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43 卷 第 3 期
2 0 1 6 年 9 月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Jour of Fujian Forestry Sci and Tech
Vol. 43 No. 3
Sep. ,2 0 1 6
doi:10. 13428 / j. cnki. fjlk. 2016. 03. 012
浙江天童山毛脉槭林群落学特征及蓄积量
杨庆松1,2,费希旸1,2,沙存龙3,季德成1,2,王良衍4,王希华1,2
(1.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2. 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浙江 宁波 315114;3. 宁波市鄞州区林业技术管理服务站,
浙江 宁波 315100;4.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浙江 宁波 315114)
摘要:为了解毛脉槭林的群落学特征,在浙江天童山设立 18 个 20 m × 20 m样地,调查样地中胸径≥ 1 cm的物种数量、胸
径、株高和蓄积量,分析其优势度。结果表明:①毛脉槭林物种组成复杂,拥有木本植物 37 科 62 属,计 95 种;区系分布类型
分为 11 种,热带和温带分布属分别占总属数的 55. 5%和 40. 3%;②毛脉槭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一种优势树种,
重要值 10. 4%,该种群的径级结构较为合理,呈间歇增长型结构,具有充沛的幼苗、幼树;③毛脉槭林胸径≥5 cm的个体平
均密度为 1122 株·hm -2,平均胸径 14. 9 cm,其中毛脉槭最大胸径达 50 cm,蓄积量达 145. 3 m3·hm -2。说明天童山保存
着浙东典型的毛脉槭天然林,立木蓄积量较高,具有较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关键词:毛脉槭;群落学特征;种群结构;天童山
中图分类号:S718. 54 +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7351(2016)03 - 0055 - 07
Acer pubinerve Forest Research in Tiantong Mountain,Zhejiang I: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YANG Qing-song1,2,FEI Xi-yang1,2,SHA Cun-long3,JI De-cheng1,2,WANG Liang-yan4,WANG Xi-hua1,2
(1. School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2. Tiantong National Forest Ecosystem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Ningbo 315114,Zhejiang,China;
3. Yinzhou district forestry technology management service station,Ningbo 315100,Zhejiang,China;
4. Tiantong National Forest Park,Ningbo 315114,Zhejiang,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comprehend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of Acer pubinerve forest,we set 18 plots (20 m × 20 m each)in
Tiantong,Zhejiang,investigated individuals ≥1 cm i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collected their amount of species,dbh,height
and stand volume,and calculated their dominance.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①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sampled A. pubinerve
forest was complicated,including trees from 95 species,62 genrea and 37 families. 11 floristic elements were distinguished,in which
tropic elements accounted for 55. 5 percent,and temperate elements 40. 3 percent;②performed as a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subtrop-
ical evergreen and mixed deciduous broadleaf forest,with the importance value of 10. 4 percent. The diameter structure of the
A. pubinerve population was progressive with intervals,which indicated abundant seedlings and saplings,and was almost ideal;③the
average individual density (dbh≥5 cm)of A. pubinerve forest was 1122 per hm2,average dbh 14. 9 cm,in which the maximum
A. pubinerves dbh was up to 50 cm,the stand volume 145. 3 m3·hm -2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atural A. pubinerve forest that is
typical in eastern Zhejiang Province exists in Tiantong. The forest bears a relatively high stand volume,and is worth protecting and
studying for further utility development.
