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 北方园艺 2011(14):168~ 170
第一作者简介:李丽淑(1978-),女 ,硕士 ,助理研究员 ,现主要从事
中草药及薯类作物的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攻关资助项目(桂科攻0815005-2-13);广西农
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70021)。
收稿日期:2011-04-13
主要栽培技术对“姜三七”产量与药效成分的影响
李丽 淑 , 何 海旺 , 谭冠 宁 , 王 晖 , 韦本 辉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广西南宁 530007)
摘 要:研究不同种植密度 、不同肥料用量和不同施肥类型对“姜三七”产量和药用成分含量
的影响 ,为“姜三七”的人工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
关;与不施肥(对照)相比 ,有机肥+复合肥组合处理增产198%,施用复合肥处理的樟脑和莰烯含
量分别增加 1.14%和 5.74%。
关键词:“姜三七”;肥料;种植密度;产量;药效成分
中图分类号:S 567.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009(2011)14-0168-03
“姜三七” (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King ex
Bak.)Craib)为姜科(Zingiberaeeae)姜七属植物[ 1] ,又名
“三七姜” 、“姜叶三七” 、“土田七” 、“竹叶三七” 、“姜
七” ,主要分布于我国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和云南等
省份 ,是重要的药用和保健用的药食兼用品种资源。
在民间大多作为野生草药使用 ,以块根入药 ,多用于散
瘀消肿 、活血止血 、行气止痛 、跌打损伤 ,风湿骨痛 ,吐
血衄血 ,月经过多;外用治虫蛇咬伤 ,外伤出血等。在
《广西民族医药简编》记载:“姜三七”能治疗骨鲠喉 、胃
下垂 、胃出血 、产后流血过多 、咯血 、血痢 、胃寒痛等病
症;浸泡做药酒内服 ,可以治疗脾脏肿大;捣烂外用敷
于患处 ,治疗跌打损伤 ,研磨成粉末敷于患处治疗刀伤
出血。余竟光等[ 2] 曾从其根茎部挥发油中分离出一种
新的萘醌化合物 ,通过光谱和化学方法测定其结构 ,定
名为姜三七醌。方洪钜等[ 1] 对“姜三七”挥发油各成分
进行分离和鉴定研究 ,认为“姜三七”挥发油是一种比
较典型的挥发油 ,除含有众多的单萜和倍半萜类成分
外 ,还是一种少有的含醌类挥发油 ,分离出的二氢姜三
七酮(Ⅱ)为新的倍半萜酮。
近年来人们对野生药材资源需求飚升 ,除了中医
看病用药之外 ,在保健品 、食品 、药品 、化妆品 、饲料添
加剂等方面对中草药用料需求也越来越大 ,致使野生
中草药数量迅速下降 ,甚至濒危[ 3] 。野生药材变家种
是保护濒危野生中草药资源的主要措施之一 ,研究野
生中草药植物的引种 、驯化和栽培技术 ,应大力推广人
工种植 ,增加中草药材的数量 ,从而保证市场供求及保
持资源的稳定性[ 4] ,但关于“姜三七”的人工栽培技术
在国内尚未有报道。因此 ,为保护中草药“姜三七”野
生资源不趋于濒临灭绝 ,同时又解决市场上对“姜三
七”药材的需求 ,开展了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肥料用量
对“姜三七”产量影响以及不同施肥方式对“姜三七”产
量和药效成分影响 ,旨在探索出适合“姜三七”的人工
栽培技术 ,以期填补其栽培技术研究的空白。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姜三七”为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近几
年从收集的野生资源中经人工驯化筛选出较适合人工
栽培的品种。供试肥料为巴斯夫生产的含硫酸钾型复
合肥 ,氮 、磷 、钾有效养分含量比例为15∶15∶15;有机肥
为腐熟配比鸡粪 。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在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
地 ,土壤肥力中等 ,沙壤土 ,前茬作物为红薯 ,土壤理化
指标:有机质含量 15 g/kg ,速效氮 80 mg/kg ,速效磷
44 mg/kg ,速效钾23 mg/kg ,pH 7.0。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二因素三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二因
