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东北刺人参自然更新的研究进展



全 文 :
(接上页)
[30]叶景秀.青海高原春小麦 PEG 胁迫与复水后叶片差异蛋
白质组学研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2,
28(11) :1 049 - 1 056.
[31]Fan-Jiang Kong,Atsushi Oyanagi,Setsuko Komatsu. Cell wall
proteome of wheat roots under flooding stress using gel-based
and LC MS /MS-based proteomics approaches[J].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2010,1 804:124 - 136.
[32]冯万军,李振兴,郭宝健,等.小麦磷饥饿前后根系蛋白质
组差异表达谱建立及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J].作物学报,
2012,38(5) :780 - 790.
[33]Ge C L,Ding Y,Wang Z G,et al. Responses of wheat seed-
lings to cadmium,mercury and trichlorobenzene stress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9(21) :806 - 813.
[34]Li H B,Wei GR,Xu J R,et al. Identification of wheat proteins
with altered expression levels in leaves infected by the stripe rust
pathogen[J]. Acta Physiol Plant,2011(33):2 423 -2 435.
[35]李达,李强,关西贞,等.白粉菌侵染 Pm 21近等基因系的早期
蛋白组差异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2,27(1):5 -11.
[36]Wang B,Xie Ch J,Xin M M,et al. Compar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of Wheat Response to Powdery Mildew Infection in
Wheat Pm 30 Near-Isogenic Lines[J]. Journal of PhytopA-
thology,2012(160) :229 - 236.
[37]于振,李倩,赵建叶,等. 栽培小麦 Brock 和京 411 感染白
粉菌后蛋白质组的变化[J]. 作物学报,2009,35(11) :
2 064 - 2 072.
[38]Sun-Jung Kwon,Sang-Yun Cho,Kyung-Mi Lee,et al. Pro-
teomic analysis of fungal host factor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by Fusarium graminearum infected with Fusarium graminea-
rum virus-DK 21[J]. Virus Research,2009(144) :96 - 106.
[39]Wang Y,Yang L M,Xu H B,et al. Diferential proteomic anal-
ysis of proteins in wheat spikes induced by Fusarium
grafnineanlm[J]. Proteomics,2005(5) :4 496 - 4 503.
[40]Ki-Hyun Kim,Abu Hena Mostafa Kamal,Kwang-Hyun Shin,
et al. Wild Relatives of the Wheat Grain Proteome[J]. J. Plant
Biol,2010(53) :344 - 357.
[41]Nazrul Islam,Hisashi Tsujimoto,Hisashi Hirano. Proteome
analysis of diploid,tetraploid and hexaploid wheat:Towards
understanding genome[J]. Proteomics,2003(3) :549 - 557.
收稿日期:2013 - 10 - 2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10 BAI 03 B 01)。
作者简介:张秋菊(1968 -) ,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研
究;E-mail:zhangqiuju5515@ 163. com。
东北刺人参自然更新的研究进展
张秋菊1, 汪英侠2