Key words:Acer pubinerve;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population structure;Tiantong Mountain
毛脉槭(Acer pubinerve)属槭树科落叶乔木,为典型亚热带树种[1 - 3],是浙江东部地区的建群种之一。
毛脉槭干材通直、材质坚硬、结构细致、心材耐腐蚀,木材可用于细木加工,是珍贵的阔叶硬材树种;同时由
于树形优美,姿色靓丽,秋季树叶呈黄色,花为蜜源,也是优良的绿化和庭院观赏树种。目前我国关于槭树
收稿日期:2015 - 11 - 07;修回日期:2015 - 12 - 21
基金项目:宁波市重大项目(2013C11034)
作者简介:杨庆松(1986—),男,安徽定远人,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工程师,从事植被生态学、恢复生态学
研究。E-mail:qsyang@ des. ecnu. edu. cn。
通讯作者:王希华(1964—),男,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植被生态学研究。E-mail:
xhwang@ des. ecnu. edu. cn。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43 卷
科树种的培育与利用很多[4 - 6],但有关毛脉槭群落学的资料未见报道。2010 年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
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人员在调查森林资源设立 20 hm2 的大样地时[7],在鄞州区天童山林场太白山南麓
发现一块目前保存典型、毛脉槭生长较好并为优势种的天然林(本文简称毛脉槭林),为摸清这一珍贵森
林资源,了解其种群和群落学特性,于 2010—2015 年对该地的毛脉槭林进行系统的资源调查。本研究报
道毛脉槭林的群落学特征,具体内容为:①毛脉槭林的物种组成及区系成分;②毛脉槭林优势种的径级和
垂直结构;③其林分因子和蓄积量情况。旨在为浙东林区天然林保护、恢复、发展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域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天童国家森林公园(29°48N、121°47E)。园内太白山最高海拔 653 m,
其它海拔范围多在 70 ~ 300 m。该区域为典型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 16. 2
℃,最热月(7 月)平均气温 28. 1 ℃,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 4. 2 ℃。年均降水量 1374. 7 mm,多集中在
5—8 月[8]。这一区域植被划分为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成熟群落的乔木层优势种通常为壳斗科(Fa-
g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植物。在沟谷两侧的乔木层中则多分布着落叶阔叶植物,在林下则与常绿植
物混生[8]。
根据野外调查,毛脉槭广泛分布在天童国家森林公园核心保护区的沟谷及两侧的山坡上。天童 20
hm2 大样地研究表明,毛脉槭在近 50%(247 /500)的样方中均有分布,其重要值居所有物种的第 20 位,在
落叶种中居第 4 位[7]。毛脉槭在天童山部分地段上成为群落优势种,较少形成单优势种群落,多与其他乔
木种形成多优势种群落。
1. 2 样地设置与调查
本研究样地是 2010 年在森林公园的核心保护区内建立的永久样地,共设立 18 个投影面积为 20 m ×
20 m的样方,面积 0. 72 hm2。样方最高海拔 521. 2 m,最低海拔 366. 8 m,平均坡度 32. 7°,地表多具石块,
土层薄,多为红壤,样地环境信息见表 1。参考森林动态样地的建设规范[9],对样地中所有胸径≥1 cm 的
木本植物进行物种鉴别、测量胸径、树高并记录其健康状态,并挂铝牌标签以便跟踪监测。
表 1 样地的海拔、坡度情况
