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小驳骨锈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初报



全 文 :调查与研究
文章编号: 1003-8779 ( 2002) 02-0001-03
收稿日期: 2002-01-17
致谢: 本文承蒙广西大学林学院黄飞龙先生审阅和修改 , 特此表示感谢!
小驳骨锈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初报
周传明 1 邓永青 1 熊英 1 韦继光 1
( 1. 广西大学林学院 南宁  530001  2. 广西凭祥市林业局 )
  摘要: 1999年在南宁市郊发现由柄锈菌 (Puccinia sp) 引起的小驳骨锈病 , 发病程度逐年加重 , 传播范围逐渐扩大。病
菌冬孢子在 RH100% + 水滴条件下 ( 25℃ )易萌发 , 病害盛发期为春末夏初及秋末冬初。用修剪清除病枝叶、 清除病枝叶并
结合施肥管理、 0. 5°Be石硫合剂、 3000倍 20%粉锈宁乳油 4种方法进行防治试验 , 防治效果分别为 100% 、 100% 、 51. 6% 、
64. 5% , 以第 2种防治方法效果最佳。
  关键词: 小驳骨锈病 病原菌 防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 S435. 67    文献标识码: B
  小驳骨 (Gendarussa vulgaris Nees) 属爵床科
( Acanthaceae) 驳骨草属 ( Genda russa N ees) 小灌
木。历史上用作草药 , 治疗骨折 , 跌打损伤 , 风湿痹
痛等 [1, 2 ]。因其对生长条件要求不高 , 萌芽力强 , 枝
叶繁茂 ,易于修剪成型 ,树冠浓绿 ,具有很好的绿化
效果。因此 ,南宁市近年来将其作为城市道路两旁灌
丛绿化树种 , 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1999年作者发现
小驳骨锈病在南宁市局部发生 ,发病后易引起落叶、
枝枯、 甚至植株死亡 , 发病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为此 ,作者对该病进行了调查观察和防治试验 ,现将
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 1 调查与观察方法
  以踏查方式调查病害发生情况 , 定点观察病害
的症状发展过程与消长规律 , 徒手切片镜检病原菌
形态并作显微摄影 ;用测微尺测量病菌孢子大小 ;用
不同营养液在不同温度下于载玻片上培养病菌的冬
孢子 (即设 2个处理 , 冬孢子液浓度约为 5. 0× 105
个 /m l) ,观察其萌发情况 ,每处理设 3个重复 ,每个
重复观察 10个视野 , 共约 300个冬孢子 ; 以
RH100%保湿条件下培养 8h的冬孢子萌发率作为
观察结果。
1. 2 防治试验
  按下列不同的方法对小驳骨锈病进行防治试
验 , 每种方法分别处理 121、 126、 125、 121株苗龄
和发病严重程度基本一致的苗木 , 设对照 20株 , 处
理后定期观察并统计防治效果 , 以冬季 ( 12月 ) 调
查统计防治效果为试验结果。
  方法一: 修剪清除病枝叶。每年进行 2次 ,分别
于 5月和 8月进行。
  方法二: 清除病枝叶并施肥 (在生长季节每月施
2%进口复合肥水溶液 1次 )。
  方法三: 用 0. 5°Be石硫合剂防治。
  方法四: 用 20%粉锈宁乳油 3000倍防治。药剂
防治试验每 2周喷雾 1次 ,连喷 2次 ,于发病初期开
始喷药。
1. 3 病情统计
  根据自然条件下的发病情况 , 参考吴金光等人
的苗木病害调查方法 [3 ] ,按 0. 1%面积比例 , 在圃地
设置面积为 0. 5m2标准地若干块进行病害情况调
查 ,统计发病率及感病指数。锈病分 5级 ,分级标准
如下:
  级别    分级标准     代表数值
0级    无病      0
Ⅰ 级  1 /4以下叶感病      1
Ⅱ级  1 /4~ 1 /2叶感病      2
Ⅲ级  1 /2~ 3 /4叶感病      3
Ⅳ级  3 /4以上叶感病      4
12002. 15 ( 2)              广 西 植 保
2 结果与分析
2. 1 症状形成过程
  小驳骨锈病主要发生于叶 ,并可扩展到叶柄、枝
条。每年 4月中旬至 12月发病危害 , 先在叶片上出
现小黄点 ,逐渐扩大为圆形病斑 ,直径 5~ 20mm ,病
斑叶背隆起 , 长出褐红色粉状物 , 为病菌的锈孢子
堆 ; 病健交界处有一黄色环带 , 5~ 6月后病部变为
灰褐色至黑褐色 ,粉状物变为黑色胶质粒状物 ,为病
菌的冬孢子堆 ;秋季后又出现锈孢子堆。病害发展到
后期 , 常几个病斑连结成片状 , 使叶片变形、 扭曲 ,
黄化干枯 , 脱落。
2. 2 病原菌形态及发病规律
  到目前为止 , 观察到锈菌在寄主上仅有锈孢子
和冬孢子阶段出现 ,未见有夏孢子阶段出现 ,也未见
有转主寄生现象。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 ,冬孢子易萌
发再侵染。锈孢子大小为 5. 6~ 13. 8× 5~ 11. 3μm,
产生于 4~ 5月间 ,近圆形 ,单胞 , 淡褐色或近无色 ,
表面光滑 ; 5月下旬冬孢子出现 ,在病叶背面有黑色
胶质粒状冬孢子堆 , 冬孢子大小为 30~ 43. 8× 15~
22. 5μm, 卵圆形至椭圆形 , 双胞 , 黄褐色 , 横隔处
