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不同浸种方式对香樟种子活力的影响
王念奎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福建福州 350003)
摘要 对香樟种子采用不同温度 ,不同浓度药剂的浸种方式进行正交实验处理 ,观测香樟发
芽性状 ,测定不同发芽阶段种子内脯氨酸 ,可溶性糖 ,丙二醛的含量 ,分析不同处理方式对香樟种
子内含物的影响 。结果表明:水浸种方式在 65℃下较为适宜 ,在此温度下浸种处理的种子萌发
快而整齐。药剂浸种以 IAA对香樟种子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效果高于 GA3和 2, 4-D。而 GA3
对香樟种子的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高于 2, 4-D和 IAA。 IAA浸种对香樟种子的中丙二醛含
量的影响高于 2, 4-D和 GA3。浸种处理时加入适量 IAA有助于提高香樟种子发芽率 。
关键词 香樟 浸种 脯氨酸 可溶性糖 丙二醛
樟树(Cinnamomum.camphora)别名樟木 、香樟 、小叶樟等 ,属樟科樟属常绿乔本植物 ,是我国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分布于北纬 10°~ 30°之间 ,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 ,福建 ,江西 ,广东 ,云南 ,浙江
等省 ,多生于低山平原 ,垂直分布于海拔 500 ~ 600 m以下地区 ,是我国珍贵阔叶树种之一 。樟树按其枝叶
精油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不同而分为芳樟(Linalool)、脑樟(Camphor)、桉樟(Cineol)、龙脑樟(Bomecol)和
异樟(Isonerolidol)[ 1]五种类型。樟木干材致密 ,气味芳香 ,耐腐防虫 ,为造船 ,家具和美术品用材的上等材
料 ,樟脑 、樟油广泛应用于工艺 ,化工 ,医药和国防工业 [ 2] 。
香樟具有生长快 ,适生区域大 ,萌芽力较强的特性 ,樟树各器官中嫩叶含樟油明显高于其它部位 [ 3] 。
樟叶为可再生资源 ,采收后能很快萌发 ,种植一次可以永续利用 ,是一种理想的再生植物资源[ 4] 。无性后
代叶油化学成分可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在加工生产优质芳香醇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5] 。香樟种子发芽
率不齐 ,发芽时间较长成为制约当前香樟开发的关键性问题。因此 ,对香樟浸种方式进行系统研究 ,有利
于掌握香樟发芽特性 ,解决发芽率不齐等问题 ,从而改善香樟发芽指标系数 ,指导香樟相关生产的工厂化 ,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 材料来源
种子来源于三明市尤溪县 , 11月末采种 ,浸水 2 ~ 3d后除净果皮 ,拌草木灰脱脂 1 ~ 2d,洗净 ,沙藏备
用 。
2 研究方法
2.1 实验方法
2.1.1 水浸种
种子用 3倍于种子体积的 25℃, 45℃, 65℃三种温度的热水浸种 ,浸种时间分别为 6h, 12h, 24 h,自然
冷却。编号 1 ~ 9,同时设置一个对照进行对比试验。
2.1.2 药剂浸种
以不浸种为对照 ,进行 L9(34)正交实验设计 [ 6] 。参与试验的三种因素分别为 A:浸种药剂①GA3(赤
霉素)、②IAA(吲哚乙酸)、③2 , 4-D(2, 4-二氯苯氧乙酸);B:浸种浓度①75ppm、②150ppm、③300ppm;
C:浸种时间①浸种 8h、②浸种 4h、③浸种 2h。具体处理方式见表 1。
表 1 正交试验设计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药剂 GA3 GA3 GA3 IAA IAA IAA 2, 4-D 2, 4-D 2, 4-D
浓度 75ppm 150ppm 300ppm 75ppm 150ppm 300ppm 75ppm 150ppm 300ppm
时间 8h 2h 4h 4h 8h 2h 2h 4h 8h
·59·
林业勘察设计 (福建) 2008年第 2期
2.2 测定方法
2.2.1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香樟种子经过水浸种和药剂浸种两种处理方式后 ,在酸性条件下 ,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产生稳定的红
色产物 ,该物质在 520nm波长下有一最大吸收峰 ,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脯氨酸含量 [ 7] 。
2.2.2 可溶性糖的测定
可溶性糖经浓硫酸处理后 ,脱水形成糖醛 ,蒽酮能与之缩合形成有色物质 ,其颜色深浅与可溶性糖的
含量成定量的关系 ,故可通过测定反应物的光密度(OD)值了解可溶性糖的含量 [ 8] 。
2.2.3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植物在逆境伤害和衰老过程中 ,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而产生丙二醛(MDA),其含量高低可用来说明
脂质过氧化的程度。用硫代巴比妥酸(TB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与组织提取液中的丙二醛反应 ,反应产
物是粉红色的 3, 5 , 5 -三甲基恶唑 2, 4-二酮 ,于 532 nm和 600 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 ,计算丙二醛含
量 [ 9]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脯氨酸含量分析
