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杨梅根结线虫病研究



全 文 :果 树 科 学 , 1 1 ( 3 ) : 1 6 1一 1 6 5 , 1 9 9 4
J o u
r n a l o f F r u i t 反i e n e e
杨 梅 根 结 线 虫 病 研 究
陈永宝 张绍升 李增华
(福建省南安县水土保持试验站 3 62 3 00) (福建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 (厦门动植物检疫局 )
摘 要 杨梅根结线虫病是一种新发现的杨梅病害 ,病原线虫为爪哇恨结线虫 (Me ilo do 脚 ,
aj 二 n l’ca ) 、南方根结线虫 (M . i’l co g’n it a) 和北方根结线虫 (M . haP al ) 。 爪哇根结线虫为优势种 。 病害
的影响因素有果树品种 、 种植年限 、 种植方式和土壤 p H 值 。 吹喃丹对病害具有防治效果 . 调节土壤
p H 值和用客土改良土壤可以减缓病害和促进果树生长 .
关键词 杨梅 ;根结线虫
杨梅 (几如月“ ur abr iS eb
.
& z cu
o
.
)是我国的特产果树 。 杨梅树根部有放线菌共生 ,能在痔
薄山地生长 ,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优良树种在我国南方水土流失区推广种植 。 福建省自 1 9 8 1
年以来共种植杨梅树 l 万 h m Z ,水土保持与果树生产相结合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 、 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 从 1 9 8 7 年开始福建杨梅树出现衰退现象 , 而且面积逐年扩大 。 1 9 9 0 年在南安 、安
溪 、德化等县 13 个产区 26 个示范点抽样调查 1 7h0 m ,的杨梅果园 , 株发病率达 48 . 1 % ( 43 . 6%
一 7 6 . 1% ) 。 为了控制病害继续扩展蔓延 , 1 9 9 1一 1 9 9 2 年我们进行了杨梅衰退病因调查 , 并且
发现根结线虫 ( eM lo i d O舒 n 尸 s p
.
)是一个重要的致衰因子 。 我们将根结线虫引起的杨梅生长衰
退称为杨梅根结线虫病 。 现将病害症状 、 病原 、发病条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结果作一报道 。
1 材料和方法
L l 症状观察
采用肉眼观察和定点系统调查 。 组织病理学和根组织内线虫用棉蓝乳酚油染色法观察 。
1
.
2 病原线虫的分离和鉴定
样本采自南安县的南金林场 、金丹 、 园内 、溪州 、 油园和古道桥等病区 . 雌虫用解剖法从根
结上分离 ,幼虫和雄虫用孵育法和漏斗法分离 . 以 T A F 液为固定液和浮载剂 ,在光学显微镜
下作形态学和形态度量学观察 。 用 c L P G 组织导电染色法制备线虫样本 「, 〕 ,通过 Js M 一 35 c F
扫描电镜观察表面细微结构特征 。 共观察 50 个线虫群体样本 。
1
.
3 病害因素调查
对福建宁德 、 漳埔 、 福安 、宁化和建阳等县 (市 )的杨梅主产区进行病害普查 。并在南安县美
林镇杨梅产区作定点系统观察 , 调查坡向 、土壤理化性状 、 果树品种 、树龄 、果园工程类型 、果园
管理水平和年降水量等因素对病害的影响 . 各种类型均以随机取样法至少调查 50 0 株以上 ,按
以下标准记载病害严重度和统计发病率及病情指数 。
根结严重度分级 : 。 级 : 整个根系无根结 ; l 级 : l % 一 25 %的根产生根结 , 2 级 : 2 6 ;石一 50 %
的根产生根结 ; 3 级 : 51 % 一 75 %的根产生根结 ; 4 级 : 76 % 一 10 0%的根产生根结 , 根系萎缩腐
烂 。
本文于 1 9 , 3一 0 5一 23 收到 . 1 , , s碑 0 7一 1 4收到修改稿 。
DOI : 10. 13925 /j . cnki . gsxb. 1994. 03. 006
果 树 科 学 1 1 卷
株发病率 ( % ) ~ 发病株数 、
1
~调查意森数 八 王“ U
病情指数一嘿漂赣攘篙篡黔丫 `0
1
.
4 病害防治试验
1 919 年 3 月在南安县美林镇金丹村进行 以下两项试验 。
1
.
4
.
1 客土和土攘施肥 选择 2 一 3 级病树 ,在新梢萌发前于树冠外缘滴水线处挖宽 2 c0 m 、
深 10 c m 的环形沟 , 分别在沟内施硼砂 ( 7 59 · 株 一 ’ ) 、磷酸二氢钾 ( 5 0 9 · 株 ’ ) 、 氯化钾复合肥
( kI g
· 株 一 ’ ) 、蘑菇土 ( s o k g · 株 一 ’ ) ,施肥后覆土 。 客土为梯田后壁开取的心土 · 于树冠下全层
覆土 1。一 1 5c m 。 每种处理 15 株病树 。 于春梢和夏梢停止生长时测量新梢长度和新梢发生率 ,
记载病情指数 。
1
.
4
.
2 土攘药荆处理 选择 2一 3 级病树 , 包d开树冠下的表层土壤 , 分别施 用吠喃月 3% 颗粒
剂 ( 0 . s k g · 株一 ` ) 、石灰 ( I k g · 株 一 ’ ) 、 、 4 5%代森该水剂 ( l o o m l · 株 ’ ,稀释 30 0 倍液 ) 才t 个I司
1
.
4
.
1