样地编号 海拔 /m 坡度 /(°) 坡向 土壤类型 样地编号 海拔 /m 坡度 /(°) 坡向 土壤类型
1 495. 8 34. 6 南 红壤 10 422. 4 33. 7 南 红壤
2 515. 9 36. 2 南 红壤 11 510. 4 33. 0 南 红壤
3 472. 1 29. 8 南 红壤 12 521. 0 28. 5 南 红壤
4 484. 0 31. 9 南 红壤 13 425. 5 43. 6 西南 红壤
5 496. 9 34. 0 南 红壤 14 435. 9 31. 3 西南 红壤
6 520. 9 33. 1 南 红壤 15 477. 0 34. 7 西南 红壤
7 521. 2 25. 0 南 红壤 16 485. 4 27. 8 西南 红壤
8 482. 9 35. 1 南 红壤 17 494. 2 23. 5 南 红壤
9 366. 8 41. 4 东 红壤 18 493. 3 31. 3 西南 红壤
1. 3 重要值计算
重要值:IV =(相对多度 +相对胸高断面积 +相对频度)/3。
1. 4 径级划分
将胸径 < 4 cm的个体归为 1 级,对于胸径≥4 cm 的个体,胸径每增 4 cm 增加 1 级,统计各径级个体
的出现频率。
1. 5 垂直结构划分
将所有个体按照自然分层结合树高数据划分为乔木层(> 10 m)、亚乔木层(5 ~ 10 m)和灌木层(< 5
m),统计各层个体出现的频率及个体数。
·65·
第 3 期 杨庆松,等:浙江天童山毛脉槭林群落学特征及蓄积量
1. 6 林分蓄积量计算
统计 dbh≥5 cm个体的蓄积量,其计算公式为:林分蓄积量 =胸高断面积 ×(树高 + 3)×树种形数
(0. 38)。
2 结果与分析
2. 1 区系特征
样地中胸径≥1 cm 的活木本独立个体数为 2154
株,记录木本植物物种 95 种,分属于 37 科 62 属。其
中主要科为樟科(7 属 12 种)、山茶科(4 属 8 种)、壳
斗科(3 属 6 种)、山矾科(1 属 6 种)、冬青科(1 属 6
种)。从科、属的区系组成来看[10 - 11](表 2),毛脉槭林
木本植物分别包括 10 种和 11 种区系分布类型;热带、
温带分布科分别占总科数的 51. 4%、29. 7%,热带、温
带分布属分别占总属数的 55. 5%、40. 3%。其中,泛
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为热带、温带分布中的主要类
型,中国特有分布属只有 1 属 1 种,为青钱柳(Cyclo-
carya paliurus)。
2. 2 优势种重要值
重要值分析结果(表 3)显示,毛脉槭是群落的优
势种,重要值达 10. 4%,其次为黄丹木姜子(Litsea
elongata),重要值为 8. 5%。毛脉槭的个体数为 68
株,但却占群落总胸高断面积的17. 7%,其次为枫香
表 2 毛脉槭林木本植物地理成分
分布区类型 属数 科数
1 世界广布 1 7
2 泛热带分布 15 11
3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 5 5
4 旧世界热带分布 3 1
5 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 1 1
6 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 1 0
7 热带亚洲分布 10 1
热带分布(2 ~ 7) 35 19
8 北温带分布 11 9
9 东亚至北美洲间断分布 9 1
10 旧世界温带分布 0 0
11 温带亚洲分布 0 0
12 地中海 0 0
13 中亚分布 0 0
14 东亚分布 5 1
温带分布(8 ~ 14) 25 11
15 中国特有分布 1 0
合计 62 37
(Liquidambar formosana)和港柯(Lithocarpus harlandii),3 个物种共计占总胸高断面积的 31. 4%;多度最大
的 3 个物种为黄丹木姜子、毛花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细枝柃(Eurya loquaiana),三者占总多度的
36. 0%;落叶、常绿物种的物种数相当,分别为 47、48 种。群落中落叶种占总重要值的 36. 9%,常绿物种
占总重要值的 63. 1%,比较相对显著度,落叶物种比例(54. 1%)则多于常绿物种(45. 9%)。可见,天童山