素为种植密度(D)和肥料用量(F),D设 9 、12.6 、18.6
万株/hm2(D1 、D2 、D3)3个水平 ,D1 、D2 、D3的株行距分
别为40 cm×20 cm 、30 cm×20 cm 、20 cm×20 cm;F 设
750 、1 125 、1 500 kg/hm2(F1 、F2 、F3)3个水平。3次重
复 ,小区面积为 1.3 m×3.2 m =4.16 m2 ,双粒种子下
种 ,小区间留 30 cm 宽走道 ,厢式栽培 ,四周设保护行。
不同施肥方式设 4个处理:有机肥(A),复合肥
(B),有机肥+复合肥(C),不施肥(D),采用随机区组
设计 ,3次重复 ,小区面积为 1.3 mⅸ3.2 m=4.16 m2 ,
株行距为 30 cm ×20 cm ,双粒种子下种 , 小区间留
30 cm宽走道 ,厢式栽培 ,四周设有保护区。
1.4 试验方法
试验于 2010年 4月 15日播种 , 6月 13日出苗 ,
6月 30日齐苗 ,12月 31日采收。肥料施用按 2个试
验设计用量作基肥一起施用。当苗高 15 ~ 20 cm 时 ,
168
北方园艺 2011(14):168 ~ 170 ·中草药 ·
追施 1次硫酸钾 225 kg/hm2 ,对照不追肥 。
1.5 数据统计
“姜三七”产量应用 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
分析 ,药用成分采用气液色谱进行分离和鉴定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和肥料用量试验
2.1.1 不同施肥量和种植密度对“姜三七”主要性状
的影响 由表 1可知 ,不同施肥量处理的“姜三七”株
高平均在 52~ 60 cm之间 ,为F3 >F2 >F1 ,最大差别为
8 cm;单株分枝数为19 ~ 46个之间 ,为 F3 >F2 >F1 ,最
大差别为 27 个;单株块茎个数 68 ~ 121个之间 ,为
F2 >F3 >F1 ,最大差别为 53个;平均产量为 4 734和
11 992.5 kg/hm2之间 ,为 F3 >F2 >F1 ,最大差别为
7 258.5 kg/hm2 。种植密度对“姜三七”的单株块茎数
和产量影响较大 ,单株块茎数为 D2 >D3 >D1 ,最大差
别为53个 ,产量为 D3 >D2 >D1 ,最大差别为 7 258.5
kg/hm2 。不同肥料用量与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组合的
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D3 F3 >D3 F2 >D3 F1 >D2 F3 >D2
F2 >D2F1 >D1F3 >D1F2 >D1F1 。
表 1 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
“姜三七”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处理组合 株高/ cm 单株分枝数/个 单株块茎数/个 产量/ kg·hm-2
D1F1 52 27 84 4 734E
D1F2 54 30 95 4 971E
D1F3 55 20 79 5 527.5DE
D2F1 52 35 121 6 249CD
D2F2 53 33 110 6 805.5C
D2F3 58 19 98 7 338C
D3F1 57 42 86 10 269B
D3F2 55 25 74 11 389.5AB
D3F3 60 46 68 11 992.5A
注:同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1)。
2.1.2 产量的方差 、相关性和回归分析 由表 1可以
看出 ,产量以组合D3F3最高 ,其次 D3F2 ,D3F1第 3 ,D1F1
产量最低。经方差分析 ,A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 ,B处理
间也达到极显著水平 ,各处理(A×B)间也达到极显著水
平 ,D3F3处理组合的产量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组合 ,
其次为 D3 F2 , D3 F1为第 3位 , D2 F3 、D2 F2之间无显著差
异 ,D1F2 、D1F1之间也无显著差异。由表 2可知 ,种植密
度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 ,密度
(X1)、施肥量(X2)和产量(Y)之间存在多元线性关系:
Y =0.0649X1 +1.6027X2-187.206(R=0.992)。
表 2 密度及施肥量与产量间的相关系数
密度 施肥量 产量
密 度 1.0000
施肥量 0.0000 1.0000
产 量 0.9748** 0.1860 1.0000
注:**表示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2.2 不同施肥方式试验
