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麦角菌菌丝体液体静置培养的初步研究



全 文 :第 23 卷 第 3 期
2014 年 9 月
青 海 草 业
QINGHAI PRATACULTURE
Vol. 23. No. 3
Sep. 2014
文章编号:1008 - 1445(2014)03 - 0002 - 05
试验研究
麦角菌菌丝体液体静置培养的初步研究
孙苗苗1,刁治民1,2,柴爱萍1,陈克龙1
( 1.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8;
2.青海天湖高原蕈菌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16)
摘要:麦角菌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菌。本试验对麦角菌菌丝体采用液体静置培养,经过对碳、氮源单因素
试验,发现供试的 4 种碳源中最佳碳源是蔗糖,其菌丝体干重为 0. 59g /100mL,其次是葡萄糖、麦芽糖、玉
米粉; 4 种氮源中有机氮比无机氮更适合麦角菌菌丝生长,有机氮中最佳氮源为蛋白胨,菌丝体干重为
0. 79g /100mL,其次为黄豆粉、牛肉膏,无机氮源氯化铵效果最差。
关键词:麦角菌;菌丝体;碳源;氮源;静置培养
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A
麦角菌(Clavieps purpurea(Fr.)Tul.)属真菌
门(Eumycophyt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核
菌纲(Pyrenomycetes),球壳目(Sphaeriales),麦角
菌科(Clavicipitaceae),麦角菌属(Claviceps)[1]。无
性世代为麦角蜜孢霉(Sphaceliasegetum),属半知
菌类(Deuteromycetes)、丛梗孢目(moniliales)、瘤座
孢科 (Tuberculariaceae)、蜜 孢 霉 属 (Neurospo-
rais)[2]。此菌寄生在黑麦、小麦、大麦、燕麦、鹅冠
草等禾本科植物的子房内,将子房变为菌核,形状
如同麦粒,故称之为麦角。麦角菌在我国分布范
围很广,全国约有 13 个省发现过麦角菌的存在。
南至贵州,北达黑龙江,东自浙江,西抵青海都有
麦角菌的分布[3]。麦角菌为名贵中药材,据分析
其所含的生物碱多达 12 种,分为麦角胺、麦角毒
碱、麦角新碱 3 大类,对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
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兴奋子宫的作用;
对心血管收缩作用;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目前,有关于国内外麦角菌的研究报道尚不
多见。从长远来看,麦角菌菌种液体静置培养的
研究在国内外市场上有极其深远的发展空间。本
试验旨在对麦角菌液体进行静置培养的研究,发
现适合麦角菌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为工业
化生产麦角菌提供一定的参考,为进一步研究麦
角菌菌丝体的生长规律,缩短生长周期、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产量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增加麦角菌的
产量。同时,麦角菌中的生物碱对人类有着很重
要的药理作用,有望开发其为人类作出贡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供试菌种 麦角菌菌株(CP - 1):青海师
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微生物实验室保藏。
1. 1. 2 培养基
(1)PDA培养基[4]:马铃薯(去皮)200g,蔗糖
20g,蛋白胨 1g,琼脂 20g,蒸馏水 1000mL,pH 自
然。
(2)无碳培养基[5]:磷酸氢二钾(K2HPO4)
1g,氯化钾(KCl)0. 5g,硫酸镁(MgSO4·7H2O)
0. 5g,硫酸亚铁(FeSO4)0. 01g,蛋白胨 2g,蒸馏水
1000mL,pH自然。
(3)无氮培养基[5]:磷酸氢二钾(K2HPO4)
1g,氯化钾(KCl)0. 5g,硫酸镁(MgSO4·7H2O)
0. 5g,硫酸亚铁(FeSO4)0. 01g,蔗糖 20g,蒸馏水
2
1000mL,pH自然。
1. 1. 3 主要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高压灭菌锅,
菌种培养箱,烘干箱。
1. 2 试验方法