(1.通化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院, 吉林 通化 134002; 2.舒兰市农业站, 吉林 通化 134002)
The Study Progress on Natural Regeneration Strategies of Oplopanax elatus Nakai
ZHANG Qiu-ju1,WANG Ying-xia2
摘要:东北刺人参是五加科刺人参属的落叶灌木,地理分布区
域狭小,生态类型差异大,在群落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可通
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进行自然更新,由于其天然结实困难、
种子幼苗转化率低、生态环境恶化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导致的自
然更新障碍,是其在自然界处于濒危状态的重要原因;在种子
繁殖困难的情况下萌生成为东北刺人参种群延续的主要策略。
建议加强对其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 东北刺人参;自然更新;种质资源;濒危
中图分类号: Q 9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4705(2014)02-0052-04
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 Nakai)为五加科刺
人参属的落叶灌木,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在东北有
“木本人参”的美称,极具开发前途[1,2]。东北刺人参
有类似人参的功效,国外有报道认为东北刺人参的药
用价值与人参相似甚至超过了人参,常作为人参的替
代品开发[3]。其干燥根、根茎均可入药,含有皂苷、挥
发油、黄酮、恩醌等多种药效成分,具有补气、助阳、兴
奋中枢神经等作用[4]。
东北刺人参生态分布幅度极其狭小,因而对生境
要求很高,加之人类对野生资源的破坏导致其蕴藏量
锐减,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吉林省一级保护
植物[1,5]。近年来,学者们从东北刺人参的化学成分、
种子休眠机理、解剖结构和人工栽培等方面开展了很
多研究工作[6 ~ 10]。
自然更新是指植物体的部分有机体丢失或损伤的
再生长,包括植物的开花和结实、种子扩散和萌发、幼
苗建成和生长、植物繁殖过程及其伴生种群的变化等
过程[11]。植物的自然更新保证了种群的持续生存、繁
·25·
第 33 卷 第 2 期 2014 年 2 月 种 子 (Seed) Vol. 33 No. 2 Feb. 2014 年
衍及维持群落的组成及结构稳定,是一个重要的生态
过程。
采取何种更新策略主要是由物种的遗传特性和适
应环境能力决定的。大多数濒危植物都存在种群自然
更新障碍问题[12]。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保护生
态学的角度对东北刺人参的自然更新障碍的形成进行
了分析,并对更新机理进行了探讨,旨在搞清东北刺人
参的濒危机制,为科学保护东北刺人参种质资源及促
进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1 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
种群的自然分布往往与植物更新的完成有着密切
的关系。东北刺人参的地理分布区域十分狭窄,呈岛
状分布,并且在不断地收缩。全世界只在中国、俄罗
斯、朝鲜三国境内有少量分布,北起乌苏里江以东的锡
霍特山南部,南至长白山脉,形成东北 -西南走向的狭
长分布带,南北跨纬度 4°左右,正好靠近渤海与日本
海。该区域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雨量充沛,低温与湿
度适宜。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气候寒冷,尤以积雪深
厚和结冻期长而著称[13]。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吉林省
东南部(安图、抚松、临江、合龙及长白等地)和辽宁省
东部(宽甸、桓仁、新宾及本溪等地)的长白山区,其森
林覆盖率为 53. 6%,年平均温度为 4 ~ - 5 ℃,年降雨
量为 800 ~ 1 000 mm,降雨期主要集中于 7、8 月份[14],
相对湿度约 80%,无霜期短,约 90 d;集安老岭两侧的
山地阴坡也有零星分布,为长白山特有植物[15]。常生
长于吉林省长白山海拔 1 300 ~ 1 800 m的针阔叶混交
林带及辽宁省东部山区海拔 800 ~ 1 000 m 的松杉林
下[2]。
2 生态群落特点
据周繇调查结果[16],长白山区东北刺人参分布区
可划分为 4 种生态类型: (1)在红松(Pinus koraien-
sis)、云杉(Picea asperata)、冷杉(Abies concolor)林型
中,东北刺人参常成小片群落生长,平均株高 80 ~ 150
cm。(2)在岳桦(Betula ermani)、云杉、冷杉林型中,东
