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三种微肥在串叶松香草优质高产中应用的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2004-05-08;修回日期:2004-07-20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124040058)
作者简介:郭孝(1966-)男 ,硕士 ,副教授 ,内蒙古商都
人 ,主要从事饲料生产与草地改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发表
论文 30余篇 ,主编 、参编著作 4部.
三种微肥在串叶松香草优质高产中应用的研究
郭 孝 , 李 明 , 哈 斯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郑州 450011)
摘要:对 B 、Zn 和 Mn 三种微肥在串叶松香草优质高产中的应用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研
究结果表明:B、Zn 和 Mn 三种微肥在一定浓度下能够促进串叶松香草的光合作用 , 提高其饲草产
量 ,其中 600×10-6的 B肥能够使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 7.03%和增加7.23%,
牧草产量增加 8.42%;400×10-6的 Mn 肥能够使 LAI 和牧草产量分别增加 6.25%和 6.07%;Zn
肥的有效浓度为 400×10-6 ,可使茎粗增加 8.96%, 茎叶比增加 5.03%。三种微肥对株高没有明
显影响。
  关键词:微肥;串叶松香草;应用
  中图分类号:S14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311(2004)05-0075-04
Studies on Application of Three Kinds of Trace Element Fertilizers to Forage Produc-
tion of Cupplant.GUO Xiao , LI M ing , HA Si(Zhengzhou Col lege of Animal
Husbandry ,Zhengzhou , 450011 , China):Grassland of China , No.5 , 2004 , pp.75 ~
78.
Abstract: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B ,Zn ,Mn fertilizers to cupplant production
w as studied based on Henan soil and climate condi tions.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B ,Zn ,
Mn fertilizers could promote cupplant g row th , enfo rced resistence and enhance forage
y ield under certain concentrations.Of three t race element fertilizers ,B fert ilizer could in-
crease leaf area index(LAI), chlorophyl content and forage yield by 7.03%,7.23% and
8.42% respectively in the concentrat ion of 600×10-6;400ppm was most sui table for
M n fertilizers w hich increased LAI by 6.25%and forage y ield by 6.07%, Zn fertilizers
can increase stem diameter by 8.96% and leaf-stem ratio by 5.03%.Three trace fer-
tilizers haven t significant ef fects on the height of cupplant .
Key words:Trace element fertilizer;Cupplant;Application
1 试验地自然条件
试验在郑州牧专牧草试验田内进行 ,地
处34°16′~ 34°58′N和 112°42′~ 114°14′E范
围内 ,海拔 79m ,年平均气温 14.4℃, 7月份
均温 27℃, 最高气温 39.5℃;1 月份均温
1℃, 最低温度 -25℃, ≥10℃的积温为
4800℃;年均日照时数 2400h ,年均降水量
—75—
第 26卷 第 5期            中 国 草 地            2004 年 9 月
Vol.26  No.5             Grassland of China             Sept .2004
640mm ,且主要集中在 7 ~ 9 月 。无霜期
210d ,土壤为潮土 ,质地为中壤 ,肥力中等 ,有
机质含量约为 1.15%,pH 值为 8 ~ 8.5。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供试串叶松香草 1991年从中国农科院
畜牧研究所引进 ,后自繁自育 。1998 年用其
后代种子进行播种 , 并且进行微肥试验。
1998年 9月 18日人工开沟播种 ,播量为3.8
kg/hm2 ,行距 60cm ,株距 30cm 。所用微肥为
H3BO4 、ZnSO4 、MnSO4(以下简称硼肥 、锌肥 、
锰肥),纯度大于 95%。
2.2 试验方法
2.2.1 稀土的处理与施用方法
将三种微肥分别配制成 200×10-6 、400
×10-6 、600 ×10-6 、800 ×10-6 、1000 ×
10
