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长瓣短柱茶的播种育苗及最佳种子处理方法探讨



全 文 :长瓣短柱茶的播种育苗及最佳种子处理方法探讨
尹积华 ,陈英 ,冯玉宝 ,龚德海
(江西省九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江西九江 332006)
摘要 阐述了长瓣短柱茶的选种、播种 、苗期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并探讨了长瓣短柱茶种子最佳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 长瓣短柱茶;播种育苗;种子处理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8421(2008)10-119-01
作者简介 尹积华(1976-),男 ,江西吉安人 ,工程师, 从事林业科研
工作。
收稿日期  2008-09-23
  长瓣短柱茶是我国罕见的茶科特有种 ,属渐危种植物 ,
目前分散残存于福建 、广西 、江西 、湖北 、湖南等省区的个别
分布点上 ,数量极少 ,天然繁殖力较弱 ,随着森林植被的破
坏 ,其分布区正日益缩小。长瓣短柱茶与短柱茶以及油茶组
中的某些种类有一定亲缘关系 ,花又有微香 ,有一定的科研
价值。种子的油含量较高 ,可作为食用和工业用油;花大而
洁白 ,可作观赏植物。因此 ,对长瓣短柱茶的播种育苗技术
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阐述了其播种育苗技
术 ,并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出苗的影响 ,以期为长瓣
短柱茶良种壮苗提供科学依据。
1 播种育苗技术
1.1 苗床选择与整地 选择地势开阔 ,光照充足 ,排水良好 ,
养分含量好的圃地作苗床。土壤疏松 、肥沃 ,土层厚在 0.5 m
以上。苗床地头年前翻耕好 ,结合梨耙整地 ,深耕细整 2次以
上 ,再施底肥 1.5万 kg/hm2 。在整好的地块上筑成高床 ,床
高 15 cm左右 ,宽 1 m,长根据地形而定 ,床间距离 40 cm。
1.2 种子选择及处理 长瓣短柱茶果实于 10月中旬成熟
(朔果由绿色变黄棕色时为果熟),果实采收后 ,摊置于阴凉
通风处 ,数天后果壳开裂取出种子。选取颗粒饱满 、发育完
善 、不携带病虫害的种子 ,用 0.2%的高锰酸钾对种子进行消
毒 ,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待播(可结合物理或化学处理以
提高长瓣短柱茶种子的发芽率)。
1.3 苗床播种 播种前用 0.2%百菌清和 3%硫酸亚铁溶
液进行苗床消毒。经过处理后的种子用温水漂洗干净 ,稍
晾后播入苗床 。播种采用条播法 ,播种后覆盖 1 ~ 1.5 cm
细土 ,细土上覆盖 1层稻草 ,用喷雾器喷水淋湿稻草以保持
床面湿润 。播种后加强水分管理 ,根据苗床表土的颜色判
断是否需要浇水。严格掌握 “不干不浇 ”的原则 。同时须防
止鼠害。
1.6 苗期管理
1.6.1 间苗。种子相继发芽出土后 ,及时揭草 ,并按间距 10
~15cm的要求及时进行间苗 ,并及时喷施 1%的波尔多液
预防病害。
1.6.2 中耕除草。长瓣短柱茶的种子在生根和萌芽过程中
要求有良好通气的土壤条件 ,故对幼苗进行中耕 3次 , 12月
份 1次 ,翌年 4、8月份各 1次 ,使土壤疏松通气 ,除草结合中
耕同时进行 ,以减少土壤养分 、水分的消耗 ,并有利于苗木对
养分的吸收。
1.6.3 肥水管理。长瓣短柱茶出苗后 , 1年施肥 2次 ,分别
在翌年的 6月中旬和 8月上旬 ,每次施尿素 150 kg/hm2 ,霉
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涝 ,干旱高温季节加强水分的管理 ,及时
对圃地进行灌溉 。
1.6.4 病虫害防治。长瓣短柱茶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 、
藻斑病和蚜虫。①炭疽病的防治:该病是长瓣短柱茶的主要
危害 ,多出现于叶缘 、叶尖和叶脉两侧。初现暗绿色斑纹 ,后
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大斑 ,颜色田褐色变为黑色 ,严重可扩散
到整个叶片 ,引起大量落叶。防治方法:彻底清除病叶;冬季
剪除病枯枝;每年从 3月份开始每 15 d喷洒 1%的波尔多液
1次 ,连续喷洒 4 ~ 6次 。②藻斑病的防治:该病发生初期叶
两面出现针头状呈灰绿色小圆点 ,后逐渐呈放射状向外扩