2 结果与分析
2
.
1 症状
病原线虫为害根部 ,从根尖或根尖后幼嫩部侵入 ,寄生于根皮层与中柱之间 。 线虫侵入后
刺激根细胞组织过度生长和形成巨型细胞 ,导致根系产生大小不等的杆牲吉。根结单独产生对呈
圆形或椭圆形 ,有时多个根结相互愈合形成块状 (图版 一 1 ) 。剖开新鲜的根结 , 可以看到孔 白色
的梨形雌虫 (图版一 3 ) 。 感染根结线虫的根系后期变黑腐烂 ,极少或不形成根瘤菌根 。 由于根
系被破坏 ,植株生长衰弱 、 叶片褪绿或黄化 , 叶小而质脆 ,新梢少而纤引 , 落叶照重和形成枯梢 。
重病树于坐果期发生私梢或全株枯死 , 果实变为僵果悬挂于枯枝 _ _匕 图版 一 2 ) 。
杨梅树发生根结线虫病之后果径变小 , 味酸 ,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 据 1 9 9 。年在南
安县金丹村对 1 9 8 3 年定植的杨梅树调查 ,病树比健树株高减少 26 . 5% ,冠幅减少 2 % , 坐果
率下降 5 3 . 4 % ,果径减少 12 . 2% ,单株产量平均 `下降 8艺. 4% 。 1 9 9 1年在南安县金丹 、 梅林 、 油
园 、 溪州和新垅等杨梅产区调查结果显示 ,根结线虫为害导致当年杨梅产量比最高年产量减少
邵 . 8 % , 减产幅度为 12 . 5 % 一 31 . 4% 。
2
.
2 病原
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与有关资料核对 ’ 2 一 ` L , 确认侵染杨梅的很结线虫属
于爪哇根结线虫 ( .M aj 、 。 i’.u ) 、 南方根结线虫 (加 . 才、 呀 , iat )和北方根结线虫 ( .M h aP la )的混
合群体 。 爪哇根结线虫为优势种 。
根结线虫雌雄异形 。 成熟雌虫虫体呈球形或梨形 , 卵产于体后胶状卵囊中 (图版一 3 ) 。 雄
虫蠕虫形 , 口针发达 ,交合刺成对位于近尾端 ,无交合伞 (图版一 5 、 6 ) 。二龄幼虫为侵染期幼虫 .
虫体细长 ,头顶平截 ,尾部渐细 、 尾端钝 , 近尾端处常有 1一 2 次溢缩 (图版一 4 ) 。 爪哇根结线虫 、
南方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可以根据它们的会阴花纹特征区分 。
2
.
2
.
1 爪哇根结线 上 会阴花纹近圆形或卵圆形 , 背弓较低平 , 在肛门 1 ` 方常形成 一小尾端
突 ,从尾端突处向两侧延伸的双侧线将会阴花纹分为背面和腹 区 ,无或汲少线纹通过侧线 。 有
一些线纹弯向阴门 (图版一 7 ) 。

