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糯稻加工利用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全 文 :糯稻加工利用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孙 健 1 梅淑芳 2 赵 华 2 舒小丽 1 吴殿星 1*
(1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9;2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17;*通讯作者)
糯稻属于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历史悠久,
应用广泛,种质资源丰富。糯稻的特点是胚乳中的淀粉
以支链淀粉为主,直链淀粉含量极低(<2.0%)。因为具
有胶稠度软、粘度大、不易回生等特点,糯米成为我国
传统食品、速冻食品、黄酒等诸多产品的必需原料。近
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提出了新要求,生活节奏的加快为方便米饭和速冻食
品等新型食品的发展创造了新空间。因此,市场需求的
拓展和消费结构的改变给糯稻育种指出了新方向,提
出了新要求。
1 糯米的饮食文化
水稻起源于我国长江流域[1],但是糯稻隐性突变何
时被筛选及其起源时间尚无考证。《诗经》中已有糯稻
的记载,后来糯稻向东部和西南部扩散,在我国西南少
数民族聚居区、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形成了各自
的糯稻饮食文化,并沿传至今[2]。
粽子和汤圆分别是端午节和元宵节的特色糯米食
品,代表着我国久远的传统文化,深受人们喜爱。糯米
是粽子加工的关键原料,各大粽子品牌如“五芳斋”、
“稻香村”等皆有自己的糯米生产基地。现阶段,粽子品
质的创新仅局限于馅料和形状方面,其核心原料—糯
米则鲜有变化。
油糯饭、芝麻糯饭、糯米糕、糯米蒸肉等是我国南
方的传统美食,而糯米粉又是青团和果子等中日传统
食品的主要原料。麻薯是果子的一种,起源于台湾、日
本并广为流行的传统食品,其类似产品在大陆俗称糯
米团[3-4]。由于焙烤后具有鲜脆多孔、入口即化的特点,
糯米还是我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传统糕点和糯米
脆饼的主要原料[5]。
2 糯米的加工应用
2.1 糯米的直接应用
糯米粉具有粘度大、易糊化、淀粉胶的温度稳定性
好、不易回生、吸水率和膨润力大等特点,从而成为许
多食品加工所必需的原料,例如代替蛋清制作沙拉酱、
在冻融循环中保持冷冻食品的水分等[5-7]。糯米粉受热
形成的糊粉可直接作为食品增稠剂,用于冰淇淋、肉汤
汁和蚝油调味品等食品[8]。
除速冻食品以外,方便米饭是另一种适应快节奏
生活的重要食品。为满足不回生、口感好、食味好、外观
好等产品要求,从选材方面考虑,方便米饭需要选择高
支链淀粉含量、垩白度与碎米率低、蛋白含量适中的稻
米原料。熊善柏等[9]通过经验公式描述方便米饭感官特
性,综合评价了 21个品种应用的品质效果,认为其中
2个粳稻品种最适合加工方便米饭。在这 21个品种
中,糯稻品种只是形态较差,如果其形态有所改观,应
该非常适合制作方便米饭。研究表明,脂肪含量较高的
米饭,表现出硬度小、黏性大、弹性好的口感[10]。糯米的
脂肪含量往往高于中等直链淀粉稻米,所以适量增加
糯米脂肪含量有助于提高方便米饭的品质。
2.2 糯米的加工利用
黄酒、稠酒、甜酒是我国传统糯米的发酵饮品,以
风味醇厚和营养健康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黄酒市场,
呈现快速扩大的趋势,产量逐年攀升,至 2010年中国
黄酒年产量已达 13 413.6万 L,与白酒和啤酒一起成
为我国的三大酒种[11]。
除传统饮品之外,随着糯米产品开发技术的日趋
成熟,诸多新型保健糯米发酵饮品应运而生,如以黑糯
米为原料的黄酒[12-14]和各种糯米酒复配饮料[15]。酸奶、