稍缢缩 ,顶端钝圆 ,顶细胞的芽孔生与顶端 ,下一细
胞的芽孔紧接在隔膜下 , 胞壁有色 , 光滑 , 厚 1. 3~
2. 0μm; 柄长 80~ 200μm,宽 3. 8~ 7. 5μm,淡褐色 ,
不易脱落。根据病菌以上形态特征 , 参考魏景超 [4 ]、
张中义 [5 ]、苏星 [6 ]、戚佩坤 [7 ]等人对该锈菌的分类报
道 , 作者鉴定该病的病原菌为 Puccinia sp。 隶属于
冬孢菌钢、 锈菌目、 柄锈菌科、 柄锈菌属。
  该病主要以冬孢子侵染为主 , 从春末至冬初可
多次循环侵染 ,高湿度是冬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在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 , 冬孢子培养 3h即可萌发 , 侵
入寄主 4~ 6d便可表现症状。病菌在病枝叶上越冬 ,
靠风吹和水溅传播。 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为病害盛
发期 ,环境湿度过大 ,土壤瘠薄或水肥管理较差、栽
植过密、通风不良、庇荫等不合理栽培与管理方式有
利于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3年多来 ,在小驳骨锈病盛发期 ,对 6个发病点
的其它双子叶植物进行反复观察 ,共观察了 11个科
42种植物 , 未见有该病发生 , 也未见其有转主寄生
现象。
2. 3 营养条件、温度及湿度对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

  试验结果见表 1、 表 2。表 1说明 , RH100%有
利于冬孢子萌发 , 其萌发率为 31. 5% , 经单因素方
差分析可知 ,达到显著水平 ;在同样的湿度条件下并
有水滴存在时 , 冬孢子萌发率高达 70. 3% , 达极显
著水平 ; 当 RH90%时 , 冬孢子的萌发率明显下降 ,
几乎只有极个别萌发。可见 ,饱和的空气湿度且有水
滴存在条件下明显利于冬孢子萌发。 在现场调查过
程中发现 ,该病在雨季发病较重。可见 ,雨水有利于
冬孢子萌发也利于病害的的传播 , 进一步说明了水
分是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表 1 湿度对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T= 25℃ , 培养 8h)
处理
RH= 90% RH= 100%
冬孢子液水分晾干 冬孢子+ 水滴 冬孢子液水分晾干 冬孢子+ 水滴
平均萌 发率 (% ) 1. 5 6. 4 31. 5* 70. 3* *
* 显著水平 , * * 极显著水平。 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水平可靠性为
95%。
  当湿度条件满足时 , 温度和营养条件对冬孢子
萌发均有影响 (见表 2) ,经双因素方差分析可知 ,温
度和营养两因素对冬孢子萌发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
平。分别对 2个因素组内各水平对冬孢子萌发率影
响作多重比较分析知道 , 营养因素中用无菌水培养
冬孢子的萌发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对无菌水来说 ,
用 1%蔗糖与 5%叶汁培养冬孢子的萌发率稍低 ,这
可能是培养液浓度增大不利于冬孢子吸水的缘故 ,
说明冬孢子萌发无需增加能量 ; 在所设置温度因素
中除 35℃对冬孢子有抑制作用外 , 16℃~ 30℃温度
范围对冬孢子均有促进作用 , 它们的作用均达到显
著水平 , 以 25℃冬孢子的萌发率达到极显著水平。
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冬孢子均可萌发 , 其中 20℃~
30℃为适宜温度 , 以 25℃为最适温度 , 以 35℃为最
高极限温度 ,相对地说 , 16℃时冬孢子的萌发率已经
明显降低。
表 2 温度及营养条件对病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处理时间
8h )
16℃ 20℃ 25℃ 28℃ 30℃ 35℃ 平均
无菌水 18. 3 61 70. 3 55. 8 49. 8 2. 3 42. 9* *
1%蔗糖 17. 5 55. 6 67. 1 53. 5 49. 3 1. 8 40. 8*
5%小驳骨叶汁 13. 5 50. 5 69. 0 54. 2 48. 0 0. 3 39. 3*
平均 16. 4* 55. 7* 68. 8* * 54. 5* 49. 0* 1. 7
* 显著水平 ,* * 极显著水平。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水平可靠性为 95%。
2. 4 病害调查结果
   1999年 5月 , 首先在广西林科院发现有此病发
生 ,之后 ,为了解该病害的发生情况 ,沿南宁市郊区
邕武公路约 12km范围内 6个绿化苗圃分别调查 8
2 周传明 邓永青 熊 英等: 小驳骨锈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初报     2002. 15 ( 2)
个点 , 同时设其中 2个固定观察点 ; 1999年 5月仅
有 2个点发病 , 2000年 5月有 5个点发病 , 2001年
