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明书指示 ,每隔 30 min搅拌 1次 , 2 h后调节水浴温
度为 60 ℃,加入一半量的 ZTCA溶液并搅拌 , 2 h
后观察结果 。结果表明 ,当 B溶液加入量为 5%时
澄清效果较好。测定此溶液中黄芪甲苷含量为
0.41mg/mL,损失量较小 。经过成本核算 ,使用此
方法成本较低 ,可行性较高 。
3 讨论
3.1 采用硅藻土进行过滤澄清 ,硅藻土滤层一段
时间之后会堵塞 ,需要更换滤层或者对滤层进行处
理 ,比较费时 ,成本较高 ,所以此方法不具可行性。
3.2 采用高速离心法进行澄清 ,离心转速需要达
到 16 000 r/min,在工业生产中很难达到要求 ,因此
此方法只适合在实验室中使用。
3.3 使用壳聚糖或者 ZTC澄清剂进行澄清较具有
可行性 ,壳聚糖成本较高 ,但是 ZTC澄清剂的工艺
复杂 ,二者各具特色 ,关于多糖等大分子物质被吸附
的程度等问题 ,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 1] 陈昕 .壳聚糖作为中药水提取液中絮凝澄清剂的研究
[ J] .中医药研究 , 2002, 18(6):44-45.
·考证 ·
大戟 、京大戟的本草考证
何 霖 ,王家葵* ,范春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四川 成都 611137)
摘要 历代本草古籍中所载的大戟药用来源繁多 ,本草研究表明 , 历代所用主流品种即为大戟科植物大戟 Eu-
phorbiaceaepekinensisRupr., 200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红大戟为茜草科植物 KnoxiavalerianoidesThorel., 此为晚近出
现的新兴品种。从产地考证可知 , 其药用历史以江苏 、安徽 、山西等地比较悠久 , 这与现时京大戟的主产区相符。
江苏 、安徽应该是京大戟的道地产区。
关键词 大戟;京大戟;品种;道地性考证
中图分类号:R2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9)05-0816-03
收稿日期:2008-10-28作者简介:何霖(1983-),男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药理论及应用研究;Tel:15882464139, E-mail:h742105@126.com。*通讯作者:王家葵 , Tel:13980686813, E-mail:wjkms@ 163.com。
大戟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列为下品 ,为中医
临床常用的峻下逐水药 ,功效泄水逐饮 ,消肿散结 。
其临床应用历史悠久 ,但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名称
及药用品种甚为混乱 。笔者通过大戟的名称 、品种 、
产地等方面的详细梳理考证 ,对其用药历史沿革做
了澄清 。
1 名称考证
大戟之名始见于 《神农本草经》〔1〕 ,戟是一种我
国独有的古代兵器 , 《说文 》云:“戟 ,有枝兵也 ”〔2〕。
《玉篇》:“戟 ,今三锋刃也 ,内长四寸半 ,胡长六寸 ,
援长七寸半 ”〔3〕。这种兵器合矛 、戈为一体 ,既有直
刃又有横刃 ,呈 “十”字或 “卜 ”字形 ,兼具戈 、矛两者
之长 ,即具有钩 、啄 、刺 、割等多种用途 ,所以杀伤力
比戈和矛都强 ,在春秋战国时期 ,戟在军事活动中发
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戟 ,此药性禀阴毒 ,其味辛
苦 ,辛散可上泄肺气 ,横走无所不到;苦寒能走肾阴 ,
峻利下泄 ,主治十二经有水。故《本草经 》云:“主蛊
毒 ,十二水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中解释曰:“其
根辛苦 ,戟人咽喉 ”〔4〕。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 ,大戟