果 树 科 学 1 1卷
2
.
2
.
2 南才根结线虫 会阴花纹背弓高 , 由平滑到波浪状线纹组成 ,一些线纹在侧面分叉 ,但
无明显侧线 . 经常有些考向阴门的线纹 (图版一 8) .
2
.
.2 3 北方根绪线虫 会阴花纹背弓低平 ,常有一些线纹向侧面延伸而形成 l 或 2 个冀 . 线
纹平滑到波浪形 .尾端通常有粼点 ,但一些标本在固定和保存过程中刻点可能消失 (图版一 9 .)
.23 发病因素
一 .
2
.
3
,
1 品种 不同品种杭病性有差异 , 本地品种比引进品种抗病 。 碳梅和水梅较易感病 ,株
发病率达 5 6 . 1 , ,病情指数 教 . 8 ,长蒂乌梅和柴头乌梅发病较轻 , 株发病率 23 . 9% ,病情指数
.6 吕。 未发现免疫和抗病品种 .
2
.
3
.
2 种植年堆 杨梅园随种植年限的延长病害逐年加重 . 1 9 9 2 年在南安县金丹村建堂山
杨梅园的调查结果表明 : 19 83 年种植的杨梅树株发病率达 86 . 2 % , 病情指数 48 . 3 ; 1 9 8 6 年种
植的杨梅树株发病率为 5 .2 4写 ,病情指数 27 · 4 .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杨梅树对根结线虫具有生
育期杭病性 . ’但是不同生育期杨梅树的耐病性有差异 . 幼龄树发病后较少出现枯梢和死树 ;结
果后常因根结线虫为害而出现大盘枯梢 , 甚至全株死亡 。这主要与结果后的果树营养大量消耗
和根系吸收机能以及补偿能力被严重削弱有关 .
2
.
3
.
3 种植方式 杨梅树采用鱼鳞坑 (坑前有埂 , 坑后有沟 )种植发病较轻 , 株发病率为
29
.
7%
,病情指数 9 . 1 .梯田种植 (田埂高 20 一 3 c0 m )株发病率 51 . 9 % ;病情指数 26 . 7 ;台地 (无
埂无沟 )种植发病最! , 株发病率 78 .2 % ,病情指数 38 . 3 . 鱼鳞坑种植排水条件好 , 不利于线虫
传播 . 台地排水条件差 , 汛期闹水漫流极有利于线虫随水流传播和侵染 。
2
.
3
.
4 土峨 pH 位 土坡 p H 值对病害有一定影响。据对南安县金丹示范点测定 ,正常树和轻
度发病树的土城 pH 值为 .5 2一 5 . 3 ,严重发病树的土壤 pH 值为 5 . 0 .
.2 4 病容防洽
2
.
4
.
1 客土改 良土峨 , 调节pH 位 对病树采用客土改良根际土壤可以显著降低病情指数和
促进新梢生长 (表 l) 。 病树施用石灰调节土城 p H值 ,可以减缓病害发展速度和促进新梢生长
(表 2 ) 。 一
农 1 扭肥和客土对杨梅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处 理 套栩长 《` m )

发生率 (% )
X
梢长 ( e m )

发生率 (% )
病情指数
春 梢
客 土
碑 胶 二 级 钾
. 砂
, 菇 土
抓化钾复合肥
2 4 4

5
1 3 6

5
13 4

0
13 5

0
12 0

0
1 90

0
1 0 6

7
9 7

0
5 8
.
5
5 1

0
2 5

0
3 2

5
3 2
.
5
3 0

0
3 5

0
X 梢
2

5
3 5
.
0
2 5

0
4 2
.
0
6 7

0
丹自七口斤
.5432
80
.上盛ù
.…9吐甘4内口
2
.
4
.
2 药荆防治 采用峡喃丹 3驳城粒剂防治效果较好 , 不仅能明显降低病情指数 , 而且能
较大幅度促进新梢生长和树势恢复 (表 幻 。
农 2 土滚药荆处理对杨梅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处 理 X梢长 (
c . ) 工梢发生率《写 ) 病情指数 1 9 9 2年比 1 9 9 1 年士 %
1口口1牟 1 9 9 2年 19 9 1 年 1 , , 2年 1 , 9 1年 i , , 2 年 梢长 新梢发生率 病情指数
咬喃丹
石 灰
代森按
对 照
2
.
2 3
.
3 3 5 6 1 4 5 4 0
2
.
8 3
.
2 48 8 5 5 5 6 0
3
.
4 2

