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贡嘎山麦吊杉群落结构的研究



全 文 :应 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一 9 9 5一 (4 ): 3 34 ~ 34 2
C卜奋n . J. _气户户 1. 七n t 咭 r on . B石0 1.
贡嘎山麦吊杉群落结构的研究 `
口 尸 ,天 丁
(中国科学院成娜生物研究所 成都 61 0 0 4 ”
摘 要
麦吊杉群落在贡嘎 山东坡 海拔 2 2 0 0 ~ 2 8 0 O m 之间呈带状分布 。 本文从群 落分布 区的 自然环
境 、 群落外貌和结构特征 , 以及种群结构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 。 归纳出生活型组成特征 、 麦吊杉种
群高度和 胸径的生长规津 , 以及立木级分布特点 ,分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 最后与北方的暗针叶林
作了比较分析 , 并讨论了群落的动态特点 .
关键词 贡嘎山 .麦吊杉 ; 暗针叶林 ;群落结构 ;种群结构
S T U D IE S O N T H E P I C E A B R A C H Y T Y L A C O M M U N I T Y
O N T H E G O N G G A M O U N T A I N S
W u N i n s
( 广几改尸。 介对“ 。份 oj 月盛雨 gy . 渐 , , 份, ,。认 习反, 。 , .伪 e n g d u 6 1 0 0 4 1 )
A肠 t r妞 C t
八即 加仪诵梦tyla e o m m u n i t y , o n e o f t h e m a i n r e Pr e se n t a t i v e t y l , es o f t h e s u比 IP i n e d a r k e o n i f e r。 、 一5 f o r 6 r s
i n , o t l rh w肠 t C h i n a . z o n a l ly d is t r ib u t器 o n t h e ea s t 一 f a e i n g 5 10 附 o f th e G o n g朋 M o u n t a i n s a t th e a l t i t u d e o f
2 2 0 0 ~ 2 8 0 0 m
.
S o m e a s pe e st o f th e e o m m u n i t y
, s u e h a s p h y s i o g n o m y
.
e o m m u n i t y s t r u e t u r e a n d 阳 p [ 11 , 宁一o n
s t r u e t u r e
.
h a v e 比 e n s t u d ied a n d c o m ep red w i t h th os e o f t h e bo r ea l d a r k e o n i fe r o u s f o r e s st . T h e r “ 吸l t r s j n d i -
e a t e d
:
( l ) T h
e Ph外 i o g n o m y o f t h e co m m u n i t y , i n v i e w o f il f e 一 f o r m co m p o s i t io n , 15 n o t o n ly d o m i n a r浏 b y
th e P h a n e r o Ph y tes
, a m o n s w h je h M e so

Ph a n e r o P h y t es a n d M id d l e

Ph a n e r o P h y tes a r e r i e h
.
b u t a l s o e l l a r a e r e r
-
i z e d b y H e m i e r y P t o P h y t es
,
G e o p h y tes
,
l i a n a a n d E P IP h y t e s
.
w h j e h i n d i e a t e t h a t t h is c o m m u n 一t y 15 rn o r e
a d a Pat b l e r o th e w a r m a n d h u rn id h a b iat t th a n ob
r ae l 血 r k e o n i f e r o u s f o r es ts ; ( 2 ) T h e d o m i n a n r 阳 P t ; l a r i o n 15
m a i n ly e o rn op
s e d o f m a t u r e o r o v e r

m a t u r e t res
o f P`咒 加仅 · h尹梦的 a n d p r e劝 n ts a d代 l in e t r e n d : a n d ( 3 ) t ll e
e o m P l e x s t r u tC u r e 15 d is t i n e t i v e l y f o u n d w i th a v e r t i e a l s t r a t i f ica r i o n t h a t e a n be d j v id de i n r o f i
、 , r , r r几 , , o r
la y e r s
.
T h e r r e s t r a r u m e a n be f u r th e r d i v id ed i n t o th r e e s u b la y e r s a n d s h r u b la y e r in t o tw o s t一b la y e r s
.
S o m e
h i g h e r i n d iv i d u a l s o r t h e s h r u b 5 1又 C i e s e n t e r t h e 3 r d s u b l a y e r o f th e t r e e s r r a t u m .