展 ,形成近似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 ,后期病斑颜色由灰绿色
变为暗褐色 。防治方法:加强培育管理 ,合理施肥 ,及时修
剪;避免林地过于阴蔽 ,做到通风透光 ,以提高长瓣短柱茶抗
性;用 0.2% ~ 0.5%硫酸铜溶液喷雾防治。③蚜虫的防治:
在蚜虫早发生盛期 ,用 50%磷胺乳 2 000倍液或 50%乐果乳
剂 1 000倍液喷洒茶花植株 ,每 3 ~5 d喷洒 1次 ,连续 3次;或
以烟筋 0.5kg,生石灰 0.25 kg,加水 10 ~ 15 L,浸泡一昼夜 ,
过滤去渣后进行喷雾防治。
2 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出苗的影响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供试种子为采自九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珍稀植物园山茶园区的长瓣短柱茶种子;供试药剂为 0.2%
的高锰酸钾溶液和赤霉素溶液。
2.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九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珍
稀植物繁殖园区 ,地理坐标为东经 115°56′,北纬 25°28′。该
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 ,热量丰富 ,光照充足 ,雨量
充沛 ,四季分明 ,系典型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过的季
风湿润气候类型 。年平均温度 16 ~ 17℃,极端高温 39.5℃,
极端低温 -12℃,一年中日均 10℃以上天数达 210 ~ 248 d,
年日照 1 788.3 ~ 2 075.8 h,年均降水量 1 500 mm,无霜期
250d。
2.1.3 试验设计。用 0.2%的高锰酸钾溶液对选好的种子
进行消毒 ,用清水冲洗干净后 ,设置 3个处理 ,分别为 CK:不
经任何处理;处理②:种子经冷水浸种 3d;处理③:采用浓度
为 1 000 mg/L的赤霉素水溶液处理 20 h。 2007年 10月下旬
将经过处理后的种子同时播入苗床 , 11月中下旬考察各处理
的出苗率。
2.2 结果与分析 11月中下旬 ,小苗相继出土 。等种子发
(下转第 131页)
农技服务 , 2008, 25(10):119, 131 责任编辑 胡先祥 责任校对 傅真治
生产管理及购置加工设备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 ,单靠
农民的力量显然解决不了问题。因此 ,多渠道筹集资金 ,加
大对茶叶产业的投入是必然的选择:在茶叶生产方面 ,应在
现有政策基础上 ,一是对投入有困难的茶农 ,采取低息小额
贷款的方式进行扶持;二是对条件较好的低产茶园及荒芜茶
园 ,提供无息小额贷款进行鼓励;三是对新垦茶园应增加
3 000元 /hm2的栽植费用 ,大力支持新建茶园。从建园伊始
就保证高起点 、高标准 ,使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茶叶
技术及设备方面的投入 ,一是要继续加强培训工作 ,使茶农
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进行生产管理;二是对购置加工设备的
茶农进行一定补贴。
3.3 应用先进技术及加工设备 ,进一步扩大市场 不断引
进现代加工技术和先进设备 ,发展茶园加工企业 ,让有一定
规模的茶园也具备加工能力。同时 ,重点培养优秀龙头加工
企业 ,发展多层次 、多种类的互相配合的初制产品和精品加
工 。在有利于收购茶农茶青的条件下 ,在保证原名 、优 、特茶
产品的基础上 ,进一步开发新产品 ,把茶叶广泛应用到饮料 、
药理 、保健等方面 ,向茶叶加工的广度和深度思考 ,增加包装
种类 ,使装潢更加精美 、新奇 、实用 、方便 ,争创名牌 ,生产出
更多更好的品牌茶叶。同时利用各种有效的宣传方式 ,如引
导和支持企业参加各种有名的茶叶文化节 、旅游节 ,各种高
级别的展会等 ,把品牌做响做大 ,使之享誉国内外市场 ,促进
茶叶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3.4 合理布局 ,稳步发展 雷山县茶园的整体布局基本合
理 ,绝大多数茶园土壤肥沃 ,海拔高度适中 ,属适宜 、最适宜地
带。今后 ,在新建茶园时 ,仍要选择海拔适宜(海拔 1 400m以
下),相对集中连片的地方 ,考虑水电 、交通情况 。另外 ,可以
