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鸡树条荚迷果实提取工艺的优化选择



全 文 :第 7 卷 第 6 期
仅n fl 气 年 1 1 日 辽 宁 中 医 学 欢 学 引民JO U R N A L O F L IA O N IN G C O LLE G E O F T CM V
o l
.
7 N o
.
6
N o v
. ,
2 005
时条芙迷果 实提取工艺的优化选择
尹海波‘, 白国申2 , 王荣祥 , , 康廷国‘, 王 冰1
(1
. 辽宁中医学院药学院, 辽 宁 沈阳 1 10 03 2; 2 . 凌源市中医院药械科 , 辽宁 凌源 1 2 2 50 0)
摘 要 : 目的 :优选鸡树条芙迷果实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 艺。 方法 : 采用正文 实验的方 法对提取工
艺优化选择 , 以有效成分绿原酸 的含量为考察指标 , 采用 H P LC 法进 行浏定 。 结 果与结论 : 最佳提取工 艺为 10 倍
量的水提取 3 次 , 每次 1h , 醇沉至浓度为 50 % 最佳 ; 该工艺方法合理 , 有效成分提取效率较高 ; 为 系统开发 、利用该
药用资源打下 了坚实的基拙。
关键词 : 芙迷属 ;鸡树条芙迷 ; 绿原酸 ;工 艺研究
中图分类号 : R2 8 4 .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 8 一 4 2 31 〔20 0 5 )06 一 0 6 1 7 一 0 2
鸡树条英迷 (叭石u r n o m 二卿 n t艺艺 k o e h n e )为忍冬科英迷属植物 , 又名 天 目琼花 (《中 国 树木分类学》)[ ‘] 。 英迷入药首见于唐 · 《新修本草》[2] ;英迷属
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 , 共有 47 种 , 且野生资源丰富 ,
民间广泛应用 [3l , 该属植物鸡树条荚迷所含的有效
成分绿原酸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 , 对消化系统 、血液
系统和生殖系统均有疗效 [’] , 同 时又是很多中药现
代制剂如双黄连注射液 、双花注射液的原料 。 其叶 、
嫩枝及果实均可入药 , 叶主治疮疥 、 皮肤痰痒等症 ;
嫩枝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腰酸腿疼 、跌打损伤等症 ;
果实有止咳的功效 , 主治急 、慢性气管炎 、咳嗽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鸡树条的枝叶具有收缩子宫 , 增
强子宫的紧张度 , 有治疗子宫出血的作用 ;果实的配剂有利尿的作用 [5] , 因此极有开发价值 ; 本文以其有
效成分绿原酸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律草的提取工艺 , 为开发应用该植物提供科学的依据 。
1 材料与仪器
1
.
1 仪器与 药品 L C 一 6 A V 高效液相 色谱仪 (大
连江申 ) ; S PD 一 6 A V 可见紫外检测器 ; C 一 R 3 A 数
据处理机 S IL 一 6 A 自动进样器 ;绿原酸对照品 (中
国药 品 生 物 制 品 检 定 所提 供 , 批号 : 1 1 0 7 53 一
20 02 12 ); 甲醇 、乙睛为色谱纯 ;新制重蒸馏水 ;其它
试剂均为分析纯 。
1
.
2 实验材 料 为 自采 新鲜 的 鸡树条英迷果实
(2 0 3 年 9 月 , 千山 ) , 经 由本院植物教研室王冰教
授鉴定为鸡树条荚迷 (vi b u rn u m s a r g e n t ii k o e h n e ) ,取其阴干果实 , 研成粉末 , 过 4O 目筛 , 即得 。
2 方法与结果
2
.