K e y w o r d s G o n g
a
M
o u n at i n s ; 尸众、闭 加“ 一 h少r犷衍 ; d a r k e o n i f e r o u s f o r es t ; e o m m t一n i r y s r r 、 l e t一l r e : 加 P u l a -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麦吊杉群落 (c 。 m m . iP’ , 加 ac’ 勺#lt “ )是我国西南亚高山暗针 叶林的重要类型之一川 . 主要
收稿日期 : 19 9 5一 0一 13 接受 日期 : 1 9 9 5一 0 7一 2 9
, 本文 为国家 “ 攀登计划 ” 子颐 “ 山地 森林 生态系统结构的研究 ” 的一部分 。
吴 宁 : 贡嘎山麦吊杉 群落结构的研究
分布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 〔 , , , 贡嘎山东坡为其分布区西部的最南端 〔 3〕 。 麦吊杉在贡嘎山东坡海
拔 2 2 0 0一 2 80 o m 范围内呈带状分布 3[ ’ 〕 。 但因人们过度利用 .其林带较零乱 。 目前仅有少 量文
献对贡嘎 山麦吊杉及其建群种构成群落进行过粗略考察记述 , 且只限于群落的一般外 貌特
点闭 、 物种构成特征闭和群落的气候指标 s[] 等几个方面 ,而对群落的结构特征 尚缺乏系统深入
的研究 。 本文是根据笔者近年 ( 1 9 9 0 ~ 1 9 9 3) 来在贡嘎山东坡 .特别是海螺沟地区的野外考察资
料整理而成 。
麦吊杉群落的生境的分布
贡嘎山麦吊杉主要分布于四 川西部变质岩 区 , 由古生界深度质岩及古老的侵入岩组成 。二
叠系是其主要地层 。 岩石以古生代深变质岩及古老的岩浆岩为主 。
该区域主要受东南季风带来的暖湿气 流的影响 ,年均温 5 . 0一 8 . 4℃ , 1 月均 温 一 2 . 2 一
1
.
0℃ , 7 月均温 13 . 3 ~ 17 . 3 ℃ , ) 10 ℃的年积温为 2 0 一 1 5 0 0 C ,年降水量 1 5 0 0一 1 6 0 0 m m . G
一 8 月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 5 0 % ~ 60 % , 年平均相对湿度 85 % ~ 9 0写 .3[ ’ 〕 。 气候温凉 . 雨量
充沛 ,为麦 吊杉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
在麦 吊杉林下 , 土壤类型较多 〔 ’ 1 ,其 中以 山地 棕壤为主 , 土层一般较深厚 . 但层次过 渡较
缓 。 上层为中壤质 , 下层为粘壤质 。 土体中砾石较多 。 土壤近中性或微酸性 . p H 位 5 . 1~ 6 . 2 。
由于水热条件较好 ,有机物分解较快 . 腐植质含量高 . 表层 (0 一 25 c m )有机质含量多在 1 9 . 6 %
左右 .全氮含量 0 . 68 % . c 、 N 的比值为 17 . 1 2 。
麦吊杉群落在贡嘎山植被垂直带谱中 , 处于亚高山暗针叶林带的下部 ,在海螺 沟其分布下
限 ( 2 2 0 0~ 2 · 10 0 m )为常绿 , 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以苞懈柯 ( L ` th* 、 a , 。 s 。介 i戒 cao , p,I 、 )为建群种的
群落 ,上限为冷杉 (肋蜘 aj 加 i) 群落 , 因此植物种类丰富 . 区系组成复杂 。
2 研究方法
在对群落的整个分布范围作全面踏勘的基础上 ,选择海螺沟为主要调查地点 , 并按海拔高
度的变化 ,结 合群落保存完整状况 .考虑小环境因素 ,在群落分布区 的腹心和边缘地带选择 典
型取 徉 。共取样 12 个 (表 l ) ;每徉地面积为 ( 20 x 20 )耐 . 共 4 8 0 耐 进行每木调 查 . 记录 祥地里
各树木的高度 、 胸径 、 冠幅 , 以及立木级 . 在每样地的一个角上设 (4 又 4 ) m Z 和 l( 又 1 ) m Z样方各
一个 ,分别记录灌木和草本层的数据 。 同时调查样地藤本植物和林内更新状况 .记录样地外植
物的分布和生长情况 。
由于麦吊杉胸径很大 . 很难钻取木芯 ,我们采用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 . 即以立林级结构
代替年龄结构分析其种的结构特征 。 利用伐倒的麦吊杉计算年轮 . 以侧定树龄 . 采用线性 回归
的方法 . 找到直径与树龄间很好的相关关系 : ; 一 0 . 9 8 ; p毛 0 . 0 0 1。 将麦吊杉的立木级划分为 10
级 . 除前 4级按传统方法划分外 ,胸径 2 . 5 c m 以上的立木按每增加 ZO c m 为 l 个径级再分出
6 个等级 。 然后制作 出立木级频度分布图 。
同时 ,在每一个样地上测定土壤厚度 、 土壤 p H 值 、 土壤 含水量和土壤 含砾 量 .