9 6 4 9 3 5 5 6 5
2

7 3

4 5 7 5 6 5 5 8 0
+ 5 0
,
0
+ 14
.
3
一 14 。 7
+ 25

9
+ 7 4

3
+ 7 7
.
十 4 .5
一 L
一 1 1 . 1
+ 9
.
1
+ 1 8
.
2
+ 4 5
.
5
3期 陈永宝等 : 杨梅根结线虫病研究
3讨 论
1) 根结线虫是最重要的植物寄生线虫 ,能侵染许多作物种类并引起病害 .杨梅根结线虫病
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是新发现的一种杨梅病害 。根结线虫侵染杨梅之后能导致杨梅树生长衰
退 ,它与其他病原引起的杨梅衰退病的主要区别是在树根上形成根结 , 同时从根际土壤中可以
分离到大量根结线虫的二龄幼虫 。
2) 杨梅作为一种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正在我国南方大面积推广种植 . 由于根结线虫病可
以随种苗传播 , 因此 ,培育无病苗和加强检疫是杨梅新植区防治根结线虫病的重要措施 。
3) 抓好杨梅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工作 , 是发展杨梅生产和巩固发展水土保持成果的一项重
要课题 . 由于病害发生普遍 ,采用杀线虫剂防治虽然可以得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 但所需费用较
多 。 因此 ,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改进种植方式 、 搞好土壤改良和研制具有防病保健效果的土壤
添加剂和生物制剂 、改善杨梅根际的微生态环境 、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
是杨梅根结线虫病防治研究的方向。
参 考 文 献
以」张绍升 . 植物线虫的电镜扫描简易制样技术 . 植物病理学报 , 1 9 93 , 23 (2 ) : 1 0。
「幻 张绍升 , 翁自明 . 福建省根结线虫种类鉴定 . 福建农学院学报 , 19 91 , 2 0( 幻 : 1 58 一 16 4
〔3〕杨宝君译 . 四种最常见根结线虫分类指南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1 98 6
[ 4〕 J e p o o n 5 B . dI e o t i f i c a t io n o f cot t 一k n o t o e m a t司 e 。 (翔` 才。`d 。£” 。 。叶 c ie , )
.
e
.
^
.
B
. 卜 t e r o a t io n a盆, W a lli。 `百。 r d , u K , 19 5 7 .
1 2 7一 1 9 9
S t u d i e s o n R e d B a y b e r r y R o o t

k n o t N e m a t o d e s
C h e n Y o n g b a o
(对口。 a 月 oC u , 勺 E护。 i脚朗耐 S at 以o 月 oj s iol a , d w 口 . r oC ,
~
t
ion
,
F iuj
口. , J 6 2 3 0
Zh a n g S h a o s h
e n g
(介户a r t加。 t oj P l a , t P厂 o “ c t俪 , F幼 a , A gr ic “ lt o l oC l lge ` )
L i Z h e n g h u a
(尤抽价` . A月俪 a l a 月 d P at 衬 t Q翻阳形加` 习俐放 )
A b s t r妞C t
T h e d i s e a s e e a u s e d by R o o t

k n o t ne m a t od e
s a r e r e e e n t l y fo u n d o n R司 b a y悦r y (八如` ca 、 加口 3 e b . 乙
Z u e e ) i n N a n a n
,
F
o
j
a n
.仆 e n e m a t叼e ,碑 d es w e r e id e n t if i e d a s 月讨` i山£阳于 户 , , ica ,抓 切`叹 g ” iat ,材 . 加户-
la
·
.M aj 训 n ic a 15 a d o m i an n t s碑 e i e s in t h e l oc a li t y . F a e t o r s , u e h a s v a d e t y , a g e o f o cr h a dr , p l a n t in g p a t t e r n
a dn
5 0 11 P H v a l u e i n fl u e n e e en m
a t o d
e P o p u l a t io n d e v e lo Pm e n t a n d d a ma g
e s e v e r i t y
.
aC
r bo f u
r a n 15 a e fe
e t i
v e
n e m a t ie id e i n e o n t r o l t h i s d i s e a s e
.
A p lP ica
t io n o f lim e a dn
5 0 11 r e p l a e e m e n t
wer
e s u叨 e s t ed t o 抉 e fe e t i v e i n
er d u e i
n g s e ir o u s n e s s o f t h e d is e a s e a n d por m o t i
n g g or wt h
o f t h e fr u it t
esr
·
K e y W
o r ds R
e d b a y b e r r y , Ro t

k on t 耽m a t o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