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新疆粉苞苣属2种植物的引种和繁殖技术研究



全 文 :24卷 12期 草 业 科 学 57 
Vol.24 , No.12 PRAT ACULT URA L SCIENCE 12/ 2007
新疆粉苞苣属 2种植物的引种和繁殖技术研究
张瑞麟 ,范敏 ,周桂玲
(新疆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摘要:粉苞苣属 Chond ri lla 植物是抗性很强的野生植物 , 其茎叶是优良的饲草 , 可作为饲用植物;粉苞苣花
期长 ,是一种优秀的野生花卉 , 也是研究和培育花卉新品种的重要资源。 通过对粉苞苣属 2 种植物中亚粉
苞苣 C.ornata 和无喙粉苞苣C.ambigua 的引种和繁殖技术的研究 , 探讨它们的引种特性和繁殖规律 , 以期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粉苞苣属;引种;繁殖
中图分类号:S540.22;S68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07)12-0057-04
* 粉苞苣属 Chondri l la 植物是菊科苣苣族植
物 ,约 25种 ,主要分布中亚 、北亚和欧洲 。我国有
10种 ,仅分布于新疆[ 1-3] 。由于新疆生态环境较
为恶劣 ,因此 ,粉苞苣属植物具有耐寒 、抗旱及耐
贫瘠的特性 ,以其强盛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生长
于荒漠 、戈壁地带 。它生长快 、根系深 ,具有较强
的环境适应性;不仅是新疆主要饲用植物 ,而且花
色鲜艳 ,花期长 ,具有很好的园林应用前景。但目
前尚未有人对其栽培性状及繁殖方面进行深入的
研究[ 4-6] 。通过对 2种粉苞苣———中亚粉苞苣 C.
ornata和无喙粉苞苣 C.ambigua 的引种和繁殖
规律的研究 ,了解和掌握粉苞苣的人工栽培和繁
殖技术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 引种地和试验地的自然概况
引种地位于乌鲁木齐南山板房沟驾校附近公
路两旁 ,海拔 1 300 m ,土壤为砾石地和沙地 ,野
生干旱条件;pH 值 8.5 ,伴生植物有野葱 Alli-
um ledebouriaum 、锦鸡儿 Caragana sinica 、骆驼
刺 Alhagi sparsi folia 、铃铛刺 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 、苦豆子 Sophora alopecroides等 。
试验地位于新疆农业大学校内试验地 ,海拔
846 m ,北纬 43°49′,东经 87°34′,夏季干燥炎热 ,
冬季严寒。年均温 7.3 ℃,极端最低温-41.5
℃,极端最高温 40.9 ℃,年降水量 194.6 mm ,年
蒸发量 270 mm ,相对湿度为 30%~ 60%,日照时
间 2 832.8 h , ≥10 ℃的有效积温为 3 040 ℃,无
霜期 170 d ,最大冻土层深 162 cm ,最大雪层厚35
cm ,最大风速 25 m/ s ,土壤为灰棕色荒漠土 ,土层
厚 150 cm左右 ,土壤 pH 值 8.15[ 7] 。
2 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为中亚粉苞苣和无喙粉苞苣。
2.1 引种
2.1.1野生苗引种栽培 4 月下旬-5月上旬分
期挖掘 2种野生花卉的植株及幼苗 ,由于中亚粉
苞苣和无喙粉苞苣主根发达 ,多年生肉质根肥大
而深 ,挖坑要深 ,尽可能少伤主根和侧根 ,采挖后
将植株放在加水的桶或塑料袋中覆盖保湿 ,尽快
运回 ,移栽于校内试验地 。为提高成活率 ,移栽前
用 200 mg/L 的生根粉(ABT2号),(中国林科院
研制)水溶液蘸根或栽后用此溶液顺根浇灌 。
2.1.2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苗木栽植后立即
浇透水 ,前 10 d内保持土壤潮湿 ,以后视天气状
况浇水 ,大约每周浇水 1 次。待成活后减少和控
制浇水 ,约半月锄草松土 1次 ,以防治病虫害的发
* 收稿日期:2006-11-23
