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叶醉鱼草快繁技术初探



全 文 :文章编号: 1001 - 4217(2010)02 - 0076 - 05
大叶醉鱼草快繁技术初探
刘 琦 1, 陈 晔 2, 詹寿发 2*
(1. 九江市教研室, 江西 九江 332000; 2. 九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江西 九江 332000)
摘 要: 以庐山野生植物大叶醉鱼草的茎段为材料, 对芽、 丛生芽及生根培养方面进行了初
步的研究. 结果表明: MS + 6 -BA 0.5 mg/L + NAA 0 mg/L 的培养基适宜诱导醉鱼草茎段芽和
丛生芽生长, MS + NAA 0.2 mg/L 的培养基适宜醉鱼草茎段生根.
关键词: 大叶醉鱼草; 茎段;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 Q 945.52 文献标识码: B
0 引 言
大叶醉鱼草(Buddleia davidii)为马钱科植物, 别名闹鱼花, 落叶灌木, 既具有很好
的园林观赏价值, 又具有杀虫、 杀蛆、 灭孑孓等作用, 因此, 备受人们的关注. 醉鱼草
属植物中有些种容易进行人工繁殖(如种子、 扦插等), 但也有少数种(如大叶醉鱼草)的
种子在土中多年不发芽, 难以繁殖[1] . 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者对醉鱼草属中的一些种进
行了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以其茎段或芽作为外植体, 以 MS 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并添
加适当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可诱导出试管苗. 如段新玲等 [2-3] 对白花和蓝花大
叶醉鱼草进行组培快繁的研究已取得成果; 曾春霞等[4] 对花叶日本醉鱼草进行了组织培
养研究并申请了专利; 陈贤等 [5-6] 对野生的柱穗醉鱼草进行了组织培养研究, 建立了植
株再生和快速繁殖体系. 国外研究者对大叶醉鱼草的组培快繁研究也已取得成果 [7 ] , 但
国内却未见相关报道. 为了进一步筛选、 提取和研究大叶醉鱼草中具有杀虫活性的次生
代谢产物, 本文对庐山野生植物大叶醉鱼草[8] 进行了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初步研究, 为
其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大叶醉鱼草一般生长于海拔 20~ 1 000 m 的山坡林缘、 沟边、 水旁, 在庐山及周边
地区均有分布. 供试的醉鱼草采自庐山山下莲花洞国家森林公园.
收稿日期: 2009-10 -26
作者简介: 刘琦(1966-), 男, 江西九江人, 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 生物教学和生物资源.
E-mail: jjlq095@sina.com; *通讯联系人 E-mail: zhan9630@126.com
基金项目: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09353)
2010 年 5 月 汕头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25卷 第 2期
May 2010 Journ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Vol.25 No.2
刘 琦等: 大叶醉鱼草快繁技术初探第 2 期
1.2 实验方法
2008 年秋季在莲花洞国家森林公园内选择健康无病害的大叶醉鱼草, 采取 10 cm
长幼嫩的带有饱满侧芽的醉鱼草茎段带回实验室进行实验. 将茎段用清水冲洗 3 h 后用
70%乙醇消毒 30 s, 0.1%升汞消毒 15 min之后用无菌水冲洗 3次, 切取 120个相同的 1 cm
长并带有两个侧芽的茎段, 分别接种在添加 4 种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 A、 B、 C、 D 组
MS 培养基上, 配方见表 1. 每瓶培养基中接种 3 个茎段, 每种培养基 10 瓶, 培养温度
控制在(24 ± 2)℃, 每日光照持续 12 h. 接种后观察统计茎段培养 25 d 时出芽等生长情
况, 并将生长 25 d 的单个芽体转入继代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以诱导丛生芽, 以
后每隔 30 d继代 1次. 将继代培养中苗高 3~4 cm, 并有 3~4 片展开叶的健壮小苗转到
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 再经过炼苗移栽, 以得到完整的植株[9-12] .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菌芽体的诱导
将经消毒过的 1 cm 长并带有两个侧芽的茎段接种于 A、 B、 C、 D 四组培养基中进
行出芽诱导培养. 接种 25 d时观察结果见表 2. 从表 2 可以看出, 四种培养基中茎段的
成活率均较高, 且其基部都产生少量愈伤组织, 但 A、 B 组芽的诱导率明显高于 C、 D
组, 均达到了 38%以上. 观察比较发现 A、 B 组愈伤组织块也明显较 C、 D 组大, 其中
A 组的侧芽已分化出丛生芽, 且较 B、 C、 D 组差异显著. 由此可见, 大叶醉鱼草芽诱
导的培养基中最佳激素浓度配比为 6-BA 0.5 mg/L + NAA 0 mg/L.
