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杉阔混交林下套种黄花倒水莲生长效果分析



全 文 :第 40 卷 第 3 期
2 0 1 3 年 9 月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Jour of Fujian Forestry Sci and Tech
Vol. 40 No. 3
Sep.,2 0 1 3
doi:10. 3969 / j. issn. 1002 - 7351. 2013. 03. 26
杉阔混交林下套种黄花倒水莲生长效果分析
张海龙
( 宁化县林业总公司,福建 宁化 365400)
摘要:在杉阔混交林不同郁闭度林冠下进行套种药用植物黄花倒水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黄花倒水莲在郁闭度 0. 1 ~ 0. 9
之间的林冠下均能生长,而以郁闭度 0. 1 ~ 0. 3 的林冠下种植的黄花倒水莲株高、地径、根、茎叶生长量最大,成活率最高;
郁闭度 0. 3 ~ 0. 5 林冠下种植次之,黄花倒水莲种植在郁闭度 0. 7 以上的林冠下虽然能成活,但是生长量最小。
关键词:郁闭度;黄花倒水莲;套种;生长量
中图分类号:Q949. 753.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7351(2013)03 - 0113 - 04
Fir and Broad Forest Interplanted Polygala fallax Growth Effect Analysis
ZHANG Hai-long
(Ninghua Forestry Corporation,Ninghua 365400,Fujian,China)
Abstract:Under the different fir and broad mixed forest canopy densities of canopies,the medicinal plants yellow flowers pour water
lilies cultivation contrast test were conduc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Polygala fallax canopy density from 0. 1 to 0. 9 grew under
the canopy density of 0. 1 to 0. 3,plant height,ground diameter,root,leaf had the largest amount growth,and the highest survival
rate,followed by 0. 3 to 0. 5,yellow pour water lilies planted over canopy density of more than 0. 7 under the canopy,although they
could survive,but had the least amount of growth.
Key words:canopy density;Polygala fallax;interplantation;growth amount
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1. )又名黄花远志、倒吊黄花、黄花参、观音串等,为远志科远志属灌
木,是珍稀药用、观赏植物;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1 - 3],喜荫,生长于林冠下、
林缘路边等。主要以根茎入药,叶片及花也有药用价值,具有滋补筋骨、补气血、散瘀消肿、舒筋活络、去风
祛湿、止痛功效,可治疗外伤出血、虚弱虚肿、急慢性肝炎、腰腿酸疼、跌打损伤、黄疸、白带、血崩、月经不
调、子宫脱垂、产妇虚弱、产后血虚、病后虚弱、脾虚水肿、劳损性腰腿痛等,近来临床上用于调节血脂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4 - 14]。此外,花期从夏至秋,长达 90 d 以上,花序倒垂,鲜黄色,长 20 ~ 30 cm,奇特、美丽,
可作为药用、观赏花卉植物开发利用[15]。由于药用价值高,市场价格逐年攀升,民间采挖严重,加之自然
再生繁育率低,野生资源已日益枯竭。因此,开展黄花倒水莲的资源培育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十分必要。
针对目前黄花倒水莲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其成分结构、药理作用等医药方面,对黄花倒水莲人工栽培技
术上研究很少,本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14,16 - 17]的基础上,以黄花倒水莲的生物学特性为基础,开展
黄花倒水莲在不同郁闭度的林冠下套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林下套种黄花倒水莲提供了一定
的借鉴和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宁化牙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 67 林班 5 大班 5、6 小班,面积 5. 3 hm2。海拔
