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长叶胡颓子锈病菌及其重寄生菌



全 文 :长叶胡颓子锈病菌及其重寄生菌
黄 云 , 叶华智 , 董宝成 , 刘紫英 , 秦 芸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 雅安 625014)
摘要:长叶胡颓子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胡颓子春孢锈菌引起的长叶胡颓子锈
病 ,使长叶胡颓子叶枯 、落叶。长叶胡颓子锈病菌的重寄生菌 Tuberculina sp.是长叶胡颓子锈病菌
上的自然重寄生菌 ,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该重寄生菌寄生长叶胡颓子锈菌春孢子器处 ,阻碍春孢子
的释放 。本文报道了长叶胡颓子锈病的症状特点 、病原形态特征及长叶胡颓子锈菌的重寄生现象
及重寄生菌的形态特征。
关 键 词:长叶胡颓子;锈病;重寄生菌
中图分类号:S435.79;S4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61(2004)03-0193-04
Aecidium elaeagni in Elaeagnus bockii and Its Hyperparasite , Tuberculina sp.
HUANG Yun , YE Hua-zhi , DONG Bao-cheng , LIU Zi-ying , QIN Yun(Department of Plant Protection , Sichuan Ag ricultural University , Ya′an 625014 , China)
Abstract:Elaeagnus bock ii is a wild plant resource for medicinal and food purposes.This paper report-
ed rust disease of E.bockii caused by Aecidium elaeagni and that occurred seriously in Fengtongzhai
national reservation area.Symptom of the disease is leaf spo t and leaf casting.Tuberculina sp.was
found to attack aecium of A .elaeagni and hinder the release of aeciospores.This paper also reporte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ust pathogen and the hyperparacitism of Tubercul ina sp.
Key words:Elaeagnus bocki i ;rust;hyperparasitism;Tuberculina sp.
胡颓子属在我国有 57个种[ 1] 。长叶胡颓子(E laeagnus bockii Diels)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野
生植物资源 。其果汁富含可溶性固形物 、多种氨基酸 ,适于加工为果汁 、果酒[ 2~ 4] ;果 、根和叶还有
治泻痢 、喘咳 、祛风和利湿等多种药用价值[ 5] ;具有较好的生长适应性 ,对有毒气体的抗 、吸能力
强 ,果实似红宝石 ,可作为绿化 、观赏和用作高速公路隔离带树种[ 6] ;此外 ,还具有固氮能力[ 7] ,因
而具有极好的潜在开发价值。
胡颓子春孢锈菌(Aecidium elaeagni Diet.)危害胡颓子属植物 ,国内已有记载[ 8] ,但其危害长
叶胡颓子在国内外未见报道。该病在四川蜂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长叶胡颓子生长地造成危害 ,引
起叶片枯斑 、脱落 。国内对梨胶锈菌 (Gymnosporangium asiaticum)的重寄生菌(Tuberculina
vinosa)、大叶白蜡树锈病菌(Aecidium frax inibungeanae)和华中五味子锈病菌(A .schisandrae)
的重寄生菌(Tuberculina spp.)已进行了研究报道[ 9~ 16] ,但对长叶胡颓子锈病菌重寄生菌的研究 ,
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本文报道了长叶胡颓子锈病的危害 、症状和病原种类以及重寄生菌的重寄
生现象和形态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对长叶胡颓子锈病的生物防治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收稿日期:2003-08-13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2003C006)
作者简介:黄云 ,(1957-),男 ,教授。
193
20(3)193-196       中国生物防治 Chinese Journal of Bio logical Control        2004 年 8 月
1 材料与方法
1.1 长叶胡颓子锈病的症状特征观察
