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1 期 试 脸 简 报
从表 4看出 , 木材的各项强度随树木生长高度而递减 , 除顺拉外都是第 1 节最大 , 第 4
节最小 , 说明树龄越大 , 心材部价越多 , 张度就越大 。 抗劈动 上 、 下差别不大 , 径面和弦面
的差别亦不明显 , 说明使用时取材不受径 , 弦面的限制 ,
综合 七述 , 川辣生长快 , 材质尚好 , 加工容易 , 一可左盆碱地地 区推 广发镬 ,
油 桐 根 腐 病 的 研 究
一一病原菌腐皮镰抱油桐专化型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
油 桐 很 腐 病 研 究 协 作 组
腐皮镰抱油桐专化型 ( 以下简称 I了 s a ) 是 1 98 5年 2 月 3 0 日从万县国家乡油桐病区病株中
分离出的 一种病原菌 。 经接种和 回接试验结果 证明 , 此菌足引起油桐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 。
定名腐皮镰抱油桐专化型 ( I户u s a r i u m S o l o a n i ( M a r t ) S :比 e f . s p A l e u r i t e s c h e n e t
X i a 。 )
。 此菌对幼 , 成年桐树均能为害 , 特别对 10 一 2 。年生树为害最重 。 受害的植株初期
地 上部份叶片变小 , 出现火水症状 , 地下部份须根腐烂逐渐蔓延到侧根 , 最后导致整株估萎
死亡 。
木文报道 F s a 菌株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 供参考 。
一 、 材料和方法
1
、 形态特征的观察 , 将纯化的 F s a 菌株培养在 F D A 培养墓上 , 肉周后观测菌落大小 ,
形态 、 色泽等 。 显微镜观 测分生抱子的形状 , 大小 , 着生位置 。 分生袍子梗形状及厚垣抱 了
的大小 , 形状等。
2
、 分生抱子萌发高峰期测定 : 取 自同一时间培养的病株制成抱子悬液 , 用玻片表皿 内
保湿培养法将抱子悬液滴在玻片上 , 在 25 ℃ 1亘温箱中培养 2 、 4 、 6 、 8 、 1 0 、 12 、 1 6 、 1 8 、
2 4小时 , 10 义 6 。倍显微镜 一 F随机取自 10 个视野观察分生抱子萌发情况 , 统计每个时间的萌发
率 。
3
、 分生抱子生存力的测定 : 将取 自同 一时间培养的病菌涂抹在载玻片上 , 在 自然环境
中分别干燥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天 , 然后用玻片悬滴法保湿培 养 2 4 小 时 , 在
10 又 6。倍显微镜下随机观察 10 个视野 , 统计各干燥时间袍子萌发率 。
4
、 温度对分生袍子萌发的影响 : 利用恒温箱和冰箱控制不同的温度梯度 , 用玻片悬摘
法将同 一时间培养的病菌抱子悬液于载玻片 _匕 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培养 2 4小时 , 在 10 x 6 0倍
显微镜下随机观察阳个视野统计不 同温度梯度的分生抱子萌发率 。
5
、
P H值对分生抱子萌发的影响 : 用 H C I或 N a O H将病菌分生饱 子制成不同 P H值的很
肖肖贵执笔 . 陈 ’ .了常主任工工肚师 ` 「 阅 。
四 川林业 料技 8卷
子悬液 。 用玻片悬滴法将抱子悬液在载玻片上 。 置于 5 2℃恒温箱中培养 5 2小时后 , 在 10 X 6。