摘 要:综述了糯稻的加工利用与遗传育种现状,包括糯米的饮食文化、加工应用、营养价值、品质要求和遗传育
种,并展望了糯米市场研发和育种方向。
关键词:糯稻;加工应用;育种进展
中图分类号:S511.2+3;S51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082(2013)01-0036-05
专论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2-08-31
基金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1103007);浙江省
育种攻关项目(0406)
2013,19(1):36-40DOI:10.3969/j.issn.1006-8082.2013.01.009
36· ·
孙 健等:糯稻加工利用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芦荟、猕猴桃、竹叶、香菇、竹荪、银杏叶、红枣、枸杞、桂
花、沙棘、板栗等原料,皆与糯米一起制成保健饮品。然
而,这些产品同样仍是加工工艺的改进,对原料糯米也
未提出具体要求。
特种糯米新产品的开发利用,集中于黑米产品上。
上世纪 90年代初,我国就有 15个省、市、区对特种稻
进行开发,上市的品种近 100个,如黑米米粉、黑米八
宝粥、黑米面包、黑米香酥饼、黑米双歧酸奶、黑米芝麻
营养糊、黑米冰棋淋、黑米果茶等。上海交通大学农学
院、广东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单位与企业合作,开
发了系列备受人们喜爱的特种稻米产品 [16],但因原料
米产地分散,供应不稳定,加工过程营养成分易流失等
原因,至今黑米产品的市场仍未突破。
将糯米粉进一步加工成糯米淀粉和变性淀粉,其
品质特点更加突出,从而延伸出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
如用于生产多孔淀粉[17]。多孔淀粉是变性淀粉的一种,
主要的加工方法是以 α-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作用
于淀粉颗粒,使淀粉颗粒产生许多微孔,从而具有了更
大的表面积、更强的吸附能力以及更缓慢释放能力。因
此,多孔淀粉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印
刷、造纸等行业。从加工原料的角度,生淀粉的酶解程
度取决于淀粉粒和酶的特性。已有研究表明,大米直链
淀粉含量越低,越易被酶水解[18]。因此,糯米是制作多
孔淀粉的优质原料。
3 糯米的营养与品质要求
3.1 糯米的营养价值
《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本身作为一味中药,具有
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的作用。
糯米作为中药炮制的辅料,相对其他米应用是最广的,
同时以糯米为原料酿造的黄酒至今仍是炮制中药的液
体辅料[19]。
3.2 糯米的品质需求
3.2.1 一般品质的需求
对糯米直接加工的品质需求集中体现在整精米率
的提高上。闵捷等[20]分析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育成的
570份糯稻品种品质及优质达标率,认为籼糯品质较
粳糯逊色;整精米率相对较低,是未来糯稻品质改良的
重点。对籼糯的改良应在优质籼糯育种的基础上,提高
整精米率。鉴于整精米率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采
取复合杂交和分子辅助选择是有效的育种方法。
对糯米食用品质的要求,体现在糊化温度、胶稠度
及硬度等方面。Kongseree[21]研究显示,中低糊化温度的
糯稻最受欢迎,62℃~65℃的最终糊化温度是较适当的
值;受欢迎的糯稻还应具有较软的中性胶稠度,一般为
60~100 mm。米饭的硬度是糯稻食味品质的重要标志,
一般粳糯米饭的硬度比籼糯的高,理想糯米饭的硬度
值为 4~5 kg,粘度值约 400g·cm[22]。除淀粉外,蛋白质是