作者简介:张瑞麟(1967-),女 , 新疆乌鲁木齐人 , 副教授 ,
硕士 ,主要从事花卉栽培和野生植物资源研究。
E mai l:zrl527@sin a.com
通讯作者:周桂玲 E m ail:xjzgl@sina.com
58  PRAT ACULT URAL SCIENCE(Vol.24 , No.12) 12/ 2007
生。在栽培中发现 ,有红蜘蛛 Tetranychus cinn-
barinus 、蚜虫和锈病发生 ,定期喷洒 40%氧化乐
果和多菌灵预防和防治。越冬前冬灌 ,萌芽时浇
1次返青水 ,其他时间进行常规管理。
2.1.3建立引种档案 从引种开始记载引种名
称 、材料(种子 、种苗 、种条)、来源 、产地土壤 、植被
等生境;记载田间生长状况;记载种苗引入数量 、
成活数;记载种条扦插时间 、生根情况等 。
2.2 繁殖
2.2.1 种子繁殖 在板房沟基地 ,从 4-9月分期
分批采集中亚粉苞苣和无喙粉苞苣种子 ,每个处
理取 100粒种子 ,重复 3次 ,进行发芽试验。
2.2.1.1 初次开花所结种子存放中发芽率的变化:
于第 1批花后 7月5日采种 ,自然存放室内 ,分别于
7月6日 、9月 2日和11月2日每隔2个月进行一次
发芽试验 ,比较不同贮放时期对发芽率的影响。
2.2.1.2 二次开花所结种子发芽率的差异:无喙
粉苞苣可二次开花但未结实 ,中亚粉苞苣具有二
次结实的习性。采集中亚粉苞苣初次开花和二次
开花所结的种子 ,随即播种 ,依上述方法 ,测定其
发芽率 ,以此确定不同时期成熟的中亚粉苞苣种
子发芽率变化规律。
2.2.2扦插繁殖 粉苞苣属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
和茎基部多分枝的特性 ,取其根和茎为繁殖材料 ,
研究人工繁殖中无性繁殖的方法。
2.2.2.1 于春季地上部分开始萌动时 ,采集直径
1 ~ 2 cm的肉质根系 ,将其剪成 8 ~ 10 cm 长的插
穗 ,分别采用 100 、200 、500 、800 mg/L 的萘乙酸
(NAA)和生根粉(ABT2)处理 ,以清水处理为对
照 ,进行扦插繁殖 ,每个处理 10 个插穗 ,重复 3
次 ,分别统计其生根率。
2.2.2.2 当地上部分开始生长后 ,采集径粗 0.5
cm 的当年新生枝条制成插穗 ,用 200 、500 、100 0
mg/L 的吲哚丁酸(IBA)、NAA 和 ABT2 处理 ,
以清水处理为对照 ,方法同前 ,进行扦插繁殖 ,观
察生根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引种 4 月 29 日从板房沟移栽种苗 ,定植
于校内试验地中 。粉苞苣为直根系 ,挖苗时易伤
及主根 ,影响成活率 。
3.1.1不同立地条件植株的生长状况 将粉苞苣
移栽于 3种样地中 , 1号样地是光照充足的粘土
地 ,2号样地是土质疏松的林下地 ,3 号样地是光
照充足的砾石地 ,其生长状况见表 1。
表 1 不同立地条件植株的生长状况
土壤种类 立地条件 生长状况
1 光照充足的粘土地 生长缓慢 、较细弱
2 土质疏松的林下地 细弱 、徒长倒伏
3 光照充足的砾石地 较为健壮 、开花
  从表 1可知 ,种植在粘土地的植株生长细弱 ,
茎叶纤细;种植在砾石地的植株生长健壮 ,茎秆粗
壮。由此可见 ,粉苞苣属根系喜疏松透气的环境 ,
粘土的孔隙度不能满足粉苞苣的生长需求。
3.1.2 引种成活率 成活率高低与温度 、水分关
系密切 ,移栽后一定要连续浇 2 ~ 3次水 ,前 10 d
内保持土壤潮湿 ,以后视天气状况浇水 ,大约每周
浇 1次。4月 29 日将粉苞苣属植株移栽到代表
不同土壤类型的 3块样地中 ,于 6月 20日统计成
活率 ,见表 2 。
表 2 2 种粉苞苣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引种情况
种类 样地 引种株数
成活
株数
成活率
(%) 平均
中亚粉苞苣
1 49 28 57.12
2 97 44 45.36 48.74
3 53 25 47.17
无喙粉苞苣
1 28 1 3.57
2 9 0 0 2.38
3 5 0 0
  由表 2可知 ,无喙粉苞苣的移栽成活率较中
亚粉苞苣的低。移栽后 , 2 种粉苞苣地上部分均
干枯约 2周后重新发芽 ,生长较为缓慢 。2种粉
苞苣均为肉质根系 ,中亚粉苞苣侧根较多 ,而无喙