在雅安市四川蜂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长叶胡颓子锈病发生期(4 ~ 7 月),不定期对锈病病斑形
态 、颜色 、大小及性子器和春孢子器(锈子器)的外观形态进行观察 ,记载锈病的症状特点 。
1.2 长叶胡颓子锈病病原鉴定
切片镜检长叶胡颓子锈病病斑 ,观测锈菌性子器 、性孢子和春孢子器 、春孢子(锈孢子)产生的
部位 、形态 、颜色和大小 ,并鉴定其病原种名。
1.3 长叶胡颓子锈病病菌的重寄生现象
在长叶胡颓子锈病病菌寄生现象发生时 ,观察被重寄生菌寄生的长叶胡颓子锈病病斑的外部
形态特征 。切片镜检重寄生菌的产孢结构与长叶胡颓子锈病菌的相互关系 。
1.4 长叶胡颓子锈病菌重寄生菌形态特征及种的鉴定
切片镜检该锈菌重寄生菌的产孢结构 ,观测分生孢子座 、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态 、颜色
和大小 ,各观察 50个 ,鉴定其种名 。
2 结果
2.1 长叶胡颓子锈病的症状特征
长叶胡颓子锈病初期 ,叶正面出现橙黄色小斑点 ,1 至数个 ,近圆形 ,大小为 0.4 ~ 2.4(1.24)
mm×0.6 ~ 3.1(1.55)mm 。后逐渐扩大为圆形病斑 ,直径 2 ~ 3mm;病斑中部橙黄色 ,边缘淡褐色 ,
外围有水渍状深褐色晕圈 ,中部生有橙黄色针头大的小点(性子器),潮湿时 ,其上溢出淡黄色黏液 ,
即性孢子;干燥时 ,小黏点变为黑色(7 ~ 23个)。病组织逐渐变厚 ,叶正面稍凹陷 ,叶背面呈淡黄绿
色隆起 。在隆起部位长出数根淡黄褐色 、短柱状物(春孢子器)。春孢子器成熟后 ,顶端破裂 ,散发
出黄褐色粉末(春孢子)(图 1)。
图 1 长叶胡颓子锈病的叶面(A)和叶背(B)症状
2.2 长叶胡颓子锈病病原鉴定
长叶胡颓子锈菌性子器埋生于叶面病组织表皮下 ,性子器椭圆形或近圆形 ,浅红褐色 ,大小为
80 ~ 150(116.2)μm ×100 ~ 220(151.6)μm ,孔口外露 ,界限明显 ,子实层深凹 ,界限结构为缘丝 ,内
生性孢子 。性孢子无色 ,长圆形至圆筒形 ,大小为 2.50 ~ 3.75(2.90)μm ×3.75 ~ 6.25(4.85)μm
(图 2A)。根据Hirasuka等[ 17]对性子器的分类 ,长叶胡颓子锈菌性子器类型为 4型。
春孢子器原基埋生于叶病组织内 ,初呈椭圆形 , 大小为 100 ~ 200(144.4)μm ×140 ~ 260
194
中 国 生 物 防 治                  第 20 卷
(196.8)μm ,后开口呈杯状 ,有一层护膜细胞包被 。护膜细胞呈多边形 ,春孢子器内生春孢子 ,串珠
状整齐排列 。春孢子淡黄褐色 ,单胞 ,双层壁 ,壁上生有瘤 ,大小为 10.0 ~ 30.0(26.53)μm×25.0
~ 37.5(31.83)μm(图 2B 、C)。根据王云章等[ 18]对春孢子器的分类鉴定 ,该锈菌春孢子器属杯型
春孢子器 。
根据长叶胡颓子锈病菌性子器和锈子器在寄主组织中的着生位置 、开展方式 、性子器和锈子器
类型 、形态 、包被 、大小等特征 ,长叶胡颓子锈病病原为胡颓子春孢锈菌(Aecidium elaeagni Diet.)。
A.性子器(a.性子器 , b.春孢子器);B.锈子器;C.护膜细胞
图 2 长叶胡颓子锈病菌性子器 、锈子器和护膜细胞
2.3 长叶胡颓子锈病菌重寄生现象
锈菌重寄生现象于 6月中旬始见。重寄生现象出现在锈病病斑背面 ,被寄生的锈病病斑无柱
状锈子器伸出叶背表面 ,其上生近圆形 ,灰褐色 、淡灰紫色或紫红色疱疹状物 ,突破表皮后 ,呈红褐
色的粉状物(重寄生菌的分生孢子)(图 3A)。
2.4 长叶胡颓子锈菌重寄生菌的形态及种的鉴定
切片镜检被重寄生的锈病病斑 ,重寄生菌的产孢结构为分生孢子座 ,呈淡紫褐色 ,圆形或不规
则形 ,表生 、弧形或平铺 ,直径 340 ~ 960(405)μm(图 3B)。分生孢子梗呈紧密栅状排列 ,近无色 ,细
长棒状 ,顶端较粗 ,向基渐细 ,长 57.5 ~ 112.5(88.8)μm ,宽 1.5 ~ 2.8(1.8)μm ,无隔膜和分枝 。分
A.重寄生现象;B.重寄生菌的分生孢子座;C.重寄生菌的分生孢子梗;D.重寄生菌的分生孢子
图 3 长叶胡颓子锈病菌的重寄生现象和重寄生菌的形态特征
195
第 3 期             黄云等:长叶胡颓子锈病菌及其重寄生菌               
生孢子单生于孢子梗顶端 ,内壁芽生瓶体式产孢(eb-ph),淡褐色 ,单胞 ,近圆形 ,大小为 4.3 ~ 11.3
(7.7)μm或 7.5 ~ 10.5(9.9)μm×6.5 ~ 7.3(6.9)μm(图3C 、D)。上述形态特征与Saccardo[ 19]所描
述的 Tuberculina spp.一致 ,故将该重寄生菌鉴定为 Tuberculina sp.。
3 结论与讨论
长叶胡颓子锈病由胡颓子春孢锈菌侵染所致 ,为国内寄主新记录 。长叶胡颓子锈病菌的重寄
生菌经鉴定为 Tubercul ina sp.,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该重寄生菌寄生在锈菌春孢子器伸出部位 ,阻
碍春孢子释放 ,从而阻碍锈病病害循环 ,表明该重寄生菌具有开发应用前景 。
由 Tubercul ina spp.引起的植物锈菌的重寄生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发生[ 20 , 21] 。国内外众多学者
对 Tubercul ina spp.进行了长期研究 ,认为:“在与锈菌有关的为人所知的众多重寄生菌中 ,在抑制
