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榆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全 文 :收稿日期:2012-07-14
作者简介:徐金光(1961-),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林木种苗及花卉。
文章编号:1002-2724(2012)06-0014-06
白榆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徐金光1,李景涛1,刘莉娟2,刘 霞3,王东升2,段春玲1,邢世岩2,李秀国4
(1.山东省林木种苗站,山东 济南250014;2.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3.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4.金乡县国有白洼林场)
摘要: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57份白榆无性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分析。8对引物对57份白榆无性系扩
增后检测出1092条谱带,其中有1065条多态带,多态带比例为97.53%,表明所试白榆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相
似性系数为0.4266~0.7989,平均值为0.6114,说明各无性系之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聚类分析将白榆种质分成11组,来源
相同的无性系并未严格聚在一起,表明白榆无性系的变异与地理来源没有严格的相关性。该项研究为更为深入地了解白榆
遗传背景和遗传结构提供了参考,也为白榆种质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白榆;遗传多样性;AFLP
中图分类号:S792.19        文献标识码:A  
Genetic diversity of Ulmus pimila L.clones by AFLP
Xu Jinguang1,Li Jingtao1,Liu Lijuan2,Liu Xia3,Wang Dongsheng2,Duan Chunling1,Xing Shiyan2,Li Xiuguo4
(1.Shandong Provincial Tree Seed Extension Adiministration,Shandong Jinan 250014;
2.Colege of Forestry,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3.Colege of Forestry,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4.State-owned BaiWa forestry farm of JinXiang)
Abstract: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57 Ulmus pimila L.clones are tested by AFLP.8primer combinations selected from 64
primer combinations produce a total of 1092fragments,1065of which are polymorphic with a polymorphism percentage of
97.53%.It suggests that Ulmus pimila L.has a rich genetic diversity.The molecular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rang from
0.4266to 0.7989,and that the average being 0.6114indicates that genetic variation occurs among them.Al of Ulmus pimila
L.are clustered into 11groups with UPGMA,and the clones originated the same place dont distribute in the same group total-
ly.It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no stri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ation and geographic origin of the black pine clones.This
study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genetic background and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Ulmus pimila L.,and also provide the ba-
sis for the utilization of the germplase of Ulmus pimila Linn..
Key Words:Ulmus pimila L.;Genetic diversity;AFLP
1 引言
白榆(Ulmus pimila L.)属于榆属榆组榆系[1],
是我国一种很好的乡土树种。材质优良且生长快,
适应性强、抗旱、抗寒、耐盐碱,是东北、华北重要的
“四旁”绿化、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盐碱地造林的
重要树种。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却是由于对白榆认
识程度不高,白榆在实际生产上种植量少,利用率
低,经过上亿年的进化而保存下来的基因资源及它
们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容易破坏和流失。遗传多样性
作为生物多样性的中心环节,通常是指种内不同种
群间或一个种群内部不同的个体的遗传变异[2]。遗
传多样性水平表明了一个物种在特定环境中基因的
丰富程度,其大小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物种对环境
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及其进化潜力。AFLP技术
是DNA标记的一种方法,可以方便快捷对白榆进
行遗传多样性的检验。具有方便快速,只需极少的
DNA材料,不需要预先知道基因组序列信息,多态
性丰富,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优势。
我国对白榆的多样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白榆的
表型遗传多样性[3-5],细胞标记多样性[6-7],生化标
记水平上[8],在分子水平上对白榆的研究比较薄弱,
国内 AFLP标记技术在白榆遗传多样性分析上的
应用则属空白。Margaret R.Pooler and A.M.