有强烈的刺激性 , 接触皮肤引起皮炎 ,口服可使口
腔 、咽喉黏膜以及胃肠黏膜引起充血 、肿胀甚至糜
烂 ,从而导致腹痛 、泄泻 、脱水 、虚脱 、呼吸麻痹甚而
死亡 〔5〕。可见大戟的生物活性确实比较剧烈 。综
上所述 ,不难看出大戟得名主要是因为其药性峻猛 ,
善于攻伐 ,与古代兵器 “戟”在战争中的作用特点颇
为相似 ,古人正是根据这一特性而取义命名的。
大戟又名邛钜(《本草经 》), 《尔雅 》云:“荞 ,邛
钜 ,注释:药草大戟也 ”〔6〕。 《小儿药证直诀 》又有
“红芽大戟”之称 〔7〕 ,因其植物初生时 , 其芽色红 ,
《本草图经 》亦谓其 “春生红芽 ”。 《三因方》谓之紫
大戟 、下马仙(《纲目 》)。山西称此草为草大戟 ,江
苏扬州称龙虎草 , 苏州称天平一支草 ,南京称膨胀
草。 《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 》又作 “京大戟” ,此
后 ,中国药典和 《中药学 》教材都以 “京大戟 ”为正
·816·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5期 2009年 5月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9.05.047
名 。晚近出现一种红牙大戟 ,简称红大戟 ,又名红牙
戟 、紫大戟 、广大戟 、南大戟 、将军草等 ,本品为茜草
科植物红大戟 KnoxiavalerianoidesThorel.的根 ,以
其生药外皮紫红色 、断面皮部亦为红褐色而且状如
兽牙而得名 ,又名娃娃草(《新华本草纲要 》)〔8〕。
2 品种考证
大戟最先载于 《本草经 》 ,却只有功效主治记
载 ,并无形态描述 。 《别录 》云:“生常山。十二月采
根 ,阴干”。陶弘景对大戟记述也十分简略 ,但是对
泽漆的描述却提供了一条重要的信息 , 其曰:“此
(泽漆)是大戟苗 ,生时摘叶白汁 ,故名泽漆 ,亦能啮
人肉”。显然 ,陶弘景对大戟和泽漆在植物名称上
有所混乱 ,而 “叶有白汁 ,啮人肉 ”等特征与大戟属
植物相符 ,再者 ,两味药在功效上接近 ,可以看出大
戟和泽漆很有可能是同属植物 。宋代 《嘉祐本草 》
转载韩保昇 《蜀本草 》云:“(大戟)苗似甘遂 ,高大 ,
叶有白汁 ,花黄 ,根似细苦参皮黄黑 ,肉黄白 。五月
采苗 ,二月 、八月采根用 ”。 《证类本草 》引 《本草图
经 》云:“春生红芽 ,渐长作丛 ,高一尺已来;叶似初
生杨柳 ,小团;三月 、四月开黄紫花 ,团圆似杏花 ,又
似芜荑;根似细苦参 ,皮黄黑 ,肉黄白色 ,秋冬采根阴
干 。淮甸出者茎圆 ,高三 、四尺 ,花黄 ,叶至心亦如百
合苗。江南生者叶似芍药 ”〔9〕。在 《本草纲目 》中 ,
李时珍将大戟列于毒草类项下 ,云:“大戟生平泽甚
多 ,直茎高二三尺 ,中空 ,折之有白浆 。叶长狭如柳
叶而不团 ,其梢叶密攒而上”。综合上述文献分析 ,
由陶弘景对大戟和泽漆的混称 ,不能排除南北朝时
期大戟和同属植物在临床上混用的可能性。 “苗似
甘遂 ,叶有白汁 ,啮人肉 ”等待征颇与大戟属植物相
符 ,大戟科植物茎叶折断时有白色乳汁流出 ,且对人
的皮肤有刺激 ,由此来推断 ,五代以前所用大戟当是
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无疑。到宋代时 ,大戟的品种
混乱比较严重。 《本草图经 》所载两个产地的大戟
显然不同 ,其曰:“淮甸出者茎圆 ,江南出者叶似芍
药 ”。其中 “江南 ”所产的这种叶形与今用大戟不相
符 ,淮甸所产者按其描述与今用大戟类似 。 《证类
本草》大戟条下附有 4幅大戟药图:并州大戟 、滁州
大戟 、信州大戟和河中府大戟。
参照药图考证 ,并州大戟的叶形呈狭长披针形 ,
杯状聚伞花序顶生 ,且有 5支 。再依据 《本草图经 》
的条文 , “春生红芽 ,渐长作丛 ,叶似初生杨柳 ,花
黄 ,团圆似杏花”等特征 ,与今用大戟 Euphorbiaceae
pekinensisRupr.相吻合 ,现时山西太原亦有本种分
布 。并州大戟应该就是本种。
滁州 (今安徽滁州)大戟药图与钩腺大戟
〔10〕(月腺大戟 《中华本草 》)Euphorbiasieboldiana
