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11-02-19; 修订日期:2011-10-30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CDB419)
作者简介:应 程(1986-) ,女(汉族) ,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
从事中药的资源、鉴定和质量分析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万定荣(1958-) ,男(汉族) ,湖北京山人,现任中南民族
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与民族药资源、品质及应用研
究工作.
醉鱼草与巴东醉鱼草的显微鉴定
应 程,万定荣* ,李 聪,刘新桥,胡 婧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目的 研究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药醉鱼草和巴东醉鱼草的显微特征,并比较两者的显微结构差异。方法 采用显微
鉴别法研究两者茎和叶的横切面及粉末特征,并比较异同。结果 两种植物药茎、叶横切面的显微构造及粉末特征既有
许多共性,又各有差异。结论 研究结果为醉鱼草和巴东醉鱼草的应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鉴定依据。
关键词:醉鱼草; 巴东醉鱼草; 比较解剖研究
DOI标识:doi: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2. 03. 088
中图分类号:R28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12)03-0706-02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Two Crude Medicines from Buddleja
(B. lindleyana and B. albiflora)
YING Cheng,WAN Ding-rong* ,LI Cong,LIU Xin-qiao,HU J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430074,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two plant medicines Zuiyucao (Buddleja lindleyana Fortune)and
Badongzuiyucao(Buddleja albiflora Hemsl.)an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Methods The microscopic charac-
teristics of transversal cuttings and powders of the leaves and the stems were studied and compared using microscope. Results The
tissue structures were quite similar due to their close relationship but there still was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Conclusion The anatomical and the powder characteristics can be used for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the two phytodrugs and are parti-
cular useful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ir quality standards.
Key words:Buddleja lindleyana Fortune; Buddleja albiflora Hemsl.; Comparative anatomy
醉鱼草 Buddleja lindleyana Fortune和巴东醉鱼草 Buddleja al-
biflora Hemsl.为马钱科醉鱼草属植物,全草药用。醉鱼草属植物
分布于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热带至温带地区,共有约 100 种,我国