糯米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对其食用品质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认为蛋白质含量超过 9.0%的品种,其米饭风味往
往较差[23]。
3.2.2 酒用糯米的需求
糯米粘性大、易糊化、易糖化且发酵速度快,残酒
糟少,出酒率高。酒中残留的糊精和低聚糖较多,酒味
纯厚。基于此原因,从古至今,无论是酿造黄酒还是一
般的酒酿,糯米都是最佳的原料[24]。传统的优质糯米质
量要求为:精白度高、粘性大、颗粒饱满、杂质少、杂米
少、碎米少、气味良好,归纳为“精、新、糯、纯”四个字。
现在认为,酿酒糯米的要求是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
率要高,直链淀粉含量低于 2.0%,蛋白质含量 5.6%左
右,脂肪含量少,精米籽粒通体乳白色、有光泽、吸水力
强、淀粉粒易酶解[25]。王建中等[26]分析了绍糯 119、绍糯
86、绍糯 43和祥湖 84等 4个晚粳糯品种酿酒情况,认
为适宜于酿制绍兴高档黄酒的晚粳糯的米质标准为整
精米率 60%以上、直链淀粉含量小于 1.5%、碱消值 7.0
级、胶稠度 100 mm、米粒长宽比 1.6~1.8。酿造出口酒
和高档黄酒通常选用优质晚粳糯,沈德胜等 [27]以早籼
糯为原料酿制了加饭酒(优质黄酒),试验结果表明,早
籼糯米质与酿造品质密切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低(1.0%
~1.5%)、米粒坚硬、整精米率高(60%左右)、碱消值 6.0
级、胶稠度 95~100 mm、蛋白质含量中等的早籼糯品
种,其酿酒性能较好,同时指出早籼糯米对精白度的要
求不高。甜酒制作原料同样为糯米,蒋世云等[28]提出,
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例越大,甜酒感官品质越好,比例
达到 10.4%以上时可做甜米酒,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
越高,出饭率越高,产量越低。邓化冰等[29]提出,绝大多
数氨基酸对甜酒中乙醇总量的影响较大,表现为负效
应,尤其组氨酸含量与甜酒综合质量显著负相关,即组
氨酸含量越高,甜酒综合质量越差。日本清酒是以我国
黄酒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品种,心白是日本酒米品种
的重要性状,因为有心白的米粒易吸水产生龟裂,对曲
菌的渗入、吸水性、米的膨胀性都极有益[30]。然而,有研
究[31]认为,只有在无心白、腰白或心白极小时才能保证
绍兴黄酒酿制时浸米、蒸煮和发酵过程的高质量。
2013,19(1):36-40
37· ·
4 糯米的遗传育种
4.1 蜡质基因Wx的研究
糯性胚乳是由水稻染色体的第一连锁群上的一对
隐性基因(wx wx)所控制,位于水稻的第 6染色体上,
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Ahmed等[33]研究则表明,糯性胚
乳是受一个隐性单基因控制并且与植株不同部位的花
色素苷色素性状连锁。糯质基因 wx直接控制籽粒中淀
粉的合成,影响食味品质和籽粒产量。Kumar等[34]研究
表明,糯质受一对隐性主基因控制,但其长链和短链支
链淀粉的比例还受 wx基因之外基因的影响,并且 wx
等位基因的作用在三倍体胚乳中呈加性效应,说明 wx
基因表达的调控因子与 wx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
另外,粳稻中存在的是 WxB,籼稻中的是 WxA。
WxA是野生型的糯性等位基因,WxB是经长期驯化得
到的糯性等位基因[35]。研究表明,大部分糯稻变异为粳
稻WxB变异,籼稻的 WxA糯型变异未得到广泛的传
播[36]。
4.2 糯米背景对产量及酿造品质的影响
Suzuki等[37]研究表明,糯稻与非糯稻的支链淀粉结
构十分相似,但糯稻中较多的支链淀粉使其含有较多
