫2号 最高,
光泽种最低,且闽紫2号和闽紫5号与其他品种之
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全磷含量为0.58%~
0.70%,闽紫5号最高,光泽种最低,闽紫5号与
其他品种之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有机碳
含量为40.0%~42.8%,闽紫3号最高,常山种
最低,闽紫1号显著高于闽紫5号与常山种;C/N
值为7.35~8.60,品种间的大小顺序为:光泽种
>闽紫3号>马溪种>闽紫6号>闽紫4号>闽紫
1号>闽紫7号>萍宁3号>常山种>闽紫5号>
闽紫2号;C/P值为58.24%~72.20%,不同品
种间的大小顺序为:光泽种>闽紫3号>闽紫7号
>常山种>闽紫1号>闽紫2号>闽紫4号>马溪
种>闽紫6号>萍宁3号>闽紫5号 (表1)。从
中可看出,早熟品种,如光泽种、闽紫3号,其
C/N和C/P比值居高。上述表明,种子重量特征
不易区别其基因型,种子外观形态可能与其基因的
表现型有关,紫云英种子C/N和C/P比值可以作
为早、晚熟的参考指标之一。
图4 不同紫云英品种种子肾形比率
Fig.4 Proportion of reniform seed in different Milk vetch
varieties
注:*表示与闽紫7号差异达显著水平 (P<0.05)。
2.3 紫云英种质不同计量特征相关性
从表2可以看出紫云英种总N与C/N呈极显
著负相关,与C/P和种子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紫
云英种总P与C/P呈极显著负相关,与N/P呈显
著负相关;紫云英种总C与C/N和种子面积呈显
著相关;紫云英种子C/N与C/P和种子面积呈显
著相关;紫云英种子千粒重与面积呈显著相关。说
明种子的外在结构与内在的养分及计量特性关系密
切,一定条件下种子的结构特征决定了种子固存的
养分,而这可能又进一步影响其种子的萌发质量与
幼苗的养分供应,有关种子结构与萌发功能的关系
235 福建农业学报 第29卷
有待进一步研究。
2.4 紫云英种子化学计量与形态计量聚类分析
利用SPSS统计软件和 Canoco排序软件对11
个不同品种的紫云英种子化学计量与形态计量进行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对分析
结果造成的偏差,在矩阵导入软件之前先进行平方
根转换,聚类分析方法采用欧式距离、最短距离
法,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A可以看出,同
源性为70% 时共有8个品种聚成2类,其中闽紫
1号、闽紫3号、闽4紫号、闽紫6号、萍宁3号
聚为一类,闽紫7号、马溪种、常山种聚为一类。
当节点选择0.62时,共有9个品种聚为一个大类,
而闽紫2号、闽紫5号的同源性较差。主成分分析
(PCA)结果显示,主成分1和主成分2所解释的
方差分别占总方差的73.20% 和21.40%。图5-B
11个不同的紫云英品种在主成分因子1上有明显
区分,种子特性比较接近的用椭圆圈出,闽紫1
号、光泽种等9个品种在主成分轴上的分布比较集
中,而闽紫2号、闽紫5号则分布在载荷图的边
上,表明闽紫2号、闽紫5号在种子特性方面同其
余9个品种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综合聚类分
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准确地将11个不同品种紫云
英分为3类,闽紫2号、闽紫5号和其他9个
品种。
表1 不同紫云英种子生态计量学特征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in seed of different Milk vetch varieties
品种 全氮(N)/% 全磷(P)/% 有机碳(C)/% C/N  C/P  N/P
闽紫1号 5.29±0.14bBC  0.63±0.01bBC  42.6±0.06aA  8.06±0.34bcBC  67.89±4.42bcAB  8.40
闽紫2号 5.72±0.02aA  0.62±0.03bcBC  42.1±0.06abAB  7.35±0.04eD  67.84±1.04bcAB  9.23
闽紫3号 5.11±0.08bcCD  0.61±0.02bcBC  42.8±0.70aA  8.39±0.13abAB  70.59±1.44abAB  8.38
闽紫4号 5.19±0.05bCD  0.63±0.01bBC  42.4±0.00abA  8.18±0.07bcAB  67.59±0.72bcAB  8.24
闽紫5号 5.54±0.16aAB  0.70±0.03aA  40.9±0.10bcAB  7.37±0.11eD  58.24±4.66dC  7.91
闽紫6号 5.17±0.20bCD  0.64±0.01bB  42.7±0.35aA  8.27±0.32abcAB  66.99±1.38bcAB  8.08
闽紫7号 5.24±0.06bBC  0.61±0.01bcBC  42.1±0.00abA  8.05±0.08bcBC  68.88±3.60abcAB  8.59
光泽种 4.89±0.01cD  0.58±0.05cC  42.0±0.65abAB  8.60±0.12aA  72.20±0.26aA  8.43
马溪种 5.08±0.23bcCD  0.63±0.03bBC  42.2±1.75abA  8.33±0.45abAB  67.13±1.23bcAB  8.06
萍宁3号 5.28±0.15bBC  0.64±0.00bB  41.8±0.40abAB  7.92±0.24cdBC  65.60±1.95cB  8.25
常山种 5.24±0.22bBC  0.58±0.02cC  40.0±2.20cB  7.63±0.10deCD  68.79±1.63abcAB  9.03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
表2 紫云英种质不同计量特征相关性