1 正交实验表设计 据文献 l6] 报道 , 目前绿原酸
的提取以水提醇沉的方法收率最好 , 因此本实验采
用此方法以绿原酸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设计正交实验表 。 选择提取工艺中对提取成分质量有影响 的四项因素 , 即加水量 A (10 、尽、 6 ) ; 提取次数 B (i 、 2 、 3 ) ;
提取时 间 C ( 1 、 2 、 3 ) h ; 醇沉 浓度 D (3 0 % 、 5 0 % 、
80 % )
; 每个因素选择 3 个水平 , 采用四因 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表 场(3 4 )设计试验方案 。 见表 1 。
表 l 因素水平正交试验表场 (3 4 )
因 素
水平A 加水量(倍)B 提取次数 C 提取时间(小时) D 醇沉浓度(% )
1 6 1 1 3 0
2 8 2 2 5 0
3 10 3 3 8 0
2
.
2 提取方 法 取同 1 批次混合均匀的鸡树条英迷 (果实 )粗粉 (过 4o 目筛 ) , 每次称取 10 9 , 按正交
试验表安排实验 。 具体方法为 : 精密称取 10 9 样品 ,置于烧杯 中 , 加水煎 煮 , 合并提取液 , 过滤 , 弃去药渣 , 滤液浓缩至 40 m L , 加乙醇醇 沉至不同 的浓度 ,
静置 24 h , 过滤 , 滤液浓缩至稠膏状 , 加 20 m L 甲醇溶解 , 滤液转 移至 25 m L 容量瓶中定容 , 精密吸取
Z m L
, 转移 至 50 m L 容量瓶 中 , 定容 作为供试 品溶液 。
2
.
3 绿原 酸含量测 定 ¹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实验 : 色谱柱 为 zo r b a x e e li p s e X D B cs ( i s o m m x
4
,
6 m m i
.
d ) ; 柱温 30 ℃ , 流动相为 甲醇 一 0 . 0 25 m o l/
L 磷酸 ( 23 : 7 7 ) , O % 一50 % 梯度洗脱 , 记录仪纸速为
0
.
3 em / m in
, 检测波 长 2 5 4 n m , B W = 30 n m ; 参 比波长 326 n m , Bw = 1 0 0 n m ; 绿 原 酸 的 保 留 时 间 为
2
.
7 2 0 m in
。 º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 1 , 9 3m g , 用 甲醇 定容于 25 m L 容量瓶 中即可 , 浓度为 0 . 0 17 8 m g / m L 。 » 供试品溶液 的制备 :
方法 同 2 . 2 。 ¼ 测定 方法 : 精密 吸取 供试 品 溶液
10 川 及对照品 溶液 5川 注入 高效液相色谱仪 中 , 以峰面积为指标 , 按外标法计算 含量 即行 。 对照品
H P L C 色谱图 , 见图 1 。
华 26刀7

‘’“
{
!⋯{,
0 0 0
’ 二 n , ” 二
0
.
00 4
.
00 8
.
00 12
.
0 0
图 1 对照 品绿原酸 H PLC 色谱图
2
.
4 标 准曲 线与 线性 关 系考察 精密吸取对照品
溶液 1 、2 、3 、4 、 5科L , 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 中 , 测定绿原酸的色谱峰面积 , 以进样量 ( 拼g )为横坐标 , 峰面积为纵坐标 , 得 到 回 归 曲 线方程为 Y 二 一 25 7 8 +
18 44 5 9 5 6 X , 。 = 0
.
9 9 9 7 绿原酸在 0 . 0 5 0 一 0 . 24 8 拜g范围 内线性关系 良好 。
2
.
5 数据处理 采用绿原酸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
收稿B 期 : 20 0 5 一 0 6 一 0 3
作者简介 : 尹海波 (19 73 一 ) , 男 , 辽宁沈阳人 , 讲师 , 博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向 : 生药鉴定及中药的品质评价。
镶篡爵
DOI:10.13194/j.jlunivtcm.2005.06.83.yinhb.070
辽 宁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7 卷
.一- - - ~ ~ ~一一- - - - - - ~ ~ ~ ~ ~ - 一- - - - ~ ~ 一- -优化提取工艺 ; 计算结果见表 2 和表 3 。 因 素指标关系 , 见图 2 。 表 2 直观分析表 实验结果
收率(% ) 广
2
.