难以失去的束缚水,这使得灌浆过程中糯稻谷粒含水
量较高,不利于光合产物在谷粒鲜质量达到最大值后
的继续积累,进而影响谷粒的千粒重和比重。所以糯稻
品种的千粒重和比重一般小于非糯品种,其产量比近
等基因系的非糯品种平均低 5.0%左右[38]。李双盛等[39]
对比高产籼稻与糯稻,认为提高每穗粒数,保证后期营
养供给可以提高籼糯产量。
糯稻与非糯稻的主要形态差别是糯稻胚乳在干燥
状态下呈乳白色、不透明。严菊强等[40]采用电镜扫描观
察,在糯质胚乳排列致密的非垩白区,其复粒淀粉内存
在大量微孔。由于淀粉粒内微孔的大量存在,使胚乳干
燥后充气引起光线折射而导致糯质胚乳呈乳白色。这
种乳白色不透明与因淀粉和蛋白质颗粒积累疏松所引
起的垩白间有本质的差别,该结论从结构上解释了糯
米用于加工多孔淀粉的优越性。
4.3 糯稻品种资源
我国糯稻分布广泛,各主要稻区均选育了符合当
地地理、市场环境需要的糯稻品种。北方稻区以粳型糯
稻为主,一般为晚稻,较耐寒耐旱;南方糯稻籼粳都有,
品种类型繁多,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和福建育成的糯稻
品种较多,产量较高,一般单产超过 500 kg/667 m2。云
南、贵州及陕西汉中地区由于地理和人文环境特殊,资
源丰富,包括许多特种米,但因地理环境限制产量一般
不高,鲜有单产超过 500 kg/667 m2的品种,其他突出
的性状特点为耐阴耐冷、不抗倒伏。专用和特种糯米的
选育集中于长江下游地区,且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如
酒米、保健有色米、以及聚集多个优良性状的巨胚糯
米、香糯米等。
2001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
心征集全国除新疆、西藏、青海、山西、台湾外的 26个
省(市、区)的水稻品种 919个,籼糯稻 14个、粳糯稻 19
个,糯稻仅为 3.6%[41]。但是已收集并保存在中国国家种
质库的糯稻品种达 10 370份[42],地方上的调查结果同
样显示糯稻资源很丰富,如贵州省鉴定了 953份糯稻
遗传资源,其中,粳糯 541份、籼糯 412份 [43],在 6 121
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中黑(紫)糯米有 109份、酒用糯
米 1 373份[44]。这说明糯稻在生产上应用比例较小,主
栽品种推广面积不大。
我国有色糯稻以紫黑糯稻为主,红米中也有部分
糯稻,绿米大多为糯稻,但资源较少。我国黑米特种稻
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陕西、四
川、福建、湖南、江苏等地,多数为黑糯或紫糯,占全世
界黑米品种的 61.6%,主要省份代表性品种有贵州的
惠水黑糯、屯里黑糯、高子黑糯等 20余种;云南的西双
黑糯、临沧黑糯、丽江紫米、墨江接骨糯等 20余种;广
西的东兰黑米、容县黑糯、隆村黑糯;陕西的洋县黑米、
福建的云霄紫米、湖南的湘西黑糯、江苏的常熟鸭血
糯、广东的韶关黑糯等。同时,以丰富的黑糯资源为亲
本育成的优质品种也很多,如上农黑糯、黑优粘、黑珍
米、乌金 1号、矮血糯、黑糯 138、黑丰糯、秦稻 2号、龙
锦 1号、汉中黑糯、闽岩糯,以及黑糯三系杂交组合
186A/161等。红米稻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江
西、江苏、福建、湖南等省,代表品种有陕西安康地区平
利三粒寸,江西红糯、乌谷红等。绿米品种较少,以糯米
为主,如陕西商南县红壳稻、白秆子、岚泉冷水谷等17
个品种,及以其种质为基础育成的“绿莹香米”;另外,
还有广东育成的“珍珠绿米”,上海交大农学院育成的
“上农绿米”。
针对黄酒的生产,我国先后选育了系列优质酒米
品种,如江苏的苏御糯、香粳糯、香血糯、金坛糯、桂花
糯;四川的川新糯、宜辐糯 1号;湖南的郴早糯 1号等。
适宜酿制紫米酒、黑米酒的品种有陕西的汉中黑糯、贵
州的惠水黑糯、浙江的香血糯、上海的上农黑糯和乌贡
孙 健等:糯稻加工利用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2013,19(1):36-40