1. 2. 1 麦角菌菌株( CP - 1 ) 对碳源利用试验
在已配置好的无碳培养基中分别添加 20g 的葡萄
糖、蔗糖、麦芽糖和玉米粉,同时与无碳培养基做
对照,每个培养基各重复 3 次,于 121℃条件下高
压灭菌 30min,冷却至室温,在无菌操作下用 9mm
的打孔器接入麦角菌菌种,于 25℃条件下进行麦
角菌液体静置培养,观察各培养基中麦角菌的长
势情况,20d后分别过滤收集菌丝体,于 50℃条件
下烘干 48h[6]。
1. 2. 2 麦角菌菌株( CP - 1 ) 对氮源利用试验
在已配置好的无氮培养基中分别添加 2g 的蛋白
胨、牛肉膏、氯化铵和黄豆粉,同时与无氮培养基
做对照,每个培养基各重复 3 次,于 121℃条件下
高压灭菌 30min,冷却至室温,在无菌操作下用
9mm的打孔器接入麦角菌菌种,于 25℃条件下进
行麦角菌液体静置培养,观察各培养基中麦角菌
的长势情况,20d后分别过滤收集菌丝体,于 50℃
条件下烘干 48h[6]。
1. 2. 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将锥形瓶中的菌
丝体用 2 层纱布过滤,用蒸馏水冲掉培养液,然后
于 50℃烘干箱中烘干至恒温,冷却,用电子分析天
平称量菌丝体干重,并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麦角菌( CP -1) 形态特征
2. 1. 1 麦角子实体形态 麦角近圆柱形,两端角
状,坚硬,(10 ~ 30mm)×(2 ~ 7mm) ,平滑,有纵
沟,外部紫黑色,内部淡紫色或灰白色,每个菌核
产生 20 ~ 30 个子座,有弯曲的细柄,暗褐色;子座
近球形,直径 1 ~ 2mm,红褐色;子囊壳全部埋生于
子座内,其孔口稍突出于子座表面;子囊近圆柱
形,内含 8 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呈丝状,无色。
麦角子实体形态如图 1。
麦角掉落土中或混入种子中,再随种子播入
土中,翌年春天,每个麦角萌发生出 10 ~ 20 个子
实体,子实体呈蘑菇状,头部膨大呈圆球形,称子
座,其直径 1 ~ 2mm,灰白色或紫红色,下有一长而
弯曲的细柄。子座表层下埋生一层子囊壳,子囊
壳瓶状孔口稍突出于子座的表面,因此在成熟子
座的表面上可以看到许多小突起。每个子囊壳内
产生数个长圆筒形子囊,每个子囊内产生 8 个线
状的单细胞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
壳中放射出来,借助气流传播[7]。
2. 1. 2 麦角菌( CP - 1) 菌落形态 麦角菌接种
在 PDA培养基平板上,25℃条件下培养 10d,结果
如图 2。
图 1 麦角子实体的基本形态
图 2 麦角菌在 PDA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由图 2 可知,麦角菌菌丝呈圆形状,边缘较光
滑,洁白,浓密,健壮,且菌落生长较为完整。在固
体 PDA平板上,麦角菌菌落的生长曲线(见图 3),
该麦角菌几乎呈 S 形生长,每天的生长速度为
1. 5 ~ 2. 5mm。经试验发现,麦角菌菌株 CP - 1 呈
现 S形生长,麦角菌在 0 ~ 4d 生长缓慢,处于延滞
期;4 ~ 22d迅速生长,进入对数生长期;
2. 2 麦角菌菌株( CP - 1) 对碳源利用试验的结
果与分析
麦角菌菌丝在四种碳源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但表现各有差异,结果见表 1,表 2,表 3。以无碳
3
麦角菌菌丝体液体静置培养的初步研究 孙苗苗等
培养基作为对照,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作碳源时,
菌落较为完整,菌丝洁白、浓密;以玉米粉为碳源
的培养基,菌种长势较弱,菌落不完整;蔗糖所得
菌丝体干重最大,其次为麦芽糖、葡萄糖、玉米粉,
无碳培养基几乎不生长(仅接种块部分微弱生
长)。
图 3 麦角菌生长曲线图
表 1 不同碳源对麦角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碳源
(2g /100mL)
长势
菌丝体干重
(g /100mL)
平均值
(g /100mL)
葡萄糖 + + + + 0. 47 0. 60 0. 54 0. 54
蔗糖 + + + + 0. 50 0. 51 0. 76 0. 59
麦芽糖 + + + 0. 60 0. 57 0. 54 0. 57
玉米粉 + + 0. 39 0. 18 0. 29 0. 29
无碳 + 0. 02 0. 03 0. 11 0. 05
注: +、+ +、+ + +、+ + + +分别表示菌丝长势稀疏、中等、较密、浓密。
表 2 4 种不同碳源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F0. 05 F0. 01