2.2.1 “姜三七”植株性状表现分析 从表 3可以看
出 ,不同施肥方式对其植株性状有所影响 ,株高为 C>
A=B>D ,最大差别达 17 cm;单株分枝数为 C>A>
B>D ,最大差别为 13个;单株块茎数为 C>A>B>D ,
最大差别可达 56个;单株鲜重为 C>A>B>D ,最大
差别为 61.6 g;产量为 C>A>B>D ,最大差别高达
6 576 kg/hm2 ,并且从植株田间调查可以看出 ,对照植
株叶片较高 ,苗较弱 ,各处理的植株叶片明显呈深绿
色 ,长势较好。
表 3 不同施肥方式主要植株性状表现
处理 株高/cm 单株分枝数/个 单株块茎数/个 单株鲜重/g 产量/kg·hm-2
A 51 31 104 133.3 11 760
B 51 27 98 118.2 9 595.5
C 60 34 135 172 12 774
D 43 21 79 110.4 6 198
2.2.2 不同施肥方式对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从表4
可知 ,不同施肥方式对“姜三七”的药效成分影响有差
异 。樟脑含量:处理 B的含量最大 7.145%,A 处理次
之 ,C为第三 ,对照含量最少 ,为 6.005%,其最大差别
为 1.14%;莰烯含量:B处理含量最多 ,为 17.14%, A
处理次之 ,C为第三 ,对照含量最少 ,为 11.4%,最大差
别高达 5.74%。
表 4 不同施肥方式对药效成分的影响
经济性状 处理
A B C D
药效成分 樟脑含量/ % 6.488 7.145 6.226 6.005
莰烯含量/ % 17.01 17.14 16.16 11.4
3 结论与讨论
2个因素中 ,种植密度是影响“姜三七”产量的重
要因素 ,肥料用量次之。试验结果表明 ,种植密度和产
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合理的种植密度范围下 ,种植
密度越大 ,产量越高 ,种植密度在18.6万株/hm2 ,产量
高达 11 992.5 kg/hm2 ,密度越少 ,产量也随之降低;肥
料用量也是如此 ,在合理的施肥量范围内 ,肥料用量越
高 ,产量越高 ,反之亦然。
从不同施肥方式看出 ,有机肥和复合肥配合使用
产量(12 774 kg/hm2)比对照产量(6 198 kg/hm2)高出
6 576 kg/hm2 ,增产 198%;同时植株的表现也有很大
区别 ,植株生长过程中不施肥料 ,叶片呈黄色 ,植株矮
小 ,分蘖不多 ,块茎个数少 ,单株个数少 ,单株重量偏
低;种植过程进行施肥的 ,不管施何种类型肥料 ,植株
都表现叶片浓绿 ,植株较高 ,分蘖多 ,块茎个数增多 ,单
株鲜重较重。
不同肥料类型会影响中草药药材的药效成分含量。
于彩莲等[ 5] 报道 ,中药材在人工栽培过程中使用不同肥
料类型 、不同施肥量及各项田间管理 ,都会影响到中药
材有效成分含量改变。该试验结果表明 ,对“姜三七”施
用不同类型的肥料 ,其有效成分含量不发生变化 ,经检
测施用复合肥的樟脑和莰烯含量最高 ,分别为 7.145%
和 17.14%,施用有机肥和有机肥+复合肥的药效成分
含量次之 ,不施肥料的药效成分含量最低 ,为6.005%和
11.4%。因此 ,在“姜三七”的人工栽培过程中 ,合理的施
169
·中草药· 北方园艺 2011(14):170~ 172
作者简介:谢学强(1964-),男 ,硕士 ,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艺及观
赏园艺。
收稿日期:2011-04-11
基于甘孜州自然资源的野生天麻有性繁殖简易技术
谢学 强
(四川民族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系 ,四川康定 626001)
摘 要:在保护性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 ,介绍了利用居室一角 、家用压力锅 、电炉等简易设
施设备 ,进行甘孜州野生天麻有性繁殖栽培的实用技术。
关键词:天麻;萌发菌;蜜环菌;有性繁殖
中图分类号:S 56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009(2011)14-0170-03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主治高血压 、眩晕 、头
痛 、口眼歪斜 、肢体麻木 、小儿惊厥等症 ,为传统名贵中
药。甘孜州康定 、泸定 、丹巴 、九龙 4县出产野生天麻 ,
因其天然无污染 ,品质优秀 ,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但
在近三十年里遭到滥采滥挖 ,资源日益枯竭 ,且无序采
挖还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为此 ,对其进行驯化栽培
势在必行。这项工作可采用无性和有性繁殖 2种方法