毛脉槭林是较为典型的常绿落叶混交林。
表 3 毛脉槭林物种重要值分析
种名 拉丁名 重要值 /% 种名 拉丁名 重要值 /%
毛脉槭 Acer pubinerve 10. 4 红淡比 Cleyera japonica 2. 2
黄丹木姜子 Litsea elongata 8. 5 大青 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 2. 2
毛花连蕊茶 Camellia fraterna 7. 7 黄檀 Dalbergia hupeana 1. 8
细枝柃 Eurya loquaiana 5. 8 腺叶桂樱 Laurocerasus phaeosticta 1. 8
云山青冈 Cyclobalanopsis sessilifolia 5. 3 杨梅叶蚊母树 Distylium myricoides 1. 8
港柯 Lithocarpus harlandii 5. 1 锐角槭 Acer acutum 1. 7
黄牛奶树 Symplocos cochinchinensis var. laurina 4. 6 糙叶树 Aphananthe aspera 1. 5
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 4. 5 大叶早樱 Cerasus subhirtella 1. 4
枫香树 Liquidambar formosana 3. 8 马银花 Rhododendron ovatum 1. 2
红毒茴 Illicium lanceolatum 3. 5 香桂 Cinnamomum subavenium 1. 2
薄叶润楠 Machilus leptophylla 2. 6 红枝柴 Meliosma oldhamii 1. 1
南酸枣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2. 5 栲树 Castanopsis fargesii 1. 1
2. 3 径级结构
种群的径级结构不仅能够直观反映其发展趋势及动态,还能反映出不同植物在该群落中的地位和作
·75·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43 卷
图 1 毛脉槭林总体径级结构
用[12]。总体上,毛脉槭林的年龄结构呈逆 J 字型
(图 1),小径级个体占比较高,胸径 1 ~ 5 cm 的占
比达 62. 7%,而胸径 > 20 cm 的较大径级仅占
8%。如图 2 所示,毛脉槭林主要物种的径级结构
可以分为 3 类:①间歇型,即胸径级频率分布呈不
连续状,有多个峰出现,中等径级个体缺乏,代表
物种为毛脉槭、南酸枣等落叶树种;②逆“J”字型,
表现为个体径级连续分布,小径的后继个体较多,
代表物种主要有云山青冈、黄丹木姜子、红毒茴、
红淡比等;③“L”型,表现胸径级频率呈连续分
布,个体集中于小径阶处,无大径个体,代表物种
为细枝柃、连蕊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落层次
的优势物种径级结构具有差异性。
图 2 毛脉槭群落优势种的径级结构
图 3 毛脉槭林垂直结构
2. 4 垂直结构
天童山毛脉槭林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图 3),进
入林冠层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 3. 9%,物种有 30
种,多为落叶种(21 种),主要物种有毛脉槭、大叶早
樱、枫香、南酸枣等;常绿物种则主要占据亚乔木层,
该层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 30. 8%,主要物种有黄丹
木姜子、黄牛奶树、红毒茴、红淡比、腺叶桂樱等;灌
木层个体数最多、物种数也最多,主要灌木种如毛花
连蕊茶、细枝柃、大青等,也有大量乔木或亚乔木物
种的幼树如黄丹木姜子、红毒茴、云山青冈和港柯
·85·
第 3 期 杨庆松,等:浙江天童山毛脉槭林群落学特征及蓄积量
等。毛脉槭种群在亚乔木层的个体数最多,占该种总个体数的 60. 3%;其次为林冠层,占种群总个体数的
26. 5%;灌木层的毛脉槭个体最少,仅为种群总个体数的 13. 2%。
2. 5 林分因子与蓄积量
由表 4 可见,18 个样方中胸径 > 5 cm的乔木树种每样方平均 44. 9 株(1122 株·hm -2),最多 74 株,