处理间 0. 1794 3 0. 0598 6. 2947* 4. 066 7. 591
误差 0. 0757 8 0. 0095
总和 0. 2551 11
由表 2 可知,F0. 05 < F < F0. 01,即 0. 01 < P < 0. 05,拒绝 H0。因此,麦角菌菌丝体对不同碳源生长
的影响差异显著。对其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 3。
表 3 不同碳源对麦角菌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差异显著性比较)
碳源 珚X 珚X -0. 29 珚X -0. 54 珚X -0. 57
蔗糖 0. 59 0. 30** 0. 05 0. 02
麦芽糖 0. 57 0. 28** 0. 03
葡萄糖 0. 54 0. 25**
玉米粉 0. 29
4
青海草业 2014 年 第 23 卷 第 3 期
由表 3 可知,以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为碳源
时,得到的菌丝体干重较大,都极显著于玉米粉,
但其三者之间差异并不显著,所以得出结论:蔗
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都可作为麦角菌菌丝生长的
适宜碳源。但以蔗糖为碳源时,菌丝体干重最大,
所以为最佳碳源,其次依次为麦芽糖、葡萄糖,玉
米粉效果最差。
2. 3 麦角菌菌株( CP - 1) 对氮源利用试验结果
与分析
麦角菌菌丝在四种氮源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但表现各有差异,结果见表 4,表 5,表 6。以无氮
培养基作为对照,氮源中以有机氮蛋白胨、黄豆
粉、牛肉膏培养时,菌落较为完整,菌丝生长浓白、
细密、健壮,以无机氮氯化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中,
菌落生长稀疏,前后端不整齐,色泽淡,长势弱。
蛋白胨所得到的菌丝体干重最大,黄豆粉、牛肉膏
次之,无机氮氯化铵效果最差,几乎不生长(仅接
种块部分微弱生长)。
表 4 不同氮源对麦角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氮源(0. 2g /100mL) 长势 菌丝体干重(g /100mL) 平均值(g /100mL)
蛋白胨 + + + + 0. 74 0. 74 0. 90 0. 79
黄豆粉 + + + 0. 57 0. 59 0. 55 0. 57
牛肉膏 + + + 0. 36 0. 47 0. 60 0. 48
氯化铵 + + 0. 10 0. 18 0. 23 0. 17
无氮 + 0. 06 0. 09 0. 08
0. 08
注: +、+ +、+ + +、+ + + +分别表示菌丝长势稀疏、中等、较密、浓密。
表 5 4 种不同氮源试验结果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F0. 05 F0. 01
处理间 0. 6011 3 0. 2004 29. 0435** 4. 066 7. 591
误差 0. 0553 8 0. 0069
总和 0. 6564 11
由表 5 可知,F > F0. 01,即 P < 0. 01,拒绝 H0。因此,麦角菌上述 4 种不同氮源对麦角菌干重的影响
差异极显著,对其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 6。
表 6 不同氮源对麦角菌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差异显著性比较)
氮源 珚X 珚X -0. 17 珚X -0. 48 珚X -0. 57
蛋白胨 0. 79 0. 62** 0. 31** 0. 22**
黄豆粉 0. 57 0. 40** 0. 09
牛肉膏 0. 48 0. 31**
氯化铵 0. 17
由表 6 可知,以蛋白胨、牛肉膏、黄豆粉为氮
源时,得到的菌丝体干重较大,都极显著于氯化
铵,而其三者之间,蛋白胨与牛肉膏结果相比也极
为显著,而牛肉膏与黄豆粉结果并不显著,所以得
出结论:适宜麦角菌生长的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其
次为牛肉膏、黄豆粉,氯化铵效果最差。
3 小结与讨论
碳源和氮源是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因子。
5
麦角菌菌丝体液体静置培养的初步研究 孙苗苗等
试验结果表明,麦角菌菌丝体在这 4 种供试碳源
中,以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麦角菌菌丝生长最佳,
菌丝体干重最大;其次是麦芽糖和葡萄糖;而以玉
米粉为碳源的培养基菌丝生长稀疏、前后端生长