·41·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6期  总203期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No.6
Townsend(2005)应用AFLP技术对43份榆属材料
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9],贾宝丽(2001)、李方祯
(2008)曾使用RAPD技术对锡盟沙地榆进行遗传
多样性分析[10-11]。本研究采集金乡白洼林场的57
份白榆无性系的嫩叶,使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
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为白榆种质资
源的评价、早期选择、保存、保护、利用提供一定的理
论依据和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白洼林场国家白榆良种基地位于山东省济宁市
金乡县,潮土,砂壤,酸碱度为中性偏碱,地下水位深
6~8m,该地气侯属暖带季风型大陆气侯,平均气温
13.8℃,极端最高气温41.9℃,最低气温-18.5℃,
年平均无霜期 211天,年平均降雨量为 580~
760mm。
2.2 试验材料
采集57份白榆优良无性系的嫩叶(表1),用装有
变色硅胶的自封袋加以封存,适当加大硅胶用量,以保
证叶片在12h之内完全干燥,用于DNA的提取。
表1 白榆种质资源编号及来源地
编号 无性系 来源地 编号 无性系 来源地
C1 鲁榆‘820042’ 菏泽成武县白当点村 C30 鲁榆‘抗虫榆’ 金乡县马庙乡洼王村
C2 鲁榆‘820043’ 菏泽成武县南鲁林场 C31 鲁榆‘82003’ 菏泽巨野县柳林乡崔庄
C3 鲁榆‘73001’ 菏泽单县高老家高集 C32 鲁榆‘82002’ 巨野县龙固乡驿楼
C4 鲁榆‘82001’ 单县芦目乡芦目村 C33 鲁榆‘820045’ 巨野县太平乡白李村
C5 鲁榆‘75027’ 菏泽定陶县东关村 C34 鲁榆‘820039’ 东营垦利郝家村乡前村
C6 鲁榆‘75024’ 定陶县任屯林场 C35 鲁榆‘820062’ 德州乐陵西段乡荣家村
C7 鲁榆‘820048’ 定陶县张湾乡张湾村 C36 鲁榆‘820063’ 乐陵县之堂乡肖村
C8 鲁榆‘74009’ 东阿县牛角店牛圈村 C37 鲁榆‘73002’ 济宁梁山掌铺乡刘井村
C9 鲁榆‘82006’ 东阿县铜城乡刘坑 C38 鲁榆‘740010’ 聊城市北杨乡蒋家村
C10 豫榆‘辉县范寨’ 河南辉县范寨 C39 鲁榆‘820034’ 临沂市岭石乡孙岭石村
C11 豫榆‘8016’ 河南获加县 C40 鲁榆‘820059’ 德州市陵县神头卫生院
C12 豫榆‘8054’ 河南获加县林科所 C41 鲁榆‘820060’ 陵县于集乡程屯村
C13 豫榆‘8033’ 河南获加县林科所 C42 鲁榆 ‘82004’ 青州东高乡马家村
C14 豫榆‘8019’ 河南获加县林科所 C43 鲁榆‘82005’ 青州郑园乡西郊
C15 豫榆‘8034’ 河南获加县林科所 C44 鲁榆‘820050’ 寿光机械林场
C16 豫榆‘8024’ 河南获加县林科所 C45 鲁榆‘73008’ 济宁微山田陈园艺场
C17 豫榆‘8045’ 河南获加县林科所 C46 鲁榆‘73005’ 兖州市新义乡蒋家村
C18 豫榆‘8052’ 河南获加县林科所 C47 鲁榆‘820055’ 济南市章丘高官寨黄村
C19 豫榆‘8010’ 河南获加县林科所 C48 京‘1’ 中国林科院
C20 豫榆‘保3’ 河南获加县林科所 C49 榆‘京2’ 中国林科院
C21 豫榆‘位庙’ 河南获加县林科所 C50 榆‘京9’ 中国林科院
C22 榆树‘8504’ 河南获加县林科所 C51 榆‘北京’ 中国林科院
C23 榆‘小队部’ 河南获加县林科所 C52 京榆‘任优’ 中国林科院
C24 豫榆‘杞县’ 河南杞县 C53 晋榆‘大同’ 中国林科院
C25 豫榆‘孟楼’ 河南省林科所 C54 皖榆‘涡阳’ 中国林科院
C26 豫榆‘孟县’ 河南省孟县 C55 鲁榆‘820036’ 邹平县城关乡城伍村
C27 苏榆‘泗阳’ 江苏省泗阳县 C56 鲁榆‘泰山1号’ 邹平县肖镇
C28 鲁榆‘CK’ 济宁金乡马庙洼王村 C57 鲁榆‘73006’ 邹县城前官庄
C29 鲁榆‘73007’ 金乡县卜集张瓦房村
2.3 试验方法 2.3.1 DNA的提取
·51·
山东林业科技 徐金光等:白榆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2012年第6期
取白榆干燥叶片50mg,液氮研磨,用2×CTAB
提取缓冲液60℃提取,氯仿:异戊醇(24:1)抽提2
次,用1×CTAB沉淀液沉淀,TE溶解,95%乙醇和
3MNaAC沉淀,75%乙醇洗涤,TE溶解,0.8%琼