最少 20 株;平均胸径为 14. 9 cm,最大胸径 19. 9 cm,最小胸径 11. 6 cm;最大植株平均胸径 46. 4 cm,最大
胸径为 73. 7 cm,最小胸径为 26. 7 cm;平均立木蓄积量达 5. 81 m3,最大立木蓄积量 12. 7 m3,最小立木蓄
积量为 2. 22 m3。其中,毛脉槭在每个样方中都有分布,平均密度为 82. 5 株·hm -2,平均胸径达 24. 3 cm,
最大株胸径 50. 1 cm,平均蓄积量达 1. 17 m3,占总蓄积量的 20. 7%,说明天童山毛脉槭林的森林资源目前
保存较为完好,具有较强的原生性。
毛脉槭林的平均蓄积量达到 145. 25 m3·hm -2,已高于目前宁波市近成熟林平均蓄积量(57. 16 m3·
hm -2)的 2. 5 倍[13 - 14],但低于天童常绿阔叶林顶级森林(249 m3·hm -2)。这充分说明毛脉槭林具有较高
的林木蓄积量。
表 4 毛脉槭林各样方林分因子与蓄积量
样地 株数
/
株
物种
数* /种
平均胸径 /
cm
最大胸径 /
cm
蓄积量 /
m3
毛脉槭
株数 /
株
平均胸径 /
cm
最大胸径 /
cm
蓄积量 /
m3
占总蓄积量
/%
1 42 29 11. 6 ± 4. 9 26. 7 2. 22 3. 0 19. 1 ± 5. 7 22. 7 0. 47 21. 2
2 59 29 13. 8 ± 9. 6 43. 5 6. 91 5. 0 33. 4 ± 4. 8 38. 1 2. 67 38. 6
3 59 20 15. 7 ± 15. 6 73. 7 12. 67 4. 0 33. 8 ± 5. 0 40. 0 2. 17 17. 1
4 45 24 15. 0 ± 11. 5 55. 7 6. 75 4. 0 23. 2 ± 2. 6 26. 5 0. 91 13. 5
5 46 31 17. 1 ± 9. 5 45. 5 7. 29 2. 0 34. 2 ± 1. 1 35. 0 1. 12 15. 4
6 74 28 13. 2 ± 8. 0 42. 0 6. 81 3. 0 26. 9 ± 11. 5 40. 1 1. 08 15. 9
7 28 24 19. 9 ± 12. 4 62. 4 6. 63 3. 0 17. 1 ± 1. 8 24. 0 0. 62 9. 4
8 62 26 14. 6 ± 9. 8 39. 3 7. 91 5. 0 34. 6 ± 6. 4 39. 3 1. 51 19. 1
9 67 25 12. 3 ± 8. 6 37. 1 5. 94 2. 0 20. 6 ± 21. 3 35. 7 0. 62 10. 4
10 43 22 16. 0 ± 9. 5 50. 1 6. 03 1. 0 50. 1 50. 1 1. 20 19. 9
11 29 25 14. 6 ± 8. 2 38. 0 3. 12 4. 0 20. 3 ± 8. 2 30. 1 0. 79 25. 3
12 52 23 11. 5 ± 5. 9 33. 6 2. 98 1. 0 33. 6 33. 6 0. 53 17. 8
13 37 27 14. 3 ± 9. 3 37. 5 4. 38 2. 0 33. 5 ± 0. 6 33. 9 1. 07 24. 4
14 44 30 15. 2 ± 10. 5 56. 0 6. 20 6. 0 25. 0 ± 10. 8 35. 2 1. 72 27. 7
15 20 18 18. 8 ± 10. 2 45. 5 3. 80 2. 0 25. 7 ± 6. 9 30. 6 0. 63 16. 6
16 28 16 15. 7 ± 10. 5 41. 5 4. 24 3. 0 33. 6 ± 7. 6 41. 5 1. 63 38. 4
17 41 33 14. 7 ± 9. 0 43. 5 4. 81 3. 0 19. 6 ± 10. 6 31. 6 0. 60 12. 5
18 32 21 14. 5 ± 13. 0 63. 1 5. 97 6. 0 25. 6 ± 6. 9 36. 5 1. 76 29. 5
均值 44. 9 25. 1 14. 6 ± 10. 1 46. 4 5. 81 3. 3 28. 3 34. 7 1. 17 20. 7
* :* 为该样地内所有胸径≥1 cm植株的物种数。
3 结论与讨论
天童山位于中亚热带北缘的浙东沿海区域,水热条件适宜,森林发育良好[8]。本研究中,毛脉槭为建