6 优化 结果分析 由表 2 结果可知最佳提取工
艺条件为 戊 B 3 q 环 , 即用 8 倍量 90 % 的乙醇提取 2
次 , 每次 lh; 从方差分析得优化结果见表 3 , 分析表
明 : 因素中乙醇浓度 A 对提取工艺有显著影响 (尸 <
0
.
0 5 )
,
D 因素 (提取次数 )相对影响较小 , 同时从实
际工 作 成本 考虑 , 得到 该实 验 最佳提取工艺 为
凡几q Dz , 即用 6 倍量 90 % 的 乙醇提取 2 次 , 每次
D4C3B2因素 A
列号 1
1 1 1
2 1 2
3 1 3
4 2 1
5 2 2
6 2 3
7 3 1
8 3 2
9 3 3
K 一 0
.
40 8 0
.
3 0 4
K Z 0
.
3 3 7 0
.
3 6 2
K 3 0
.
34 0 0
.
4 19
K z / 3 0
.
1 3 6 0
.
10 1
K Z/ 3 0
.
1 12 33 0
.
12 1
K 3 / 3 0
.
1 1 3 3 3 0
.
14
R 0
.
0 2 3 6 7 0
.
0 3 9
1
2
3
2
3
1
3
l
2
0
.
3 8 9
0
.
3 3 3
0
.
3 6 3
0
.
1 3 0
0
.
1 1 1
0
.
1 2 1
0
.
0 19
1
2
3
3
1
2
2
3
1
0
.
3 7 4
0
.
3 9 0
0
.
32 1
0
.
12 5
0
.
1 3
0
.
10 7
0
.
0 2 3
0
.
1 30 0
.
0 1 6 9
0
.
1 36 0
.
0 1 8 4 9 6
0
.
1 42 0
.
0 2 0 1 6 4
0
.
0 70 0
.
0 0 4 9
0
.
1 17 0
.
0 13 6 8 9
0
.
1 50 0
.
0 2 2 5
0
.
10 4 0
.
0 10 8 1 6
0
.
10 9 0
.
0 1 1 8 8 1
0
.
1 27 0
.
0 1 6 1 2 9
习 , = 1 . 0 8 5
习 , 八 = 0 . 12 0 5 5 6
习 , 2 = 0 . 1 3 5 4 7 5
(名拼)2/ n = 0 . 1 3 0 80 3
表 3 方差分析表 (F0 刀5 (2 , 2 ) = 1 9 . 0 0 )
变异来源离差平方和自由度 均方 F D
1 2 3 4 = 2 / 3 5 6
A 0
.
1 3 10 7 4 9
B 0
.
0 0 2 2 0 4 2
D 0
.
0 0 0 5 2 3 6
误差 0 . 0 0 0 8 6 9 6
总计 0 . 0 0 4 6 72 2
0
.
0 65 5 3 7 4 5 4 2
.
1 95 6 7 2 ( 0
,
05 (
荟 釜
0
.
00 1 10 2 1 1 1 2
.
5 3 4 8 8 3 7 > 0
.
0 5
0
.
00 0 2 6 1 7 7 8 0
.
6 0 20 9 5 6 > 0
.
0 5
0
.
00 0 4 3 4 7 7 8
28
么 尹尸.
声\之) < 夕
丫/ /一一一奋一~ - 州. 一网- 奋 ~
一一动今 -
l l
系列1
系列2
系列 3
系列4
l h
o
2
.
7 验证 性 实验 确认实验方案为 凡玩CI D Z 与最
佳提取条件 凡巧q 马 的实验结果作对 比 , 取 5 9 藻
草药材 2 份 , 分别加入 6 倍量 90 % 的 乙醇提取 2 次
和 3 次 , 每次 lh , 木犀草素的含量分别为 0 . 18 4 % 和
0
.