北刺人参一般成小片群落生长,平均株高 70 ~ 130
cm。(3)在岳桦林型中,东北刺人参喜小片成簇生长,
株高约 60 ~ 100 cm。(4)在偃松(Pinus pumila)林型
中,东北刺人参平均株高 50 ~ 80 cm,多数成簇生长。
刺人参尤喜在分布臭松(Abies nephrolepis)、沙松(Abies
holophylla)和鱼鳞松(Picea jezoensis)下。
Lee等[17]采用 I-SSR标记法对分布于韩国的东北
刺人参种群进行分析,发现遗传变异率很低。高日
等[18]采用 UPGMA 系统聚类法可将长白地区东北刺
人参分为两大类:位于长白山老岭山脉的东北刺人参
居群聚为一类,位于长白山主峰南侧的东北刺人参居
群聚为一类。东北刺人参适宜生长在郁闭度较高的环
境,而两类居群所处的地理环境郁闭度差异很大,说明
地理因素可能对东北刺人参的变异影响很大。物种自
然更新衰退是由于自身长期遗传变异所决定的,而生
境异质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类对生境的破坏,加
速了自然衰退,最终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丧
失[19]。
3 自然更新形式
植物从种子产生、扩散、萌发、幼苗建成及生长,一
直处于不断变化的生态过程,而影响每个过程的任何
因子均会影响自然更新的完成。包括植物群落组成、
繁殖方式、生态环境及人为因素干扰等。不同的物种
会采取不同的更新策略来适应环境使种群得以延续。
东北刺人参可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 种方式进行
自然更新,但总体更新能力较弱。
3. 1 种子更新
了解植物开花、受精授粉、种子发育及成熟等过程
是研究自然更新的起点,也是了解植物生殖对策的基
础。依赖种子的植物天然更新成功必须有足够的种
子,而种子的性状及萌发特性直接决定更新能否顺利
进行。
东北刺人参 7 月中上旬开始开花,8 月中下旬开
花结束,不同海拔分布开花期有差异。为单全异株植
物,植株有 3 种类型:雌株、雄株和两性株,具有雌花的
个体先开花,有两性花和雄性花的个体后开花,为异花
授粉[20]。花粉卵圆形,在花未开时花粉粒最大,开花
时变小,花粉粒直径约 18 μm[21]。开花最适温度 16 ~
22 ℃,相对湿度 45%,晴天气温高时开花多,否则减
少[22]。由于其生境分布区较寒冷,开花期常遇到低
温,落花落果严重,天然林内结实率很低。东北刺人参
果实为浆果状核果,呈扁球形,果实成熟时黑红色,结
果期正是北方多雨季节,果实常常未成熟就已在茎顶
霉烂,偶尔能采到成熟果实但种子空瘪粒多生活力下
降[6]。成熟最好年份,平均每株结实母树可获种子
300 ~ 1 000 粒[23]。
种子长 4 ~ 5 mm,宽 2 ~ 3 mm,千粒重 4. 35 ~ 5. 35
g,而在刺人参生长的荫蔽林下,小种子显然更不利于
种子萌发。东北刺人参果实成熟时种子几乎完全被胚
乳所充满,为典型的带胚乳种子。胚极小,约占种子长
度的 1 /20 左右。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属于胚形态-
生理后熟休眠类型,种子自然脱落时胚尚未分化完全,
处于心形胚阶段,种胚发育非常迟缓,当胚完成形态分
·35·
综 述 张秋菊 等:东北刺人参自然更新的研究进展
化以后,还需要完成生理后熟才能萌发[6,7];种皮韧性
强透水性好,休眠后并不影响萌发,但种皮和胚乳中存
在萌发抑制物质,胚乳中提取物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
果比种皮更明显[7]。胚乳中存在萌发抑制物与东北
刺人参种子的深休眠有密切关系。不同种子完成形态
后熟的时间有很大差异,再加上胚发育的不同步性,种
子发芽率极低且不整齐,使东北刺人参种群的自然增
长受到限制。
在天然条件下,种子向幼苗的转化是种群完成更
新最为敏感的阶段之一,没有足够数量的幼苗,种群缺
乏后续资源就难以维持。濒危植物普遍面临的问题是
种子产量低、品质差,种子向幼苗的转化率低。具有多
重休眠特性的刺人参种子在自然条件下需要经过 18
个月以上的低温后熟才能萌发,种子发芽率仅有
5%[24],在漫长的休眠周期中种子还会经历更多的风
险,因此最终成苗状况很不理想。但种子耐贮性较强,
贮藏 2 年的种子生活力变化不大,仍具有较高的萌发
潜力,这也是刺人参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不良环境
的适应性。人工层积处理种子需要经过 2 次变温来打
破休眠,但发芽率也不超过 55. 5%[8],采用 GA3 处理
种子也不能明显地提高子发芽率[25]。野外调查发现
东北刺人参种群在自然条件下少有更新的实生苗,其
种子扩散机制尚不清楚。
3. 2 萌生更新
通常濒危植物的无性繁殖是在有性生殖失败情况
下繁衍后代的对策,但其在传播距离、产生后代、适应
进化方面不及有性生殖有效。东北刺人参因有性繁殖
效率极低,种群更新主要依靠无性繁殖,通过根系和匍
匐茎萌生新植株。在实生更新(即种子繁殖)受到限
制的情况下,萌生的重要性就尤为突出[26]。
从生物学特性来看,东北刺人参的根系较发达,一
般在土壤表层中水平分布,横走地下长达 5 m以上,属