组 号 接种数 N/个 成活率 x/% 诱导率 y/% 丛生芽率 z/%
A 30 84.62 38.46 15.38*
B 30 76.92 38.46 0
C 30 85.71 7.14 0
D 30 92.31 7.69 0
表 2 不同培养基茎段生长情况
*A组与 B、 C、 D组相比, 丛生芽率差异显著
注: 成活率 x(%) = 成活的接种数 /总接种数 × 100%; 诱导率 y(%) = 产生芽的接种
数 / 总接种数 × 100%; 丛生芽率 z(%) =产生丛生芽的接种数 /总接种数 × 100%, 下同.
培养基 编号 基本培养基 6-BA/(mg·L-1) NAA/(mg·L-1)
芽诱导培养基 A MS 0.5 0.0
B 0.5 0.2
C 1.0 0.0
D 1.0 0.2
继代培养基 A-E MS 0.5 0.0
B-F 0.5 0.2
C-G 1.0 0.0
D-H 1.0 0.2
生根培养基 M MS 0.0 0.2
N 0.0 0.4
表 1 培养基配方
77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25 卷
2.2 茎段继代培养
将 2.1节中大叶醉鱼草茎段诱导生成的单芽剪切成带有 1 叶(非展开叶)1 芽的茎段,
接种于 A-E、 B-F、 C-G、 D-H四组培养基(配方见表 1)中进行继代培养. 培养 30~35 d,
观察发现最初转入继代培养时, 茎段的芽体数增加缓慢, 形成丛生芽的数目少, 经过 2~
3次继代培养后, 丛生芽率逐渐增大. A-E组培养基容易诱导茎段丛生芽(丛生芽率 100%)
和多芽体的发生, 并且呈矮小密集状生长. 表明继代培养时, 茎段逐渐适应了相应的培养
条件, 也可能是体内逐步积累了较多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同时也对外部环境中激素
的需求有所降低[3] . 从表 3 可以看出, 四组培养基中经继代培养的茎段的成活率均达到
了 100%(培养 30 d 所统计的茎段成活率). A-E、 B-F 组培养基中茎段的分化率均达到
100%, 但 B-F组培养基的丛生芽率较低(50%); C-G 组培养基中茎段的分化率偏低, 但
诱导丛生芽率为 75%; D-H 组培养基的分化率最低, 未形成丛生芽. 表明高浓度 6-BA
和 NAA 的激素组合会抑制丛生芽的生长, 因此 A-E 组培养基是大叶醉鱼草茎段继代培
养较为理想的培养基, 即添加激素的配比为 6-BA 0.5 mg/L + NAA 0 mg/L的 MS培养基.
2.3 生根培养
当继代培养基中单株小苗高度达到 3~4 cm并有 3~4 片展开叶时, 即可进行生根培
养. 挑取长势良好的健壮单株小苗分别接种于 M、 N 两种不同激素配比的生根培养基
(配方见表 1)中进行生根培养, 30 d 时观察并统计生根情况, 结果见表 4. M 组培养基
中苗的生根率、 平均根数以及最大根长均明显高于 N 组培养基, 其中生根率达到了
100%, 而 N组培养基的生根率为 80%. 表明添加 NAA浓度为 0.1~0.4 mg/L的培养基均
可用于诱导大叶醉鱼草茎段生根, 但浓度为 0.2 mg/L的诱导效果最佳.
2.4 试管苗移栽
将生根的组培苗取出组培室, 炼苗 1周左右后, 打开瓶盖 1~ 2 d后取出苗(不要伤根).
洗净琼脂后移栽到炼苗基质中, 移栽前先将基质浇足水分, 移栽后浇水, 完成后罩上塑
料薄膜. 第 1周, 每天用小喷雾器喷洒 MS培养液(按照水与 MS培养液的体积比为 2 : 1
组 号 接种数 N/个 平均根数 n/个 最大根长 l/cm
M 30 5.27 2.4
N 30 4.13 1.5
成活率 x/% 生根率 b/%
100 100
100 80
表 4 不同 NAA 浓度对茎段生根的影响
注: 生根率 b(%) = 生根的接种数 / 总接种数 × 100%
组 号 接种数 N/个 成活率 x /% 分化率 a /% 丛生芽率 z/%
A-E 30 100 100 100
B-F 30 100 100 50
C-G 30 100 83.33 75
D-H 30 100 71.43 0
表 3 不同培养基茎段继代培养生长情况
注: 分化率 a(%) = 产生愈伤组织的接种数 / 总接种数 × 100%
78
配制)1 次; 1 周后, 移去塑料薄膜. 观察发现大叶醉鱼草试管苗适应外界环境能力较
强, 1周后, 成活率达 90%以上.
