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浙江大学学报牗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牘 31牗4牘牶449~ 453牞2005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牗Agric. & Life Sci.牘
文章编号牶1008-9209牗2005牘04-0449-05
收稿日期牶2004-09-06
基金项目牶国家林业局资助项目牣
作者简介牶彭佳龙牗1964—牘牞男牞浙江仙居人牞工程师牣从事珍稀植物保护方面的研究牣Tel牶0576-7757427牣
刺叶栎在浙江的分布特点和种群结构的研究
彭佳龙1牞张汝忠1牞金孝锋2牞潘洁雅1牞张豪杰1
牗1牣浙江省仙居县林业局牞浙江 仙居 317300牷2牣浙江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牞浙江 杭州 310012牘
摘 要牶在龙潭头刺叶栎自然保护小区内牞对刺叶栎的分布和群落学进行调查研究牣根据群落外貌和种
类优势度相结合的分类原则牞将刺叶栎的生长群落类型分为杉木-木荷林 、黄山松-木荷林和白栎-甜槠林
3 种牣刺叶栎在白栎-甜槠林群落中生长势最好牞在黄山松-木荷林群落中生长势次之牞而在杉木-木荷林
群落中生长势较差牣刺叶栎一般分布在低山区域牞分布的群落总面积 187hm2牞总计约 8100 株牞其年龄结
构可分为 5 个等级牣种群结构属于稳定型牞但幼苗储备不足牞种群易衰退牞需加强保护牣本文从这些角度
出发牞也提出了有关保护刺叶栎资源的有关对策和措施牣
关 键 词牶刺叶栎牷分布特点牷种群结构牷群落类型牷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牶Q948 文献标识码牶A
PENG Jia-long1牞ZH ANG Ru-zhong1牞 JIN Xiao-feng2牞PAN Jie-ya1牞ZHANG H ao-jie1 (1牣 The
Forestry Bureau o f X ianj u County牞X ianj u牞Zhe jiang 317300牞China牷2牣College o f Li f e S ciences牞
Zhejiang University牞Hangzhou 310012牞China)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Quercus s pinosa in Zhejiang牣Journal o f Zhejiang
Unive rsity牗Agric. &L ife Sci.牘牞2005牞31牗4牘牶449-453
Abstract牶Distribution and popula tion of Quercus spinosa w ere surv eyed in the re st ricted na tur al rese rve
in Long tantou牞Xianju County o f Zhejiang Province牣On the basis of the da ta obtained牞dominant
populations牞community type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w ere analyzed牣The results show that牶牗i牘 The
communities w here Q牣 spinosa plants are lo ca ted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 ree types牞 namely牞
Cunninghamia lanceolata-S chima superba community牞P inus taiwanensis-S chima superba community
and Quercus f abri-Castanopsis ey rei community牣Grow th and development of Q牣spinosa plants in
Quercus fabri-Castanopsis ey rei community are bet ter than that o f o ther communities牣牗ii牘Q牣spinosa
