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花丹科植物海芙蓉中新的Drimane型倍半萜



全 文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6年 3月第 28卷第 2期 Int J Trad Chin Med, March 2006, Vol 28, No.2 ·105·

和 E-2。E-1的分子式为 C42H62O4(M+630.4650);
E-2的分子式为 C22H34O3(M+346.2501);EPA乙酯
分子式为 C22H34O2(M+330.253);EPA的分子式为
C20H30O2(M+302.2245)。②在 0.033~3.3 µg/ml浓
度范围内,E-1、E-2、EPA乙酯促进 LLC细胞生成
O2-,其中 E-1 的作用强于 EPA 乙酯,E-2 与 EPA
乙酯的作用无显著差异。E-1、E-2、EPA乙酯均可
抑制 LLC 细胞 DNA 合成,E-1、E-2 的作用强于
EPA乙酯。③在 3.3~33.0 µg/ml浓度范围内,E-1、
E-2明显抑制 HMVEC DNA合成,其中 E-1的抑制
作用最强。④在 0.33~330 µg/ml浓度范围内,E-1、
E-2对 HMVEC毛细血管样结构形成的抑制作用强
于 EPA乙酯。
上述结果提示,EPA乙酯加速试验得到的 E-1、
E-2 也具有抗癌作用,它们可作为抗癌药的候选化
合物,其抗癌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齐海宇摘 阴赪宏校)

黄龙胆中新的黄酮 C-糖苷〔英〕/Yamada
S⋯ Natural Medicines.∥ -2005,59(4).-189~192
从黄龙胆的根茎和根中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其中 4个为已知化合物,1个为新的黄酮 C-糖苷。
方法:干燥并粉碎的黄龙胆根茎及根(1.5 g),
室温下用甲醇提取,提取物(160.0 g)依次用氯仿、
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溶于氯仿部分减压浓
缩得残留物(67.0 g),部分残留物(44.0 g)经硅
胶柱层析,并用氯仿-甲醇-水(30∶10∶1)洗脱,
洗脱液被分成 35 部分,部分 5 经制备 HPLC 纯化
得化合物 5(1.2 mg)。水溶性部分过 Diaion HP-20
柱,并依次用水和甲醇洗脱。溶于甲醇部分的浓缩
物(35.0 g),上硅胶柱,并用氯仿-甲醇-水(30∶
10∶1)洗脱,洗脱液被分成 73 部分,部分 10 经
制备 HPLC 纯化得化合物 1(2.3 mg)和化合物 2
(1.7 mg)。部分 56经制备 HPLC纯化得化合物 3
(0.8 mg)和化合物 4(0.7 mg)。
结果与讨论:分离得到的 5个化合物中,化合
物 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 1为黄色无定形粉末,[α]23D
-19.5°(c=0.08,甲醇),分子式 C32H38O19,命名
为 6′′-O-β-D-吡喃木糖基异皂草苷;化合物 2为皂草
苷;化合物 3为 scabran G3;化合物 4为 scabran G4;
化合物 5为 α-生育酚苯醌。化合物 2~5是首次从黄龙
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1为新的黄酮C-糖苷。
(殷文光摘)

角蒿中的单萜生物碱〔英〕/Chi Y⋯∥Chem Pharm
Bull.-2005,53(9).-1178~1179
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地上部分(3 kg),
用乙醇提取,乙醇提取液减压浓缩后,用 1% 盐酸
浸泡并过滤,滤液用氨水调节 pH至 10~11,用氯
仿提取生物碱,提取物真空干燥,经氧化铝反复层
析,用氯仿-甲醇-水(10∶1∶0→6∶4∶1)洗脱,
过硅胶柱(环己烷-乙醇-二乙胺,30∶1∶1→5∶
1∶1),得化合物 1(14.9 mg)。
新 化 合 物 1 命 名 为 角 蒿 特 灵 酯 碱
(incarvillateine)E,白色粉末,[α]23D-6.4°(c=0.32,
氯仿),分子式 C53H82N3O8。由 3 mol角蒿酯碱组成。
(唐仕欢摘)

白花丹科植物海芙蓉中新的 Drimane 型倍半萜
〔英〕/Kawazoe K⋯ Natural Medicines.∥ -2005,
59(4).-186~188
从白花丹科植物海芙蓉(Limonium wrightii)
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 9个化合物,其中 8个为已知
化合物,1个为新的 Drimane型倍半萜。
方法:干燥的海芙蓉地上部分(2.38 kg)用热
甲醇提取,得甲醇提取物(265 g),不溶于水的部
分经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离后,得到正己
烷提取物(11.8 g)、乙酸乙酯提取物(21.9 g)和
正丁醇提取物(37.9 g)。部分乙酸乙酯提取物经硅
胶(甲醇-氯仿)和 Toyo Pearl(甲醇-氯仿)层析
后,得到 3个部分。部分 1经反相 HPLC纯化得化
合物 1(2 mg)。从剩余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分离得到
化合物 4(14 mg)、化合物 5(11 mg)、化合物 6
(7 mg)、化合物 7(6 mg)、化合物 8(24 mg)和
·106·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6年 3月第 28卷第 2期 Int J Trad Chin Med, March 2006, Vol 28, No.2