38· ·
1号、云南的滇瑞 501等。为保证黄酒的质量,绍兴专
门在当地规划了糯稻生产基地,主要推广品种为绍兴
市农科院育成的绍糯 119、绍糯 9714、越糯 1号、越糯 2
号、越糯 6号等品种。
4.4 糯米品种选育
4.4.1 传统育种
杂交可以聚合亲本的优异性状,并产生杂种优势,
是高产优质糯稻育种的重要途径[45]。从上世纪 80年代
到现在,常规糯稻和杂交糯稻育种均采用该方法。杂交
糯稻代表性品种有甬优 5 号、N2 优 28、黑糯三系
186A、186B、161R及其杂交组合 168A/161等。常规糯
稻代表性品种有绍糯 9714、春江糯 2 号、嘉 65、浙糯
36、浙农大 454、闽岩糯、龙稻 8号、龙糯 3号、海丰糯 1
号、新稻 10号、南丰糯、鄂粳糯 437、贵农糯 2号、糯两
优 6号、文糯 1号、文稻 4号、大华香糯、糯稻 89-1、月
亭糯 1号、糯型巨胚稻、紫宝香糯 1号等。
4.4.2 诱变育种
辐射诱变可以创制丰富品质特异的品种资源,结
合组织培养、胚挽救和突变间接利用的诱变育种是糯
稻育种有效手段之一,当前生产上推广的主栽糯稻品
种如鄂荆糯 6号、扬辐糯 1号、扬辐糯 6号、宜辐糯 1
号等均是诱变育种产物[46]。随着诱变筛选技术的不断
成熟,建立了基于诱变技术的杂交糯稻育种技术体系,
如福建农林大学采用 60Co-γ射线辐照诱变杂交水稻的
双亲,获得相应系的糯性突变体,结合杂交育种技术,
进而育成糯稻不育系和恢复系[47-49],组配出一批同当前
杂交稻产量潜力相当的杂交糯稻[50]。诱变育成的代表
性糯稻品种还有浙糯 3号、浙糯 5号、浙糯 36、辐糯优
396、三系杂交糯稻组合糯优 1号、鄂糯 9号、湘早糯 1
号等。另外,诱变技术在特种糯稻育种上也有很多新突
破,如秋香糯、紫香糯 861、黑珍米、香甜糯,近年福建
农林大学还育成巨胚糯稻 gewx1、gewx2[51]。
5 糯米产品开发和育种方向展望
研究表明,糯稻属于高血糖生成指数食品,即食用
后会引起血糖和胰岛素的快速升高 [52],进一步导致高
血脂、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病发生的概
率[53-55]。因此,针对传统食品和酒用糯稻改造升级的特
殊要求,以及现代食品发展的新需求,富含高抗性淀
粉、谷维素和伽玛氨基丁酸等生理活性成分的糯米品
种的开发是新方向。
特种有色米,尤其是黑米以其突出的抗氧化能力
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备受重视。然而,绝大部分的营养与
功能性成分均分布于糙米的皮层,皮层组织多为膜质
和角质,质地坚硬,采用常规蒸煮方法难以糊化,即便
利用高压锅蒸煮,糙米饭口感也粗糙,有“麸渣”之感,
又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56]。因此,改良有色米的适口性
是产业开发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而糯米的柔滑性可
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有色米的粗糙感。鉴于有色糯米特
殊的应用潜力,应注重并强化特种糯稻专用品质改良。
在特种糯米食品开发方面,包括绿米、黑米、紫米、
红米的有色糯米以及巨胚米皆符合制作粽子的米质需
求,且特种米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能。鉴于现代人对
营养的需求和彩色糯米的巨大市场空间,集彩色、巨
胚、香气于一体的新类型棕子将是全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Normile D. Archaeology: Yangtze seen as earliest rice site [J]. Sci-
ence,1997,275:309-310.
[2] 游修龄.糯米饮食文化圈的兴衰[J].饮食文化研究,2006(3):3-9.
[3] 李里特.粮食加工业的出路在于重视传统食品工业化[J].中国粮
油学报,2000(1):13.