倍显微镜下 随机观察 10 个视野 , 统计抱子萌发率 。
6
、 温度 、 P H值 、 营养对 F s a 菌丝生长的影响 :
①用 P D A 固体培养基制成平板 , 将同一培养时间的病菌接种在平板上 , 用恒温箱和冰
箱在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培养 , 每个温度梯度检查 10 个菌落 , 统计各温度菌落的大小 。
②用 H C I或N a O H调节 P D A 固体培养基的 P H值后制成平板 ,将病菌接种在平板上 , 25 ℃
但温箱中培养 4 天后测定菌落大小。
③将 F s a 菌株接种在 P D A 、 P S A 、 察长 , 汕桐组织液 + 2 物葡萄糖 、 油桐组织液 + 2 呱
蔗搪 、 汕桐组织液十 2 肠乳糖 , 油桐组织液十 2 肠麦芽糖 , 油桐组织液 。 每种培 养 基 均 扣
巧肠的琼脂制成固体培养基 。 每种培养基接种 10 个菌落在邓℃恒温箱中培养 5 天后 , 统计各
培 养基上菌落的大小 , 记载菌落的色泽和生长情况。
二 、 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 、 形态特征 :
在 P D A 培养基上 F s a 菌株培养 2 4小时后开始出现 白色的菌丝 。 4 8小时形成乳头状 的 、 边
一缘整齐的园形菌落 。 4 天后菌落中心出现奶油黄色的分生抱子堆 。 在 F D A 培养基上不产生
色素 。
F s a 菌株的小型分生抱子假头状着生 、 淡黄色 , 不透 明 , 少数透明 、 豆形 、 香蕉形 、 楷
肠形 、 椭 园一长椭园形 , 0 一 1 格 , 在 P D A 培养基上培养 20 天后大小为 6 . 9一 2 5 . 3 X 2 . 6 一
4
.
6微米 ( z s . s x 3 . 8 ) 。
大型 分生抱子着生在瓶梗状的分枝和不分枝的小梗上 。 淡黄色 , 不透明 , 少数透明 、 镰
刀伏 , 梭状 , 纺锤状 、 两端细胞短 , 狭窄 、 钝 圆 , 光滑 , O 一 5 格 , 3 格极 多 。 极 少 有 足
咆 。 在 P D A 培养基上培养 2 0天后大型分生抱子大小为 :
格数 大小范围 (微米 ) 平均 (微米 ) 占总抱子比例 (肠 )
0 3 6
.
3一 2 0 。 7 又 5 . 6 一 3 . 8 2 6 。 3 X 4 。 8 16 。 7
1 2 5
.
3一 1 6 。 I X 5 . 2 一 2 . 3 Z O . g X 4 . l 1 3 . 1
2 3 3
.
7一 2 0 . 7 X 5 . 1一 3 . 8 2 6 . 5 X 4 . 4 7 . 8
3 4 1
.
4一 2 3 . O X S . l 一 3 . 8 3 2 。 7 X 4 . 6 6 1 . 4
4 4 6
.
0一 36 。 3 X 5 . 2一 4 . 8 4 0 . 8 只 4 . 了 4 。 3
5 4 6
.
9一 3 3 。 3 X 4 . 8一 4 . 6 4 1 . 6 X 4 。 了 () . 2
厚垣泡子串生 、 顶端单生 , 单细胞或双 细胞 , 大小为 6 . 。一 1 . 5微米 。
二 、 生物学特性 :
1
、 分生袍子萌发高 峰期的测定 :
图 1着 出 , 分生抱子随着时间增长荫发率增高 , 到 16小时萌发达到最高峰 , 然后随着时间
增长萌发率趋于稳 定 。 通过实验 F sa 菌株分生抱子萌发率与时 间 呈 线 性 关 系 Y 二 25 . 86 +
2
.
4t
, 相关系数 r 二 0 . 8 8 6 5二 > P o . 0 1 。 时间与萌发率正相关极显著。 经 X Z 检验 ( X Z = 4 . 0 1
< P o
.
