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山苦茶利胆作用活性部位的筛选



全 文 :[论  著]

山苦茶利胆作用活性部位的筛选
王九辉 ,李佩琼 ,林莲波 ,符小文 ,刘军保
摘要:目的 筛选山苦茶利胆作用的活性部位。  方法 将豚鼠离体胆囊肌条置于恒温浴槽 , 分别加入山苦茶
不同部位并比较其对肌条张力的影响 , 以及采用胆总管插管引流胆汁方法 , 观察各部位对大鼠胆汁分泌的作用。  
结果 山苦茶部位 B 和 D对胆囊肌条具有剂量依赖的的收缩作用 , 并显著促进大鼠胆汁分泌。  结论 山苦茶 B 和
D部位具有显著的利胆作用。
关键词:山苦茶;利胆作用;活性部位
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27(2006)01-23-02
Screening of choleretic effect of active fraction in Mallotus furetianus.WANG Jiu-hui , LI Pei-qiong , LIN Lian-bo , et
al.(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of Hainan Medical College , Haikou 571101 , Hainan , 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d and compare the choleretic activity of 4 different fraction isolated from Mallotus furetianus.
 Method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raction on isometric tension of Guinea pig gallbladder strips mounted in organ baths containing
20ml Krebs solution at 37℃, and the effect on bile secretion of anesthetized mice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Fraction B and D
showed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contractile effect on Guinea pig gallbladder strips , and induced a marked increase in bile secre-
tion. Conclusion B and D fraction from Mallotus furetianus show remarkable choleretic effect.
Key words:Mallotus furetianus;Active fraction;Choleretic effect
  山苦茶(Mallotus furetianus)是大戟科(Euphor-
biaceae)野桐属(Mallotus)植物 ,主要分布于我国海南 、
中印半岛及苏门答腊岛 ,民间习惯用它的叶子泡制茶
饮料 ,具有清热解毒 、利胆消食的功效[ 1] ,临床上用于
治疗胆道疾病亦具有良好效果[ 2] 。胆囊运动功能下
降与胆汁分泌障碍是影响胆道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
本文通过观察山苦茶对豚鼠离体胆囊肌条的直接作
用及其对麻醉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 ,筛选山苦茶利胆
作用的活性部位 。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为从山苦茶叶中提取得到 4个化学部位 ,
分别为 A 、B 、C 、D(由本院化学教研室提供 ,样品保存
于化学教研室);试剂及对照品包括 乙酰胆碱(上海化
学试剂总厂)、去氢胆酸片(上海黄河制药厂 ,批号:
910401A)、羧甲基纤维素(中国医药上海化学试剂站 ,
批号:970826);动物为普通级医学实验动物三色毛豚
鼠 ,雌雄不拘 ,体重 450 ~ 550g ,由西安医科大学实验
动物中心 。雄性Wistar大鼠 ,体重 240 ~ 300g ,由复旦
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部提供。
1.2 方法
1.2.1 山苦茶不同部位对豚鼠胆囊肌条张力的影响
 取豚鼠处亡 ,迅速取出胆囊 ,置于 0℃Krebs 液中
(mmol/L:NaCl 113 ,KCl 5 ,KH2PO4 1.2 ,MgSO4 1.2 ,NaH-
CO3 25 , CaCl2 2.5 ,葡萄糖 11.5),漂洗干净后制成 2×
10mm的纵向肌条 。将肌条置于盛有 10ml Krebs 液
37℃的恒温浴槽中 ,一端固定 ,另一端接张力换能器
(JH-2 ,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通 95%O2和 5%
CO2气体 ,以 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成都泰盟电
子有限公司)记录肌条张力。调整肌条前负荷为 1g ,
稳定 60min ,每 20min换液一次 。
将A 、B 、C及D以双蒸水溶解配成 200 mg·ml-1的
溶液 ,并根据实验需要稀释成 60 、40 、20 、10 、5 、1mg·
ml-1的系列溶液 。采用累积给药法观察山苦茶提取
物对离体胆囊肌条的作用 ,给药容量为 0.1ml ,累积浓
度为 0.01 、0.06 、0.16 、0.36 、0.76 、1.36 mg·ml-1 ,并于
给药前加入终浓度为 10μmol/L乙酰胆碱以确定胆囊
肌条活性 ,然后以 Krebs液冲洗 3次 ,间隔 15min 后开
始给药。记录加入乙酰胆碱以及不同浓度山苦提取
物后胆囊肌条的最大张力 ,并以乙酰胆碱所致胆囊肌
条的最大张力为 100%,求出山苦茶提取物各浓度下
的张力百分比(%)。
1.2.2 山苦茶不同部位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 A 、
B 、C 、D及对照品去氢胆酸片分别以 0.5%羧甲基纤维
素(CMC)配成混悬液 ,置 4℃冰箱保存 ,使用前恢复至
常温并充分混匀 。
23中国热带医学 2006年第 6卷第 1期 CHINA TROPICAL MEDICINE Vol.6 No.1 Janury 20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060088)
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药学系 ,海南 海口 571101.