3 结 语
本实验结果表明大叶醉鱼草茎段最佳芽诱导和继代培养的培养基均为 MS + 6-BA
0.5 mg/L, 而较易生根的培养基则为 MS + NAA 0.2 mg/L, 选择大叶醉鱼草带芽茎段作为
外植体较易诱导芽的萌发. 因此, 在选用适当激素配比的条件下, 用组培方法可以使大
叶醉鱼草快速繁殖, 以便满足从大量大叶醉鱼草植物中筛选、 提取和研究具有杀虫活性
的次生代谢产物的需要, 为开发植物型环保农药提供一定的依据, 同时可以解决园林绿
地大量栽培需求的问题, 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庐山野生大叶醉鱼草资源.
参考文献:
[1] 孔卫邦, 孔繁才. 紫花醉鱼草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J] . 种子, 2002(6): 8-9.
[2] 段新玲, 苏雪痕. 蓝花大叶醉鱼草组培快速繁殖的研究[J] . 林业科技通讯, 1999(10): 17-19.
[3] 段新玲, 任岁动, 于军. 白花大叶醉鱼草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J] . 植物生理学报, 2002(12):
533.
[4] 曾春霞, 孙卫邦. 花叶日本醉鱼草的微型快繁[J]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 40(2): 199.
[5] 陈贤, 杨德, 关文灵. 野生柱穗醉鱼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Ⅰ)外植体的诱导培养[J] . 云南农
业大学学报, 2008, 23(1): 19-21.
[6] 陈贤, 龚元圣, 杨德, 等 . 野生柱穗醉鱼草嫩芽的组培技术研究 [J] . 西部林业科学, 2007, 36
(4): 74-79.
[7] Miller A. The distribution and ecology of Buddleia davidii Fr in Britain,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condition supporting germin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seeding [M] . D Phil thesis. CNAA:
Oxford Polytecnic, 1984.
[8] 詹寿发, 樊有赋, 王萍兰, 等 . 庐山野生杀虫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J]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36): 11 886-11 889.
[9] 季蒙. 互叶醉鱼草引种及繁殖栽培技术研究[J] . 辽宁林业科技, 1996(4): 5-7.
[10] 刘庆昌, 吴国良.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 [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11] 潘瑞炽. 植物组织培养 [M]. 3 版.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2] 李成才. 繁花优品醉鱼草[J] . 园林, 2002(11): 18.
刘 琦等: 大叶醉鱼草快繁技术初探第 2 期 79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Rapid Propagation of
Buddleia Davidii
LIU Qi1, CHEN Ye2, ZHAN Shou-fa2*
(1. Jiujiang Science of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Jiujiang 332000, Jiangxi, China;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Jiujiang University, Jiujiang 332000, Jiangxi, China)
Abstract: The stem sections of wild Buddleia davidii in Mountain Lushan are taken as
materials to conduct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callus induction and the proposed method
makes the stem section and root grow rapid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MS + 6-BA 0.5 mg/L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Buddleia davidii callus induction and the stem section and
root propagates rapidly.
Key words: Buddleia davidii; stem section; tissue culture; rapid propagation
(上接第 71 页)
参考文献:
[1] 刘国萍, 左维 . 基于 sFlow 技术的通信网络流量异常监测方案 [J] . 计算机工程, 2007, 33(6):
245-247.
[ 2] Phaal P, Panchen S, Mckee N. InMon Corporation’s sFlow: a method for monitoring traffic in
switched and routed networks[EB/OL]. http://www.ietf.org/rfc/rfc3176.txt, 2001-09-15.
[3] Phaal P. sFlow version 5[EB/OL]. http://www.sflow.org/sflow_version_5.txt, 2008-04-27.
[4] sFlow. org. sFlow collectors[EB/OL]. http://www.sflow.org/products/collectors.php, 2009-10-15.
[5] InMon Corporation. sFlow in operation[EB/OL]. http://www.sflow.org/process/process_full.htm, 2009-03-09.
[6] MicroSoft Corporation. 托管线程池[EB/OL]. http: //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0ka9477y.aspx,
2009-10-15.
Research on Design and Control of sFlow Collector
WU Shuo1, LIN Nan-hui2
(1. School of Computer,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Guangdong, China;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Center, 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 515063, Guangdong, China; 2. Network Center,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 given designing framework for sFlow collector, threads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monitoring techniques are studied and a collector with adaptive and long-
term stability of traffic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Key words: sFlow collector; datagram format; thread pool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25 卷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