考虑茶 、果 、药间 、套作。坡度较大的地带不准开辟茶园。根
据雷山茶园发展的实际情况 ,要在管理经营好现有茶园的基
础上 ,每年限定建成一定数量的新茶园 ,避免求多求大。
3.5 大力发展有机茶 雷山县茶叶的口碑好 ,除了优越的
自然条件造就优良的内在品质外 ,还因为雷山的茶叶是在无
任何污染的环境中生长 、加工而成的。要保持雷山县茶叶的
这一特色 ,就要在生产中不用农药 ,不施或少施化肥 。要达
到这个要求 ,只有种养结合 ,在有条件的茶园重点发展养鸡 、
养鹅等养殖业 ,鸡 、鹅等家禽 ,既能为茶树食虫除草 ,又能增
加茶园有机肥。同时配合其他养殖业及沼气罐(池)等设施 ,
茶园就基本可以不用农药和化肥 ,这样既减少投入 ,增加收
益 ,又保证了茶叶的无公害生产。
3.6 大力推广新 、特 、优品种 发展新茶园时要引进具有
新 、特 、优特点的茶树品种(如早采或适合加工高档茶叶的品
种),进行试验观察 ,从中选出更适应雷山发展的具有广阔前
景的茶叶新品种 ,以增强雷山县茶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1] 吴邦建,姚茂森.雷山县综合农业区划 [ 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
[ 2] 周定生.雷山县发展茶叶战略目标、条件及其主要途径的探讨 [ M] .雷山:立新印刷厂, 1988.
[ 3] 范文学.邛崃市茶叶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 J].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35
(25):7988-7990.
[ 4] 陈廷弟.浅谈黎平县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J].农技服务 , 2007, 24
(3):99-100.
[ 5] 陈海军.黄冈市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2008(6):187.
(上接第 119页)
芽出土 50%以上时揭去覆盖物。结果表明 ,经 1 000 mg/L
赤霉素溶液处理的种子(处理③)出土时间最早 ,出苗率也
最高(66.2%),冷水浸种 3 d处理的种子(处理②)出苗率
次之(61.9%),不经任何处理的种子 (CK)出苗率最低
(51.3%)。同时试验还表明 ,用赤霉素溶液处理后的长瓣
短柱茶种子萌芽出土时间比不经任何处理的种子提早近 10
d。故生产上可结合物理或化学处理以提高长瓣短柱茶种
子的发芽率。
2.3 讨论 长瓣短柱茶播种繁殖的 1年生苗平均高可达
27 cm,地径约为 0.55 cm。合理管理后 ,苗木较为健壮;长
瓣短柱茶抗病虫害能力较强 ,结合适当的防治方法即可让
其茁壮成长;就物候观测结果而言 ,长瓣短柱茶比较适应长
江中下游的气候 ,可在该区加以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 1] 候宽昭.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 [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81-
485.[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第二册)[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444-466.
[ 3] 陈存及 ,陈作法.阔叶树种栽培 [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342
-350.
[ 4] 周炳芽 ,杨赞明 ,刘青峰,等.江西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 [ J].江西林业科技 , 2008(1):17.
读编往来
海南读者陈先生:我是 《农技服务 》的读者 ,现在又成为了 《农技服务 》的作者 。我很愿意把自己在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刊
登出来与同行探讨 ,而且这对我的业务考核也有好处 。 《农技服务 》正好给了我这个平台 。
编者:新版 《农技服务 》还是一颗幼苗 ,有了许多像您这样的读者和作者的关心和支持 ,一定会茁壮成长 。欢迎您多提宝
贵意见 。
131 25卷 10期                王显中 雷山县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