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用大戟属植物汁液等治疗疣、单纯性疱疹和带状疱疹



全 文 :097 含芝麻油等的外用鼻黏膜消毒剂
US 2005019430-A1
本品由异丙醇至少 50% 、芝麻油 45%以下、用于
补充和中和醇的脱水作用的柠檬油或柠檬香脂 3%
以下以及芦荟 10%以下的均匀混合物组成。 其有效
治疗时间至少 8 h,有效期至少 2年。本品能有效地破
坏各种致病微生物 ,减少疾病通过感染者的手、手指
传播 ,降低在呼气、打喷嚏和咳嗽期间排出致病微生
物的数量和毒力 ,从而减少了感染扩散的可能性。本
品不易挥发 ,也不会干扰嗅觉辨别功能。
098 用灰树花制备糖蛋白治疗肥胖症
US 2005014683-A1
本专利的新颖性在于提供了一种制备具有生物
活性、分子量≥ 1 400的糖蛋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多孔菌科植物灰树花 Grifola frondosa ( Fr. ) S.
F. Gray用乙醇于室温下提取 ,移去乙醇提取物 ,残
余物在热水 100~ 120℃中提取 ,加入乙醇至热的提
取物中 ,使乙醇终浓度为 50% ~ 75% ,于 4~ 10℃放
置 8~ 12 h后 ,移去所得的沉淀物和漂浮在液体上面
或液体内或黏附于容器壁上的漂浮物 ,收集分子量
≥ 1 400的部位。 所得的生物活性部位含有糖蛋白 ,
其蛋白与糖类之比为 75∶ 25~ 90∶ 10。 该活性部位
可作为食品添加剂 ,用于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 ,预防
代谢综合征 X、内脏脂肪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肥
胖症和高脂血症。本方法安全 ,易于工业化 ,收率稳
定 ,形成的糖蛋白无毒 ,使用安全。
099 用含胡卢巴种子提取物的制剂治疗便秘等
WO 2005009453-A1
将干净的胡卢巴种子粉碎 ,经 20~ 60 BSS筛
孔 ,所得粉末浸泡在有机溶剂中 ,于 50~ 100℃下减
压蒸去溶剂 ,剩余物再用此溶剂 (循环使用 )反复提
取 ,过滤得到去苦味和脱脂的粉末 ,并于 35~ 100℃
下干燥 ,直接碾磨一部分粉末 ,另一部分干燥粉末
(经 50~ 90 BSS筛孔 )过筛 ,分别放置。将全部去苦
味的粉末、上层粉末、下层粉末、维生素、矿物质、氨
基酸和其他成分一起配制成本品。用于治疗便秘、肠
憩室、结肠癌、乳腺癌、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糖尿
病和控制体重、腹泻及厌食。
本剂富含易溶的食用纤维 ,如半乳甘露聚糖 ,并
含有大量溶解的纤维 ,味佳 ,作为每日的食用纤维补
充剂易于饮用。
(陈蕙芳摘 )
100 接骨木花、金盏花、百里香等植物提取物用于
防治关节炎和关节病
RU 2240131-C1
本品由等量的接骨木花提取物、金盏花提取物、
百里香提取物或土木香根提取物、越桔叶提取物、蒲
公英根提取物、牛蒡根提取物以及野蔷薇提取物组
成。用于防治关节炎和关节病。制剂中可添加鼠尾草
提取物、荨麻提取物或鬼针草属植物提取物或三色
堇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 ,制成液体剂型、片剂或胶囊
剂 ,还可添加甜味剂和防腐剂 ,制剂中上述成分的浓
度为 0. 05% ~ 1% 。临床试验显示本品具止痛和消炎
作用 ,还可作为治疗骨关节炎的单一或联合用药。
101 用大戟属植物汁液等治疗疣、单纯性疱疹和带
状疱疹
WO 2005009449-A1
本品由分泌物、植物树汁、酶、增效剂和拮抗剂
组成。分泌物、酶和渗透介质源于龟属动物的口腔分
泌物。该分泌成分分子量小于 4. 5 kDa,植物汁液来
源于大戟属植物。采用传统方法收集动物口腔分泌
物和酶 ,将混合物进行分馏 ,回收酶、增效剂或拮抗
剂及渗透介质 ,合并后 ,再与大戟属植物汁液混合即
得本品。本品可有效地治疗疣、单纯性疱疹以及带状
疱疹。
102 用于保护大脑及神经功能的富含假马齿苋皂
素的假马齿苋提取物的制备
US 6833143-B1
新收割的假马齿苋置于烘箱中 , 37~ 42℃下烘
烤 4~ 6 h,于粉碎机中粉碎并过筛后 ,于改良的索氏
提取器中用己烷提取 ,得到己烷提取液 ,移去己烷提
取液 ,剩余物用循环热水干燥 ,再用丙酮提取 4~ 8
h,得到含无用的色素和非假马齿苋皂素的丙酮提取
物 ;滤渣再用甲醇提取 ,得到含假马齿苋皂素的提取
液 ;减压浓缩甲醇提取液 ,并将其缓缓加到丙酮中 ,
搅拌至粗假马齿苋皂素先沉淀出来 ;将其在 Nutsche
型真空过滤器中过滤 ,得到固体粗品 ;加水使其溶
解 ,用正丁醇进行萃取 ,在一旋转真空蒸发器中浓
缩 ,得到干燥的富含假马齿苋皂素的剩余物。 加入 2
~ 10份水进行溶解 ,不停搅拌并加入 1% ~ 5%的非
毒性稳定剂 ,即得稳定的假马齿苋皂素溶液。 90~
100℃喷雾干燥该溶液得到一富含假马齿苋皂素部
位 ,为流动性良好的、稳定的和非吸湿的粉末。本品
用作大脑或神经的补药 ,可增强脑或神经功能 ,提高
83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6年第 21卷第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