作者简介:王九辉(1969~ ),男 ,海南医学院药理教研室讲师 ,药理学硕士 ,研究方向为药理学.
雄性 Wistar 大鼠 112 只 , 随机分为 14 组 , 禁食
16h。于灌胃生理盐水 3mL/只后 , 腹腔注射乌拉坦
1.0g/kg(20%溶液 , 0.5ml/100g)麻醉 ,固定行剖腹手
术 ,找出胆总管 ,结扎下端 ,在总胆管作一小切口 ,插
入细塑料管并用刻度试管收集胆汁 ,待胆汁流量恒定
后 ,记录用药前 1h胆汁流量作为对照 ,然后各组大鼠
由十二指肠按 0.2mL/100g 分别注入山苦茶部位 A
(166mg/kg 、116mg/kg 、81mg/kg),山苦茶部位 B(81mg/
kg 、53mg/kg 、26mg/kg), 山苦茶部位 C(166mg/kg 、
116mg/kg 、81mg/kg), 山苦茶部位 D(81mg/kg 、53mg/
kg 、26mg/kg), 去氢胆酸片 20mg/kg 和 0.5%CMC
0.2ml/100g ,记录给药后第 1 , 2和 3h 的胆汁流量 ,按
下列公式计算胆汁分泌增加率:
胆汁分泌增加率(%)=(X-Y)/Y×100%
X=给药组给药后胆汁分泌量/给药组给药前胆
汁分泌量
Y=对照组给药后胆汁分泌量/对照组给药前胆
汁分泌量
2 结果
2.1 山苦茶对豚鼠离体胆囊肌条张力的影响 山苦
茶各部位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豚鼠胆囊肌条的张力 ,于
加入山苦茶后 1min左右出现张力增加 ,约 3min 张力
达峰值。其中 B和 D对胆囊肌条的收缩作用较强 ,并
表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其对胆囊肌条的最大收缩作用
分别为乙酰胆碱(10μmol/L)的 63.5±7.4%和 75.6±
8.5%,EC50值分别为 0.25±0.07 和 0.21 ±0.05mg·
ml
-1 。A和C 对胆囊肌条的具有较弱的收缩作用 ,但
没有剂量依赖性(表 1)。
表 1 山苦茶不同部位对豚鼠离体胆囊肌条张力的影响(x ±s)
组别 例数 最大张力(%) EC50(mg·ml-1)
山苦茶 A 8 18.9±7.1 -
山苦茶 B 8 63.5±7.4 0.25±0.07
山苦茶 C 8 21.5±8.9 -
山苦茶 D 8 75.6±8.5 0.21±0.05
3.2 山苦茶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 给药前 1h的胆
汁分泌量在各给药组与 0.5%CMC对照组之间无显著
性差异(P >0.05)。各给药组于给药后第 1h胆汁分
泌增加 ,以后逐渐减少 。部位 D的 81mg/kg 和 53mg/
kg组用药后第 1h 胆汁分泌增加率显著大于 0.5%
CMC对照组 , 增加率分别为 67.8%(P < 0.01)和
35.5%(P <0.05);部位 B的 81mg/kg 和 53mg/kg组
的胆汁分泌增加率也明显大于 0.5%CMC 对照组 ,增
加率分别为 56.3%(P <0.01)和45.1%(P <0.05)。
部位 C仅高剂量组(166mg/kg)的胆汁分泌增加率显
著大于对照组 ,而更高剂量(230mg/kg)因浓度太高无
法于十二指肠给药。部位 A 对胆汁的分泌没有明显
的增强作用(表 2)。
表 2 山苦茶不同部位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x ±s)
药物 剂量(mg/kg)
给药后胆汁分泌量/给药前胆汁分泌量×100%
0 ~ 1h 1 ~ 2h 2 ~ 3h
给药后第 1h内胆汁
分泌增加率(%)
山苦茶A 166 91.5±8.3 60.2±21.9 50.2±24.7 17.0
116 100.2±22.4 67.6±21.2 62.4±23.9 28.1
81 93.2±10.3 71.6±25.5 77.8±19.2 19.2
