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苹果叶螨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全 文 :第 1期 (总第 79期 ) 2000年 2月     山西果树  SHANXI   FRUITS         No . 1  Feb.
文章编号: 1005- 345X( 2000) 01- 0028- 01               中图分类号  S436. 611. 2 文献标识码  B
苹果叶螨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徐宇新 郭拴凤 李夏鸣
(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太谷 030800)
   90年代以来 ,苹果叶螨在我省历年呈扩
展趋势 ,为了提出有效对策与防治措施 ,我们
于 1991~ 1994年对其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方
法进行了研究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方法与结果
1. 1 自然消长规律观察
1. 1. 1 越冬卵孵化与物候期调查
方法: 在本所苹果园选越冬卵集中的枝
痕 4~ 5处 ,上下涂白漆带和凡士林 ,从 4月
中旬开始 ,每日查幼螨数量后擦净重涂凡士
林并记载物候期。
结果:① 4月中旬日均温 12℃ (金冠花序
分离 )时 ,冬卵开始孵化 , 16℃ (初花至盛花
期 )达盛期。 整个孵化期历时 12~ 18天。 ②
越冬卵自然孵化率 60. 1% ~ 85. 4% 。③越冬
卵分布因密度不同而异 ,轻者在 1年生枝基
部背面枝痕处占 54. 5%、芽背和芽腋占
22. 3% 、枝条上占 23. 2% ;重者在 1~ 3年生
枝条上分别占 34. 1%、 49. 4% 、 16. 5%。
1. 1. 2 成螨自然消长规律调查
方法: 在本所选 30年生树 5株 ,从 4月
下旬开始调查 ,隔 5日 1次 ,每树按东南西北
中查叶 4片 ,统计数量 ,直到成螨结束为止。
结果:成螨于 4月下旬出现 , 10月中旬
结束 ,有 180天田间可见到成螨。前 3代较整
齐 ,分别为 4月 25日至 5月 20日、 5月 20日
至 6月 10日、 6月 8日至 25日 ,以后世代重
叠。全年高峰期 5月 28~ 31日 , 1年发生 6~
7代。 成螨于 8月下旬开始产越冬卵 , 9月中
旬末达盛期 , 10月底结束。
1. 2 室内饲养观察
方法:水培和盆栽苗木法。每叶接初孵幼
螨 1~ 2头 ,每日检查、记载虫态、历期、温湿
度等。
结果: ①室温 11~ 24℃、相对湿度 70%
~ 80% ,越冬代和第 1代静止期及卵期 14. 6
~ 14. 8天 ,占总历期的 45. 0%~ 54. 1% ;活
动期 18. 2~ 18. 4天 ,占 54. 9%~ 55. 0%。在
室温 26~ 29℃、相对湿度 80% ~ 90%条件
下 ,第 4代静止期和卵期 9. 1天 ,活动期
12. 5天 ,分别占总历期的 41% 、 59%。②盆栽
法比水培法成螨寿命长、产卵量多。前者平均
寿命 12. 2天 ,产卵 35粒 ;后者分别为 8. 9
天、 14. 3粒。
1. 3 农药筛选
方法: ①选 1~ 2年生枝痕冬卵集中处 ,
上下涂白油漆和凡士林封闭 ,药前查基数 ,药
后查药效。②田间采集带幼、若螨叶片携回室
内 ,镜检基数 ,药后保湿饲养 ,定期检查。③每
株树标记叶 20片 ,重复 2次 ,药前查清成螨
数量 ,药后查药效。均以喷清水为对照。
结果: 所试 20%哒螨酮等 9种农药对越
冬卵的防效仅 7. 65%~ 36. 9% ;对幼、若螨
的防效均在 94. 38%以上 (表 1)。 经田间试
验 , 20%哒螨酮、 20%牵牛星、 20%灭扫利等
防治成螨效果均达 95%以上。
表 1 室内杀苹果叶螨若螨药剂试验
药   剂 浓度
(倍 )
供试
虫数
活虫

杀虫率
(% )
校正杀虫
率 (% )
20%哒螨酮 3000 934 0 100 100
20%牵牛星 4000 787 0 100 100
5%尼索朗粉 2000 573 2 99. 65 99. 62
5%尼索朗油 2000 611 16 97. 38 97. 15
50%托尔克 3000 338 19 94. 38 93. 88
10%天王星 5000 482 0 100 100
50%溴螨脂 1000 531 0 100 100
20%灭扫利 2000 586 3 99. 49 99. 47
40%水胺硫磷 2000 479 0 100 100
20%三氯杀螨醇 1000 390 16 95. 90 95. 53
CK 清水 438 402 8. 22
注: 活虫数为用药后第 5天的调查数 ; CK的杀虫
率 8. 22%为自然死亡率
1. 4 天敌种类调查
方法:在田间调查成螨消长规律的同时 ,
对其天敌种类、数量、跟随时期进行了调查。
结果: ①已知捕食性天敌有深点食螨瓢
虫、小花蝽、捕食螨等 15种。当越冬卵孵化初
期 ,天敌紧随上树。捕食螨对叶螨后期卵控制
效果显著。②经实地调查 ,天敌与叶螨比为 1
∶ 20~ 30时可有效控制成螨为害 , 1∶ 40~
50时可抑制成螨不造成经济损失。
2 结论
2. 1 金冠花序分离期至盛花期即日均温 12
28
~ 16℃时和 5月底是防治幼、若螨和成螨的
关键期。
2. 2  20%哒螨酮等 9种农药防治幼、若螨和
成螨的效果均在 95%以上 ,可交替使用。
2. 3 叶螨天敌深点食螨瓢虫、小花蝽、捕食
螨为优势种 ,跟随紧密 ,应保护和充分发挥其
作用。 天敌与叶螨比在 1∶ 20~ 30时可控制
叶螨为害 , 1∶ 40~ 50时尚不造成经济损失 ,
可作为生产上用药的参考指标。
(收稿日期: 1999-11-10)
注: 曹克诚、李润临植保专家为原课题主持人。
第 1期 (总第 79期 ) 2000年 2月    山西果树  SHANXI  FRU ITS         No. 1  Feb.