3.1.1 水浸种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在逆境条件下 ,植物体内脯氨酸(proline, Pro)的含量显著增加 [ 10] 。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 ,抗旱性强的品种往往积累较多的脯氨酸。从实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 ,水浸种方式
中温度对种子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比较明显。种子中脯氨酸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种子活力升高 ,种
子萌发快 ,发芽时间缩短 ,在实验中 65℃是一个比较适宜于浸种的温度 ,在这一温度下处理后的种子发芽
率和发芽整齐度相对最高 。见表 2。
表 2 水处理方式种子中相关指标的含量
温度 时间(h) 序号 脯氨酸含量(mg/g) 可溶性糖含量(mg/g) 丙二醛含量(mg/g)
6 1 0.00819 2.4600 11.39861
25℃ 12 2 0.009951 3.0537 14.74233
24 3 0.010315 2.2619 6.059275
6 4 0.010433 2.5809 12.94112
45℃ 12 5 0.00693 2.4774 12.69289
24 6 0.01268 2.7291 3.844537
6 7 0.007681 2.8083 5.458217
65℃ 12 8 0.003362 2.0606 7.457434
24 9 0.006391 2.9638 13.69458
3.1.2 药剂浸种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分析来看 IAA对香樟种子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效果高于 GA3和 2, 4-D,因此在实际应
用中加入适量 IAA有利于种子萌发 ,见表 3。
对表 3数据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 。从方差分析表(表 4)可以看出 , A因素(药剂)和 B因素(浓度)对
香樟的浸种方式都无显著影响 。药剂浸种方式的药剂因素差异在 α=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在 α=0.01
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而浓度因素在 α=0.0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所以在没有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的
情况下 ,种子中脯氨酸含量比较高 ,加入生长调节剂中种子中脯氨酸含量均低于不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 。
三种药剂不同处理方式对香樟种子影响的大小分别为:2, 4-D>GA3 >IAA。
·60·
林业勘察设计 (福建) 2008年第 2期
表 3 三种药剂不同浓度浸种方式种子中脯氨酸含量
药剂 浓度(ppm) 试验号 浸种时间(h) 测定含量(mg/g)
75 1 8 0.005239
GA3 150 2 2 0.004951
300 3 4 0.007018
75 4 4 0.003562
IAA 150 5 8 0.00404
300 6 2 0.004257
75 7 2 0.007191
2, 4-D 150 8 4 0.007004
300 9 8 0.005144
表 4 方差分析表
差异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Fcrit
A因素(药剂) 9.901 a-1=2 0.0001 3.7516 0.1209 6.9443
B因素(浓度) 4.0272 b-1=2 2.0136 0.0153 0.98491 6.9443
e 5.2783 (a-1)(b-1)=4 1.3196
总计 1.52E-05 8
3.2 可溶性糖含量分析
3.2.1 水浸种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 ,可溶性糖含量会下降 。因此测定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可以判断不同浸种
方式下对香樟种子萌发效果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见香樟种子随温度升高种子活力升高 ,新陈代谢加快 ,
在实验设计的三种温度中 , 65℃是一个比较适宜的温度。在此温度下种子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比较低 ,种子
萌发加快。 (见表 2)
3.2.2 药剂浸种方式下可溶性糖含量的分析
由表 5可见 , GA3对香樟种子的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高于 2 , 4-D和 IAA,而 75ppm的 GA3对种子
的浸种的效果最好 ,种子含糖量低 ,种子萌发越快。
表 5 可溶性糖含量方差分析
药剂 浓度(ppm) 试验号 浸种时间(h) 测定含量(mg/g)
75 1 8 2.832223
GA3 150 2 2 2.724668
300 3 4 2.459025
75 4 4 2.756781
IAA 150 5 8 3.028614
300 6 2 2.706938
75 7 2 2.711321
2, 4-D 150 8 4 3.186285
300 9 8 3.090104
对表 5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见表 6。从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 , A因素(药剂)对香樟种子内可溶性糖的