Table 2 Correlation between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characteristics of MV germplasm
N  P  C  C/N  C/P  N/P 千粒重 肾型比率
P  0.50  1.00
C -0.27  0.01  1.00
C/N -0.92** -0.42  0.62* 1.00
C/P -0.59* -0.92** 0.37  0.64* 1.00
N/P  0.36 -0.62* -0.25 -0.38  0.47  1.00
千粒重 -0.21 -0.22  0.18  0.26  0.28  0.03  1.00
肾型比率 -0.29  0.14 -0.51  0.03 -0.33 -0.44 -0.15  1.00
种子面积 -0.61* -0.35  0.31  0.63* 0.44 -0.20  0.70* 0.21
注:*表示显著相关,**表示极显著相关。
335第6期 林新坚等:不同紫云英种质种子形态与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图5 不同品种紫云英生态化学计量聚类和主成分分析
Fig.5 UPGMA and PCA in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indexes for different Milk vetch veriaties
3 讨论与结论
作物和种子产量构成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
众所周知,千粒重受品种和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
响。紫云英种子产量构成因素有株高、茎粗、分裂
数、有效花絮数、结荚高度、单株结荚数、每荚粒
数、千粒重和单株种子重等,但具决定意义的产量
构成因素是单株结荚数、每荚粒数、千粒重,从产
种量要素与产种量的通经分析看,单株结荚数对种
子产量的贡献占第1位,其次为千粒重[4]。紫云英
种质成熟期农艺性状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环境因
素也使其外部形态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且其紫云英
种子分子鉴定表明各品种的遗传谱系窄、亲缘关系
近[8],突变概率较低,这就决定了各品种之间的差
异性总体较小。本研究通过种子重量、面积与外观
以及生态化学计量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多数品种的
单个指标差异不明显,通过聚类分析与主成分综合
分析也表明,尽管熟期表现不同,供试的9个品种
可归为一大类,即紫云英计量特征统计分析与分子
生物学手段所揭示的规律基本一致。因而在种子形
态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鉴别
紫云英种子值得进一步探讨,生态化学计量学综合
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利用生态过程
中多重化学元素的平衡关系,为研究C、N、P等
元素在生态系统过程中的耦合关系提供了一种综合
方法[5]。种子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种子某些外在
形态结构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如本研究中的种子
C/N比值与种子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如能对每一
类种子形态计量与生态化学计量建立区域特征库
(标准库),则可对各种未知的种子加以甄别分类,
包括其种性纯度,这对当下紫云英种子的招标采购
及推广应用具有现实的意义。若从种质生殖策略来
看,花期 (成熟期)出现的早晚,从分析生长时期
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生物量、元素及能量分配的
计量特征速率更为恰当;还可以采用DNA或蛋白
质的关联分析鉴定。
紫云英种子千粒重、面积与外观特征等要素不
易区别不同基因型紫云英品种,但可作为个体区别
于其他种子的参考指标。紫云英种质种子的C/N
和C/P比值可以作为早、晚熟品种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林新坚,曹卫东,吴一群,等.紫云英研究进展 [J].草业科
学,2011,28 (1):135-140.
[2]王飞,林诚,李清华,等.亚热带单季稻区紫云英不同翻压量
下有机碳和养分释放特征 [J].草业学报,2012,21 (4):
319-324.
[3]吴一群,张辉,林新坚,等.不同土壤田间含水量对紫云英生
长及生 理 代 谢 的 影 响 [J].草 业 学 报,2012,21 (1):
156-161.
[4]林多胡,顾荣申.中国紫云英 [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0:86-89.
[5]贺金生,韩兴国.生态化学计量学:探索从个体到生态系统的
统一化理论 [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1):2-6.
[6]周鹏,耿燕,马文红,等.温带草地主要优势植物不同器官间
功能性状的关联 [J].植物生态学报,2010,34(1):7-16.
[7]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 [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
版社,2000.
[8]陈坚,张辉,朱炳耀,等.紫云英SSR 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在
品种鉴别中的应用 [J].作物学报,2011,37 (8):1-5.
(责任编辑:林海清)
435 福建农业学报 第2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