浅根性树种。根粗大呈棒状,侧根较少,有时具有多数
放射状分歧的粗根,主根不明显,在根茎处常可见到肥
大的不定芽。其根系和匍匐茎萌发能力很强。在幼苗
和幼树阶段,萌生枝的生长远远要比实生苗快[27]。东
北刺人参适应性强,抗旱又抗寒,一旦萌枝成活后便较
容易生存。
无性繁殖可以减少干扰的影响,降低种群维持对
种子的依赖程度,但也存在种群的扩散能力降低等不
利影响。一般在干扰强度较大时,物种更倾向于采取
萌生的更新策略。适度的干扰如采挖造成的机械损伤
能促进东北刺人参的萌生更新,该植物茎部割下以后
也可以再生。
4 影响自然更新因子
4. 1 生态因子
东北刺人参喜阴、喜湿,但不耐大风,一般都生长
在背风坡和大岩石的挡风处,其自然生态环境也多具
有高寒、多雨、多云雾、温差大的特点[28]。适宜生长在
土壤肥沃、排水良好、腐殖质层深厚、微酸性的针阔混
交林、杂木林下及林缘,要求有一定的空气湿度,否则
不能结实。东北刺人参对生境的严格要求,不仅限制
了它的分布范围,也大大降低了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能力。根据调查显示东北刺人参种群分布范围正在逐
渐缩小,证明该物种受到很大的外部环境压力。东北
刺人参喜林间郁闭度大的生境,在赖以生存的森林等
庇护条件破坏后,种群很难找到适宜的生境。近年来
由于人为采伐森林破坏了生境,造成空旷地带增加而
致土壤干旱,郁闭度降低,植株较矮小,生境呈现严重
的片段化,种群规模变小。
东北刺人参生长发育及寿命受环境影响很大,光
照对根茎萌生有一定促进作用,幼苗期如光照过强会
发生叶片灼伤现象,生殖生长期遇低温会导致种子败
育。同一地点、不同年份种子产量和质量差异很大,由
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种子成熟期可相差 10 d 左
右,饱满种子比率高者可达 80%,低者只有 30% 种
子[23]。因此生态因子是影响东北刺人参种子形成及
种群更新的重要因素。
4. 2 干扰与更新
在自然条件下,外界干扰等通常是植物走向濒危
的推动力,如果外界干扰过分强烈,就可能成为植物濒
危的致命因素。人为过度采挖是影响植物更新的直接
因素。调查显示 10 年前长白山东北刺人参的面积在
667 hm2 以上,株数可高达 100 万株,随着新药用价值
的开发,对野生资源的利用量骤增且远远超过了自然
种群的更新能力,导致资源急剧枯竭。很多居民采挖
时间不合理,抢收现象严重,采挖药材时不注意对资源
的保护,经常是大小“一窝端”,还有人误把东北刺人
参早春幼芽当成山野菜龙牙楤木采摘,严重破坏了种
群的更新器官。目前整个长白山区成小片生长的天然
刺人参已经屈指可数,散生的也已不多。长白山天池
附近的东北刺人参早在 1978 年就已经被挖绝了[28]。
滥砍盗伐引起的生境破坏是东北刺人参生存面临的另
一大威胁,对种群伴生物种的破坏如对笃斯越桔的过
量采掘,也间接地威胁了东北刺人参的生境。到目前,
我国有超过 70%的天然林被采伐,种群出现了局部灭
绝而致野生资源量减少,市场供不应求只会加剧资源
短缺的压力而形成恶性循环。
·45·
第 33 卷 第 2 期 2014 年 2 月 种 子 (Seed) Vol. 33 No. 2 Feb. 2014 年
4. 3 动物及微生物的影响
植物在进行自然更新的每个阶段都面临动物及微
生物的攻击威胁。东北刺人参分布于寒冷地带,在缺
少食物的秋冬季节,动物的取食也使绝大部分种子面
临灭顶之灾[8],野外调查也发现有鸟类取食刺人参的
果实。此外由于种子萌发的时空较长,植物病害亦可
能是种子死亡的重要因素。种子受病害的影响可能是
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种子霉烂,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中。
5 展 望
植物自然更新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生态学过程,
它对种群的增殖、扩散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种群
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东北刺人参人工繁殖技
术的研究较多,而忽视了种群自然更新基础研究。目
前关于刺人参种群自然更新研究仅限于从野外调查收
集的数据对其自然更新过程进行一般描述,缺乏对种
群更新机制的深入了解。如对其生殖器官的发育过
程、开花授粉习性及生理生态机制调控知之甚少,对萌
生更新机理、动物及凋落物的影响也无相关研究。因
此应全面、深入开展东北刺人参更新机制的研究,了解
其在不同分布地域的自然更新规律,加强单个及综合
生态因素影响的研究,如更新过程中光合生理生态研
究,光照、光质及光周期的影响;湿度和温度条件对更
新的作用等。只有充分掌握东北刺人参的更新规律和
机理才能成功地进行人工栽培,也只有在人工栽培技
术成熟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对濒危种质资源进行进一
步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
物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53.