不整齐且色泽淡、长势弱,干重最小,表明玉米粉
不适合麦角菌菌丝生长,无碳几乎不生长。
麦角菌在 4 种供试氮源中,以蛋白胨为氮源
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最佳,且菌丝体干重最大,与牛
肉膏极显著;其次是黄豆粉和牛肉膏,以氯化铵为
氮源的培养基菌丝生长稀疏、前后端不整齐而且
色泽淡、长势弱,菌丝体干重最小,试验证明有机
氮比无机氮更加适合麦角菌菌丝体的生长,无氮
几乎不生长。
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麦角菌的营养生理奠定
了基础,为生产上选择优良的母种培养基及开发
利用麦角菌深层培养生产代谢物质资源提供了科
学根据。但是,可用于麦角菌液体培养的成分还
有很多,不同原料组合对菌丝体生物量会有不同
影响,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进行后续试验研究[8]。
参考文献:
[1]王亚林,赵静国,熊万斌. 产麦角碱麦角菌发酵培养基的研究[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3,( 2 ) :
50 ~ 53.
[2]吴新华,玉良华.麦角菌及其危害[J].中国检验检疫,1998,( 8) : 213 ~ 215.
[3]宋立人.中华本草[M].上海: 上海科学科技出版社,1999: 287.
[4]谢宗万,范崔生,朱兆仪,等.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435.
[5]黄秀梨.微生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6]刘涛,刁治民.碳源和氮源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9,( 6) : 222 ~ 224.
[7]杨云鹏,岳德超.中国药用真菌[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49.
[8]李振高,骆永明,滕宇.土壤与环境微生物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4.
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LIPUID STATIC CULTURE
OF CLAVIEPS PURPUREA MYCELIUM
SUN Miao - miao et al
( Life and Geography Science College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Qinghai Xining 810008,China)
Abstract: Clavieps purpurea is an important medicinal fungi. This experiment makes a method of liquid and
static culture to clavieps purpurea mycelium. In the experiment we have done the Single - factor test of the car-
bon,nitrogen sources,and through it we find the best carbon source is sucrose in the selected four kinds of car-
bon,which is 0. 59g /100mL of dry weight,followed by glucose,maltose and corn flour. Meanwhile,we also
find that organic nitrogen is more suitable than the inorganic nitrogen for the growth of clavieps purpurea myceli-
um in the selected four kinds of nitrogen source,in which peptone of 0. 79g /100mL in dry weight,makes the
best efforts,the secondly is soybean meal,beef extract,and the worsest is ammonium chloride.
key words: Clavieps purpurea; Mycelium; Carbon source; Nitrogen source; Static culture
6
青海草业 2014 年 第 23 卷 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