plants g row in reg ions of mountains at relativ ely low eleva tion牞w ith c牣8100 individuals cove ring a to tal
ar ea o f 187 hm2牣牗iii牘 Popula tion structur e o f Q牣spinosa牞w hich consists of 5 age cla sses牞is stable牞
although the sapling r eser ves are no t adequa te and the population is liable to decline牣P ropo sa ls and
measures for the pro tection of Q牣spinosa are put forwa rd in the paper牣
Key words牶Quercus spinosa牷distribution cha racteristic牷popula tion′s structure牷community′s type牷
pro tective measure
浙 江 大 学 学 报牗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牘
刺叶栎牗Quercus sp inosa David牘牞又名铁
橡树牞为壳斗科牗Fagaceae牘栎属牗Quercus牘常绿
树种牞分布于陕西 、甘肃 、四川 、云南 、贵州 、福
建 、江西 、台湾等地犤1牞2犦牣近年发现在浙江省仙
居县也有分布犤3犦牣在浙江省范围内因其分布区
狭窄 、数量少牞作为稀有野生植物被列入浙江省
级监测物种牣据 1997 ~ 2000年国家林业局组织
开展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珍稀瀕危植物资源调
查结果表明牞在浙江省范围内牞仅在仙居县淡竹
乡龙潭头村有自然分布牞资源总数为 51株犤4犦牣
仙居县于 2001年把龙潭头刺叶栎分布区规划
为省级自然保护小区进行保护牣2004年我们对
保护小区刺叶栎的分布范围 、种群数量和群落
结构等进行了进一步的专题调查研究牞现将调
查结果报道如下牞以期为有效保护其种质资源
提供科学依据牣
1 自然概况
1. 1 地理位置与范围
龙潭头刺叶栎自然保护小区位于仙居县淡
竹乡龙潭头村和横溪镇老屋基村交界处牞其地
理位置介于28°33′46″~ 28°35′45″N牞120°29′16″
~ 120°30′37″E牣其东西长 2. 15 km牞南北宽 2. 7
km牞以两村接壤的山岗为中心牞面积 337 hm2牣
1. 2 地质地貌
保护小区地质构造以新华夏系和华夏系构
造骨架为主牞地层出露广泛牞地貌特征以沟谷和
陡壁为主牞岩体裸露率较高牣海拔在 570 m ~
1100 m牞最高点杨岭海拔 1134 m牞属低 、中山
地貌犤5犦牣
1. 3 气 候
保护小区处在中亚热带北部亚地带牞气候
温凉牞冷暖干湿分明牣热量条件较差牞降水较多牞
冬季寒冷牞夏季较短牣
1. 4 土 壤
土壤的成土母岩主要有火成岩 、沉积岩和
变质岩牞由于石砾含量多牞岩石裸露牞土层浅薄牞
在山体下部及沟谷地带才有较深厚的土壤牣保
护小区内土壤类型为红壤和黄壤两大类牣以黄
红壤和乌黄壤为主犤6犦牞土壤呈粗骨性牞立地条件
严酷牣
2 调查方法
对保护小区范围内牞选取高 、中 、低密度的
代表性地段进行典型抽样牞布设 20 m ×20 m
的样方 12个牞并进行 GPS 定位牞在每个样方的
4个角上按对角线方向设置 4 个副样方牣对主
样方调查并记录群落外貌 、各层的种类组成和
生境特征牞以及样方内的刺叶栎的株数 、树高 、
胸径 、幼树数量牞同时记录出现刺叶栎的副样方
数量犤4犦牣采用群落学和森林资源学中使用的常
规方法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牞研究
仙居龙潭头刺叶栎自然保护小区内刺叶栎的群
落学特征 、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犤7犦牣
3 结果与分析
3. 1 分布范围
3. 1. 1 水平分布 刺叶栎的水平分布范围
南自龙潭头村上岙自然村的后门山牗28°33′50″
