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苦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措施



全 文 :28~30℃时,分生孢子在水滴中 35~45 分钟的暂短时间内就
可萌芽。 当植株进入 1~3穗果膨大期时,在下部和中下部较
老的叶片上开始发病,并发展迅速,然后随着叶片的向上逐
渐老化而向上扩展,大量病斑和病原都存在于下部、中下部
和中部植株上。当然,肥力差、管理粗放的地块发病更重。另
外土质粘重或者土质砂性强的地块发病重。
2.3 防治方法
2.3.1 选用抗病品种。 佳粉 15号、晋番茄 1号、中蔬 4号和
5号等品种高抗早疫病。
2.3.2 加强田间管理。 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增施基肥,尤其
是磷钾肥;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摘除底叶,加强通风透
光;浇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避免叶面结露,防止空气湿度
过大。
2.3.3 药物防治。 以防为主,从苗期开始,每隔 7~10天喷药
1 次。 可用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5%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1∶1∶200倍波尔多液喷雾。还可用 45%百菌清烟雾剂,亩用药
250 克,由里向外逐次点燃烟剂,密闭大棚或温室,熏烟 2~3
小时,效果显著。
3 番茄叶霉病
3.1 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叶面出现不规则形或椭圆形
淡黄色褪绿斑,叶背病部出现白色霉层,后霉层变为灰褐色
或黑褐色绒状。 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黑霉。 果实
染病,果蒂附近或果面形成黑色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硬化
凹陷,不能食用。 茎叶、果柄染病与叶片相似。
3.2 发生条件
叶霉病病菌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20~25℃。一般气温
22℃上下, 相对湿度 90%以上, 有利于病源侵染和病害发
生。 空气相对湿度低于 80%,影响孢子的形成和萌发,不利
于病害发生。
3.3 防治方法
3.3.1 做好种子选用和种子处理。 对种子采用 52℃热水处
理 30分钟的措施,以清除种内外的病原。 处理完后,最好再
用清水漂洗几次,以清除初次水中和种表附着的病原体。
3.3.2 栽培管理控制。 在施足磷、钾肥的基础上,经常注意
大棚的通风换气,加大行距增加光照面积。
3.3.3 高温闷棚。 选择晴天中午时间,给以两个小时左右的
30~36℃高温处理,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对病原有积极的控
制作用。
3.3.4 药剂防治可选用 10%世高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或
50%利霉康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40%福星 4000~6000 倍
液均匀喷雾防治。 注意交替用药。
·24· 欢迎刊发广告,欢迎种业界商家朋友赞助、协办。
植物医院
根结线虫病是近些年新发展起来的病害,仅在局
部地区发生分布,保护地种植受害较严重,有进一步
发展的趋势,一旦发病,病害株率可达 80%~100%,减
产 30%~60%,甚至造成绝收。
1 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苦瓜根部,受害植株表现为侧根和
须根比正常植株增多,在幼嫩的须根上形成球形或不
规则形瘤状物, 大小随线虫寄生时间长短和数量而
异,单生或串生。 瘤状物初为白色,质地柔软,后呈褐
色或暗褐色,表面粗糙、龟裂。 受害植株多在结瓜后表
现症状,地上部长势衰弱,叶片由下向上变黄、坏死,
至全株萎蔫死秧。
2 发病规律
北方菜区,线虫主要以雌成虫在根结内排除的卵
囊团随病残体在保护地土壤中越冬。 温度回升,越冬
卵孵化成幼虫,或部分越冬幼虫继续发育在土壤表层
内活动。 幼虫在根结内发育为成虫,并开始交尾产卵。
卵在根结内孵化,一龄幼虫留在卵内,二龄幼虫钻出
寄主进行再侵染。 土温 20~30℃,湿度 40%~70%条件
下线虫繁殖很快,容易在土内大量积累。 一般地势高
燥、土质疏松,及缺水缺肥的地块或棚室发生较重,通
常温室内重于大棚,大棚又重于露地。 此外,重茬种植
发病较重。
3 防治方法
无病土育苗,病害常发区选用无虫土或大田土育
苗,施用不带病残体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也可用基
质育苗,同时注意防止人为传播。
重病地块收获后应彻底清除病根残体,深翻土壤
30~50厘米,在春末夏初进行日光高温消毒灭虫。即在
前茬拉秧后分别施生石灰和碎稻草 4.5~7.5 吨/公顷,
翻耕混匀后挖沟起垄或作畦,灌满水后盖好地膜并压
实,再密闭棚室 10~15 天,可将土中线虫及病菌、杂草
等全部杀灭。 处理后注意增施生物菌肥。
药剂可选用 1.8%虫螨克乳油 10~15 升/公顷对水
均匀施于苗床,或施于定植沟或定植穴后再播种或定
植。 还可选用 98%~100%必速灭微粒剂 75~120 千克/
公顷,均匀撒施或沟施于 20 厘米表层土内,施药后立
即覆土、 洒水封闭或盖膜 7~12天后, 松土放气 3~10
天,再播种或定植。亦可用 22.5~30千克/公顷的 3%米
乐尔颗粒剂均匀施于定植沟穴内。
苦瓜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措施
蔬菜科技
服务新农村 致富百姓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6.0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