-6 、1200 ×10-6等 6 种浓度溶液 ,分别用
A1 、A2 、A3 、A4 、A5 、A6 来表示 ,用水作为对照
试验(用A0来表示);试验共计7个处理 。硼
肥 、锌肥 、锰肥分别用其元素符号 B 、Zn 、Mn
来表示。试验小区面积为 15m2 , 呈对比排
列 ,各处理设三次重复。微肥的使用方法是:
在牧草生长期内 ,硼肥 、锌肥 、锰肥的用量分
别为 0.3g/m2 、1.5g/m2 、1.5g/m2 。三种微
肥的喷洒时间为:硼肥要从串叶松香草苗高
16 ~ 17cm 时(3月 20日)每隔 20d喷洒叶面
一次 ,锌肥 、锰肥要从孕蕾期(5 月 15日)开
始每隔 15 ~ 20d 喷洒叶面一次;所有微肥共
喷洒 4次 ,试验期间不施用其他肥料。该项
研究从 1998 年 9 月开始到 2001 年 9 月结
束 ,共计 3年 ,测定时间为牧草开花期(6月
15日~ 7月 15日),测定样方面积为 1m2 。
2.2.2 测定方法
叶面积测定采用干重系数法 ,首先使用
光电面积仪直接测定单株植物的叶面积 ,而
后将叶片放入干燥箱内在 70 ~ 80℃下烘干 ,
再用分析天平称重 ,求出单株植物的平均面
积———干重系数(即面积/干重比),再测定样
方内牧草叶片的总干重 ,然后乘以干重系数
即可求出样方内牧草叶片的总面积 ,再与样
方面积相除即为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主
要通过叶绿素测定仪来测定 ,在一个实验小
区内选择 3个 1m2 的样地 ,每个样地随机选
择 5株进行测定 ,每一株三次重复 ,计算其算
术平均数 。株高与茎粗测定是从牧草返青后
每隔 10d测定一次 ,株高为自然高度 ,每一实
验小区选择 3个样方 ,每个样方选择 10株来
测定 ,取其平均数。茎叶比为牧草品质的重
要指标 ,测定在牧草花期进行 ,在每一实验小
区内选择 500g 草样 ,茎 、叶和花序分离 ,风干
后分别称重 ,禾本科牧草的叶鞘部分包括在
茎内 ,豆科牧草的叶柄和托叶包括在叶片内 。
产草量采用的是取样测产 ,每一个实验小区
内按照顺序取样原理选取 10个 1m2 样地 ,
全部齐地面刈割 ,风干后称重 ,取其算术平均
值。
3 试验结果
3.1 微肥对叶面积指数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叶面积指数(LAI)是草群冠层结构的重
要指标 ,对牧草群落中光的分布 、光能利用和
产量有显著影响 ,反映了牧草以及饲料作物
光合能力及生长能力。串叶松香草最佳叶面
积指数为 5左右(Davis , 1989),过大或过小
都影响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及光合总量。由表
1可知 , B肥和 Mn肥的效果较为突出 ,而 Zn
肥效果不突出 ,当 B肥的利用浓度超过 1000
×10-6时对 LAI 有副作用;当 Mn 的利用浓
度超过 800×10-6时对植物生长有害;而 Zn
肥对 LAI 没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当浓度超过
1000×10-6时反而对串叶松香草生长有害 。
叶绿素含量同叶面积指数一样是反映光
合效率的重要指标 ,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含
量越高牧草的光合能力越强。经过微肥处理
后 ,B 肥处理的效果较为明显 , Mn 肥和 Zn
—76—
中国草地 2004 年 第 26卷 第 5期
肥的效果不明显 ,与对照间无差异。需要注
意的是 ,当 Zn肥的用量超过 800×10-6时会
极显著地抑制牧草体内叶绿素含量 ,影响光
合作用(表 1)。
表 1 不同微肥处理对串叶松香草叶面积指数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微肥处理浓度 叶面积指数(LAI)
B Mn Zn
叶绿素含量(mg/ gDM)
B Mn Zn
A1 3.80±0.05 3.82±0.06 3.79±0.07 1.68±0.09 1.71±0.12 1.65±0.11
A2 4.06±0.07 4.08±0.08 3.86±0.09 1.78±0.14 1.64±0.03 1.68±0.10
A3 4.11±0.10 3.76±0.05 3.80±0.10 1.76±0.12 1.72±0.10 1.72±0.13
A4 3.78±0.06 3.32±0.03 3.90±0.07 1.71±0.10 1.65±0.09 1.42±0.14
A5 3.22±0.08 3.12±0.04 3.41±0.07 1.64±0.05 1.62±0.11 1.29±0.09
A6 3.12±0.05 3.07±0.08 3.37±0.05 1.64±0.04 1.60±0.08 1.21±0.10
A0 3.84±0.06 3.84±0.06 3.84±0.06 1.66±0.06 1.66±0.06 1.66±0.08
  注:测定面积为 1m2;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
3.2 微肥对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在A2Zn和A3Zn处理下 ,串叶松香草茎
粗分别为 2.31cm 和 2.29cm(表 2),显著高
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当浓度超过 1000×10-6
时 ,其值显著低于对照 ,不利于茎秆生长 。经
测定 , B肥和 Mn肥没有明显的效果;各处理
对串叶松香草株高的影响也无显著差异 。
表 2 不同微肥处理对串叶松香草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微肥处理浓度 株高(cm)
B Mn Zn
茎粗(cm)
B Mn Zn
A1 223.12±2.15 223.12±3.15 227.16±3.16 2.14±0.10 2.12±0.23 2.25±0.06