化合物 9(11 mg)。分别从正己烷和正丁醇部分分
离得到化合物 3(15 mg)和化合物 10(18 mg)。
结果与讨论:分离得到的 9个化合物中,化合
物 1 为新化合物。化合物 1 为浅色粉末,命名为
(2S*,6R*)-2,6-dihydroxyisodrimenin;化合物 3 为
drimenin ; 化 合 物 4 为 N- 顺 式 - 阿 魏 酰
3-O-methyldopanine;化合物 5 为 N-反式-阿魏酰
3-O-methyldopanine;化合物 6为 N-顺式-阿魏酰酪
胺;化合物 7为 N-反式-阿魏酰酪胺;化合物 8为
N-顺式-咖啡酰酪胺;化合物 9为 N-反式-咖啡酰酪
胺;化合物 10为 hovetrichoside 。
(殷文光摘)

九里香中 2 个新的双香豆素〔英〕/Negi N⋯∥
Chem Pharm Bull.-2005,53(9).-1180~1182
对埃及采集的九里香(Murraya exotica)进行
化学分离,得到 2个新的双香豆素类化合物(1、4)。
干燥九里香枝粉末(1 kg),用丙酮室温提取 3
次,历时 7 h,减压回收溶剂,得丙酮提取物(75.4 g)。
丙酮提取物经硅胶柱分离,用己烷、甲苯、二氯甲
烷、二氯甲烷-丙酮(9∶1)、二氯甲烷-丙酮(8∶2)、
丙酮、甲醇依次洗脱。二氯甲烷洗脱物(4.02 g)
经离心层析分离,用氯仿、丙酮混合溶剂梯度洗脱。
氯仿洗脱物反复上 PTLC[丙酮-苯(2∶8)、丙酮-
氯仿(1∶9)、乙酸乙酯-苯(3∶7)],得化合物 1、4。
化合物 1命名为 bismurrangatin A,无色油,[α]D
+2.5°(c=0.14,甲醇),分子式 C30H30O9。化合物
4 命名为 murramarin A,无色油,[α]D+96°(c=
0.135,甲醇), 分子式 C32H34O10。murramarin A为
一种罕见双香豆素,通过原酸酯连接 2个香豆素。
(郗砚彬摘)

针刺治疗运动员慢性腰痛的疗效观察〔日〕/伊藤
和宪⋯∥全日本针灸学会杂志.-2005,55(2).-142~
149
以在俱乐部运动的大学生为对象,对运动损伤
进行调查,并对出现最多的腰痛针刺触发点,观察
其疗效。
方法:对明治针灸大学参加运动俱乐部的 350
名学生随机抽取 150名,对运动项目及有无运动损
伤、疼痛部位及时间等 12 项进行问卷调查。进一
步从腰痛、下肢痛 1年以上,曾接受针灸治疗但未
改善的 16名中,选取同意接受试验且肌力、反射、
感觉等神经学检查未见异常的 8名进行针刺治疗。
针刺治疗每周 2次,共 6次,由同一针灸师施术。
第 1~3 次选择据报道对慢性腰痛有效的肾俞、大
肠俞、上髎、中髎、委中、秩边、昆仑、环跳、阳
陵泉中有压痛的穴位进行针刺。第 4次以后,从与
腰痛紧密相关的腰、髋关节活动时诱发疼痛的运动
中,选择存在疼痛的肌肉触发点(限制在 18 处以
内)进行针刺治疗。通过触诊检查发现肌肉有索状
硬结,以压迫该疼痛部位再出现症状即确定为触发
点。治疗采用 40mm、16号针,腰部肌肉用 50mm、
18号针,留针 10min。评价方法:在治疗开始时、
治疗结束 1 周后进行触诊,对疼痛部位进行 VAS
评分,并以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JOA计分)评价治疗前以及治疗 3次、6次后的
变化。
结果:①调查结果:有效答卷 103份(68.6%),
回答者平均年龄(20.3±1.7)岁,男女比例 7∶3。运
动项目:足球最多(占 16.0%),其次为田径、排球(占
14.0%),平均运动时间为(5.6±4.0)年。因运动受
过伤的运动员为 77.6%,无损伤者运动时间为(2.7
±2.6)年。主要为腰臀部疼痛(28.9%)伴有下肢麻
木者占 21.8%,其次为足 27.8%、膝部 15.2%,疼
痛时间为(3.1±2.3)年。受伤后接受过治疗者占
71.3%,其中接受针灸者占 33.3%。针灸治疗后改善
5.3%、稍改善 31.5%、无变化者 47.4%、恶化者
15.8%。②针刺对慢性腰痛的疗效:问卷中腰臀部
疼痛持续 1年以上者为 67.3%,曾接受针灸治疗者
62.1%,经治疗改善或稍改善者 30.4%,无变化者
52.2%,恶化 17.4%。选针灸治疗无改善的 16例中
的 8 例[平均(21.6±3.2)岁,患病时间(4.5±2.5)
年]进行试验性针灸治疗。治疗前 VAS平均为(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