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复方桐叶烧伤油的抗菌作用研究



全 文 :通讯作者:朱克俭,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邮编:410006,zkjo0731@ 263. net
复方桐叶烧伤油的抗菌作用研究
章怀凤1,李勇敏2,朱克俭2
(1. 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湖南 岳阳,414001;
2.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6)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桐叶烧伤油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试管法、点试法测定抑菌或杀菌浓度。结果:
复方桐叶烧伤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依次为
31. 3mg /ml、31. 3mg /ml、62. 5mg /ml、125mg /ml、125mg /ml;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链球菌的 MBC 均为
62. 5mg /ml;对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 MBC均为 125mg /ml;对真菌的 MBC为 125mg /ml。
[关键词] 复方桐叶烧伤油;抑菌;杀菌;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5.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7705(2012)03 - 0145 - 02
复方桐叶烧伤油处方由桐叶、麻油组成。功能为清热
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用于面积小于 29%的Ⅱ度烧烫
伤。笔者对复方桐叶烧伤油的抗菌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
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实验材料
1. 1 药物 复方桐叶烧伤油,湘西宏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
准字 Z20063825,批号:20080501。京万红,天津达仁堂京万
红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12020440,批号:211614。
1. 2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6031、乙型溶血性链球
菌 ATCC26336、绿 脓 杆 菌 ATCC 27853、大 肠 杆 菌
ATCC44136、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 ,湖南中医药大
学微生物室保存菌种。培养基: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3. 2 对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的影响 (1)方法[1]。取
SD系雄性大鼠 50 只,体重(168. 5 ± 7. 5)g,按体重随机分成
5 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正红花油组、复方桐叶油低、中、高
剂量组。用乙醚浅麻醉,将 20mg 棉球(已称重,高压灭菌,
加氨苄青霉素 1mg /0. 1ml,50℃烘干)植入腹股沟右侧。立
即开始用药,用棉球于腹股沟及腹部分别涂麻油、50%正红
花油、25%复方桐叶烧伤油、50%复方桐叶烧伤油、100%复
方桐叶烧伤油,用量 0. 8ml,以不流为宜,可分 2 次,直到涂
完,棉球先浸药物后挤干,再定量给药,每天涂 1 次,连续 7
天,第 8 天处死动物,剥离肉芽组织,于 70℃烘干称重,计算
肉芽肿净重 =肉芽肿干量 -棉球重量。(2)结果(见表 2)。
由表 2 可看出,与基质对照组比较,复方桐叶油高、中剂量组
棉球肉芽肿净重有显著性差异,能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
组织增生,表明复方桐叶油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正红花
油也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表 2 复方桐叶油对大鼠肉芽肿形成的影响(x ± s,n =10)
组 别 棉球肉芽肿总重(mg)肉芽肿净重(mg)
空白对照组 39. 5 ± 3. 6 19. 5 ± 3. 6
正红花油组 36. 4 ± 2. 8a 16. 4 ± 2. 8a
25%复方桐叶烧伤油组 37. 3 ± 2. 2 17. 3 ± 2. 2
50%复方桐叶烧伤油组 36. 3 ± 3. 0a 16. 3 ± 3. 0a
100%复方桐叶烧伤油组 35. 6 ± 3. 6a 15. 6 ± 3. 6a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P < 0. 05
4 讨 论
目前认为鸡蛋清引起的肿胀和肉芽组织增生是炎症过
程中的早中期病理反应。在炎症反应初期及进展期,首先
是多形核白细胞募集,然后启动单核细胞募集反应,炎性组
织表现出炎性细胞迁移状态的改变[2]。炎症早期巨噬细胞
分泌炎症细胞趋化剂如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 β)、肿瘤坏
死因子(TNF - α)、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胰岛素样
生长因子 1(IGF - 1)、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等,刺激细
胞向炎症处移动。炎症中期肉芽组织增生,IGF - 1、bFGF、
TGF - β、PDGF 等刺激细胞增殖、细胞间基质蛋白合成和血
管生成[3]。本实验中复方桐叶烧伤油能抑制鸡蛋清引起的
大鼠足跖肿胀,降低大鼠肉芽组织增生,具有较好的抗炎作
用。至于其抗炎机理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叔云,卞如濂,陈修 . 药理实验方法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2:920 - 921.
[2]Whittle A B:The use charges in capillary permeability in mice to dis-
tingnish between narcotic and nornarcotic analgesias[J]. Br J Phar-
macol,1964,22:246.
[3]Di Rosa M,Giroud JP,Willoughby DA. Studies on the mediators of
the acut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uced in rats in different sites by
carrageenan and turpentine[J]. J Pathol,1971,104:15 - 29.