N牘牞北至溪口林场牗28°35′10″N牘牞东起岭脚路
牗120°29′16″E牘牞西达十八曲岭岗牗120°30′37″
E牘牣分布面积达 187 hm2牣
3. 1. 2 垂直分布 刺叶栎在保护小区的垂
直分布主要分布于海拔 720 ~ 1100 m 的低山
区域牞分布密度最高 、数量最集中的是海拔 850
~ 1050 m 的范围内牣
3. 2 群落学特征
3. 2. 1 生境概况 从调查的样方资料分析牞
可知刺叶栎分布于海拔 720 ~ 1100 m 的低山
区域牷在各个坡向都有出现牞但阳坡多于阴坡牞
东坡和西坡差不多牷就坡位而言牞以上坡最多牞
其次是中坡牞下坡最少牞谷底基本没有出现牷坡
度范围在 25°~ 60°之间牞以 35°~ 45°生长最集
中牗详见表 1牘牷土壤类型主要为红黄壤和乌黄
壤牣由此可见牞刺叶栎的适宜生境是喜阳 、坡度
较大牞裸岩多 、土壤较为瘠薄的上坡和山脊牣
3. 2. 2 群落类型及种类组成 刺叶栎所处
的群落大多为长期砍伐或采樵后留下的次生
林牞少数为人工林牣群落郁闭度在 0. 4 ~ 0. 9之
间牞大多在 0. 6 ~ 0. 8 范围内牞乔木层组成种类
较多牞优势种不明显牣根据群落外貌和种类优势
450 第 3 1卷
彭佳龙牞等牶刺叶栎在浙江的分布特点和种群结构的研究
表 1 刺叶栎各样方生境情况
Table 1 General envi ronm en t of plot s of Quercus spinosa
样方
号 地点
海拔
牤m 坡向 坡度牤°坡位
土层厚
度牤cm
郁闭
度
L01 冷水坑口 725 北 28 下 65 0. 6
L02 上岭脚 738 南 30 下 65 0. 6
L03 吊灯笼 790 东 25 中 50 0. 5
L04 吊灯笼 820 山脊 36 中 40 0. 7
L05 岭脚 928 北 40 上 42 0. 8
L06 吊灯笼岗 980 南 — 岗 40 0. 7
L07 王皮坑 960 西 45 上 45 0. 8
L08 十八曲岭 1000 南 48 上 48 0. 9
L09 路廊凉亭 920 北 40 上 40 0. 8
L10 雾路岗 1045 山脊 — 岗 40 0. 7
L11 叶红岩 1010 南 60 上 38 0. 7
L12 里加辽 830 南 42 中 52 0. 6
度相结合的分类原则牞浙江刺叶栎生长的
群落类型有杉木-木荷林牗Cunninghamia
lanceolata-S chima superba communi ty牘、黄山
松-木荷林牗P inus taiwanensis-S chima superba
community牘、白栎-甜槠林牗Quercus f abri-
Castanopsis eyreicommuni ty牘3种犤3犦牣
①杉木-木荷林群落牶该群落类型包括 L01 、
L02 、 L12 样 方牣乔 木 层 优 势 种 为 杉 木
牗Cunninghamia lanceolata牘、 木 荷 牗Schima
superba牘、毛竹牗Phyl lostachys pubescens牘牞主要的
共存乔木有枫香牗Liquidambar formosana牘、杨梅
牗Myrica rubra牘、刺叶栎牗Quercus spinosa牘等牷灌
木层优势种有隔药柃牗Eurya muricata牘、山鸡椒
牗Litsea cubeba牘牞主要共存灌木有中国绣球
牗Hydrangea chinensis牘、野 山 楂牗Crataegus
cuneata牘、山莓牗Rubus corchori folius牘等牷草本层
优势种有芒萁牗Dicranopteris pedata牘、三脉紫菀
牗Aster ageratoides牘牞以及龙牙草牗Agrimonia
pi losa牘、白花前胡牗Peucedanum peaeruptorum牘
等牷层外植物有香港黄檀牗Dalbergia mil lettii牘、
海金沙牗Lygodium japonicum牘、菝葜牗Smilax
china牘等牣
②黄山松-木荷林群落牶该群落类型包括
L05 、L06 、L08 、L10样方牣乔木层优势种为黄
山松牗P inus taiwanensis牘、木荷 、枫香牞主要的
共存乔木有山矾牗S ymplocos sumuntia牘、化香
牗Platycarya strobi lacea牘、短柄枹牗Quercus
serrata var牣brev ipet iolata牘、刺叶栎等牷灌木层