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3.2 AFLP体系的建立
酶切与连接同时进行,内切酶为 EcoRI和
MseI,加入模板200ng,1μl Adapter(10MM)、2μl
EcoRI/MseI(10U/ul)、1μl T4Ligase(5U/ul)等构
建20μl反应体系。将此反应体系置于0.5ml离心
管中,混匀离心数秒,37℃保温5h,8℃保温4h,4℃
过夜。以2μl酶切连接后的DNA产物为模板,加入
1μl预扩引物(10umol/l)、0.5μl dNTPs(10MM)、
2.5μl10×PCR buffer(含 Mg
2+)、0.5μl Taq 酶
(2U/ul),构建25μl预扩增体系,然后进行PCR扩
增,其程序如下:在94℃预变性2min,随后经过
94℃30s,56℃30s,72℃80s持续30个循环,然后
72℃延伸5min。EcoRI预扩引物序列:5′> GAC
TGC GTA CCA ATT CA<3′;MseI预扩引物序
列:5′> GAT GAG TCC TGA GTA A C<3′。
预扩产物稀释20倍后作为选扩模板,加入10umol/
l的EcoRI引物和 MseI引物各1μl,0.5μl的 Taq
酶(2U/ul)构建25μl的选扩增体系,按以下列程序
进行PCR扩增:按照94℃30s,65℃30s,72℃80s进
行第一轮扩增,以后每轮循环温度递减0.7℃,共扩
增12轮,接着94℃30s,55℃30s,72℃80s扩增23
轮,然后72℃延伸5min。
2.3.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以荧光标记ROX500内标作为 marker,取2μl
选择性扩增产物及0.2μl ROX500内标进行4%聚
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图谱经
ABI377PRISM 377sequencer测序仪检测片段大
小,GENESCAN软件分析,得到原始数据。将原始
数据中有带的换成“1”,无带的换成“0”,构建“01”矩
阵,以供下一步分析。根据“01”矩阵,构建分子检索
表,利用POPGENE32version1.31软件计算遗传
多样性指标,采用NTSYSpc version 2.10e软件,计
算Dice相似系数SC矩阵,并用UPGMA法进行聚
类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白榆AFLP标记多态性分析
从64对引物组合中选出8对引物用于白榆
AFLP的选择性扩增,如图1为引物组合E-AAG/
M-CAC的选择性扩增结果,图谱显示扩增多态性
好,信号强度高,易于分辨,适合进行白榆遗传多样
性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荧光标记的选择性引物进
行显带,荧光显影具有高灵敏度,成本低,污染少,克
服了银染显影过程繁琐,技术要求高的缺点。
图1 E-AAG/M-CAC扩增的白榆优良无性系
AFLP图谱(从左到右为C1-C30-M.C31-C57-M)
表2 AFLP选择性扩增引物产生的条带多态性
引物组合 多态带条数 多态带比例(%)
E-AAC/M-CAT  117  97.50
E-AAG/M-CAC  142  97.26
E-AAG/M-CTA  142  97.26
E-ACA/M-CTA  141  97.24
E-ACT/M-CTA  130  97.01
E-ACT/M-CTC  144  100
E-ACC/M-CAA  136  98.55
E-ACC/M-CTC  113  94.96
总计 1065
平均 133  97.53
不同引物组合扩增产生的总条带数,多态带数
都有所不同,每对引物扩增产生的总谱带在119(E
-ACC/M-CTC)到146(E-AAG/M-CTA,E
-AAG/M-CAC)条之间,共扩增了1092条带,平
均每对引物扩增产生136.5条谱带,其中多态带为
1065条,平均多态带比例为97.53%。不同引物对
扩增的多态带比例都比较高,其中引物对E-ACT/
M-CTC扩增的多态比例最高,为100%,而E-
ACC/M-CTC扩增的多态带比例最低,也达到了
94.96%(表2)。由此可见:所选取的引物在白榆优
良无性系间表现了较高的多态性水平,亦说明
AFLP是一种十分有效地分析白榆遗传多样性的方
法。
运用POPGENE version 1.31软件对各位点观
测的Na、Ne、H、I进行统计分析 (表3)。57份种质
Neis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2039,香浓信息指数
平均值为0.3258。可见白榆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一