Morr.植物形态极其类似 , 根形呈圆锥状 ,主茎发
达 ,基部叶长呈圆状披针形。每伞梗分枝先端具 2
枚较小苞片。因此很有可能是同一物 ,且钩腺大戟
在安徽分布极广。
信州(今江西省上饶市)大戟所绘植物基部分
枝 ,无主茎 ,叶片呈圆状披针形 ,因其极为简略 ,难以
推断其种属 ,其有可能是大戟属的植物 。河中府
(今山西永济县)大戟所绘植物 ,主茎发达 ,叶互生 ,
为单数羽状复叶 ,小叶片数 5 ~ 9枚 。而大戟科植物
无羽状复叶的特征 ,故河中府大戟非大戟科的植物 ,
其与豆科植物比较相像 。
《本草图经 》云:“大戟 , 泽漆根也 ”, 《救荒本
草》亦有将泽漆和大戟相混淆的记载:“泽漆 ,本草
一名漆茎 ,大戟苗也 ”,需要指出的 ,泽漆是另一种
植物 ,由于泽漆与大戟形态比较近似 ,因此古人将两
者在名称上有所混乱 。明代刘文泰 《本草品汇精
要》〔11〕沿袭 《本草图经 》旧说 ,无所发明。按 《纲目 》
对大戟所述的特征 ,即是大戟科植物大戟。另外 ,李
时珍在大戟条下还提到了一种 “绵大戟 ”,其曰:“北
方绵大戟 ,色白 ,其根皮柔韧如绵 ,甚峻利 ,能伤人。
弱者服之 ,或至吐血 ,不可不知 ”。因其记述过于简
单 ,绵大戟难以考证 。无独有偶 ,云南地方性本草
《滇南本草 》也记述了一种绵大戟 ,兰茂曰:“绵大戟
一名山萝卜”,谢宗万根据云南卫生厅整理出的《滇
南本草 》的附图 ,将其考证为瑞香科狼毒 Stelera
chamaejiasmeL.〔12〕。清代吴其濬 《植物名实图考 》
所载大戟图 ,亦与今用之京大戟相吻合 。
民国时期 ,新出现一种 “红大戟” ,又名红牙大
戟 ,最先见于陈仁山 《药物出产辩 》,云:“红牙大戟
产广西南宁 ”,系茜草科植物红大戟 Knoxiavaleri-
anoidesThorel.的根 。由于红大戟的药材外皮紫红
色而状如兽牙 ,故名 “红牙大戟”, 《本草图经 》中对
京大戟的描述称 “春生红芽 ”故又将京大戟称作 “红
芽大戟”。两者虽读音相同 ,含义却相差甚远 。近
年来中医药文献将红大戟误作是 “红芽大戟”,实在
大错特错。中国药典为了区别用药 ,将两者单列。
现时 ,红大戟与京大戟混用的现象十分严重 ,但红大
戟临床应用更为广泛 ,主要是因其毒性较小 ,用药相
对安全 ,现已作为大戟的主要来源之一 ,大有取代京
大戟之趋势。需要指出 ,红大戟与京大戟来自不同
科属 。红大戟泻下的主要成分是蒽醌类化合物 ,泻
下作用类似于大黄 。其化学成分有 3-羟基巴戟醌 、
虎刺醌 、甲基异茜草素 、 1, 3, 5-三羟基 -2-甲基 -6-甲
氧基蒽醌(红大戟素)、丁香醛;而京大戟的化学成
·817·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5期 2009年 5月
分为三萜类成分 ,如大戟酮 、大戟素 、有机酸等 〔13〕。
两者的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均有差别 ,而现在临床仍
在用京大戟的一些经典方剂(如紫金锭 、十枣汤 、大
戟散等)中以红大戟代替 ,极不可取。
综上所述 ,五代以前本草所载之大戟 ,可以肯定
是戟科大戟属的植物 。宋代以后 ,大戟科植物大戟
的根开始成为药用主流品种。直到民国时期 ,出现
了一种茜草科植物红大戟 ,现时两者都作为大戟的
药用来源。京大戟应该是历代沿用的大宗品种 ,红
大戟是晚近从广西一带地方性用品上升到主流的一
个品种 。
3 产地考证及其道地沿革
大戟 , 《名医别录 》上说生常山 ,陶弘景谓:“近
道处处皆有 ”,陶弘景生活在江苏 ,说明江苏一带有
大戟出产。宋代 《本草图经 》亦指出生常山 ,淮甸 、
江南亦生 , 《证类本草 》所附的 4幅大戟药图上所显
示的地区 ,分别是并州 、滁州 、信州和河中府 。明代
《本草品汇精要》在大戟项下 ,记载的道地产区也是
上述 4个地方。信州为今之江西信州一带 。古代并
州 ,即今山西太原一带 ,河中府为今之山西永济县 ,
滁州 、淮甸属安徽境内 ,地与江苏接壤 。 《太平寰宇
记 》载有河南府 、湖北沔阳(今湖北仙桃市)土产大
戟 。 《纲目》云:“杭州紫大戟为上 ”,清代乾隆《钦定
盛京通志》在物产大戟下载:“色白不及浙产之佳”。