3 3 6应 用 与 环 境 生 物 学 报 l卷
表 1 1 2个样地的签本情况
Ta b l e1 T h ebs ai e eo ni d ti o ns o f! 2 P lo ts
样地号 群落类型 海拔高度 坡向 坡度 土堆类型 土壤 p H值 土堆有机质含量
No
.
o f P lo rs Ty伴 o f eo m m· A ! t . (m) A ,娜祀 ( t 5 .。伴 5 0 11 ry伴 P H o f 5 0 11 C o n r e n t o f o r g a n t e m a 甲r e r ` 一n 、 o 一]
l tP

, 加仪, !hl r#la 2 8 2 0 S E 】0 0 2 5 0 山地暗棕壤 4 . 8 8 . 5
+ 筋 , 、 子旧冲 弓 M o u n at in d a r k
2 2 7 8 0 S丫V ! 0 0 2 1。 b r o w n 呀 r th 5 . 5 8 1 2 . 4
3 八一即 脉吸去夕r梦al 2 7 2 0 N丫V s l。 1 2 0 山地棕壤 5 . 7 8 5 . 8
M O U n妞 i n b t o w n
4 2 6 8 0 S从产 1 0 0 1 9。 e a r th 5 . 4 9 6 . 7
5 2 6 5 0 S E 5 0

2 1
.
5
.
5 2 6
.
2
6 2 6 0 0 S E 7
o
18
0
5
.
9 3 1
.
1
7 2 5 8 0 N VV 5 1

2 7
0
6
.
0 4 2
.
9
8 iP阴 加仪、 h梦t夕al 2 5 4 0 S E 2 2 o 2 ! o 山地棕壤 5 . 5 2 8 . 7
+ 户润 , la 耐汀话 M o u n t a j n b r o w n
9 + 了£“ ga hc 止洲 - 2 6 0 0 S认尸 1 4 0 17 . e a r th 5 . 3 2 6 . 9
污矛况】0 2 4 8 0 N、 V 4 0 o 5 o 5 . 7 8 10 . 3
! 1 2 4 2 0 N E S

14
。 山地黄棕壤 5 . 】2 7 . 9
M o u n r a i n y e l lo w
-
】2 2 3 8 0 N丫V 1 2 . 2 0 0 b r o w n e a r t h 5 . 6 8 5 . 8
3 麦吊杉群落的结构
3
.
1 群落的外貌
麦吊杉群落的林冠高低参差而浓密 ,外貌深绿色 . 林冠锯齿状 。 林相变化随海拔不同略有
差异 。 在其分 布区下部 (约 25 0 m 以下 )外貌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 .随季节不同 ,深绿色的主体
6 0 F 5 6
.
5 %
5 O
总成分 T o , a 一。 。 ,川、 。 : 、 e ,I t、
落叶成分 D e e i。 : , o L .、 。 o , 1, oP n e n . s
4 O
3 O
2 O
1 1
.
3 %
ǎù比à级t
ù么à明`-.(-的JO.。Z
土0 6 . 4 %
2
.
3 %
址组二1习 。 } 。 } n } E
图 l 麦吊杉群落组成种类的生活型谱
F 18
.
1 T h e l i f e

f o r m s伴 e t r u m o f 八州 2护 a .去梦护梦lt, e o m m u n i t y
A
. 高 位芽 值物 1 . 大高位芽植物 ; 2 . 中高位芽植物 ; 3 . 小高 位芽 值物 ; 2 . 矮高 位芽植物 ; 4 . 藤木高位芽植物 ;
R
. 地上芽 植物 ( c h) . c . 地面芽植物 ( H ) ; D . 隐芽植物 ( cr ) ; E . 一年生 植物 ( T )
A
.
Ph日 n e r o p h ), e 、 ( P h ) l
.
M
找 ( r o 一 P h ; 2
.
M
e ` o 一 P h ; 3 . M i〔 r o 一 P h ; 4
.
N a r o

P h ; 5
.
L i a n a
B
.
C h . m a e p h y t se
; C
.
H e nr i e r )
,
p r o p h y r邢 . D . G e o p h y t e , : E . T h e r o p h y t邢
4期 吴 宁 :贡嘎山麦吊杉群落结构的研究
中常缀以嫩绿 、 黄 、 褐 、 红 色斑块; 而在分布区的上部林相终年深绿 .变化 很小 。
生活型是反映植物群落生态外貌特征的一个重要
参数 。 根据 Rua nki a e r的生活型系统和叶型分类系统川 .
对麦 吊杉群落组成种类的生活型和叶型进行统计分析
(图 l、 图 2) , 可归纳出该群落的以下几点外貌特征 :
3
.
1
.
1 以高位芽植物为主 (5 6 . 5乡石) . 其中以中 、 小高位
芽 植物 最 多 , 分 别 占高 位 芽 植 物 总 数 的 25 . 8 2 %和
3 1
.
8 5 % ;
3
.
1
.
2 地面芽植物较 丰富 〔2 3 . 5% ) ,其余依次为隐芽
植 物 ( 1 . 3乡石) , 地 上 芽 植 物 (6 . 4乡石) 和 一 年 生 植 物
( 2
.
3% ) ;
3
.
1
.