含量有显著影响;B因素(浓度)对香樟种子内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显著。
表 6 可溶性糖含量方差分析
差异源 平方各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Fcrit
药剂 0.386143 2 0.193072 15.97029 0.012387 6.944276
浓度 0.078071 2 0.039036 3.228899 0.146298 6.944276
误差 0.048358 4 0.012089
总计 0.512572 8
·61·
林业勘察设计 (福建) 2008年第 2期
因此在浸种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药剂 ,种子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下降 ,种子萌发加快 ,对缩短种子发芽期
有一定效用 ,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 ,各药剂对种子的影响大小是:2, 4-D>GA3>IAA[ 11] 。
3.3 丙二醛含量分析
3.3.1 水浸种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香樟在逆境伤害和衰老过程中 ,发生脂质过氧化作用而产生丙二醛(MDA),其含量高低可用来说明
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并进一步反映有机体的衰老程度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水浸种方式中温度因素对其
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丙二醛的含量在 25℃呈下降趋势 ,在 45℃有个上升又下降的过程 ,最后在 65℃
下达到最小值 ,由丙二醛含量变化的过程可见香樟种子在温度升高时的逆境条件下会产生相应抵御逆境
的抗体来缓解由这种逆境引起的伤害 。而其在 65℃时影响效果比较明显 。具体含量见表 2。
3.3.2 药剂浸种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由表 7可见 , IAA浸种对香樟种子内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效果明显高于 2, 4-D和 GA3。
表 7 药剂浸种种子中丙二醛的含量
药剂 浓度(ppm) 试验号 浸种时间(h) 测定含量(mg/g)
75 1 8 3.2244
GA3 150 2 2 7.5607
300 3 4 5.5379
75 4 4 15.82
IAA 150 5 8 3.3582
300 6 2 6.9191
75 7 2 22.9034
2, 4-D 150 8 4 3.2315
300 9 8 15.1948
对表 7数据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 ,见表 8。从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 ,不同药剂之间和不同浓度之间对
香樟 MDA含量的影响作应并不显著 [ 12] 。
表 8 浸种后种内 MDA含量方差分析
差异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Fcrit
药剂 105.8776 2 52.93878 1.327552 0.361252 6.944276
浓度 128.8177 2 64.40883 1.615188 0.306054 6.944276
误差 159.5079 4 39.87698
总计 394.2031 8
药剂浸种中 ,从方差分析来看在 α=0.05水平上不同药剂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而经过药剂浸种处理
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种子的生活力 ,促进种子的萌发速度 ,使种子的发芽时间缩短 ,从整体上可以提高种子
发芽的整齐度。试验中采用的药剂对香樟种子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IAA>2, 4-D>GA3 ,即生长素能
更好的提高种子发芽速度 。
4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温度浸种处理而言 ,以 65℃水温更有利于提高种子活力 ,增加种子萌发效
果 ,对种子的出芽率有作用明显 [ 13, 14] 。由于时间限制 ,未能进行更高温度的实验 ,因此在 65℃下再进一步
研究药剂浸种对香樟种子萌发的影响 ,对于提高种子发芽率 ,改善种子的发芽性状有更大的实际意
义 [ 15, 16] 。
药剂浸种方式中 , IAA对香樟种子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效果高于 GA3和 2, 4-D,而 GA3对香樟种子
的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高于 2, 4-D和 IAA, IAA浸种对香樟种子的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高于 2, 4-D
和 GA3。综合看来 ,在种子浸种过程中 ,加入一定量的药剂 ,对于种子萌发有促进的作用 。综合实验结果
进行分析来 ,药剂浸种方式对于改善种子内含物含量效果更为明显 ,这有利于提高种子萌发后的抗逆性 ,
水浸种方式对促进香樟种子的萌芽作用则更为明显 。
·62·
林业勘察设计 (福建) 2008年第 2期
参考文献
[ 1]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上册)[ M] .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78, 531 ~ 539.