05 ) 实验曲线与理论曲线吻合 。
1期 试 验 简 报 6 7
2
、 分生抱子萌发力率测定 :
从图 2 看出 , F s a 菌株萌发力随着干燥时间的增长而萌发率降 低 , 干 燥 7 天 后 , 分 抱
子失去萌发力。 因此 F s a 菌株萌发力只能 维持 5 天左右 。 经函 数分析 , 此菌株萌发 一与干燥时
间存在对数函 数关系 Y 一 4 8 . 9 6一 2 2 . s ln T 。 F S a 菌株萌发率 一与干澡时间存在负相 关 ( r ~ 一
。 . 9 8 3二 ) 极显著 。 经 X “ 检验 ( X “ 一 1 . 9 9 8 ) 实验曲线与理论曲线吻合 。
专~ 4钱 9` 一盆 j l。 下叫薪|料斜1 .ù明发牵八甲羚
宝列翔线
户 了
对个l计
t明公
/ 一 ~ 一~ 杯二~
,乙 - 一_ _ _一
/ 了
` ` ’ 望分眠丰自ù
,。
{
O上一一一一- 扮一一告一一一洲卜 ~ 一吮尸一一冬1 2 口 斗 。 七 了 吕 (于图 1 F s a 菌株分生抱 一子葫发与时间 图 Z F s a 菌株分生抱子生存力
花子气认推月不
三
图 3 P H 召王与 F s a 菌株分生袍 子萌发及菌丝 生 一长关系
3
、 尸H 傀对分生抱 户萌友和
菌丝生长的影响 :
实验结果表明 : F s ; 菌株分生
抱子萌发最适 P H值 6一 7 。 P H值在
2 以下时基木失去萌发力 。 此菌对
酸比对碱敏感 , 在 P H值 10 以上时
仍能萌发 。 经用不同P H位的 P D A 固
休培养基 对菌丝生长 测 定 , 经 右-
25 ℃恒温箱中培养 4 天后测定其菌
落大小结果表明 , P H 收 7 时菌落
最大 , P H值 2 时菌丝停止生长 , 这
与分生袍子荫发试验足相吻合的 。
4
、 温度对袍子萌发和菌丝 生
长的影响 :
图 4 表明 : F s a 菌株分生抱子
在 8 ℃开始萌发 , 在 28 ℃时萌发达
到最高峰 , 然后随着温度的升高 ,
葫发率逐渐 下降 , 当温度达到 38 ℃
时萌发几乎完全停止 。 为 了应证温
度对病蔺灼影 响 义 在 P D A 固 体
菌ù若大印
本|对叫.
袍子涌发
狂半毕一其 ,G
卯O4加幻叮叫70功30”
胞子行明滚率ǎ义à
图 4 温度 一与菌分生袍子及菌丝生 长的关系
四川林业科牙支 8卷
培养基中在各级温度等级上培养 。 培养 4天测定各级温度下培养的病菌菌落大小表明 , 温度在
12 ℃时出现菌落 , 在 28 ℃时菌落最大 , 然后随着 温度升高菌落大小逐渐减小 , 与分生袍子萌
发试验基本吻合 。
3
、 营养对 F s a 菌株生长的影 响:
表 l 可看 出 , 不同营养对 F sa 菌株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 在油桐组织液 + 2 肠葡萄糖和油
表 1 不 同营养对病菌生长的影响
一 , . , . 日 . . .\ 、
\ 详
{培养基{
P D A { P S A
{油桐组织液
}
} 十
油桐组织 、 液
+
业桐提…了由“ 组织液
+
{
+
结果 \ \ }: * : 萄 。 : 。 、 糖
「
: * : 。糖 { 2 * 麦芽糖{
氏
ù察
厅立~澡一}一 {一祥一 . 井一公「冬. …沙) -
十 生 长差 、 无气生菌丝 、 菌丝层稀薄 、 不产抱 、 产厚垣袍子
+ + 生长生较差 、 无气生菌丝 、 菌丝层稀薄 、 不产抱
+ + 十 生长良好 、 气生菌丝生长旺盛 、 絮状 、 菌丝层密厚 、 产生大量的淡黄色
分生抱子堆
桐组织液 + 2 肠蔗糖培养基中生 长最好 , 菌丝层 密厚 , 气生菌丝 生 决旺盛 , 菌落 形 如 乳 斗:
伏 , 乳白色边缘整齐 , 培养 5 天后在菌落中心产生奶油黄 色的分生袍子堆 。 在油桐组织液 +
友 2 营养对病菌生长试验方差 分析
QJQ口八匕一咋`
变异来源 }平方和」
区组间 82 1 . 3
处理间 1 1 75 . 49
机 误 3 3 1 0 . 7 7
泣、 不口 ` 5 3 1 0 . 5 9
自由度4 方差 {_ F F
9 1 9 1
.