有 29 种,4 变种,分布于全国除东北地区及新疆以外的各省
区[1]。醉鱼草具祛风杀虫、活血之功效,主治流行性感冒、咳嗽、
哮喘、风湿性关节痛、蛔虫、钩虫病、跌打损伤、出血、痄腮等[2]。
同属近缘种巴东醉鱼草的全草为鄂西地区著名的民族药,常称为
“吊扬尘”,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血、解毒、止痒的作用,用于治
疗风湿麻木、关节炎、跌打损伤、骨折、皮肤瘙痒、湿疹、烧烫伤、蜂
窝组织炎、疮痈、脚癣、妇女阴痒[3]。目前对此两种药材鉴定方
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对两者茎和叶的横切面及粉末进行
了观察和比较研究,以期为后期深入研究、质量标准制定及临床
应用提供可靠的药材鉴定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Olympus光学显微镜(CX41,日本) ;显微描绘器及自制显微
描绘装置。药材样品醉鱼草和巴东醉鱼草分别于 7 月中旬采自
湖北罗田和巴东,经笔者鉴定并经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万定荣教
授核实为马钱科醉鱼草 Buddleja lindleyana Fortune和巴东醉鱼草
Buddleja albiflora Hemsl.的干燥地上部分。
2 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规定的显微鉴定法,取两种植物
药成熟的茎以及叶片,分别作徒手切片,研究观察横切面的组织
构造,并研究观察两者茎、叶粉末特征,用显微描绘装置绘制显微
简、详见图。
3 结果
3. 1 两种植物药的茎横切面
3. 1. 1 醉鱼草茎(直径 2 ~ 3 mm)横切面呈类方形或矩圆形,四
角具狭长脊状突起,脊状突起的先端较宽。表皮细胞 1 列,长椭
圆形,外有星状非腺毛、非腺毛和腺毛;星状非腺毛柄 1 ~ 2 个细
胞,其上有 2 ~ 6 个分枝;腺毛单细胞头单细胞柄,头呈切向延长
的长矩圆形,柄短。皮层较窄,石细胞多数个成群或单个散在
(老茎更多) ;纤维甚多,多成群,排列成断续的环带,纤维壁极厚
或较厚。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甚窄,黄棕色,外侧由 1 ~ 3 列
(老茎列数更多)扁圆形纤维构成断续环带,纤维壁略厚或较厚。
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宽,主要由导管、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组
成,导管较少,多单个散在,呈多边形、类矩圆形、类方形,径向排
列;纤维多呈多角形,壁较厚。木射线由 1 ~ 2(3)列细胞组成。
髓部较大,薄壁细胞呈多边形或类圆形,纹孔清晰。见图 1。
1.星状非腺毛 2.表皮 3.石细胞
4.皮层 5.纤维 6.韧皮部 7.木射线
8.导管 9.木质部 10.髓
图 1 醉鱼草茎横切面详图
·607·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年第 23 卷第 3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2 VOL. 23 NO. 3
3. 1. 2 巴东醉鱼草茎(直径 3 mm)与醉鱼草茎横切面的主要区
别为:横切面呈类圆形或长矩圆形,不具脊状突起。表皮外侧几
乎无毛。皮层纤维群发达,几连接成完整的不规则环带,纤维壁
较薄;皮层仅在靠近表皮和韧皮部侧分别有 1 列(局部几列)薄
壁细胞(老茎几无)。木质部导管多靠近髓部,木纤维壁较薄。
髓部甚大,约占整个横切面的 3 /4。见图 2。
1.表皮 2.石细胞 3.纤维群
4.韧皮部 5.木质部 6.髓
图 2 巴东醉鱼草茎横切面简图
3. 2 两种植物药的叶横切面
3. 2. 1 醉鱼草叶 叶片基部横切面:主脉在下表皮侧显著凸出。
上表皮细胞 1 列,细胞多呈类长方形、不规则长方形,外侧少见腺
毛和星状非腺毛;下表皮细胞椭圆形或不规则扁圆形,外侧密被
腺毛和多细胞星状非腺毛,腺毛的腺头多为单细胞,偶见 2 个细
胞,呈切向延长的长矩圆形,腺柄较短;星状非腺毛基部有单细胞
短柄,其顶端有 2 ~ 8 分枝,分枝长 18 ~ 88 μm,先端渐尖、钝尖或
圆钝。主脉处上、下表皮之内分别有 2 至数列厚角细胞。主脉维
管束外韧型,呈新月形,维管束周围有时可见有纤维稀疏排列成
断续的环带。韧皮部窄,外侧有单个散在或 2 ~ 3 个相聚的石细
胞,不规则扁圆形、卵形,壁较厚。木质部导管大,长圆形、长卵圆
形或长矩圆形,多 3 ~ 7 个径向排列。叶片栅栏组织细胞 2 ~ 3