锈菌生长与防治锈菌方面 , Tuberculina spp.是最有效的” 。“在锈菌的发生过程中通过产生多种溶
菌酶 ,从而影响并延缓锈子器的发生 、发展”[ 21] 。对亚洲胶锈菌的重寄生菌(Tubercul ina vinosa)
和将该重寄生菌接种于贴梗海棠锈病菌 、垂丝海棠锈病菌(G.yamadai)、大叶白蜡锈病菌和华中
五味子锈病菌的重寄生菌 Tuberculina spp.等研究表明 ,该重寄生菌对锈病的病害循环构成阻碍 ,
从而控制锈病的严重危害[ 9 ~ 16] 。Tubercul ina spp.在对锈病的生物防治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
致谢:四川农业大学胡超副教授和杨光辉副教授鉴定长叶胡颓子种名 ,特致谢忱。
参 考 文 献
[ 1] 四川植物志编委.四川植物志[ M] .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 , 1991.921-923.
[ 2] 邓玉林, 宫渊波 , 陈礼清.四川野生果用胡颓子生长区划及加工特性研究[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 18(2):160-
164.
[ 3] 杨昌煦, 熊济华.重庆胡颓子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研究[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 24(1):26-30.
[ 4] 王万贤, 杨毅.野生食果资源与产品开发[ 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1998.237-240.
[ 5] 陈新.川渝地区胡颓子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1 , 24(2):40-42.
[ 6] 张东方, 王理平.我国结瘤固氮树种资源及利用现状[ J] .林业科技通讯 , 1998 , (2):6-10.
[ 7] 刘军 , 罗成荣 , 慕长龙.四川盆地高速公路绿化树种的选择[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8 , 16(3):385-389.
[ 8]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79.333-334.
[ 9] 黄云.梨锈重寄生菌的研究及应用:Ⅰ .梨锈重寄生菌的寄生形态[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3 , 11(2):251-254.
[ 10] 黄云 , 罗世春 , 陈兰明.梨胶锈重寄生菌的应用研究:Ⅱ.重寄生菌对苹果锈病菌的寄生形态及侵入[ J] .四川农业大学学
报 , 1996 , 14(3):328-330 , 365.
[ 11] 黄云 , 陈幼林.梨胶锈重寄生菌对贴梗海棠锈病菌的寄生及控病作用[ J] .中国生物防治 , 1997 , 13(1):10-13.
[ 12] 黄云 , 陈坤兰.梨胶锈重寄生菌对垂丝海棠锈菌重寄生的研究[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7 , 15(4):462-465.
[ 13] 黄云 , 叶华智 , 黄天述.大叶白蜡树锈病及其重寄生菌研究[ J] .植物病理学报 , 2002 , 32(4):351-355 , 360.
[ 14] 黄云.梨胶锈菌的重寄生菌研究:Ⅱ.重寄生菌的生物学特性[ J] .植物病理学报 , 1994 , 24(1):329-333.
[ 15] 黄云 , 曹五七 , 邓绍红.梨胶锈菌的重寄生菌研究:Ⅳ.重寄生菌的越冬 、传播及侵入[ J] .植物病理学报 , 1996 , 26(1):69
-73.
[ 16] 黄云 , 叶华智 , 刘紫英, 等.华中五味子锈病菌及其重寄生菌的鉴定.植物病理学报 , 2004 , 34(2):117-121.
[ 17] Hirasuka Y , Cummins G B.Morphology of the spermogonia of the rust fungi [ J] .Mycologia , 1963 , 55:487-507.
[ 18] 王云章, 庄剑云.中国真菌志锈菌目(一)[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8.4-7.
[ 19] S accardo P A.Sylloge Fungorum V4 [ M] .Ann Arbor Edw ards Brothers , Inc., 1886.653-655.
[ 20] Hubert E E.Observat ions on Tuberculina maxima a parasite on Cronar tium ribicola [ J] .Phytopathology , 1935 , 25:253-
261.
[ 21] Wicker E F.Biocont rol of conifer stem rusts the purple mold [ J] .Phytopathology Medi t , 1980 , 19:21-26.
196
中 国 生 物 防 治                  第 20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