3 群落以 小型叶所占 比重最大 ( ,9j . 0% ) , 其 余是
中型叶 ( 3 3 . 6% ) 、 微叶 ( 1 1 . 2 ;石)和大型叶 ( 8 . 2 % ) ;
3
.
1
.
4 在 群落 内部的各层 (或亚层 )之间 , 叶子的平均
类型有 由上而下逐渐增大的趋势 。
3
.
2 麦吊杉种群的结构
种群结构是群落结构的基础 , 优势种群的高度 和胸
径与株数的相关规律 , 能够从种群水平上客观地显示 出
群落的结构特征 。 研究表明 , 麦吊杉种群的高度由低到
高 , 响径由小到大 , 麦吊杉的个体数量都有着由少到多 .
再到少的变化趋势 ( 图 3 ) 。 图 3 表明 .高度在 20 一 45 m
的株数占优势 , 特别是 2 0~ 40 m 的个体最多 . 分布最普
_ 。
4勺. 0%汀 自` ”
} } }
3。
} } }件 !州 }
,。
(
n
J } !甲长肖不厂寸花叶
3 3
.
6洲
8
.
2环
(次à拓念
(次às。ō。勾d的忿.z
D I E
图 2 麦吊杉群落组成种类的叶级谱
F i g
.
2 Lae f c h a r a ct e r s o f P l a n t s p氏 ) ies i :、 I,i 记别
加取浦梦`殉 c o m m u n i t y
A :峨叶 o~ Z s n 、 n 、 ,
R : 微叶 2 5 ~ 2 2 5 m m ,
c : 小叶 2 2 5 ~ 2 02 5 n , m :
D
: 中叶 2 0 2 5~ 18 2 2 5 m m ,
E : 大叶 18 2 2 5~ 16 4 0 5 2 。 、 m .
A :灰刀 l-e lea f o~ 2 5 m m Z
B : N . n -o . ea f 2 5 ~ 2 2 5 m
一n :
C : M IrC -o 卜a f 2 2 5~ 2 0 2 5 m m ,
D : M e
` o 一 l e a f 2 0 2 5 ~ 1 8 2 2 5 m m ,
E : M a cr -o lea f 18 2 2 5 ~ 16 1 0 25 m t们全
遍 ; 胸径以 」5~ 1 1 0 c m 的株数占优势 , 尤以 6 0 ~ 9 0c m 的个体最多 。 这主要是由于麦吊杉群落
的更新状况较差 ,更新苗和幼树数量少 , 群落以高大粗壮的成熟个体为主 . 这 山后面的立木级
分 祈也可看出 。
优势 种各个体的纵向和径向增长的相关性 , 也能反映出群落的结构特征 (图 4 ) 。 对麦吊衫
种群的每木调查和解析木分析表明 . 其高度和胸径增长在一定范围之内是同步的 . 即高度 和胸
径同时增长 。 但这种同步有一定的局限性 , 到达某一高度范围内 (约 30 ~ 25 m ) . 种群的高 度和
胸径同时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连年生长量明显下降 。 据其它区域的观测 vt] . 麦吊杉在生长 70 年
后出现下降趋势 ,在 15 0 年后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下降开始保持平缓 。 从图 l 中还可 吞
到 ,麦 吊杉在不同生境 (海拔高度 )条件下其高度与胸径生长的变化 。 在低海拔的样地中麦吊杉
种群的最大高度在 32 m 以内 ( A 曲线 ) ,在上部的样地中麦吊杉的最大高度达 ,12 m 以 内 ( B 曲
线 ) 。 由于麦 吊杉是一种喜光树种川 , 要求温凉湿润的山地生境 . 因此海拔下降后 , 生境的热量
条件增 加 .使麦吊杉的生长受到抑制 ; 而海拔升高至分布上限区域时 , 热量条件下降 . 加之冷杉
荫蔽使光照条件减弱 , 麦吊杉的生长也受到制约 ,这反映出麦吊杉种群的结构不仅受到 自身生
长习性的 制约 . 而且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特别是热量环境 。 已有的研究也表明厂5」. 贡嘎 山地
区水分条件较好 , 温度条件是 植物群落垂直分布的限制因子 。
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种群的结构特征之一 , 它不仅反映着种群的动态 .而且显示 着种群的发
展变化趋势 。 根据立木级频度分布图 (图 5) 可见 , 麦吊杉种群虽具有各个不同径级的 种群 . 但
应 用 与 环 境 生 物 学 报
胸径 D j a m et r e at b r e a st h e sh gt ( e m )
一 高度线 H e iht g- - -一 胸径线 D H B
/、 、
匕J工JJ亡. )口d Q乙 |
51月 n”一之勺 uōJ o.。z戴岌
2 0 0 3
高度 H eh sgt ( m )
4 0 0 5
图 3麦吊杉种群高度和胸径与株数的相关图
F运 . 3h T er el at j n o sh iP b et w enh eh igt . D BH n ad ind ivd i u aln u mb er ofth eP l ant s inP i。翎 脉 , ,冷少, , , , , , r、: I, r io n
B ( a l t
.