列,约占叶片宽度的 2 /5,不通过主脉,细胞短柱状或柱状,壁呈
较小波状弯曲;海绵组织排列疏松。见图 3。
1.上表皮 2.栅栏组织 3.下表皮
4.星状非腺毛 5.腺毛 6.厚角组织
7.木质部 8.韧皮部 9.石细胞
图 3 醉鱼草叶横切面简图
叶片先端横切面与叶片中下部相比,主要区别为:叶片主脉
处在下表皮侧稍向下突出;叶片较薄,厚度为 70 ~ 230 μm(基部
叶片厚 180 ~ 300 μm)。木质部导管较少,1 ~ 3 个径向排列。
3. 2. 2 巴东醉鱼草叶 叶片基部横切面与醉鱼草相比,主要区别
为:主脉处的下表皮无表皮毛,其他处则密被毛,星状非腺毛分枝
仅 2 ~ 6,且分枝细长,长可达 480 μm,较直、略弯曲或略扭曲;腺
毛腺头多为 2 细胞;木质部相对较小,呈耳状弧形,其上方半围绕
以大型薄壁细胞构成的薄壁组织;栅状细胞仅 1 列,占叶片比例
较小,细胞较长,侧壁较直,或有明显或不太明显的波状弯曲。见
图 4。
叶片先端的显微特征与其基部大体相同,主要区别为:主脉
上侧没有被维管束半包围的大型薄壁细胞,木质部比例变大;主
脉处的下表皮在靠近叶片处有少量星状非腺毛和单细胞或 2 细
胞腺头的腺毛;叶片厚度远远小于基部厚度。
3. 3 两种植物药的粉末特征
3. 3. 1 醉鱼草(茎、叶)呈浅黄棕色。星状非腺毛多,无色至淡
黄色,具 2 ~ 8 个较短且略弯曲、弯曲或稍扭曲的分枝,分枝长短
不等,长 8 ~ 88 μm,基部较粗,先端较尖或圆钝,胞腔较大或细
狭,各分枝集生于一短的非腺毛柄上。腺毛少见,腺头 1 ~ 2 个细
胞,单细胞腺头呈类圆或长椭圆形,直径 9 ~ 15 μm,长达 25 μm;
2细胞腺头顶面观略呈长肾形,短径 10 ~ 15 μm,长径 22 ~ 50
μm。石细胞多数个成群或排成长条状,呈长方形、类方形、长矩
圆形,短径 12 ~ 40 μm,长径 30 ~ 120 μm,壁略厚,有的壁厚薄不
均,一面厚于另三面,纹孔、孔沟明显。纤维众多,淡黄色至黄棕
色,成束或单个散在,多细长且已碎断,壁较直,末端圆钝、钝或稍
钝,直径 7 ~ 25 μm,完整者长可达 1400 μm以上,壁较厚,胞腔细
狭或较大,有的纹孔、孔沟甚为明显。导管为螺纹和具缘纹孔导
管,直径 17 ~ 40 μm,螺纹导管螺旋状增厚纹理密集。叶肉组织
碎片可见,栅状细胞 2 ~ 3 列。见图 5。
1.上表皮 2.栅栏组织 3.下表皮
4.星状非腺毛 5.腺毛 6.厚角组织
7.木质部 8.石细胞 9.韧皮部
图 4 巴东醉鱼草叶横切面简图
1.星状非腺毛 2.腺毛(顶面观)
3.石细胞 4.导管 5.纤维
图 5 醉鱼草(茎、叶)粉末特征图
3. 3. 2 巴东醉鱼草(茎、叶)与醉鱼草粉末特征大体相同,其区
别主要为:星状非腺毛分枝略少,为 2 ~ 6 个(以 4 个为多) ,分枝
细长略弯曲,长 50 ~ 480 μm,先端较尖或渐尖,胞腔明显而极细
狭。腺毛 2 细胞腺头者呈类扁圆形或类圆形,直径约 16 μm。石
细胞长方形、类方形、矩圆形,以及不规则多边形,短径 20 ~ 60
μm。导管直径 12 ~ 63 μm。叶肉组织碎片可见,栅状细胞 1 列。
见图 6。
4 讨论
研究表明,醉鱼草与巴东醉鱼草茎、叶横切面和粉末有许多
共性显微特征。如茎的结构中,皮层都有石细胞和大量纤维聚集
成群,纤维群构成断续排列或几乎完整的纤维环带;叶片下表皮
都密被腺毛及星状非腺毛,维管束周围都散有少量石细胞等。但
·707·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2 VOL . 23 NO. 3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年第 23 卷第 3 期
两者可根据茎横切面四周是否有狭长脊状突起,表皮外侧是否有
表皮毛,皮层纤维群的排列情况,髓部的发达程度来有效区别。
也可根据叶主脉处下表皮是否有表皮毛,叶片栅状细胞的列数及
粉末中星状非腺毛的形态特征等加以区别。
1.星状非腺毛 2.腺毛 3.石细胞 4.导管 5.纤维
图 6 巴东醉鱼草(茎、叶)粉末特征图
醉鱼草是我国许多地区广泛应用的植物药,巴东醉鱼草虽在
国内主要药物专著上未见记载,但在湖北西部地区与同属另一种
植物大叶醉鱼草 Buddleja davidii Franch. 同为著名民族民间药
“吊扬尘”的来源,疗效肯定,有深入研究和开发的潜力。本文研
究结果为两种植物药的深入研究、应用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
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 61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66.