470 ~ 575 m,平均坡度 18°,林分主要树种为杉阔混交林,坡向东,土层厚度 55 ~ 85 cm,酸性红壤,立地质
量等级为 Ⅱ 级。年平均温度 15 ~ 18 ℃,1 月平均气温 4. 7 ~ 8. 2 ℃,7 月平均气温 24. 5 ~ 27. 2 ℃,极端最
高气温 38. 5 ~ 39. 2 ℃,极端最低气温 - 10. 9 ~ - 8. 9 ℃,年平均降水量 1700 ~1900 mm,全年无霜期 240 d,
收稿日期:2013 - 01 - 21;修回日期:2013 - 03 - 11
作者简介:张海龙(1974—) ,男,福建宁化人,宁化县林业局林业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培育工作。E-mail:392826626@
qq. com。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40 卷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2 试验方法
2. 1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同坡向不同郁闭度(0. 1 ~ 0. 3、0. 3 ~ 0. 5、0. 5 ~ 0. 7、0. 7 以上)的杉阔混
交林林冠下套种 1 年生的黄花倒水莲组培苗(由三明林校组培,宁化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011 年 5 月
移栽)试验,试验地内的林木采用去枝处理,满足各处理郁闭度要求。试验按坡位(上、中、下)设置 3 个区
组(重复) ,各区组均设 4 个处理,区组内各处理随机排列,在每个处理设置 1 个固定样地(20 m × 20 m) ,
在各处理及区组间设置保护行[18 - 19]。造林地采取林下带状清理,清除林下矮灌木及草本,挖定植穴(规
格为 0. 3 m ×0. 3 m ×0. 3 m) ,株行距 0. 5 m ×0. 5 m,各处理的苗木在种植前进行筛选,使其地径、苗高、单
株重基本一致(误差控制在 10%以内) ,于 2012 年 3 月完成栽植,当年进行劈草、病虫害防治等。
2. 2 调查及统计分析
于 2012 年 11 月,对各样地黄花倒水莲成活率、株高、地径进行调查,并在每个样地按平均株高、平均
地径随机采挖 3 株平均株,分别测定其根、茎叶生物量鲜重,试验数据使用 DPSv7. 55 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 1 杉阔混交林不同郁闭度林冠下种植黄花倒水
莲的成活率
由表 1 可知,在不同郁闭度林冠下种植黄花倒
水莲,以郁闭度 0. 1 ~ 0. 3、0. 3 ~ 0. 5 条件下成活率
最高,分别比郁闭度 0. 5 ~ 0. 7、0. 7 以上高出 2%、
6%。试验指标经方差分析(表 2)表明,各处理间
差异达显著水平。进一步显著性检验(表 1)表明,
处理 1、处理 2、处理 3 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与处
理 4 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 1、处理 2 与处理 4
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 2 杉阔混交林不同郁闭度林冠下种植黄花倒水
莲 1 a的生长差异
由表 3、表 4 可知,不同郁闭度林冠下套种黄
花倒水莲,其株高、茎叶、根净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
异;各郁闭度之间,以郁闭度 0. 1 ~ 0. 3 林冠下种植
表 1 杉阔混交林不同郁闭度林冠下种植黄花倒水莲的成活率
处理号 郁闭度 调查株数 成活株数 成活率 /%
1 0. 1 ~ 0. 3 300 294 98 a A
2 0. 3 ~ 0. 5 300 293 98 a A
3 0. 5 ~ 0. 7 300 288 96 a AB
4 0. 7 以上 300 276 92 b B
* :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为差异显著;不同大写字母为差异
极显著。下同。
表 2 杉阔混交林不同郁闭度林冠下种植黄花倒水莲
成活率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区组间 32 2 16 6 0. 0370
处理间 72 3 24 9* 0. 0122
误差 16 6 2. 6667
总变异 120 11
* :* 为差异显著。
黄花倒水莲的株高、地径净生长量与净生物量最大,分别是 31. 17 cm、0. 37 cm、63. 76 g·株 - 1,郁闭度 0. 7
以上其株高、地径净生长量与净生物量最小,只有 0. 67 cm、0. 04 cm、1. 55 g·株 - 1,株高、地径净生长量与
净生物量大小顺序是郁闭度 0. 1 ~ 0. 3 >郁闭度 0. 3 ~ 0. 5 > 郁闭度 0. 5 ~ 0. 7 >郁闭度 0. 7 以上;说明黄
花倒水莲在郁闭度 0. 1 ~ 0. 9 之间的林冠下均能生长,而以郁闭度 0. 1 ~ 0. 3 最适宜。LSD 法多重比较结