个较高的水平。
·61·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6期
表3 基于不同引物组合的白榆优良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参数表
引物组合 观测等位基因数 有效等位基因数 Neis基因多样度 香浓信息指数
E-AAC/M-CAT  1.9750(0.1568) 1.3576(0.3484) 0.2185(0.1790) 0.3441(0.2398)
E-AAG/M-CAC  1.9726(0.1638) 1.3487(0.3452) 0.2136(0.1791) 0.3367(0.2417)
E-AAG/M-CTA  1.9756(0.1549) 1.3728(0.3465) 0.2272(0.1795) 0.3556(0.2409)
E-ACA/M-CTA  1.9724(0.1644) 1.3194(0.3255) 0.2011(0.1698) 0.3228(0.2294)
E-ACT/M-CTA  1.9701(0.1708) 1.2938(0.3040) 0.1897(0.1627) 0.3090(0.2212)
E-ACT/M-CTC  2.0000(0.0000) 1.3053(0.3175) 0.1939(0.1680) 0.3130(0.2282)
E-ACC/M-CAA  1.9855(0.1199) 1.3176(0.3261) 0.2001(0.1693) 0.3210(0.2281)
E-ACC/M-CTC  1.9496(0.2197) 1.2894(0.3022) 0.1871(0.1631) 0.3041(0.2243)
平均值 1.9751(0.1438) 1.3256(0.3269) 0.2039(0.1713) 0.3258(0.2317)
注:括号内为标准差
3.2 白榆种质资源的特异性位点
分析应用8对引物对57份白榆种质资源进行
电泳得到的谱带,一共产生特异性条带195条,其中
包括21个缺失带,占特异性条带总数的10.77%。
不同的白榆种质资源产生的特异性条带不同,豫榆
‘8024’产生的特异带最多,达到了25条,包括6条
缺失带;其次是鲁榆‘82003’,其单态带有14条。引
物组合不同产生的特异带数也不相同,产生特异带
最多的是E-ACT/M-CTC,共产生41条特异
带,其中有6条缺失带;产生特异性条带最少的引物
组合是E-ACC/M-CTC,仅有17条,为最高值
的41.46%。由表7还可以看出:鲁榆‘820042’,鲁
榆‘73001’,豫榆‘辉县范寨’,豫榆‘8054’,豫榆
‘8033’,豫榆‘保3’,“82002”,鲁榆‘820034’没有产
生特异性条带,说明这些种质没有产生相对其他种
质最为突出的变异。
3.3 白榆种质资源相似性及聚类分析
不同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 0.4266~
0.7989之间,平均值为0.6114。豫榆‘8019’与豫榆
‘保3’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说明二者的亲缘关
系最相近,遗传差异性最小。皖榆‘涡阳’与豫榆
‘8034’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小,说明二者的亲缘关
系最远,差异性最大。鲁榆‘82002’与其他白榆种质
的相似性系数平均值最大,为0.6560,与其他白榆
种质的相似性系数平均值最小的是鲁榆‘82004’,为
0.5338,说明鲁榆‘82004’与其他种质相似性低,亲
缘关系较远,最具有特殊性。
在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44处,可将57个白榆
优良无性系聚成11类,第一类包括鲁榆‘820042’、
鲁榆‘73001’、鲁榆‘82001’、豫榆‘8054’、豫榆
‘8019’、豫榆‘8045’、豫榆‘保3’、榆‘小队部’、豫
榆‘杞 县’、豫 榆 ‘孟 县’、鲁 榆 ‘82002’鲁 榆
‘820045’、鲁榆‘820039’、鲁榆‘820063’、鲁榆
‘820034’、鲁榆 ‘820059’、鲁 榆 ‘82005’、鲁 榆
‘820050’、鲁榆‘73008’、鲁榆‘73005’、榆‘京9’、
晋榆‘大同’、鲁榆‘泰山1号’、鲁榆‘73006’共24
个优良无性系,其中来自山东的白榆优良单占
62.5%,来自河南的优良无性系占29.17%,来自中
国林科院的优良无性系占8.33%。第二类包括鲁
榆‘73002’、鲁榆‘820055’、榆‘京2’、榆‘北京’,
来自山东的和来自北京的白榆优良无性系各占
50%。第三类包括鲁榆‘75024’、鲁榆‘820048’、
鲁榆‘82006’、豫榆‘辉县范寨’、豫榆‘8016’共5份
白榆种质资源,其中来自山东的白榆无性系占