[2]严仲铠,李万林.中国长白山药用植物彩色图志[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07.
[3]Zhuravlev Yu N,Kolyada AS. Araliaceae:ginseng and other
Aralia of the Russian far east[M]. Dalnauka Press,Vladivos-
tok,1996.
[4]刘金平,吴广宣.东北刺人参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
药杂志,1992,17(9) :546.
[5]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M]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2:741.
[6]张鹏,沈海龙,纪玉山,等.东北刺人参种胚形态后熟过程中
的解剖观察[J].种子,2007,26(12) :45 - 47.
[7]刘继生,张鹏,沈海龙,等.东北刺人参种子萌发影响因子的
研究[J].植物学通报,2005,22(2) :183 - 189.
[8]王章淮.东北刺人参的引种繁殖[J]. 自然资源研究,1980
(3) :61 - 63.
[9]柳丽,王荣生,钱淑文. 刺人参引种试栽观察[J]. 中药材,
1989(4) :11 - 12.
[10]朱俊义,陆静梅,刘扬,等.东北刺人参茎次生木质部结构
植物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4) :776 - 780.
[11]Harper J L. The population biology of plants[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7.
[12]李小双,彭明春,党承林.植物自然更新的研究进展[J].生
态学杂志,2007,26(12) :2 081 - 2 088.
[13]李崇皜,易富科,李万林.东北刺人参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初
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1983(3) :6.
[14]贺庆堂.森林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5]张绪成,董玉国,刘建伟,等.集安市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对
策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07,36(6) :22 - 27,35.
[16]周繇.长白山区东北刺人参的资源调查及其开发利用[J].
特产研究,2002(3) :44 - 46.
[17]Lee S W,Kim Y M,Kim W W,et al. Genetic variation of
I-SSR makers in the natural populations of a rare and endan-
gered tree species,Oplopanax elatus in korea[J]. Journal of
Korean Forestry Society,2002,91(5) :565 - 573.
[18]高日,廉美兰,吴松权,等. 东北刺人参遗传多样性的
RAPD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8,47(6) :627 - 628.
[19]Knaepkens G,Bervoets L,Vorheyen E,Eens M.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size and genetic diversity in endangered
populations of the European bullhead (Cottus gobio) :implica-
tions for conservation [J]. Biological Conversation,2004
(115) :403 - 410.
[20]Simonava ON. Flowering characteristics of Oplopanax elatus
[J]. Rastitel'nve Resursv,1984,20(3) :371 - 375.
[21]Reunov AA,Reunova GD,Alexandrova YN,et al. The pollen
metamorphosis phenomenon in Panax ginseng,Aralia elata and
Oplopanax elatus;an addition to discussion concerning the
Panax affinity in Araliaceae[J]. Zygote. 2009(17) :1 - 17.
[22]孙仓,常桂英,李咏梅.刺人参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野
生植物资源,1994,20(6) :27 - 28,24.
[23]张鹏,刘继生,潘宜才,等.东北刺人参人工扩繁技术研究
现状[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3,25(1) :65 - 68.
[24]刘继生,林长春.层积处理对东北刺人参种胚后熟的影响
[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7,29(3) :157 - 159.
[25]刘继生,张鹏,孙静刚.外源赤霉素对东北刺人参种子萌发
的影响[J].林业科技,2005,30(2) :45 - 47.
[26]Bond WJ,Midgley JJ. Ecology of sprouting in woody plants.
The persistence niche[J].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01(16) :45 - 51.
[27]荆涛,马万里,罗菊春,等.阔叶红松原生次生林和杂木次
生林中紫椴的生态学特征[J].北京林业学大学报,2003,
2(1) :113 - 115.
[28]王治钢,南寅镐. 辽宁东部山区东北刺人参的生态调查
[J].中药材科技,1983(3) :4 - 7.
·55·
综 述 张秋菊 等:东北刺人参自然更新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