[4] 姚艾东.糯米团糕及其冷冻制品品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
学,2002.
[5] Keeratipibul S,Luanggsakul N,Lertsatchayarn T. The effect of thai
glutinous rice cultivars, grain length and cultivating locations on the
quality of rice craker (arare)[J].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41:1934-1943.
[6] Liu H,Ramsden L,Corke H.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ross-linked and
acetylated normal and waxy rice starch [J]. Starch/Starke,1999,51
(7):249-252.
[7] 高群玉,姜欣,黄立新,等.糯米及其淀粉性质的研究:糯米粉糊
的流变特性[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9,20(3):33-37.
[8] Whistler R L,Paschall E F,Bemiller J N. STARCH: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VolⅡ)[M]. New York and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76.
[9] 熊善柏,赵思明,刘友明,等.方便米饭的原料适应性与品质特性
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2(1):41-43.
[10] Xu Y L,Xiong S B,Zhao S M. Study on creep properties of indica
rice gel[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8,86:10-16.
[11] http://www.askci.com/data/viewdata217912.html
[12] 吴惠芳.黑米黄酒新工艺研究[J].酿酒科技,2007(6):98-101.
[13] 林山,吴衍庸.高营养型黑糯米发酵酒的研制[J].四川食品与发
酵,1998(1):49-51.
[14] 陈世平,邹锁柱,吴惠芳,等.黑米黄酒工艺及产品稳定性研究
[J].酿酒科技,2006(3):75-78.
[15] 罗海,梁华忠,向文良,等.富硒紫色杂交稻米酿制米酒的发酵条
件研究[J].中国酿造,2010(2):64-68.
[16] 王立,王领军,姚惠源,等.黑米及黑米色素的加工与利用[J].粮
孙 健等:糯稻加工利用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2013,19(1):36-40
39· ·
食与饲料工业,2004(6):11-13.
[17] Zhao J,Lwhistler R. Spherical aggregates of starch granules as flavor
carriers [J]. Food Technology,1994,48:104-105.
[18] Takahiro Noda,Yasuhiro Takahata,Tadahiro Nagata.Factors relating
to digestibility of raw starch by amylase[J]. 淀粉科学[日],1993,40
(3):271-276.
[19] 陈明霞,宋伟文.糯米的药用价值 [J].湖南中医导报,1999,5
(10):22.
[20] 闵捷,汤圣祥,施建华,等.中国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育成糯稻品
种的品质及其优质达标率分析 [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
12-19.
[21] Juliano B O,Perez C M,Blakeney A B,et al. International coopera-
tive testing on the amylose content of milled rice [J]. Starch/Starke,
1981,33(5):157-162.
[22] Risana S,Anita L. Rice-eating among consumers in different rice
grain preference countries [J]. Journal of Sensory Studies,2008,23:
1-13.
[23] 许永亮,熊善柏,赵思明.蒸煮工艺和化学成分对米饭应力松弛
特性的影响 [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0):235-240.
[24] 马粉娟.稠酒的发酵工艺及新产品的开发[D].咸阳: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2007.
[25] 应存山,钟代彬.开发特种米,丰富食文化—中国特种稻米的主
要类型与开发利用[J].中国稻米,1996(1):24-27.
[26] 王建中,沈金尧,谢杏松,等.几个酿酒和特用优质糯稻品种(系)
的米质及成酒指标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1999(4):27-78.
[27] 沈德胜.酒用早籼糯的品质分析和改良 [D]. 杭州:浙江大学,
2004.
[28] 蒋世云.不同淀粉质对米甜酒品质影响研究 [J].中国酿造,2003
(3):23-26.
[29] 邓化冰,向远鸿,陈立云,等.籼糯稻氨基酸含量与甜酒适酿性的
关系[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3(3):7-14.
[30] 应存山,徐青.日本水稻酒米品种的选育与利用 [J].世界农业,
1993(1):18-19.
[31] 谢杏松,胡天贤,刘明放.糯稻育种方法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
1988(2):251-254.