文章编号: 1005- 345X( 2000) 01- 0029- 01               中图分类号  S436. 611. 1 文献标识码  B
苹果烂果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隋志国 祝服奎 刘春香 李先军 高秀云       刘建标     
     (山东省成武县林业局 , 274200)        (河南省孟津县朝阳林果站 , 471131)
  苹果烂果病是由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
和褐腐病等综合侵染造成的。近年来 ,鲁西南
苹果烂果日趋严重 ,据调查 ,一般果园烂果率
30%~ 40% ,严重者 50%~ 70% 。自 1995年
以来 ,我们调查了烂果病的发生原因 ,并探索
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 ,烂果率控制在
5%以内 ,现总结如下。
1 田间烂果病的发生原因
1. 1 高温多雨 据气象资料 ,我区年降雨量
672. 1mm ,且主要集中在 5~ 8月份 ,而此期
温度又较高 ,这种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为轮
纹病、炭疽病菌孢子的繁殖、散发提供了有利
条件 ,这是病害暴发的主要因素。
1. 2 树势过弱 刻芽、环剥、拉枝技术的应
用 ,激素的不合理喷布 ,负载量过大 ,土肥水
管理跟不上 ,树体过度衰弱 ,从而造成枝干轮
纹病及干腐病等烂果病菌的滋生蔓延 ,加重
了烂果病的发生。如城关镇烟庄村 ,由于连续
环剥造成树势极度衰弱 ,烂果率达 60%以
上。
1. 3 病菌源清除不彻底 没有彻底清除病
枝、病叶、病果等病菌源。如把病枯枝、果树支
棍、摘下的病果等带菌物堆在田间地头或路
边或随手乱扔 ,遇上气候异常病原菌繁殖传
播引起烂果病。另外 ,果园周围的篱笆、防风
林等都是病菌的栖息场所和传播源。
1. 4 抓不住病菌的侵染特点和防治时间、方
法 该病害具有以下侵染特点:①侵染时间
早。在我区 4月中下旬气温 15℃、降雨 10mm
以上 , 5~ 24小时即可完成初次侵染。②侵染
高峰集中。 4月下旬至 5月初苹果谢花后幼
果茸毛脱落及 6月初至 7月上中旬果实迅速
膨大、皮孔大而明显时为其侵染高峰。③潜伏
期相对较长。 前、后期侵染潜伏期为:轮纹病
80~ 180天和 15天 ,炭疽病 40~ 50天和 3~
13天。由于两种病害都是在果实发育前期侵
染果实 ,到果实发育中后期发病 ,有较长的潜
育期 ,而很多果农错误地把防治重点放在发
病期。 另外 ,田间喷药时习惯上只喷叶果 ,不
注意喷枝干、围墙等病原菌栖息场所 ,从而增
加了发病率。
1. 5 杀菌剂使用不当 在防治轮纹、炭疽等
烂果病的杀菌剂中 ,只有甲基托布津、多霉
清、多菌灵、乙磷铝等具有内吸杀菌作用 ,而
大多数是保护性杀菌剂。因此防治时 ,首先应
在病原菌侵入前用药 ,其次要弄清农药的性
质和防效 ,内吸性和保护性杀菌剂要交替使
用。
2 烂果病的防治措施
2. 1 增强树势 ,提高抗病能力 导致烂果的
轮纹、炭疽病菌都是弱寄生菌 ,容易侵染弱
树、弱枝 ,因此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是防病
的基础。应抓好土肥水管理 ,增施有机肥 ,配
方施肥 ;合理负载 ,尽量不割、剥 ,杜绝中干及
1年多次环剥 ;及时浇水和防涝 ;疏除密挤
枝、过低的群枝 ,打开层间距 ,改善树体通透
性。
2. 2 铲除病菌源 清除越冬菌源 ,如病果、
病枝、枯死枝、果树支棍、修剪后的散落枝 ;及
时刮除病瘤、病斑、翘皮 ,刮后用 5倍液的强
力轮纹净、菌毒清、“ 9281”系列等杀菌剂涂
刷 ,也可用涂白剂涂抹 ;休眠期内分两次对全
树及菌源处喷洒铲除性较强的杀菌剂 ,如
40%福美砷 100倍液加 5°Be石硫合剂或
80%五氯酚钠 200倍液加 5°Be石硫合剂 ;生
长季节摘除病果、病枝并及时销毁。
2. 3 抓住时机 ,科学用药 ①抓好早期防
治。谢花后 1周是防治的关键 ,用药以内吸性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