优势种有中国绣球 、厚皮香牗Ternstroemia
gymnanthera牘、盐肤木牗Rhus chinensis牘牞共存
灌木有 野山 楂 、山 莓等牞草木 层以 荩草
牗Arthra xon hispidus牘为优势牞共存草本有秀
丽野海棠牗B redia amoena牘等牷层外植物有三叶
木通牗Akebia tri foliata牘、南五味子牗K adsura
japonica牘等牣
③白栎-甜槠林群落牶该群落类型包括
L03 、 L04 、L07 、L09和 L11样方牣乔木层优势
种为白栎牗Quercus f abri牘、甜槠牗Castanopsis
ey rei牘、黄山松牞主要的共存乔木有枫香 、刺叶
栎 、马醉木牗Pieris japonica牘等牷灌木层优势种
有大叶胡枝子牗Lespedeza davidi i牘、映山红
牗Rhododendron simsi i牘牞以及山橿牗Lindera
re f lexa牘、蜡瓣花牗Coryiopsis sinensis牘、小果南
烛牗Lyonia oval i folia var牣ell ip tica牘等牷草本
层优势种有芒牗Miscanthus sinensis牘、兔儿伞
牗S ynei lesis aconi ti f ol ia牘等牷层外植物有小叶
猕猴桃牗Act inidia lanceolata牘等牣
3. 2. 3 刺叶栎适宜生长群落 根据调查和
计算牞刺叶栎在三种群落类型分布情况为牞在杉
木-木荷林群落中共有 1235 株牞在黄山松-木荷
林群落中共有 2267株牞在白栎-甜槠林中总计
有 4598株牣刺叶栎在三种群落中的生长势各有
差异牞在杉木-木荷林群落中生长势较差牞在黄
山松-木荷林群落中生长势较好牞在白栎-甜槠
林群落中生长势最好牣由此可以看出牞刺叶栎最
适宜生长在白栎-甜槠林群落中牣
3. 3 种群数量和结构特征
经调查牞保护小区有刺叶栎分布的群落总
面积 187 hm2牞保存有刺叶栎约 8100株牣
刺叶栎为常绿乔木或呈灌木状牞在岩石裸
露的峭壁上大多显示低矮牞无明显主干牞每一植
株从基部分出 3 ~ 5 个分枝牞成灌木状生长牣其
习性形成的原因牞除该小区因采伐阔叶林烧炭
后留下的树桩具萌蘖能力外牞可能还与其生境
坡度大 、岩石多和土壤瘠薄等密切相关牞在逆境
下亚热带地区的很多树种都显示出萌蘖繁殖的
特点牞以维持和发展其种群数量牣在土层稍厚的
原生群落中牞特别是在靠近山岗的上坡位以乔
451 第 4期
浙 江 大 学 学 报牗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牘
木的形态为主牣
以大小结构代替年龄结构在植物种群动态
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犤9牞10犦牣根据样方调查的
137株统计牞刺叶栎大小级按高度和胸径划
分犤11犦牞可分成 6 级牶第一级牗Ⅰ牘牶胸径 ≤2. 5
cm牞高度 <33 cm牞有 16 株牞占 12%牷第二级
牗Ⅱ牘牶胸径≤2. 5 cm 牞33 cm ≤高度<100 cm牞
有 26株牞占 19%牷第三级牗Ⅲ牘牶胸径≤2. 5 cm牞
高度≥100 cm牞有 36 株牞占 26%牷四级牗Ⅳ牘牶
2. 5 cm <胸径≤7. 5 cm牞有 33 株牞占 24%牷第
五级牗Ⅴ牘牶7. 5 cm<胸径≤22. 5 cm牞有 21株牞
占 15%牷第六级牗Ⅵ牘牶胸径>22. 5 cm牞有 5 株
牗最大胸径达到 55 cm牘牞占 4%牣刺叶栎种群的
大小结构见图 1牣
图 1 刺叶栎种群的大小结构
Fig牣1 Populat ion st ructure of Quercus spinosa in Zhejiang
从图中可以看出牞刺叶栎的Ⅰ、Ⅱ级幼苗和幼
树偏少牞种群结构呈衰退型牞这种状况是刺叶栎
多生长在较严酷的生境以及年龄较少的群落牗次
生性强牘中的反映牣
4 讨 论
4.1 刺叶栎生长缓慢牞材质坚硬牞上世纪八 、九
十年代牞当地群众常作为薪材采伐牞甚至于作为
烧白炭的上等之材牞因而使其遭到过度采伐和严
重破坏牞致使本来分布狭窄 、数量有限的资源处
于局部濒危状态犤4犦牣从样方调查的结果来看牞刺
叶栎主要存在于杉木-木荷林牞黄山松-木荷林和
白栎-甜槠林三种群落类型中牣在杉木-木荷林群
落的 3个样地共有 19株牞在黄山松-木荷群落 4
个样地共有 38株牞在白栎-甜槠林群落的 5个样
地共有 80 株牣白栎-甜槠林群落牞不仅刺叶栎分