[32] Iwata N,Omura T. Linkage analysis by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method in rice plants (Oryza sativa L.). II. Linkage groups corre-
sponding to the chromosomes 5,6,8,9,10 and 11 [J]. Science Bul-
letin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Kyushu University,1971,25:
138-153.
[33] 邓化冰.糯稻品质研究现状与进展 [J].作物研究,2000(1):45-
47.
[34] Uematsu M,Yabuno T. Gene expressions at the waxy locus in Oryza
glaberrima Steud [J]. Japanese Journal of Breeding,1988,38(3):
269-277.
[35] Wang Z Y,Zheng F Q,Shen G Z,et al. The amylose content in rice
endosperm is related to the post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the
waxy gene[J]. Plant J,1995,7(4):613-622.
[36] Yamanaka S,Nakamura I,Kazuo N,et al. Indentification of SNPs in
the waxy gene among glutinous rice cultivars and their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during the domestication process of rice [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2004,108(7):1200-1204.
[37] 唐绍清,钱前,吕子同,等.糯与非糯近等基因系谷粒灌浆及贮藏
特性的差异[J].中国水稻科学,1992,6(4):184-186 .
[38] 徐云碧,申宗坦.水稻糯质基因对产量性状构成的影响[J].作物
学报,1989,15(3):237-242
[39] 李双盛,游月华.籼糯稻品种的产量构成特征和库源特性研究
[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14-16.
[40] 严菊强,徐均焕,薛庆中.水稻糯质基因对胚乳性状的影响[J].作
物学报,1996,22(5):638-639.
[41] 罗玉坤,朱智伟,金连登,等.普查结果看我国水稻品种品质的现
状[J].中国稻米,2002(1):5-9.
[42] 韩龙植,曹桂兰.中国稻种资源收集、保存和更新现状[J].植物遗
传资源学报,2005,6(3):359-364.
[43] 委性忠,程爱民,黄德明.贵州糯稻遗传资源研究—种类及分布
[J].作物与栽培,1995(1):58-61.
[44] 杨忠义,苏艳,曹永生,等.云南稻种资源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分布
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9(4):475-479.
[45] 朱昌兰,沈文飚,翟虎渠,等.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育种利用
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2):157-162 .
[46] 陈秀兰,柳学余,何震天,等.江苏省农作物辐射诱变育种的成就
与展望[J].核农学报,2004,18(2):121-124.
[47] 黄荣华,张书标,章清杞,等.杂交糯稻不育系龙特浦 wxA选育
[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4,33(3):273-276.
[48] 黄荣华.优质杂交糯稻不育系 D62wxA的选育及应用[J].上海交
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25(1):34-37.
[49] 黄荣华,张书标,章清杞,等.糯质光温敏核不育系嘉农 wxS1的
选育及应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9(4):513-517.
[50] 黄荣华,张书标,章清杞,等.辐射诱变选育特优 63糯的研究[J].
核农学报,2005,19(1):1-5.
[51] 张艳华.巨胚稻新品系的生物学特性及营养成分研究 [D].福建
农林大学,2010.
[52] Ranawana D V,Henry C J K,Lightowler H J,et al. Glycemic index
of som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rice and rice products in Great
Britai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and Nutrition,
2009,60(4):99-110.
[53] Bjorck I,Granfeldt Y,Liljeberg H,et al. Food properties affecting
th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of carbohydrates [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1994,59(sl.):669-705.
[54] Fontvieille A M,Rizkalla S W,Penfornis A,et al. The use of low
glycemic index foods improves metabolic control of diabetic patients
over five weeks [J]. Diabetic Medicine,1992,9(5):444-450.
[55] Janette B M,Edna P,Lindsay B. Rice: a high or low glycemic index
food [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1992,56:
1034-1036.
[56] 马晓娟.关于稻米的蒸煮及食味评价的研究 [D].扬州:扬州大
学,2005.
孙 健等:糯稻加工利用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2013,19(1):36-40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