[ 2] 毛春英 ,王秀梅等.樟树引种驯化及抗寒良苗栽培技术 [ J] .林业科技 , 2001, 26(6):10 ~ 12.
[ 3] Fujita, Y..Fundamentalstudiesofessentialoil[ J] .TheOgawaPerfumerTimes, 1951, 202:315-337.
[ 4] Pino-JA, Fuentes-V.LeafoilofCinnamomumcamphorafromCuba[ J] .JournalofEssentialOilRe-
search, 1998, 10(5):531-532.
[ 5] Pelissier-Y, Marion-C, Prunac-S, etc.Volatilecomponentsofleaves, stemsandbarkofCinnamo-
mumcamphoraNeesetEbermsier[ J] .JourmalofEssentialOilResearch, 1995, 7(3):313-315.
[ 6]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学实验原理和技术 [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3, 184 ~ 185 , 258 ~ 259.
[ 7] 孙时轩.林木种苗手册(上册)[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5 , 140 ~ 142.
[ 8]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种子植物生理学研究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9, 127.
[ 9] 赵世杰等.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 [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94, 30(3):207 ~ 210.
[ 10] 宋松泉等主编.种子生物学研究指南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5, 13 ~ 14.
[ 11] 陈贵 ,胡文玉等.提取植物体内 MDA的溶剂及 MDA作为衰老指标的探讨 [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91, 27(1):44 ~ 46.
[ 12] 陈炜 ,黄永生.叶用芳樟的选种与栽培 [ J] .香料香精化妆品.1991, (4):1 ~ 2, 58
[ 13] 李建民.试论速生丰产林持续发展的种苗问题及其策 [ J] .福建林学院学报 , 1994 , 14(4):3822 ~
3851
[ 14] 北京林学院.数理统计 [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4, 2052 ~ 2701
[ 15] FujitaY.ClassificationandphylogenyofthegenusCinnamomumviewedfromtheconstituentsofessen-
tialoil.BotMagTokyo, 1967 , 80:261 ~ 271.
[ 16] ZhuLiang-Fengalet.AromaticPlantsandEssentialConstiuents[ M] .H.K:HaiFengPublishingCo,
1993
福安市油茶现状与发展对策
吴光华
(福安市林业局 福建福安 355000)
摘要 对福安市油茶生产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分析了目前油茶生产存在的问题 ,提
出了今后油茶生产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关键词 油茶 生产现状 发展对策 福安市
1 福安市油茶生产现状
油茶是福安市的特色资源 ,现有面积 5 466hm2 ,产油量 30万㎏。主要分布在范坑 、潭头 、上白石 、溪
柄 、城阳等乡镇。福安市油茶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 1956年 ,范坑乡墩头村被周总理誉为 “绿色油库”。 1995
年 ,全市油茶面积达 9 920hm2 ,产油量 50 ~ 80万 kg,产量和面积位居福建省首位 ,被原林业部授予 “全国
经济林建设先进单位 ”。从 1987年开始 ,福安市进行了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 ,主要采取垦复 、施肥 、全
面更新 、建设三保山等一系列改造措施 ,引进闽优 43#、48#、60#等优新品种 ,建立采穗圃和种子园 ,并从湖
南等地引进 14个家系进行栽培对比试验 ,油茶生产呈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油茶主产区群众经营油茶
的积极性高 ,通过改造的油茶林每 666.7m2(1亩)产油量从 2 ~ 2.5kg上升到 13.2kg, “绿色油库”重现光
·63·
林业勘察设计 (福建) 2008年第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