山苦茶 B 81 122.2±25.0﹡﹡ 70.7±21.2 63.3±26.8 56.3
53 113.5±22.3﹡ 109.0±24.8 106.9±29.6 45.1
26 108.1±30.0 83.1±30.4 55.9±17.2 38.2
山苦茶 C 166 105.1±13.8﹡ 82.0±20.1 64.3±26.1 34.4
116 84.7±19.2 55.8±28.5 50.8±19.2 11.5
81 87.2±14.6 78.9±30.1 59.1±21.4 11.5
山苦茶 D 81 131.2±17.7﹡﹡ 95.7±33.7 77.7±3.8 67.8
53 106.0±19.2﹡ 62.0±12.6﹡ 58.0±38.8 35.5
26 98.3±20.7 76.3±25.1 72.6±18.8 25.7
去氢胆酸片 200 146.4±16.7﹡﹡ 135.0±14.8﹡﹡ 122.3±37.4﹡ 87.2
CMC 0.2ml/ 100g 78.2±12.9 86.9±19.3 64.9±25.5
n =8;﹡与 0.5%CMC 组比较 , P <0.05;﹡﹡与 0.5%CMC组比较 P <0.01。
3 讨论
胆囊具有贮存和浓缩胆汁 ,并通过收缩运动向肠
内驱送胆汁的功能 ,胆囊收缩功能的降低可导致胆道
疾病的发生 ,目前认为 ,胆囊排空功能减弱是胆结石
形成的首要因素 ,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低于
正常人[ 5 , 6] ;慢性胆囊炎的患者血浆中 NO 水平升高 ,
而NO可引起胆囊收缩功能降低 , 胆汁排出延缓[ 7] 。
胆汁的分泌受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 ,胆汁(下转第 66页)
24                CHINA TROPICAL MEDICINE Vol.6 No.1 Janury 2006  中国热带医学 2006年第 6卷第 1期
细胞浸润 。综合死者全身各器官病变特点及临床经
过可以判断该病例为溃疡型胃癌(黏液细胞癌)转移
到肺 ,使肺泡被肿瘤组织大面积填塞 ,呼吸面积大大
减少 ,而引起干咳 、气促 、呼吸困难等症状 ,并最终引
起病人死亡。由于呼吸面积大大减少 ,这可以解释为
何机械通气仍无法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及抗炎治疗效
果不佳[ 7] 。此病例病情发展急促 ,表现为咳嗽 、气促 、
呼吸困难 ,并有高热 ,且病情迅速恶化 ,通气障碍致呼
吸衰竭 、死亡 ,这样的临床经过及表现与肺炎非常相
似 ,容易首先考虑为间质性肺炎 ,甚至怀疑是非典型
肺炎 。除肿瘤组织浸润及转移破坏引起的直接改变
外 ,由肿瘤组织填塞引起的肺循环压力增高 、氧气交
换障碍等 , 可间接引起肝的轻度淤血 、脂肪变性 ,及
肾 、脑的轻度水肿等非特异性改变。而此病的发热则
可能由肿瘤组织生长及侵犯正常组织产生内源性致
热源 ,或有合并一定的感染所引起 。
此病例为仅有 26 岁的青年女性患者 ,无消化道
疾病的既往史 ,临床上没有明显的胃癌表现 ,根本没
有恶病质的任何表现 ,而是突出表现为呼吸衰竭 ,确
实难以与胃癌肺转移联系起来。文献报道 30岁以下
女性多以硬癌 、印戒细胞癌及未分化癌组织学类型为
多见 , 印戒细胞癌女性发病率为 19.0%, 比男性
12.4%为高 , 1年内死亡率以印戒细胞癌为最高[ 8] 。
该患者发生这么早期的肺部转移癌实属少见 ,其病情
进展之迅速 ,应该与淋巴结结构破坏 、机体免疫状态
的低下有关[ 6] 。此病例提醒我们应注意胃癌发生趋
于年轻化的趋势 。
参考文献:
[ 1] 李宁 ,王巍 ,陈红兵 , 等.SARS 多脏器穿刺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
的研究[ J] .解放军医学杂志 , 2003 , 10(28):881~ 883.