2 6 3 0 m )
n
(兰àó二沙。工
洲瘫 z u
3 0 6 0 9 0
胸径 D i a m e t e r a t b r eas t h e sg h一 ( D B H ) ( e n 飞 )
图 月 麦吊杉种群高度与胸径增 长的相关图
F ig
.
4 hT
e r e la t i o n s h i P be t w e n h e is h t a n d d i a m e t e r o f t h e p l , n t s i n 八〔即 厉“ 吧` h ,矛夕衍 冈 p一Il a , i o n
各年龄群的个体数 目相对以幼龄 、 中龄 、 老龄逐渐增多 . 丧现出渐退的阶段特点 . 显示出麦吊杉
种群在森林生态系统占衰退的动态特征 。
3
.
3 群落的垂直结构
该群落的垂直结构较为复杂 ,分层明显 。在一般情况下可划分为乔木层 、 灌木层 、 草本层 阳
地被层 . 以及 由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构成的层间结构等 (图 6 ) .乔木层还可细分 为 2 ~ 3 个亚
层 . 一些层次之间存在着空间渗透和镶嵌分布现象 。
乔木层中麦吊杉的优势突出 ,是群落的第一优势种和建群种 ,在部分地段有冷杉 (上限部
分 ) 和铁杉 ( , 。 ,卯 ,.l 认。 ,石 、 )的渗入 . 共同占据着第 I 亚层 。该层树木平均高达 3 0 ~ 10 m . 胸径 5 0
4期 昊 宁 :贡嘎山麦吊杉群落结构的研究
样地 I P l ot样地 4 p l ot, 样地 7 p . o t 7 样地 l 一 p l o t l lnénCùù勺月性,Jg,1
。任二\ .。21门nP宁芍l
象长令
立木级
图 5 麦吊杉种群的立木级结构 图
样地 l ( 2 82 0 m ) , 样地 4 ( 2 6 3 0 m ) , 样地 7 ( 2 5 6 0 m ) , 样地 1 1 ( 2 3 8 0 m )
F运 . 5 T h e s t a n d e l as s s t r u e t u r e o f P血二印 b , “ e 八犷匆的 OP P Lll a t i o n
P OI t l ( 28 2 0 m )
, P l o r 4 ( 2 6 3 0 m )
.
P l o t 7 ( 2 5 6 0 m )
.
P l o [ 1 1 ( 2 3 8 0 m )
一 1 2 0 c m ,最大可达 1 8 0 c m 左右 ,郁闭度 0 . 6一 0 . 7 。 第 I 亚层除有一定量的麦吊杉或冷杉 、 铁
杉 的异龄树外 , 多由落叶阔叶树 种组成 , 其中常见的有糙皮桦 ( eB tul 。 川流 。 ) 、 香桦 ( B . i、 娜。 i 。 ) 、
野樱桃 (外u 、 。 5 s t i洲如 e a ) 、 毛樱桃 ( p . ot , en , ti s a ) 、 江南花揪 (及冲乙。 s h夕m s l e夕i )和 川滇花揪 ( 5 . , ; a t z“ )
等 ,高度多在 10 ~ 20 m , 胸径 15 ~ 35 c m ,郁闭度 0 . 4 。 在第 I 亚层麦吊杉稍稀疏的地段 ,如林
窗 、 林缘 ,糙皮桦 的优势程度会明显升高 。 部分地段可见到美容杜鹃 (励口而由耐、 , 。 al 。 ;甸 lt ln ) 、
麻花杜鹃 (孙 . am cu il加 u。 ) 、 心叶荚 痊 ( V必。 、 二 ~ id 扣枷 m ) 、 石灰花揪 招毋 bsu fo lg n , i ) 、 冰川茶
燕 ( R花吧 s 户咖 le) 等组成的乔木第 . 亚层 , 并可形成一定的郁闭度 。 而灌木层的高大植株也常居
于这一亚层 ,并占有一定优势 ,使该亚层在部分地段与灌木层之间的划分不十分明显 。
灌木层一般高度在 3m 以下 ,以冷箭竹 ( iS 朋: 翻 d油`aT o fa 、 少al7 。 )为优势 ,其覆盖度常在 60 %
左右 。 灌木层的盖度主要表现在冷箭竹的盖度上 ,其它灌木则较少 ,多在林缘生长 。 常见的有
串果 茶 燕 ( R . a cu m £lat ut m va r . de
~
, 秒二 ) 、 长 串 茶 燕 ( R . 勿叩 iar c o o su m ) 、 问 客 杜 鹃 ( lR .