布数量多牞长势好牞大树牗胸径55 cm和 45 cm牘都
集中于此牞这说明刺叶栎在此群落类型中生长
最好牣
从刺叶栎的种群结构来看牞幼苗牗Ⅰ级牘<幼
树牗Ⅱ级牘<小树Ⅲ级牞表明刺叶栎种群的更新不
好牞这很可能是刺叶栎所处群落的郁闭度较高牞
光线不足而影响结实牞亦有可能是由于刺叶栎分
布区大多土层瘠薄 、坡度较大 、岩石裸露较多牞生
境条件恶劣牞影响了坚果的出苗牞导致了其更新
不好牣
4. 2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种群内不同年龄的个体
数量的分布情况牞它不仅反映了种群数量动态及
其发展趋势牞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种群与环境
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
位犤11牞12犦牣由刺叶栎以大小结构代替的年龄结构
可以看出牞龙潭头刺叶栎幼苗储备不足牗幼苗仅
占 12%牘牞这使得种群不能迅速增长牷而处于中
等级的个体较多牞种群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
对稳定牣虽然刺叶栎的种群结构暂时属于稳定
型牞但从长期来看牞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的话牞由于刺叶栎幼苗储备不足牞种群必将走向
衰退牞甚至趋于灭亡牣刺叶栎虽然有萌蘖能力牞但
其所处群落郁闭度较大牞大多处于 0.6 ~ 0.8 之
间牞群落中的优势种主要为杉木 、木荷 、黄山松和
白栎等高大乔木牞影响了群落的透光量牞可能影
响刺叶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牣由此可见牞
影响刺叶栎群落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刺叶栎的幼
苗储备不足牞因此在保护工作中牞应该采取疏伐
以增加光照牞人工辅助出苗比如破除坚果外壳等
措施以增加刺叶栎的幼苗量牞保护刺叶栎种群的
稳定发展牣
4. 3 刺叶栎在浙江省范围内牞仅在仙居县淡竹
乡龙潭头村有自然分布牞分布面积 187 hm2牞个
体数量约 8100株牞分布区狭窄 、数量少牞这有可
能造成种群近亲交配率提高牞降低刺叶栎的繁殖
力牞使种群进一步衰弱牣因此牞有效的增加浙江刺
叶栎种群与其它分布区的种群间的个体和基因
交流牞可以达到长期保护刺叶栎的目的牣另外牞对
刺叶栎进行引种迁地保护和人工繁殖牞增加有效
种群的数目牞也可以有效的保护刺叶栎牣刺叶栎
生长的3种群落中牞以白栎-甜槠林群落较适宜牞
452 第 3 1卷
彭佳龙牞等牶刺叶栎在浙江的分布特点和种群结构的研究
因此在刺叶栎的引种迁地保护中牞应选择此种群
落进行引种牞而且应该选择向阳 、坡度较大 、裸
岩多 、土壤较为瘠薄的上坡和山脊的适合刺叶栎
生长的生境牣
4.4 目前对于刺叶栎的研究并不多牞且只限于
形态描述犤3犦牣因此牞刺叶栎群落的动态演变 、与其
它物种的种间关系 、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和人工
繁殖技术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牞以期为刺叶栎的
保护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牣
致 谢牶本文承蒙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丁炳扬教授
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牣
References牶
犤1犦 CHENG Wan-chun牗郑万钧牘牣Arbores Sinicae牗Vol牣2牘
牗中国树木志爛第二卷牘犤M犦牣Beijing牶China Forest ry
Publishing H ouse牞1985牞2348-2349牣牗in Chinese牘
犤2犦 CHUN Woon-young牞HUANG Cheng-jiu牗陈焕镛牞黄成
就牘牣Flora Reipublicae Popularis Sinicae牗中国植物志牘
犤M犦牣Beijiang牶Sicence Press牞1998牞22牶247-248牣牗in