果(表 5)表明:郁闭度 0. 1 ~ 0. 3 与 0. 7 以上之间高净生长量、根、茎叶净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地径
净生长量差异显著;郁闭度 0. 1 ~ 0. 3 与 0. 3 ~ 0. 5 之间高净生长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地径净生长量、根、茎
叶净生长量差异不显著;郁闭度 0. 1 ~0. 3、0. 3 ~0. 5与 0. 5 ~ 0. 7 之间高净生长量及根净生长量存在极显著
差异,茎叶净生长量差异显著,地径净生长量差异不显著;郁闭度 0. 5 ~ 0. 7 与 0. 7 以上之间高净生长量存在
极显著差异,地径净生长量、根、茎叶净生长量无显著差异;高净生长量在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411·
第 3 期 张海龙:杉阔混交林下套种黄花倒水莲生长效果分析
表 3 杉阔混交林不同郁闭度林冠下种植黄花倒水莲 1 a的高径生长及生物量
处理 生长量 株高 /cm 地径 /cm 根(鲜重)/(g·株 - 1)
茎叶(鲜重)/
(g·株 - 1)
生物量小计(鲜重)/
(g·株 - 1)
1 栽植时 12. 00 0. 59 1. 18 1. 56 2. 74
调查时 43. 17 0. 96 44. 38 22. 12 66. 50
净生长量 31. 17 0. 37 43. 20 20. 56 63. 76
2 栽植时 12. 00 0. 59 1. 18 1. 56 2. 74
调查时 34. 33 0. 88 41. 82 21. 14 62. 96
净生长量 22. 33 0. 29 40. 64 19. 58 60. 22
3 栽植时 12. 00 0. 59 1. 18 1. 56 2. 74
调查时 29. 00 0. 70 13. 34 7. 56 20. 90
净生长量 17. 00 0. 11 12. 16 6. 00 18. 16
4 栽植时 12. 00 0. 59 1. 18 1. 56 2. 74
调查时 12. 67 0. 63 2. 42 1. 87 4. 29
净生长量 0. 67 0. 04 1. 24 0. 31 1. 55
* :苗木栽植时的生长量按栽植时筛选出的苗木株高、地径、茎叶、根鲜重平均值进行统计。
表 4 杉阔混交林不同郁闭度林冠下种植黄花倒水莲的高、径生长量和生物量方差分析
指标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高净生长量 区组间 46. 6317 2 23. 3158 11. 63 0. 0086
处理间 1480. 2292 3 493. 4097 246. 124** 0. 0001
误差 12. 0283 6 2. 0047
总变异 1538. 8892 11
地径净生长量 区组间 0. 2258 2 0. 1129 5. 286 0. 0475
处理间 0. 2124 3 0. 0708 3. 314 0. 0987
误差 0. 1282 6 0. 0214
总变异 0. 5664 11
茎叶净生长量 区组间 332. 5732 2 166. 2866 5. 626 0. 0421
处理间 908. 1304 3 302. 7101 10. 242** 0. 0089
误差 177. 3346 6 29. 5558
总变异 1418. 0382 11
根净生长量 区组间 913. 6245 2 456. 8122 6. 318 0. 0334
处理间 3910. 5902 3 1303. 5301 18. 029** 0. 0021
误差 433. 8049 6 72. 3008
总变异 5258. 0197 11
* :* 为差异显著;**为差异极显著。
表 5 各处理多重比较及差异显著性检验
处理 高净生长量 地径净生长量 茎叶净生长量 根净生长量
1 31. 16 aA 0. 37 aA 20. 56 aA 43. 20 aA
2 22. 33 bB 0. 29 abA 19. 58 aA 40. 64 aA
3 17. 00 cC 0. 11 abA 6. 00 bAB 12. 16 bB
4 0. 67 dD 0. 04 bA 0. 31 bB 1. 24 bB
4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黄花倒水莲在郁闭度 0. 1 ~ 0. 9 之间的林冠下均能生长,但以郁闭度 0. 1 ~ 0. 3 林冠下
高、径净生长量及根、茎叶净生物量最高。因为在较低郁闭度下,既能满足黄花倒水莲生长发育所需的光
·511·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40 卷
照条件,林木又能给黄花倒水莲适当遮荫、降温,促进其生长。
黄花倒水莲主要药用部位是根和茎,在郁闭度 0. 1 ~ 0. 3、0. 3 ~ 0. 5 林冠下,根、茎叶净生长量无显著
差异,表明在郁闭度 0. 1 ~ 0. 5 的林冠下都适宜种植黄花倒水莲。
本次研究对象仅为当年种植的黄花倒水莲高、径净生长量及茎叶、根生物量净鲜重,至于以后的黄花
倒水莲年净生长量情况如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书坤,李恒,陈邦余 . 中国植物志:第 43 卷,第 3 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51 - 152.