a
mb g`
, 。
m )
、 银叶杜鹃扭人. 。 , g o to 尹无夕22。二 ) 、 毛叶吊钟花 (刀硫认、 t h u , (l酬 e x u 。 ) 、 宝兴构子 ( e o z。 , ,。 a s加
。 u夕落肥is ) 、 绢毛蔷薇 (彻 s a 二` e a 。 ) 、 峨眉蔷薇帆 . 口m o s ` s ) 、 卫矛 (枷 0 7心。 u 。 汪a s y d£e ty o 。 )等 。 在冷箭
竹盖度较小的地段 ,常有短柱拎 ( uE , 。 加 e“ st g勿 ) 、钝叶拎 ( E . ob t哪` of 俪 ) 、 毛尊忍冬 (肠 ,` i二。 行 ` -
c h o sa
n th a )等形成优势 。
草本层组成种类尚多 , 但分布稀疏而不均匀 。 盖度一般在 20 % ~ 30 % 之间 。 层次明显 ,通
常有 3 个亚层之分 ,高 5 c0 m 以上者为第 I 亚层 . 常见的有鳞毛蔗 (肠 y。川, 洁 S p . ) 、 鹿药 ( sl, il a -
ce 朋 aj 脚 。。 ) 、 甘青 鼠尾 ( aS l, 讯 rP忽。 l就 i) 、 紫花碎米葬 ( aC ,由 。 胡。 at glt lt 、 。 )云南山箭草 (肠 tT o an
洲 , 朋砚 , * ) 、 蟹甲草 ( ca ca 如 sP . )等组成 。 它们的植株虽高 ,但不具有 明显的盖度 。 第 I 亚层 15
c m 以上 , 是草本层的主体 , 所占盖度也最大 。 其 中 , 西南醉浆草 ( ox 诫 、 尹 if iht “ ) 、 川滇苔草
( aC
, e x sc h
o e `如: ` ) 、 玉竹 ( OP zy夕o n a z u m 伙 le r a t u m ) 、 延龄草 ( ? ; 边 i o m et 加 , , 0 5 无“ ) 、 长药隔重楼 ( aP : `、 t功 e t卜
ca )
、 冷水花 ( p乙le a s p . )最为常见 。 第 . 亚层高 1 0 e m 以上 , 以钝叶楼梯草 (刀 a to s et , 。 。 。 乙t。、 ,, m ) 、 东
方草毒 (外 a 夕a r讯 , 沁 n at l i s ) 、 细辛 (月 as , u o h i。 勿 e iu m ) 、 石松 ( L夕e o 尹do iu m a o n o t` u , n )等最为常见 , 在部
分阴湿地段 ,该亚层占有明显的优势 ,成为草本层的主体 。
活地被层发育 良好 ,苔鲜种类繁多 , 盖度通常不小于 80 % ,厚度多在 10 c m 左右 。 由于林
应 用 与 环 境 生 物 学 报 l卷
图 6 麦吊杉群落垂直剖面图
1
. 麦吊杉 ;2 . 糙皮桦 . 3. 青 榨械 ;4 . 香桦 ; 5. 扇叶械 :6 . 石灰花锹 ;
. 7江南花揪 . 8. 心叶英蓬 . 9. 云南冬青 , 1 0 . 构骨 . 日 . 星毛杜鹃 ; 12 . 问客杜鹃
F ig
.
6 hT
e v e r t ie a l P r o f i le d ia g r a m o f P lo t 4 o f P伙翻 厉爪资尹 , la e o m m u n i t y
1
.
P
~ 加侧喃尹 , la
.
2
. 加 lI la lt 功二 , 3 . 人钟 而砷爪 , 4 . 石卜彻 aI 伏二咧话 ;
5
.
A
. 尹旧叫左“ “ ,。 . 6 . 况份石。 s fol 办行 : . 7
.
s
.
h护 n 、勺 , . 8 . V扔 , , 。 。 记价 d:扣护, , , , n ;
9
. 刀扛 护口
~
s” , ! 0 . 1 .
~
1, 如 , 1 1 . 凡初戒对阶介洲 韶加民几加川门刀 , 12 . hR . 川汕 t尹 )tI n
不同海拔麦吊杉群落的筱盖度垂直分布情况见图 7 。
麦吊杉群落的层 间 植物 丰富 , 藤本 植物有 近 20 种 . 其 中以刚 毛 藤 山柳 “ 》 声an 扬洞 h阴
s
ca
, ,扮、 ) 、 木天萝 ( A ct i。讨如 p o l l y g a n a ) 、 紫果琳猴桃 (月. a , vl, ta v a r . 洲 , 。 e a ) 、 三叶木通 (月加 b, a t ; i介
l如勿 ) 、 白木通 阴 . t , i扣 l ia at v a r . a 。 、 at l is ) 、须蕊铁线莲 ( c俪。 r i、 脚 , o , ,。 n d , a ) 、 大花绣球藤 ( c . , r, , , ,,衍 ,, 。
v ar
. 尹。 石了尹少 。 )为主 . 树附生现象明显 ,常见有点花黄精 (肠勺夕, at u ln 尸1I’ ca lI, , ) 、 树生 杜鹃 (黝 .