60%,来自河南的占40%,第四类包括豫榆‘8033’、
豫榆‘8034’,都是河南的种质资源。第五类包括鲁
榆‘820043’、鲁榆‘75027’、鲁榆‘74009’、豫榆
‘8052’、豫榆‘位庙’、榆树‘8504’、豫榆‘孟楼’、鲁
榆‘CK’、鲁榆 ‘73007’、鲁 榆 ‘抗 虫 榆’、鲁 榆
‘820062’、鲁榆‘740010’、鲁榆‘820036’共13个
无性系,来自山东的占 69.2%,来自河南的占
30.8%。第六类包括豫榆‘8010’、苏榆‘泗阳’、京
榆‘1’。第7类仅含豫榆‘8024’。第八类也仅包括
鲁榆 ‘82003’优 良 无 性 系。第 九 类 包 括 鲁 榆
‘820060’、京榆‘任优’两个。第10类和第11类也
只含1个个体,分别是鲁榆‘82004’、皖榆‘涡阳’。来
源相同的优良无性系并没有严格的聚集到一起,说明
优良无性系的变异与地理来源没有严格的相关性。
·71·
山东林业科技 徐金光等:白榆无性系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2012年第6期
图2 57个白榆优良无性系基于AFLP分析的UPGMA聚类结果
4 讨论
遗传多样性反映了一个物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生存能力、进化潜力及被改造和利用的潜力。贾宝
丽(2001)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锡盟沙地榆
(Ulmus pumila var.sabulosa)的遗传多样性,个体
水平多态性为77.4%。李方祯(2008)运用形态学、
孢粉学、解剖学和RAPD分子标记等方法对锡盟沙
地榆(Ulmus pumila L.var.sabulosa)及对照家榆
(Ulmus pumil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证实多态性
为70.34%。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之法对白
榆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其多样带比例为97.53%,
比他们二人的结论较大,这或许与所使用的 AFLP
方法有关,Vogel J M,et al.(1996)认为当今世界
上四大标记系统的综合效用大小比较关系为:
AFLP>SSR>RAPD>RFLP[12]。
产生特异性条带,说明这些种质产生相对其他
种质最为突出的变异,合理的利用这些变异有可能
产生较高的遗传增益。来源相同的白榆优良无性系
并没有严格的聚集到一起,说明其变异与地理来源
没有严格的相关性,这可能与白榆作为多年生木本
植物,不同来源的白榆之间相互引种,基因交流比较
广泛有关。
本研究中白榆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意味
着其具有比较高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蕴涵着比较
大的进化潜力以及较丰富的育种和遗传改良的能
力。为全面了解白榆的遗传多样性还需要更深一步
的研究,借助其它的DNA标记技术同时结合其他
遗传标记技术,从多角度、多层面更系统的研究白榆
的遗传关系,从而为正确评价、利用白榆种质资源提
供理论支持。另外本研究对白榆种质资源的取材仍
然不够全面,数量偏低而且现有取材集中于山东、河
南两省,不利于全面综合分析白榆的遗传多样性,是
本研究的一大缺憾,扩大取材的范围进行更深入的
研究是应当和必要的。
5 结论
8对引物组合共产生谱带1092条,其中多态带
为1065条,平均多态带比例为97.53%。Neis基
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2039,香浓信息指数平均值为
0.3258。白榆的遗传多样性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一共产生特异性条带195条,其中包括21个缺失
带,占特异性条带总数的10.77%。遗传相似系数
在0.4266~0.7989之间,平均值为0.6114。在遗
传相似性系数为0.644处,可将57个白榆优良无性
系聚成11类,来源相同的优良无性系并没有严格的
聚集到一起。
参考文献:
[1]傅立国.中国榆属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0,
(3):1~40.
[2]华丽,潘伯荣.遗传多样性透视[J].干旱区研究,2003,20
(1):27~31.
[3]白榆种源研究协作组.白榆种源的地理变异和基因型稳
定性[J].林业科学研究,1989,2(4):334~343.
[4]顾万春,刘德安,田玉林.白榆种源与家系的选种研究
[J].林业科学,1987,23(4):415~424.