[ 2] 李甘地 , 来茂德.病理学[ M] .第 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1 , 100~ 101.
[ 3] 董郡.病理学[ M] .第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6 ,456~ 458.
[ 4] Stephen S ,Steonber 主编.回允中主译.诊断外科病理学[ M] .第 4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 1313.
[ 5] 张文范 ,张荫昌 ,陈峻青.胃癌[M] .第 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 , 1987 ,119.
[ 6] 马霄.胃癌基础与临床[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1999 , 243
~ 244.
[ 7] 郎振为 ,张立洁 ,张世杰 ,等.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3例尸检病理分
析[ J]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3 , 32(3):201~ 204.
[ 8] 徐光炜.胃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7 , 89~ 90.
收稿日期:2005-10-24
(上接第 24页)
分泌减少可导致胆汁淤积及胆石症等疾病的发生 。
利胆为胆道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祖国医学认为 ,利
胆即疏达胆气 ,通利胆府 ,以促进胆汁分泌 、胆道开
放 ,胆囊收缩。故增强胆囊收缩功能 、促进胆汁的分
泌及排泄有助于胆囊炎和胆结石等胆道疾病的预防
和治疗。
民间有使用山苦茶作为保健饮料的传统 ,认为它
具有利胆消食之功效 ,而临床研究表明 ,山苦茶对胆
结石 、胆囊炎 、胆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总
有效率达 96.5%[ 2] 。以前的研究表明 ,山苦茶的药理
作用包括利胆 、抗炎 、镇痛 、抗菌等[ 3 ,4] ,本文通过观察
山苦茶不同部位对豚鼠离体胆囊肌条张力的影响 ,研
究山苦茶对胆囊收缩作用的影响 ,进一步了解其利胆
机制 ,同时对山苦茶利胆作用的化学部位进行筛选 。
结果证明山苦茶对豚鼠离体胆囊肌条具有剂量依赖
的收缩作用 ,这可能是山苦茶临床用于治疗胆道疾病
的的机制之一。研究还发现山苦茶能显著增加麻醉
大鼠的胆汁流量 ,由于大鼠没有胆囊 ,故这种作用是
山苦茶直接促大鼠胆汁分泌所致 ,这与我们以前的研
究一致[ 4] 。山苦茶的不同部位显示出不同的利胆作
用强度 ,其中以 B和 D作用最为明显 ,而 C 和 D的对
胆囊肌条张力的影响以及对大鼠胆汁流量的促进作
用均较弱 ,且没有剂量依赖性 。
总之 ,研究结果表明 ,山苦茶的 B和 D部位具有
显著的利胆作用 , 为山苦茶利胆作用的主要活性部
位 ,它们通过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 、增强胆囊收缩 ,发
挥其利胆作用。目前课题组继续对 B和 D进行分离
研究 ,以进一步确定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物质
基础 。
参考文献:
[ 1] 林海 ,周升.海南山苦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态分布[ J] .海南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2, 10(4):32~ 34.
[ 2] 冯朝义 ,欧安树 ,吴雷震 ,等.海南山苦茶治疗胆道疾病 56例临床
观察[ 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5, 13(1):74~ 76.
[ 3] 林海 ,麦光大 ,唐小山 ,等.山苦茶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研究[ J]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993, 24(3):235~ 237.
[ 4] 华运群.山苦茶的利胆作用和毒性[ J] .中国药理学通报 , 1992 ,
(5):334.
[ 5] UtteA , GossF.Exerciseandgallbladderfunction[ J] .SportsMed, 1997 , 23(4):
218~ 227.
[ 6] Behar J , Lee KY , et al.Gallbladder contraction in patients with pigment
and cholesterol stones[ J] .Gastroeneterol ,1989 , 97(6):1497.
[ 7] 佘靖,张炳厚 ,刘红旭 , 等.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血浆内皮
素 、一氧化氮 、甘胆酸水平的研究[ J] .中国医药学报 , 1996 , 11(4):
320.
收稿日期:2005-10-24
66                CHINA TROPICAL MEDICINE Vol.6 No.1 Janury 2006  中国热带医学 2006年第 6卷第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