A2 218.93±2.11 220.12±2.72 225.12±4.01 2.17±0.12 2.14±0.10 2.31±0.07
A3 219.82±1.82 217.82±1.82 225.48±4.24 2.13±0.13 2.13±0.11 2.29±0.08
A4 228.19±2.14 218.12±2.31 217.92±3.25 2.12±0.10 2.09±0.05 2.20±0.11
A5 224.01±3.09 234.24±3.45 212.42±4.08 2.08±0.05 2.10±0.07 2.04±0.09
A6 223.46±3.13 218.61±3.64 209.72±3.81 2.12±0.07 2.12±0.08 2.02±0.13
A0 221.12±2.46 218.98±3.05 220.33±3.63 2.13±0.09 2.14±0.05 2.14±0.10
  注:表中株高数据为 10株平均值+标准差。
3.3 微肥对生物学产量以及茎叶比的影响
B肥对串叶松香草的牧草产量影响最
大 ,在 A3B处理下 1m2内牧草的鲜产量极显
著地高于其他处理(P<0.01)(表 3)。而在
A2B(12.10kg/m2)和A4B(12.13kg/m2)的处
理下 ,鲜产量与对照相比达到了显著水平(P
—77—
郭 孝 李 明 哈 斯 三种微肥在串叶松香草优质高产中应用的研究
<0.05),其他处理没有明显效果。用 Zn肥
处理后 ,随着应用浓度的增加生物学产量呈
明显的下降趋势 , A1Zn ~ A3Zn 处理间有一
定的增产效果 ,但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其
他处理却明显低于对照。Mn 肥在 400 ×
10-6时与对照相比增产 6.07%,其他处理没
有明显效果;当浓度超过 800×10-6时会显
著地降低产量 。由表 3 可知 , A2Zn 与 A3Zn
的茎叶比分别比对照提高 6.57%和 5.51%,
显著高于对照 A0Zn(P<0.05),其他处理与
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Mn 和 B两种微肥对
茎叶比没有明显的影响。
表 3 不同微肥处理对串叶松香草产量与茎叶比的影响
微肥处理浓度 产量(kg/m
2)
B Mn Zn
茎叶比
B Mn Zn
A1 11.52±2.15 11.62±3.15 11.71±3.16 4.66±0.07 4.75±0.07 4.59±0.07
A2 12.10±2.11 12.22±2.75 11.72±4.01 4.72±0.05 4.70±0.10 5.03±0.09
A3 12.49±1.82 11.62±1.81 11.69±4.24 4.64±0.11 4.63±0.05 4.98±0.11
A4 12.13±2.14 11.32±2.35 11.38±3.25 4.62±0.10 4.59±0.08 4.72±0.06
A5 11.61±3.09 11.12±3.43 11.32±4.08 4.58±0.09 4.70±0.12 4.58±0.07
A6 11.46±3.13 10.94±3.60 11.12±3.81 4.62±0.04 4.72±0.14 4.65±0.06
A0 11.52±2.46 11.52±3.05 11.52±3.63 4.73±0.05 4.73±0.05 4.73±0.05
4 小结
4.1 在三种微肥中 B 肥的效果最理想 ,其
有效浓度范围为 400×10-6 ~ 600×10-6 ,其
中600×10-6的效果最好 ,在此浓度下叶面
积 、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 7.03%和 7.23%,
牧草产量可提高 8.42%;B肥的利用浓度不
能超过 1000×10-6 。
4.2 Mn肥在有效浓度为 400×10-6下 ,叶
面积提高 6.25%,牧草产量提高 6.07%;Mn
肥的利用浓度不能超过 800×10-6 。
4.3 Zn肥在其有效浓度范围为 400×10-6
~ 600 ×10-6下 , 茎粗分别增加 8.96%和
8.02%,茎叶比分别增加 5.03%和4.98%;
Zn肥利用的浓度不能超过 800 ×10-6 ~
1000×10-6 ,否则会危害牧草的生长。
4.4 三种微肥对株高的影响不明显。
参考文献:
[ 1 ]  苏希孟.饲料生产与加工[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 , 2001.89-90.
[ 2 ]  常根柱.优质牧草高产栽培及加工利用技术[ M ] .北
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1.70-71.
[ 3 ]  时永杰.串叶松香草的引种研究[ J] .中国草地 , 1998
(4):14-15.
[ 4 ]  甘永祥.河南省天然草场资源[ M ] .郑州:河南省科
技出版社 , 1990.2-22.
[ 5 ]  郭孝 , 张莉.多年生优良牧草引种试验[ J] .中国草
地 , 1998(1):15-17.
[ 6 ]  张子仪.中国饲料学[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0.664-665.
[ 7 ]  张桂兰 , 朱鸿勋 , 龚光炎.主要农作物配方与施肥
[ M] .郑州:河南省科技出版社 , 1991.72-82.
[ 8 ]  甘肃农业大学.草原学与牧草学实习实验指导书
[ M] .兰州:甘肃科技出版社 , 1991.130-132.
[ 9 ]  杜占池 ,杨宗贵 ,崔骁勇.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 5 类
植物群落叶面积指数的比较研究[ J] .中国草地 ,
2001(5):13-18.
—78—
中国草地 2004 年 第 26卷 第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