粉苞苣无侧根 ,移植成活率很低不宜于移栽 。中
亚粉苞苣 8月下旬开始孕蕾 ,9月中旬开花 ,花朵
数量较少 。
3.2 繁殖 在野外调查中 ,仅发现少量实生苗。
观察到粉苞苣属于直根系 ,根径粗 1 ~ 3 cm ,长度
可达 1 m 以上 ,根颈部有大量萌蘖 ,在横生根系
上有根蘖苗 ,这使粉苞苣具有极强的自我繁殖能
12/2007 草 业 科 学(第 24卷 12期) 59 
力。以下是人工繁殖的情况。
3.2.1 种子繁殖 粉苞苣属植物开花繁茂 ,种子
数量多。但由于环境干燥 ,饱籽率低 ,原生地所见
实生苗很少 ,故自播力不是很高。对 2种粉苞苣
种子进行发芽试验 ,结果如下 。
3.2.1.1 同期采收种子不同期发芽率的变化规
律:于粉苞苣第 1次开花后 7月 5日采种 ,每隔 2
个月测定其发芽率 。分别于 7月 6 日 、 9月 2日
和 11月 2日进行 3次发芽试验 ,比较其发芽率的
变化规律 。由图 1 可知 , 7月 6 日试验测定的发
芽率最高 ,平均为 73%, 9月 2 日和 11月 2日测
得的发芽率明显下降 ,分别为 47%和 37%。由图
2可知 ,无喙粉苞苣 7月6日发芽率平均为 54%,9
月2日为 55 %,11月 2日为 53%。结果表明 ,中
亚粉苞苣种子生活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明显降低 ,
无喙粉苞苣种子生活力在一定时间内降低不明显 。
图 1 中亚粉苞苣种子采收后的发芽率变化
 注:3 次采种的发芽率差异显著(P≤0.05)。
图 2 无喙粉苞苣种子采收后的发芽率变化
 注:3 次采种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P≥0.05)。
3.2.1.2 不同期采收种子的发芽率:无喙粉苞苣
具有二次开花习性 ,但未见结实;中亚粉苞苣二次
开花并可结实 。通过对 7月 6日和 9月 2日两次
采收的中亚粉苞苣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 ,比较不
同成熟期种子发芽率的差异。从图 3 可知 ,中亚
粉苞苣在 7月 6日的发芽率平均为 73 %,远远高
于 9月 2日的发芽率 52%。由此可知 ,中亚粉苞
苣种子第 1次开花所结的种子的发芽率高于第 2
次开花的种子发芽率 。
图 3 中亚粉苞苣二次结实种子发芽率比较
3.2.2扦插繁殖 中亚粉苞苣和无喙粉苞苣具有
丛生多分枝的茎和发达的根系 ,在其生长旺期采
集其根系和枝条进行扦插繁殖 。
根插试验结果(见图 4)表明 , 不同浓度的
NAA和 ABT 均可以促进生根 。当 NAA 浓度为
200 mg/L 和用 ABT 处理时 ,其成活率较高 ,分
别为 57%和 67%。
图 4 中亚粉苞苣的根插试验
2种粉苞苣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 ,其茎较嫩
而纤细 ,枝条髓部呈海绵状。取其半成熟枝条进
行扦插繁殖 ,1 周后 ,插条全部干枯 ,生根率为 0。
由此可见 ,粉苞苣采用茎扦插繁殖比较困难 。这
与粉苞苣茎纤细 ,枝条髓部空虚呈海绵状 ,含水量
低 ,形成层活力差有关 ,也与扦插时期有关。关于
此方面特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60  PRAT ACULT URAL SCIENCE(Vol.24 , No.12) 12/ 2007
4 讨论
4.1 在种苗引种栽培中 ,春秋两季挖掘种苗成活
率高 ,而且中 、小苗成活率比大苗高 。粉苞苣主根
发达 ,多年生肉质根肥大而深 ,挖坑要深 ,尽可能
少伤主根 ,挖后立即栽种 。在驯化栽培中 ,发现在
人工栽培条件下因浇水次数多而植株比野生状态
生长的高 ,出现倒伏现象 。
4.2 引种地为砾石地和沙地 ,野生生境为全光
照。通过选择 3 种不同的地块进行引种试验 ,结
果表明 ,粉苞苣喜光照充足 ,不耐阴;喜疏松透气
的土壤 ,不耐黏重土壤。
4.3 粉苞苣种子萌发力较强 ,试验第 2 天开始有
萌发 ,第 7天达到最大发芽势 。说明粉苞苣种子
不存在休眠。
4.4 中亚粉苞苣初次开花所结种子较第 2次开花所
结种子发芽率高 ,而初次开花所结的种子在 9月第 2
次进行发芽试验时 ,发芽率却较第 2次开花所结种
子发芽率低 ,说明在存放过程中种子寿命发生衰减。