[5]王思恭,杜长坪,张葳,等.白榆优良种源和家系的配合选
择[J].陕西林业科技,1991(3):6~12 (转第58页)
·81·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6期
表1 嫁接方法与成活率
嫁接方法 嫁接枝(条) 成活枝(条) 成活率(%)
斜剖接 60  58  96
切接 60  31  52
劈接 60  41  68
3.2 嫁接时期与成活的关系
我们选择了板栗萌芽前、萌芽时、展叶初期进行嫁
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板栗展叶初期嫁接,接穗成活
率最差仅25%,萌芽前嫁接成活率最好,达95%(表
2)。
表2 嫁接时期与成活率
嫁接时期 嫁接枝(条) 成活枝(条) 成活率(%)
萌芽前 40  38  95
萌芽时 40  32  79
展叶时 40  10  25
3.3 嫁接部位与成活的关系
从嫁接试验(表3)看:梢端向下1m处嫁接;成
活率最高;根际以上1m处嫁接,成活率次之;梢端
下2m处嫁接;成活率最差。究其原因:由于在梢端
向下1m处换种,其砧木枝条均属2年生左右的枝
条;营养充分,生命力强,易分生愈伤组织。在根际
1m处截干换种,其砧木虽老化,且砧木粗接穗细,
嫁接部位离根部较近,嫁接换种后能较快得到由砧
木根系吸收输送的水分和无机盐类养料。因而其嫁
接成活率虽不及梢端下1m处,但高于在梢端下2m
处嫁接换种的成活率。
表3 嫁接部位与成活率
嫁接部位 嫁接枝(条) 成活率(条) 成活率(%)
梢端下1m 80  77  96
梢端下2m 80  55  69
根际上1m 80  70  87
3.4 砧木年龄与成活的关系
分3个龄组进行试验,结果表明:6~26年生板
栗均宜嫁接。因此,虽然砧木年龄大小不一,但形成
层分生组织的生理功能相似,砧木年龄大小对其愈
合成活无明显的影响(表4)。
表4 砧木年龄与成活率
砧木年
龄(年)
嫁接株数(株)嫁接条(枝) 成活条(枝)成活率(%)
6~12  8  36  34  94
13~19  6  28  24  86
20~26  4  29  24  83
4 结论
(1)试验表明,选择优良板栗穗条,用嫁接的方
法进行板栗大树高接改优,保留原来的冠幅骨架,利
用原有的砧木资源,是快速繁育板栗的有效措施。
(2)嫁接方法因砧木粗度而定。换种砧木粗度,
一般以1~10cm为宜。砧木粗度1~3cm时,采用
斜刻接效果最好;砧木粗度4~6cm时,采用切接为
宜;砧木粗度7cm以上时,采用劈接。接穗采集后
低温(0~5℃)保湿贮藏,利于嫁接成活。板栗3月
20日左右树液开始流动萌芽前嫁接,用湿土封伤口
加薄膜全包接穗成活率最高,换种部位以梢端下1m
处嫁接为宜,改优砧龄6~26年内均可嫁接。
(3)改优穗条采用优良单株树冠外围中上部1
年生枝条的中段,以提高嫁接成活和提前结实。
(4)嫁接换种后,接解绑,同时进行绑扎加固,以
防风折。当年春梢长到50cm时摘心,促其木质化。
(5)砧木萌芽前嫁接,斜剖接,用湿土封伤口加
薄膜全包,成活率最高,达96%
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櫍

(接第18页)
[6]康向阳,张生,孙显林.白榆染色体核型分析[J].吉林林
学院学报,1996,12(1):30~32.
[7]黎中宝,郑奇君,张赞平,等.榆系4种榆树的核型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31(2):137~140.
[8]Miguel?ngel Cogoludo-agustín,Dolores Agúndez,
Luis Gil.Identification of native and hybrid elms in Spain u-
sing isozyme gene markers[J].Heredity 2000,85:157~
166.
[9]Margaret R.Pooler,A.M.Townsend.DNA Finger-
printing of Clones and Hybrids of American Elm and Other
Elm Species with AFLP Markers[J].J.Environ.Hort.
2005,23(3):113~117.
[10]贾宝丽.RAPD在锡盟沙地榆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学研
究中的应用[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
[11]李芳祯.锡盟沙地榆(Ulmus pumila L.var.sabulosa)遗
传多样性及其与家榆(Ulmus pumila)的比较研究[D].内蒙
古农业大学,2008.
[12]Vogel J M,Rafalski A,Powel W,et al.Application of
genetic diagnostics to plant genome analysis and plant breed-
ing[J].Horticulture Science,1996,31(7):1107~1108.
·85·
山东林业科技 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