而耐、 ,俪 , 衍 )等 , 并且多种薛类着生树干或枝上 , 往往密集丛生 . 浮蔽树干 ,或 与长松萝 (I 一。 、
蜘夕俪“朋 )悬附树干上 , 使群落表现出“ 苔薛林 ” 的特色 .
4 讨论
根据上面对麦吊杉群落的外貌特征 、 种群结构和群落垂直结构的分析 . 使我们对麦吊杉群
落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 该群落是以群系这一植被分类 单位体现于贡嘎山暗针叶林带之中 . 并随
4期 吴 宁 :贡吸山麦吊杉群落结构的研究
2 0 4 0 6 0 8 01 0 0%
rl
夕、 .、乔木层
T re e la y
e r
Su b la ye r
Su b la ye r
Su b la y
e r
C
o ve ra ge
覆盖度
亚层I
亚层I
亚层 l
Bu sh la ye r灌木层
G ra sla ye r草本层
G 『o u n d la ye r活地被层
,:=.’ :. ’ .一炭价洲 .…卜 .二 .少方一二扮….’:j : : :奄.燕, 一井万丫士丁
, ;刃.扮’汀 ·价从介一住 一公一介
… … : · …, ` … …… 八 ·万琪一 ! .’ : .“ : 一少 . : : :· :分1
样地 4 P l o t 哎( a l t . 2 6 3 0 m )
乔木层
T r e e la y e r
S u b l a y e r
S
u b l a y e r
S u b l a y
e r
C o v e r a g e
覆盖度
I 亚层 I
I 亚层 L
皿 亚层 皿
2 0 4 0 6 0 8 0 1 0 0 旦石
B
u s h la y
e r 灌木层
G r a s s 一a y e r 草本层
G
r o u n d la y e r 活地被层
J

. . … …. 二 .共 · : :’. ·: . :-. 一 犷井 .户
. 卜二 ` . .几 ·二 、
一汀: ’住·几: ·谈一代万·蕊一〕-一扭=.’了一 了一爪万 `介价
.r产1月. .、
样地 1 1 : P lo t 1 1 ( a l t . 2 3 8 0 m )
图 7 麦吊杉群落中各层 (亚 层 )贾盖度的分布
F ig
.
7 T h e d i s t r ib u t i o n o f th e e o v e r邓 e o f d i f f e r e n t l a y e sr ( s u b l a y e r s ) o f P反,翻 加 a 丈, h , t梦al e o m nr l l n i t y
伴生种 、 灌木和草本层种类的变化而有所分化 。
由于无论在水平地带上或是垂直地带上 , 贡嘎 山麦吊杉群落的分布地都具有相对充沛的
降水和热量条件 ,致使 该群落的结构也相对复杂许多 。将该群落的生活型潜与北方的暗针叶袜
相 比可发现 (表 2 ) ,麦 吊杉群落的高位芽植物所占比例突出 , 其中 , 中 、 小高位芽植物最多 , 这
主要是由于麦吊杉群落的下木和灌木层植物种类多 ,且分布密集所致 ,这与 “ 泰加暗针叶袜 ” 结
构简单 ,无明显下木层 ,仅以单独植株散生的特点不同。 ” 〕 。 而麦吊杉群落中的地而芽植物的隐
芽植物 比例小 , 表明其分布区的热量条件较北方暗针叶林地 区的好 , 且冬 季更短 , 不如后 者寒
冷 。
从表 2 中也可看出 ,麦 吊杉分布区与北方暗针叶林地区相比 ,具有大致相同的热量要求 .
但随着纬度南移 , 分布 区的年均温和最冷月均温都有所提高 ,而 ) 10 ℃的积温则逐渐降 低 . 表
明温度的年度幅减小 。 但同时最热月均温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 因此有学 者认为 . 最热 月的平
均温度是决定暗针叶林分布的最重要的热量指标 〔`〕。 另外 ,贡嘎山麦吊杉分布区的年 降水量 和
平均相对湿度都明显超过北方的暗针叶林区 ,这就使其群落结构更为复杂多样 。 这在群落的层
片类型上有较明显的表现 。 麦吊杉群落的每一层或亚层 皆由多种类型的层片组成 . 形成大 小不
同的镶嵌斑点 。 另外 , 麦吊杉群落内的附生 、 寄生 、 藤本等生长型的植物可构成发达的 “ 空中成
片” 。 而且 , 由高海拔至低海拔 ,层间植物由少量种属变为多科多属多种 . 且攀援高度增加 . 活力
增强 。
3 42应 用 与 环 境 生 物 学 报 1 卷
表 2贡嘎山麦吊杉群落与北方暗针叶林环境条件和生活型的比较
Ta ! be 2 T he co m P8
riso o n f rhe e n vi ro nm e na t lco ni d tio s na n di l fe

fo rm 比 twe n P、翻 加仪 .h州护a Ic o m m .