来进行。其中 ,天麻有性繁殖栽培是利用其有性种子
萌发形成原球茎 ,之后依次长成米麻 、白麻和箭麻的过
程。此过程有 2 个关键环节 ,一是用共生萌发菌
(Germinal fungi)促进天麻有性种子萌发 , 克服其自然
发芽率极低的缺陷[ 1] ,二是让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与发芽后的麻体顺利地建立共生关系 ,保证天
麻继续良好地生长发育[ 2] 。该文介绍了如何保护性利
用甘孜州自然资源来进行野生天麻有性繁殖栽培的简
易技术。
1 瓶装天麻共生菌的培养
1.1 萌发菌培养料配制
配方:落叶阔叶树树叶 78%,麦麸或玉米粉 20%、
石膏1%、白糖 1%、水适量 。落叶阔叶树在甘孜州种
类多 、数量丰富 ,如青冈 、板栗 、桤木 、桦木 、滇榛 、野樱
桃等(下同)。
配制方法:先将树叶用水浸泡 2 d ,再将石膏 、白
糖 、麦肤或玉米粉搅拌均匀后洒入捞出沥干的树叶中 ,
加适量水充分拌匀。
装瓶:拌匀的培养料分装到罐头瓶中。装料时 ,用
肥不仅可增加产量 ,又可提高其有效药效成分含量 。
目前 ,在中草药野生资源濒危的紧张形势下 ,加快
野生资源的人工栽培 ,保持资源的稳定性越显重要。
该试验结果可为今后形成“姜三七”的人工栽培技术提
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同时也为保护中草药“姜三七”的
野生资源提供现实解决手段。
参考文献
[ 1] 方洪钜 ,余竟光 ,房其年 ,等.我国姜科药用植物研究Ⅳ姜三七挥发
油化学成分分析[ J] .色谱, 1984(1):35-37.
[ 2] 余竟光.我国姜科药用植物研究Ⅳ姜三七醌的化学结构[ J] .药学
学报 , 1983 ,18(8):39.
[ 3] 杨再 ,任春来 ,杨应娜 ,等.野生中草药的濒危与抢救[ J] .中国动物
保健 , 2010(6):30-31.
[ 4] 邢江宏.黄龙山林区野生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J] .陕西林业 ,
2008(6):17.
[ 5] 于彩莲 ,刘元英 ,彭显龙.中草药施肥研究状况及展望[ J] .东北农
业大学学报 , 2003 , 34(4):368-371.
Effect of Main Cultural Techniques on Production and Medicine
Ingredients of 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LI Li-shu ,HE Hai-wang , TAN Guan-ning , WANG Hui ,WEI Ben-hui
(Cash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Nangning , Guangxi 530007)
Abstract:Effect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different fertilizer levels and different fertilizer types on the yield of
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and medicine ingredients w ere studied in o rder to provide basis fo r 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cultivation meas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nting densit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yield
significantly.Compared with the t reatment of no manured , the yield of the treatment combination which used by
organic fertilizer and compound fertilizer was increased 198 percent , and the content of Camphor and Camphene by
using the compound fertilizer w ere increased 1.14 percent and 5.74 percent respectively.
Key words: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fertilizer;density;yield;medicine ingredients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