群种的群落物种组成丰富,热带区系分布属所占比例高于温带区系分布属所占比例,且均超过 40%,显示
出南北方植物交汇的特点。与浙江其它低海拔常绿阔叶林的区系组成相近,如古田山常绿阔叶林的研究
表明:热带、温带分布属分别占总属数的 51. 0%、42. 3%[15];浙江仙居余坑的湿润常绿阔叶林中热带、温带
分布属分别占总属数的 49. 7%、48. 4%[16],均为热带区系属比例高于温带区系属比例。而在较高海拔的
丽水太山常绿阔叶林(海拔 700 ~ 900 m)和百山祖中山常绿阔叶林(海拔 1300 ~ 1400 m)中[17 - 18],均表现
为温带区系属的比例高于热带区系属比例。从区系组成上来看,毛脉槭林的物种组成符合浙江低山常绿
·95·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43 卷
阔叶林的一般特征。
毛脉槭林中常绿物种数与落叶物种数相当,常绿物种重要值占优,而落叶物种则具有更高的相对显著
度,表现为常绿落叶混交。从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及立地条件来看,本研究中毛脉槭林接近于以往研究提
出的红毒茴—南酸枣群丛,林冠层都含南酸枣、枫香等落叶种类,亚乔木层以常绿阔叶树为主,有红毒茴、
黄丹木姜子、红楠等[8]。不同之处在于林木层的优势种差异,毛脉槭林林冠层优势种为毛脉槭而非南酸
枣,亚乔木层优势种为黄丹木姜子而非红毒茴,这种差别可能由于南酸枣在更低海拔范围(270 ~ 330 m)
较为优势,也可能是由于种源限制导致。综上,毛脉槭林符合天童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总体特征,是
特定地段上的典型森林。
样地内木本植物个体的径级结构合理,呈逆“J”型,林下更新良好,说明群落总体更新状态较为稳定。
但是,不同层次优势物种的径级和垂直结构又各具特点。毛脉槭、南酸枣等阳生性落叶大乔木种,在林窗
或林缘环境中幼苗能够快速生长,但其幼树的耐荫性较差,一旦森林郁闭,则生长受限,甚至个体死亡,因
而径级结构表现为间歇型,该类物种的更新具有机会性特征[19 - 20]。云山青冈、黄丹木姜子等多为耐荫性
强的常绿阔叶乔木或亚乔木种,群落中有大量更新个体存在[12],群落径级为逆“J”字型,然而,这些常绿树
种在群落的林冠层中却鲜有记录,多出现在亚乔木层中。本研究林冠层个体中常绿种个体仅占 23. 8%,
从径级角度,胸径 > 40 cm的个体中,常绿个体所占比例仅为 10. 5%。毛脉槭群落具有上述特点,一方面,
毛脉槭林分布于沟谷及其附近,岩石裸露、土层薄,旱、涝变化明显,此类生境中的常绿种则易受旱、涝限
制[8,21],难以占据林冠层;另一方面,由于天童距海较近,受东亚季风影响,台风等自然干扰较为频
繁[7 - 8,22],这些干扰形成的森林空隙利于阳生性物种的快速更新生长和维持种群稳定[23]。
从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等指标来看,均表明该地毛脉槭林原生性较好,加之毛脉槭单株材积大(最
大 1. 57 m3),能适应较为复杂的立地条件,群落亦具有极高的物种丰富度,极具推广应用价值。毛脉槭在
天童地区分布虽较为普遍,但由于当地社员不了解其生态、生物学特性,在传统林业经营方式下通常对该
树种进行掠夺式采种,采集种子后人工育苗、嫁接,进行规模化繁殖“红枫”,很少对其进行人工造林经营,
导致该地部分较大径级毛脉槭树在采种时枝条受损或被挖掘,严重影响其种群资源的数量分布,造成优质
母树的流失。要保护好毛脉槭林资源,针对目前情况建议采取如下保护:首先,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保护
意识;其次,要保育好天童典型的毛脉槭天然林,需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空间分布以及种群生长更新
规律等方面;另外,对于该树种分布较多的地区,可实施抚育,选择目标树,间伐干扰木,进行“单木蓄积”
经营,培育珍贵用材树种大径材;同时做好毛脉槭优木的选择和种子采集繁育,提供优质种苗。
参考文献:
[1]浙江植物志编委会 . 浙江植物志:第 4 卷[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徐廷志 . 槭属的一个系统[J]. 云南植物研究,1996,18(3):277 - 292.