李时珍认为浙江杭州所产的大戟质量为上乘 ,说明
当时杭州也是其主要产区之一 。 《江西通志》载信
州出。 《陕西通志 》〔14〕记本品在陕西凤翔 、麟游 、宜
君和延安有产出 ,且转引了马志关于凤翔和麟游所
产者作为贡品的记述 ,据上所载 ,清代陕西也是本品
的产区之一 。
可见 ,自古以来大戟在我国分布甚广 ,南北皆
有 。本草记载产于江苏 、山西 、安徽 、江西等地 ,这些
地区使用大戟的历史比较悠久 ,与今天主产区基本
相符 。现时京大戟药材的主产区为江苏南京 、扬州
等地 ,故江苏南京 、山西太原 、安徽滁州 、江西信州应
当是京大戟的道地产区 。至于红大戟 , 陈仁山在
《药物出产辩 》中云:“红牙大戟产广西南宁 ”,今天
广西 、广东等地依然是它的主产区 。
参 考 文 献
[ 1] 清·顾观光辑 , 杨鹏举校注 .神农本草经 [ M] .北京:
学苑出版社 , 2002:245.
[ 2] 徐中舒 .说文解字段注(下册)[ M] .成都:成都古籍书
店影印 , 1981:666.
[ 3] 顾野王 .宋本玉篇 [ M].第一版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
社 , 1983:316.
[ 4]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下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 , 1991:1131.
[ 5]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上册)[ M] .第二版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6:145.
[ 6] 候光复 .尔雅 [ M] .大连:大连出版社 , 1998:219.
[ 7] 宋· 钱乙原著 , 杨金萍 , 于建芳点校 .小儿药证直诀
[ M]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7:49.
[ 8] 吴征镒主编 .新华本草纲要(第二册)[ M] .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0:220.
[ 9] 宋·唐慎微著 , 尚志钧点校 .大观本草 [ M] .合肥:安
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363.
[ 10]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四十四卷)
[ M] .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9:122.
[ 11] 明·刘文泰等著 , 曹晖校注 .本草品汇精要 [ M] .北
京:华夏出版社 , 2004:238.
[ 12] 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 M] .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 , 1990:336.
[ 13] 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四册)[ M] .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444.
[ 14] 清·纪昀 ,陆锡熊 , 孙士毅等编著 .四库全书(第 553
册)[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87:465.
2007年 《中药材 》杂志在 “中国知网 ”发行情况:《中药材 》期刊机构用户总计 2749
个 ,国际个人读者分布在 38个国家和地区。
·818· Journal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第 32卷第 5期 2009年 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