18 8 % ;从上述实验看 , 确认实验条件与正交实验
结果基本符合 。
3 讨 论
本实验绿原酸的提取率较文献记载的略低 , 可
能是由于醇沉过程中伴随着吸附和包夹 , 致使绿原
酸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所致川 。
绿原酸水提工艺简单经济 , 但与一般中草药提
取不同的是 , 绿原酸的邻苯二酚结构不稳定 , 高温及
长时间加热易氧化分解 [sj , 因此在工艺设计中温度
和加热时间要得到有效的控制 。
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以绿原酸提取
率为指标 , 因素 中加水量 A 、提取次数 B 、醇沉浓度
D 对提取工艺均无显著性影响 , 相 比较而言因 素 C
(提取时间 )影响最小 ; 同时从实际工作成本考虑 , 得
到本实验的最佳提取工艺为 Al 巧Cl 环 , 即 10 倍量
水提取 3 次 , 每次 1h , 醇沉的浓度为 50 % 。 ,
参考文献 :
【l] 冉先德 . 中华药海 【M 」. 下卷 . 哈尔滨 : 哈尔滨出版社 , 19 98 .
9 4 6
【2 ] 祝之 友 . 英迷属植物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J] . 基层杂志 ,
1 9 9 9
,
13 (1 ) : 2 4
〔3] 祝之友 . 英迷的临床应用与本草学研究【J] . 时珍国药研究 ,
1 9 9 7
,
8(1 )
:
4
【4 」 北京医学院 , 北京中医学院 . 中草药成分化学 [M〕. 北京 :人民
卫生出版社 , 19 8 0 . 2 4 0
〔5J 朱有昌 , 东北药用植物 fM」. 哈尔滨 :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
19 8 9
.
10 6 4
【6〕 林缎嫦 . 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探讨【J] . 中成药 , 19 94 , 16
(7 )
:
2
【7 」 李稳宏 . 两种醇沉方式对杜仲水提液 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J]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 1 9 97 , 2 5 (1 ) : 6 4
【8] 吴红 . 杜仲叶水提醇沉工艺对绿原酸含量的影响【J ] . 第四军
医大学学报 , 2 0 0 2 , 2 3(1 0 ) : 93 1
弓曰J马气”飞†”3,‘4众.3住2仓0nUƒ“
0
.
15
0 05
图 2 因素指标关系图
T h e O Ptim iz a ti o n o f E x tr a e t io n T e c h n ic s o f F r u i t o f V i b u m u m S a r g e n tii K o e h n e
Y xN H 缸一 场1 ,队1 G uo 一 s henZ , W A N G R o吧 一 范a n g l , K A N G T i n g 一 g ou i , W AN G B in g l
( 1
.
T h e M e di e al ln s tit u t e of L ia on i
n g C冶l e g e o f T CM , Sh e n y a n g l l0 0 3 2 , L iaon i飞 , Ch in a ;
2
.
T h e M ed ical AP两a n e e D e p a rt 「。en t of L in g y u a n H o s p ital of T CM , L in g y uan 1 2 2 5 0 0 , Llaon i
n g Ch in a )
Abs tra e t
: Obj ec t i* : To 叩t如iz e th e e xt ra e ti o n proc es o f e hi o r o g e n i e ac id lu t e o li n of th e ef fe e t iv e e o n st it io n o f V iburn um sa花e n -
t ii ko
e hn e
. 加介£入优九 : By o rt hol o g ieal t es t to s el e e t the e x trac t io n t e e h n o lo g y
.
T h e o p t im u m ext ra
e t io n w as in v es t ig a t e d by th e o rt ho g o
-
n 日 des i, an d c扭o r眼 e‘。 a e id d e t erm in e d b y柳比 . 尺es u zts a n 以。n e zu t io , : AP p lyi n g Lg ( 3 4 ) 。rt h ol o g ie al t es t a n d t a k in g e x t r a e t io n
ra t e o f e hlo r o g e ni e a e id as s tan d a r d
, the b郎t e x tra e t io n t e e h n o l眼y w as 10 t im es , ext r a e t 3 t im es , o n e ho u r p e r t im e , 50 % al e o ho l . T h is
op t im 让e d Pro e es 15 si m Ple
, st a ble a n d e f ie ie n t
.
K e y w o rds
:
Vi b
u
rn
u m ; v ib u rn
u m s a馆e n t ii koe hn e ; e hlo r o g e n ie ae id ; o p tim i ze d proc es res
arc h
铡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