2 6
7 16 7
.
9
l
。
7 4
3
。
2 .
2
。
0 4
2
。
1 7
5 2
.
5 5
2 0/ 乳糖培养纂中 5 天后产生大量的厚垣袍
子 , 这说明 F s a 菌株不能利用乳糖 作 为 碳
源 , 在 单一的葡萄糖凉脂培养基或油桐组织
液琼脂培养基中不产生大型分生抱子 , 厂砚生
菌丝稀少 , 营养菌丝在培养基中呈放射 L狡生
长 。
通过方差分析表明 , 不同营养对病菌海
丝 生长有显著的差异性 ( P 0 . 0 5 ` F处 )处巡
间差异显著 , 这说明油桐组织液 、 2 肠蔗塘
或葡萄糖是 F s a 菌株生长的最适营养来源 。 试验所造成的误差不显著 , 而 F s a 菌株生长 的 差
异主要来源于营养 。
三 、 讨 论
1
、 根据 F sa 菌株的形态特征 , 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寄主寄生性特点 , 与其它部份腐皮镰
泡专化型 比较 , 有一定的差异性 。
Z F s 、 菌株的变异性很大 , 在不 同的培养基上其分生抱子大小和生理特性略有差异 。 经
(下按 7 5 页 )
1期
2
、
考 察 报 告
在平缓地带 , 实行浅耕深翻表土 , 增子川 丘壤通 i瑟比 , 促进有机质的转化 , 增进土壤
速效养分的积累 , 以利 于竹林生 一长。
3
、 适时增施钾肥和硼肥 , 提高新竹的木质化程度 , 促使竹株再生能力 , 增强竹林的抗
忆几。
4
、 汪未受害竹材: 内 , 秋冬李并 浅毕零行企的病竹 , 在发笋 , 上林 , 汗排时期 , 发现病
竹 , 2之时1 进行清除 , 以减少病源。
(三 ) 科学试验
1
、 在竹 沐发病期内 , 定点 , 定袜和定期的观 察和研究 , 确定病原种类 , 掌杯病害过程
和规律 , 以便对症防治 。
2
、 夕于展竹 讨、 结构 , 竹休生 长和土壤条件 , 竹 林营养 和施肥 , 大量元索和微址元素合理
配 比等研究 , 为竹 沐的科学经营打下基础 。
3
、 尽管在 3 一 5 年 , 竹海尚无大面积少日乞的征兆 , 但本区确有零星开花竹株的存在 ,
阴此 , 少干展预防和延期楠竹林开花的研究是必要的 , 否则将有措手不及之虞 。
4
、 对天气灾害 , 酸雨 、 酸雾的监测和研究 , 以探讨大乙元污染对竹海为害的 叮能性和 担
制途径 。
(四 ) 列题攻关
考察认为 , 为了有效地保护 “ 蜀南竹海 ” 资源 , 建议上级科研管理部门将 《蜀南竹海楠
竹林话死的控制研究》 , 列入重点研究课题项 目 , 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 , 争取在较短时期内
提 出灾害成因和 控制措施 , 以确保竹海苍翠 一民青 , 为民造福 。
(上接 6 8 页 )
过 长时期在 4 ℃ 以下存放和多次转种 F s a 菌株的分生抱子大小有明显的变化 。 并能引起分生
抱子萌发力大大降低 , 转种四代基本失去萌发力 。
3
、
F s a 菌株对 P H值的敏感性试验表明 , 在 P H依 7 左右分生抱萌发率最高 , 在 5 以下
时萌发率较低 , 但在 P H值 9 时萌发率仍然较高 , 说明此菌对酸比对碱敏感 , 这 与油桐根腐
病发生在 偏碱性土壤中是相吻合的 。
4
、
F s a 菌株发生变异性是 以整个镰抱霉属真 菌易突变是有共性的 , 至于 F S a 菌株突变
的制机 , 分生袍子丧失萌发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5
、 经过以上 F s a 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在油桐根腐病防治试验中采取酸化上壤和药
物配合是防治途径之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