[2] 李 楠,庾石山. 醉鱼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2003,34
(8) :693.
[3] 方志先,赵 晖,赵敬华. 土家族药物志,下册[M]. 北京: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756.
收稿日期:2011-04-06; 修订日期:2011-10-22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No. 2006BAI06A01 - 01)
作者简介:袁海铭(1982-) ,女(汉族) ,江西南昌人,现任江西省药物研究
所助理研究员,学士学位,主要从事新药开发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
显微及薄层技术在毛冬青药材鉴别中的应用
袁海铭,陈新菊,曾宪仪
(江西省药物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29)
摘要:目的 建立毛冬青药材的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集不同地区的毛冬青药材,对药材粉末进行显微鉴
别,发现其共同的显微特征;采用薄层方法对毛冬青药材进行薄层鉴别,用其特征性对照品及对照药材来进行比较。结
果 显微鉴别显示多批药材粉末中均有淀粉粒、具缘纹孔导管、石细胞及晶纤维;薄层鉴别显示多批毛冬青药材在对照药
材及 IlexgeninA、毛冬青皂苷甲、毛冬青皂苷 B1 和毛冬青皂苷 B2 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所建立
方法适用于毛冬青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控制。
关键词:毛冬青; 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
DOI标识:doi: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2. 03. 089
中图分类号:R28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12)03-0708-02
Application of Micro - indentification and Thiner - layer Chromatograph in Ilex pubescen
YUANG Hai-ming,CHEN Xin-ju,ZENG Xian-yi
(Jiangxi Medicinal Research Institute,Nanchang 33002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method of micro -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and thin - layer chromatograph of Ilex Pu-
bescen.Methods The roots of Ilex Pubesens were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places and the common micro characters of the com-
pound were observed and identifid by TLC. Results The micro - identification showed the same characters:starch grains,bordered
pits vessels,stone cells and crystal fiber. The thin - layer chromatograph showed that the Ilex Pubescens had the similar spots with
the mixed reference substance and the reference medicine at the same position. Conclusion The method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and control the quality of Ilex Pubescen
Key words:Ilex Pubescen; Micro - identification; Thin - layer chromatograph
毛冬青药材来源于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毛冬青 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的干燥根。毛冬青的药材及制剂被广泛应用于心脑
血管系统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
炎、中心性视网膜炎、小儿肺炎等。在原毛冬青药材标准[1]中无显
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我们在对毛冬青药材的研究过程中,完善了药
材的质量标准[2,3],并增加了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的方法。
1 材料
1. 1 毛冬青药材 毛冬青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课
题组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采集了多批毛冬青药材。结果
见表 1。
表 1 毛冬青药材采集地点及时间
编号 采集地点 采集时间
1 江西德兴大茅山 2000 - 12
2 江西德兴大茅山黄柏阳山 2007 - 10
3 江西安远镇岗掌牛山 2007 - 10
4 江西安远镇岗仙会山 2007 - 10
5 江西安远鹤子枫树景上 2007 - 10
6 江西遂川左安红裕棚下前山 2007 - 11
7 江西安福太平谷口外柏山 2007 - 11
8 湖南邵东县 2008. 11
9 广西南宁武鸣双桥 2008 - 10
10 广西桂林荔浦溪江 2008 - 11
对所采集的药材进行鉴定,均符合 1977 年版《中国药典》标
准,为毛冬青药材。
·807·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年第 23 卷第 3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2 VOL. 23 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