[3]中国树木志编委会 . 中国树木志:第 1 卷[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4]杨昌煦,刘兴玉 . 中国槭树资源与观赏利用[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67 - 71.
[5]石柏林,吴家森,钟泰林 . 6 种槭树属植物种子特性及其发芽试验[J]. 浙江林业科技,2006,26(3):38 - 40.
[6]徐廷志 . 论长江流域的槭树资源与利用[J]. 山地学报,1995(3):177 - 180.
[7]杨庆松,马遵平,谢玉彬,等 . 浙江天童 20 ha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J]. 生物多样性,2011,19(2):215
- 223.
[8]宋永昌,王祥荣 .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的植被和区系[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9]Condit R. Tropical Forest Census Plots:Methods and Results from Barro Colorado Island,Panama and a Comparison with Other
Plots[M]. Berlin:Springer,1998.
[10]吴征镒 . 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J]. 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Ⅳ):1 - 139.
[11]吴征镒,周浙昆,李德铢,等 . 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J]. 云南植物研究,2003(25):245 - 257.
[12]达良俊,杨永川,宋永昌 .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常绿阔叶林主要组成种的种群结构及更新类型[J]. 植物生态学报,
2004,28(3):376 - 384.
·06·
第 3 期 杨庆松,等:浙江天童山毛脉槭林群落学特征及蓄积量
[13]浙江森林编辑委员会 . 浙江森林[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14]宁波市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 宁波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汇编[R]. 宁波,2008.
[15]祝燕,赵谷风,张俪文,等 . 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组成与结构[J]. 植物生态学报,
2008,32(2):262 - 273.
[16]金泽新 . 浙江仙居俞坑森林群落特征研究[J]. 生态学杂志,2001,20(1):22 - 25.
[17]朱圣潮,王昌腾,徐燕云 . 浙江丽水太山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J]. 山地学报,2006,24(2):209 - 214.
[18]徐敏,骆争荣,于明坚,等 . 百山祖北坡中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
版,2007,33(4):450 - 457.
[19]Valladares F,Allen M. T,Pearcy R. W. Photosynthetic responses to dynamic light under field conditions in six tropical rainforest
shrubs occuring along a light gradient[J]. Oecologia,1997,111(4):505 - 514.
[20]Runkle J. R. Patterns Of Disturbance In Some Old-Growth Mesic Forests Of Eastern North America[J]. Ecology,1982,63(5):
1533 - 1546.
[21]Song Y. C. On the global position of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of China[C]∥Box E. O. Vegetation Science in Forest-
ry:Global Perspective based on Forest Ecosystem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5:
69 - 84.
[22]王樟华,王希华,沈国春 . 台风干扰对天童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的影响[J]. 华东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2014(1):
79 - 89.
[23]刘斌,潘澜,薛立 . 台风对森林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2,32(5):1596 - 1605.
(上接第 45 页)
[23]Ripley BD. Modeling spatial patterns[J].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B (Methodological),1977(39):172 -
212.
[24]张金屯 . 数量生态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5]Baddeley A,Turner B,Berthelsen K K. Spatial Point Pattern analysis,model-fitting,simulation,tests[DB/OL].[2014 - 02 -
18]. https:/ /cran. r - project. org /web /packages /spatstat /.
[26]Deevey ES. Life tables for natural populations of animals[J].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1947(22):283 - 314.
[27]赵丽娟,项文化,李家湘,等 . 中亚热带石栎—青冈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及区系特征[J]. 林业科学,2013,49(12):10 -
17.
[28]胡尔查,王晓江,张文军,等 . 乌拉山自然保护区白桦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点格局分析[J]. 生态学报,2013,33(9):
2867 - 2875.
[29]张金屯,孟东平 . 芦芽山华北落叶松林不同龄级立木的点格局分析[J]. 生态学报,2004,24(1):35 - 40.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