无喙粉苞苣第 2次开花未能结实 ,但初次开花所结
种子质量高 ,通过定期发芽试验 ,种子发芽率降低不
明显 ,说明其种子寿命较中亚粉苞苣长。
4.5 粉苞苣肉质根系粗壮 ,易产生不定芽 ,可通过根
插繁殖新个体。用促进生根激素处理可明显提高生
根率。其茎半木质化 ,髓部中空 ,扦插不易成活。
参考文献
[ 1]  新疆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新疆植物志(第 5 卷)[ M ] .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1999.427-434.
[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 80
卷第1 分册)[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7.293-299.
[ 3]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编.中国沙漠植物志
(第 3卷)[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2.456.
[ 4]  王军利 , 崔延堂 , 李方民 , 等.野生草坪植物———秦
岭苔草的引种驯化初报[ J] .草业科学 , 2007 , 23(1):
97-99.
[ 5]  周陛勋 , 华启武 , 陈幼生 ,等.林木种子检疫[ M] .北
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1986.63 , 73-117.
[ 6]  陈河龙 ,王赞 ,孙桂枝 , 等.中间锦鸡儿结实习性[ J] .
草业科学 , 2007 , 24(2):20-25.
[ 7]  赵东保 ,邓雁如 ,汪旱卿.中亚粉苞苣挥发油化学成分
的 GC-MS测定分析[ J] .化学研究 , 2003 , 3(9):45-46.
Study on int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two species of Chondri lla
ZHANG Rui-lin , FA N M in , ZHOU Gui-ling(Horticulture Col lege , Xinjiang Ag ricultural Unive rsity , Urumqi 830052 ,China)
Abstract:Chondrilla is a wild plant with strong stress resistance , its stem and leave are very good forage;its
long f lorescence makes it a superior wild flower and important resource for new variety breeding.This paper
studied int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techniques of C.ornate and C.ambigua.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reproduc-
tion rule were discussed to form a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Chondri lla;int roduction;reproduction
“红星 2号”高羊茅耐热 、抗病性出色的矮生型高羊茅新品种
“红星 2号”高羊茅属 2代改良型矮生型新品种 ,它是育种家通过在叶色 、叶宽 、发芽速度 、恢复
能力和矮生性等方面进行改良而产生的新品种 。再加上它本身出色的耐热性 、耐旱性和抗病性 ,使
其有了更好的坪质表现和更强的适应性。它在诸多区域的草坪质量评价中均名列前茅 。
品种特点
○坪质佳:叶色深绿 、叶片较细 、致密均一
○矮生 ,生长缓慢 ,需较少的修剪次数
○极耐热 、耐旱 ,恢复能力强
○出色的抗病性 ,高抗褐斑病
○适应性强 ,易养护
(北京克劳沃草业技术开发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