5月有 7个点发病 ; 2个固定观察点的平均感病指
数 , 1999年为 26. 5, 2000年为 51. 7, 2001年为
78. 9。 可见小驳骨锈病在调查区域内发病点不断增
加 ,病害扩展快 ,病情也逐年加重 ,老发病点尤为明
显。
2. 5 防治试验结果
   4种不同方法防治小驳骨锈病均有防治效果见
表 3,其中以方法一、二的防治效果最好 ,达 100% 。
因为 , 锈病是一类病原物主导病害 [8 ] , 病原物清除
了 ,病害即可得到有效控制。其次为粉锈宁 ,防治效
果为 64. 5% , 石硫合剂防治效果稍差 , 防治效果为
51. 6% 。对照 (即喷水 )无任何防治效果 ,且病情有
加重的趋势 (感病指数由防治前的 66. 8上升到防治
后的 85. 6)。从防治后植株生长势来看 ,以方法二表
现最佳 , 其它方法的效果顺序为方法一> 方法四>
方法三。清除病枝叶后 ,有促进萌芽的作用 ,植株分
蘖增多 , 生长整齐 , 枝叶繁茂 , 冠型好。在减少、 控
制侵染的基础上 , 加强施肥管理 , 植株生长更旺盛 ,
提高了抗病性。 2种药剂防治虽有一定的效果 ,但远
不及方法二和方法一。
表 3 防治试验结果
剪除病枝叶 剪除病枝叶+ 施复合肥 石硫合剂 0. 5Be0
3000倍 20%粉锈宁乳油 CK(水 )
防治前感病指数  73. 2 70. 1 69. 4 72. 4 66. 8
防治后感病指数  0 0 33. 6 25. 7 85. 6
防治效果
(% )
100 100 51. 6 64. 5 -
3 小结与讨论
3. 1 小驳骨锈病近年来在南宁市郊发生 ,并逐年加
重 ,对城市园林绿化造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 ,该研究
结果对指导生产有一定意义。
3. 2 该病害的发生及蔓延与寄主植株的生长势及
环境条件关系密切。土壤水肥条件差 , 密植、 蔽荫、
环境湿度大 , 适宜的高温 , 植株生长势差等情况下 ,
该病容易发生 ,病情加重趋势快。此病症状及发病特
点与苏星、 岑炳沾及戚佩坤分别报道的驳骨丹锈
病 [6 ]及大驳骨锈病 [ 7]有相似之处 , 病原菌的形态也
基本一致 (同一个属 )。苏星、 苏炳沾报道的驳骨丹
锈病 ,没有注明寄主的学名 ,其中文名和小驳骨也不
一致 ;戚佩坤报道的大驳骨锈病寄主学名为 Justicia
ventricosa Wall, 与小驳骨同科不同属。故认为本文
报道的小驳骨锈病 ,与前三位作者报道的 2种锈病 ,
不属同一种植物病害。另外 ,小驳骨锈病病菌在南宁
仅出现锈孢子和冬孢子阶段。苏星、岑炳沾报道的驳
骨丹锈病仅有夏孢子和冬孢子阶段出现 , 这是两者
不同点。戚佩坤除谈到冬孢子阶段外 ,没有提及该锈
菌其它孢子阶段。鉴定锈病的依据为冬孢子的形态
特征 ,这 3种锈病的冬孢子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 ,故
认为它们为相同的属 (Puccinia sp) , 在我们观察的
范围也未见其有转主寄生现象。
3. 3 经防治试验知道 , 合理密度栽培小驳骨 , 注意
改善环境条件 ,加强光照 ,在病害发生期 ,及时修剪
病枝叶并加强水肥管理 ,促进苗木的生长 ,有利于控
制该病的发生与蔓延 ;同时 ,可考虑配合使用粉锈宁
内吸性杀菌剂与栽培措施相结合防治该病 , 可能会
取得较好的效果 ,也符合病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 ,
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 ,不留残害 ,既有好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 又有很好的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编 .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
1986, 4: 486.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编 . 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
. 科学出版社 , 1983(第三版 ) .
3 吴金光 ,黄飞龙 ,卜明生主编 . 树木花卉病害 . 海洋出版
社 , 1992: 325~ 327.
4 魏景超 . 真菌鉴定手册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79, 9:
294~ 318.
5 张中义 ,冷怀琼 ,张志铭 ,曹若彬 ,张天宇等编 . 植物病原
真菌学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8, 3: 252~ 262.
6 苏 星 ,岑炳沾主编 . 花木病虫害防治 . 广东科学技术
出版 , 1985, 9: 286~ 288.
7 戚佩坤主著 . 广东省栽培药用植物真菌病害志 . 广东科
技出版社 , 1994, 8: 75~ 76.
8 李传道编著 . 森林病害流行与治理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5, 1: 1~ 9.
   [第一作者简介:周传明 ,男 ( 1963- ) ,实验师 ,在读研究
生 ]
32002. 15 ( 2)              广 西 植 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