[2]广西植物研究所 . 广西植物名录:第 3 册双子叶植物[M]. 广西:广西植物研究所,1971:75.
[3]张培轩,段瑞,黄鹏 . 中国远志属植物资源及地理分布[J]. 基层中药杂志,2002,16(6):42 - 43.
[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云南植物志:第 3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577.
[5]谢万宗,范崔生,朱北仪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791.
[6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下册[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079.
[7]李萍 . 黄花参抗衰老作用的初步探讨[J]. 云南中医杂志,1906,16(4):13 - 14.
[8]郭建功,李钟文 . 黄花倒水莲对实验性动物心脏功能的影响[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12(3):40 - 42.
[9]杨春华,陈新宇,郑少平 . 黄花倒水莲治疗高脂血症不同证型的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5(12):19 - 20.
[10]李丽,朱丹妮,严永清 . RP - HPLC 法测定黄花倒水莲中两种口山酮的含量[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33(1):42 -
44.
[11]廖学舰,王会平,李宝灵 . 富含 11 -廿碳烯酸的黄花倒水莲种子油[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1998,6(4):362 - 364.
[12]徐宏江,徐增莱,朱丹妮 . 广西黄花倒水莲资源调查及总皂苷含量比较[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12(1):47 -
49.
[13]林黎琳,黄锋,陈四保,等 . 黄花倒水莲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1):827 - 830.
[14]张杭颖,郑可利,卓翠蓝,等 . 药用植物黄花倒水莲研究进展[J]. 三明学院学报,2008,25(2):197 - 199,203.
[15]孔运甫,李胜福 . 观赏药用花卉———黄花远志[J]. 中国花卉盆景,1997(11):8.
[16]蔡仕珍,陈其兵,叶充,等 . 激素和基质对黄花远志扦插生根的影响试验[J]. 四川林业科技,2005,26(1):65 - 67.
[17]刘秀芳,林文革,陈绍煌,等 . 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种子,2012,31(2):57 - 59,
63.
[18]潘标志 . 杉木林冠下虎杖不同栽培方式生长效果分析[J]. 林业科技开发,2009,23(3):55 - 58.
[19]黎茂彪,林玉武,蔡国群 . 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林下药用植物栽培研究[J]. 华东森林经理,2012,26(1):39 - 41.
( 上接第 77 页)
[2]张剑都 . 3G技术在森林火灾应急指挥中的应用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37 - 39.
[3]杨国斌 . 大理市苍山旅游风景区防火体系建设现状及林火管理对策[J]. 福建林业科技,2009,36(2):202 - 206.
[4]柯颖智 . 数字视频监控技术[J]. 现代电视技术,2004(6):152 - 157.
[5]高岳 .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在 WCDMA网络中的实现[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7:45 - 47.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