(收稿日期:2012 - 03 - 25)
·541·
第 28 卷第 3 期
2012 年 5 月 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 28 No. 3
May 2012
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营养血清肉汤(琼脂)培养
基,培养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十六烷三甲基溴化胺(明胶)培
养基,培养绿脓杆菌;沙保氏(琼脂)培养基,培养白色念珠
菌。以上培养基均购于中国杭州四季青生物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 1 方法 各菌种与相应的培养基中活化鉴定后,于相应
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
验。(1)琼脂扩散法:向无菌平皿内注入 15ml 各菌生长所
需的含吐温 80 的培养基,待平皿干后每皿接种对数生长期
菌液 100μl(浓度 1 × 109 /ml) ,用直径 6mm打孔器在涂布细
菌的琼脂培养基上打孔,每孔加试验药物 300μl,37℃ 24h
后测量药物抑菌圈直径大小(每药重复 3 次,每次做 3 孔,取
平均值)。(2)试管法:药物用吐温 80 乳化后配成 1g /ml 浓
度,用相应的无菌液体培养基进行对倍稀释成 5 个浓度:1 ∶
4、1 ∶ 8、1 ∶ 16、1 ∶ 32、1 ∶ 64,每管加实验菌 100μl(浓度 1 ×
109 /ml) ,同时设不加细菌的阴性对照管和加菌不加药的阳
性对照管,37℃ 24h后肉眼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判断药物的
最低抑菌浓度(MIC)。(3)点试法:在药物 MIC 以上浓度的
试管中,用接种环分别接种细菌于相应的琼脂培养基中,
37℃ 24h后,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用以判断药液最低杀菌浓
度(MBC)。
2. 2 结果 (1)复方桐叶烧伤油与京万红比较对金黄色葡
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京万红对乙型溶血
性链球菌的杀菌作用强于复方桐叶烧伤油(P < 0. 05) ;复方
桐叶烧伤油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
优于京万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见表 1)。(2)
复方桐叶烧伤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
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 MIC 依次为 31. 3mg /ml、
31. 3mg /ml、62. 5mg /ml、125mg /ml、125mg /ml(见表 2)。(3)
复方桐叶烧伤油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
链球菌的MBC均为62. 5mg/ml;对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大
肠杆菌的 MBC均为 125mg /ml;对真菌的 MBC 为 125mg /ml
(见表 3)。
表 1 复方桐叶烧伤油在琼脂平皿中抑菌效果 (x ± s,mm)
组别 n 金黄色葡萄球菌 乙型溶血链球菌 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 白色念珠菌
复方桐叶油组 9 16. 61 ± 0. 52 18. 16 ± 0. 53 12. 5 ± 0. 44a 15. 00 ± 0. 71a 11. 88 ± 0. 84
京万红膏组 9 16. 72 ± 0. 48 19. 44 ± 0. 55 9. 61 ± 0. 39 11. 83 ± 0. 53 10. 61 ± 0. 39
注:与京万红膏组比较,aP < 0. 05
表 2 复方桐叶烧伤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g /ml)
菌种
药液稀释度
125 62. 5 31. 3 15. 7 7. 9 MIC
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 + 31. 3
乙型溶血链球菌 - - - + + 31. 3
绿脓杆菌 - + + + + 125. 0
大肠杆菌 - - + + + 62. 5
白色念珠菌 - + + + + 125. 0
表 3 复方桐叶烧伤油的最低杀菌浓度(MBC,mg /ml)
菌种
药液稀释度
125 62. 5 31. 3 MBC
金黄色葡萄球菌 - - + 62. 5
乙型溶血链球菌 - - + 62. 5
绿脓杆菌 - 未做 未做 125. 0
大肠杆菌 - + 未做 125. 0
白色念珠菌 - 未做 未做 125. 0
3 讨 论
复方桐叶烧伤油是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中药,而对于慢
性皮肤溃疡的基本病机,中医学者顾宏平认为“腐、瘀、虚”。
久病正虚,气血瘀滞,营卫不畅,肌肤失养,复染邪毒,又因湿
性下趋,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邪积聚不散,化热熏蒸肌肤,
发于表为湿热毒象,而病之源却在于血脉瘀滞,肌肤失荣。
“瘀、虚”与“腐”互为因果,成为溃疡难以愈合的两大原
因[1]。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皮肤溃疡的愈合过程包括血凝
块形成、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浸润、再生血管、成纤维细
胞和新血管协同迁移入创面形成肉芽组织、上皮再生化、胶
原沉积及基质重建等[2]。其中较难处理的是合并感染,抗
生素局部治疗是主要手段。然而,目前多数细菌对临床常用
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 90%以上,对红霉素为 80. 2%,对克
林霉素为 59. 5%,对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
的耐药性依次为 34. 8%、7. 7%、4. 5%、1. 8%[3]。复方桐叶
烧伤油处方中的桐叶属梧桐叶,桐叶油含甜菜碱、胆碱、脂肪
酸等,有消炎、降压、促生长等作用[4]。本实验结果显示其
具有较广的抗菌谱,可部分解决临床上慢性皮肤溃疡抗菌素
耐药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顾宏平. 论唐汉钧教授治疗慢性溃疡的经验[J]. 中华实用中
西医杂志,2004,4(17) :14.
[2] Martin P. Woundhealing:aiming for perfect skin regener - ation
[J]. Science,1997,276(5309) :75 - 81.
[3] 孙荣荣. 针对皮肤金葡菌感染应用抗感染药的临床调查分析
[J]. 首都医药,2007,20:41.
[4] 张海军,林桦,满尔哈巴. 梧桐叶的生药鉴定研究[J]. 新疆中
医药,2010,28(4) :53 - 54.
(收稿日期:2012 - 04 - 22)
·641· 2012 年第 28 卷第 3 期(总第 16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