a n d tx
, r ea l d a r k C o n i f e r o us f o r e s st
群落类型 年平均 最冷月平 最热月平 多 1O C年 年降水 年平均相 Ph Ch H C r T
T y伴 o f co m m · 温度(℃ ) 均温 (℃ ) 均温 (℃ ) 积温 (℃ ) 量` m m ) 对湿度 %
A n n u al m妞 n M e a n t e m讲 r - Mea n t em 沐卜 A代Um川 a ted A n n助 I A n n u a l m妞 n
t e rm 讲 r a加 r e a t U r e In lhe a t u r e in l从 te m 详 r a tu r e P r代 jp iat t i o n r e la t i v e
Co l des t m o n! h ho l t的 t m o n th ) ! O℃ h u m idi t y
麦吊衫群落 5 . 0~ 8 . 4 一 2 . 2~ ! . 0 】3. 3、 2 0 15 . 0 15 00、 85~ 90 56 . 5 6 . 嗯 2 3 . 5 { 1 . 3 1 . 3
(贡嘎山 ) 17 . 3 】6 00
P傀翔 阮口。流梦矛夕I口 e o m m .
( M t
.
G o
n脚 )
鱼妈云杉群落 3 . 3 一 】6 . 2 19 . 3 2】9】. 6 8 01 . 6 70~ 80 25 . 1 1 . 1 29 . 巧 26 . 1 一
(长白山 ) l二 ’门 一 3 . 2
r 翻 1 , 厂议 ” , 浅“ 以 l m川 -
( M t
.
C恤 n s比 i )
泰加暗针叶林 > 一 5. 0 一 】5~ 一 30 】0 . 0~ 30 0~ 6 00 60~ 70 2 1. 0 2弓. 0 3夕. 0 17 . 0 1 . 0
(列宁格勒 ) f ’ · ’ “ ] 20. 0
T a堪a d a r k 伪 n if e r o u s
fo r巴 , s了L e n喀r a d )
P h : 高位芽植物 ; ch : 地上芽植物 ; H : 地面芽植物 ; G r : 隐芽植物 ; T : 一年 土植物 .
P h : P h a n e r o p h y t` . (为 : C h a m a e p h y t“ . H : H e n l ic r y p t o p h y t巴 书G r : G e o p h y t e s . T : T h e r o p h y t”
群落的建群种 已略显衰退迹象 ,群落中存在的竞争替代现象对群落稳定性的作用会更加
明显 。 例如 ,尽管麦吊杉种群在分布区的上部乔木层中的个体数多于次优势的冷杉种群 . 但后
者在各层中的个体数总和却明显占有优势 , 加之拥有更丰富的幼苗贮备 . 表明冷杉将具更强的
竞争潜力 , 使其种群在一定的海拔范围内能从群落 片段中取代麦吊杉 . 从而可能压缩麦吊杉的
垂直分布幅度 。 另一方面 ,随着近年来人们在该地区进行各种开发活动的强度不断加大 , 势必
对这 一特殊森林群落的 自然更替构成严重的阻遏和威胁 。 因此 . 对该群落作进一步深入的生态
定位研究和保护工作巫待进行 。
参考文献
1 中国植被编辑委 员会 . 中国植被 . 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 19 8 0
2 四川植被协作组 . 四 川植 被 . 成都 : 四川人 民出版社 , 19 8 0
3 刘照光 主编 . 贡哩山植被 . 成都 : 四 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8 5
4 昊 宁 . 贡峨山麦吊杉群落的结构研究 : 物种组成结构特征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 报 . l 9 9 3 . l 0( 3 ) : 3 1名一 3 ,
5 郑远长 . 贡嘎山区主要植物群落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 山地研究 . 川 9书 . 12 ( J ) : 2 01 ~ 2 06
6 米勒 一唐布 依斯 , 0 等 (鲍显诚等译 ) . 植被生态学的 目的和方法 . 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 19 8 6
7 四川森林编辑委员会 . 四 川森林 . 北京 : 中国林业 出版社 . 1 99 2
8 陈灵 芝 . 长白山西南坡鱼鳞云杉 林结 构的初步研 究 . 植物生态学与地情物学 丛刊 . 19 63 . 1 (1 一 2 ) : 叨 ~ 80
9 林 鹅 . 植物 群落学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 8 6
10 落 芭琳娜 H . A . 著 ;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地理学翻译室译 . 植物地理学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工9 6 0
1 杨国亭 , H ilb l E ,孙 冰等 . 中国东北的云冷杉林 . 植物研究 . 19 洲 . 1 4 (3 ) : 31 3~ 3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