Chinese牘
犤3犦 DING Bing-yang牞HONG Lin牗丁炳扬牞洪林牘牣Addit ions
to the f lora of Zhejiang犤J犦牣Journal of Hangzhou University
牗Natural Science牘牗杭州大学学报爛自然科学版牘牞1997牞
24牗3牘牶275-276牣牗in Chinese牘
犤4犦 SU Meng-jun牞QIU Yao-de牗孙孟军牞邱瑶德牘牣Natural
Forestry Resources in Zhejiang牗Vol of Wild Plants牘牗浙江
林业自然资源爛野生植物卷牘犤M犦牣Beijing牶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牞 2002牞101-
102牣牗in Chinese牘
犤5犦 Chinese Forest ry Bureau牗国家林业局牘牣Collection of
Technological Standard in National Forestry Treatment牗Code
Volume牘牗全国森林培育技术标准汇编爛森林培育代码
卷牘犤M犦牣Beijing牶Standards Press of China牞2003牞440牣
牗in Chinese牘
犤6犦 YE Zhong-jie牞CHAI Xi-zhou牗叶仲节牞柴锡周牘牣Forestry
Soil in Zhejiang牗浙江林业土壤牘犤M犦牣H angzhou牶
Zhejiang S cience &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 se牞1986牞
77-103牣牗in Chinese牘
犤7犦 SONG Yong-chang牗宋永昌牘牣Vegetation Ecology牗植被生
态学牘犤M犦牣 Shanghai牶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 ty
Press牞2001牞39-47牣牗in Chinese牘
犤8犦 WU Cheng-yhi牗吴征镒牘牣ChinaVegetation牗2nd Edition牘
牗中国植被牞第 2版牘犤M犦牣Beijing牶S cience Press牞1997牣
牗in Chinese牘
犤9犦 Rebertus A J牞Veblem T T牣S tructu re and t ree-fall gap
dynamics of old-grow th Nothofagus forest s in Tierra del
Fuego牞Argentina牣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牞1993牞4牶
641-654牣
犤10犦 LIU Feng牞CHEN Wei-lie牞HE Jin-sheng牗刘 峰牞陈伟
烈牞贺金生牘牣Population st ructure regeneration of Quercus
aliena var牣 acuteser rata in S hennongjia 犤 J犦牣 Acta
Phytoecologica Sinica牗植物生态学报牘牞2000牞24牗4牘牶396-
401牣牗in Chinese牘
犤11犦 SU Zhi-yao牞WU Da-rong牞CHEN Bei-guang牗苏志尧牞吴
大荣牞陈 北 光牘牣 Niche characteristics of dominant
populations in natural forest in North Guangdong 犤J犦牣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牗应用生态学报牘牞
2000牞11牗3牘牶337-341牣牗in Chinese牘
犤12犦 PENG Shao-lin 牗彭 少 麟牘牣 Fluctuation of forest
community犤J犦牣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牗应用
生态学报牘牞1993牞4牗2牘牶120-125牣牗in Chinese牘
453 第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