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稻田水莎草的发生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全 文 :杂草科学 1995 年 第 l 期
稻田水莎草的发生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朱 国 泉
(上海县农科所 2 0 2 1 09 )
提要 水莎草以地下茎越冬 , 3月下旬开始在麦田萌发 。单季晚稻大田先是前茬所残留的水莎
草植株萌发新苗 ,然后是地下茎陆续萌发初生苗 ,初生苗不断萌生次生苗 , 7 月中旬至 8 月下旬为
发苗旺期 。 8 月下旬开始形成新地下茎 , 9 月上中旬为大量形成期 。 地下茎是主要繁殖器官 ,其繁殖
刘反强 ,但繁殖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与水稻共生 ,繁殖量下降二分之一以上 。 地下茎萌发还
需足够氧气 ,在稻田表层的萌发早、 生长好、发苗多 ,在表土层下面的萌发迟 、生长差 、 出苗少 。 3 厘
米以下不易出土 。 精耕细作和灌溉淹水不利地下茎萌发 。 控制水莎草早发苗 ,对防除十分重要 。
关键词 水莎草 ;生长繁殖习性 ;发生消长 ;环境因子 。
水莎草 (九 : , lu : 及护况认。 )是稻田的恶
性杂草之一 ,我县历史上很少发生 。 自农村改
革经济结构以来 , 由于投入农业的劳力大为
减少 , 加之稻田使用除草剂品种单一 ,所以水
莎草迅速蔓延 , 已成为稻田的主要杂草 。对水
莎草的研究 , 国内王兆唐 l1[ 、 王学鹦图曾做过
发生消长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 日本草掩得
一阁曾报道水莎草萌发需有足够氧气 , 具有
湿生性杂草的性质 。 我所从 1 9 8 9 年开始针对
稻麦二熟和单季晚稻为主的耕作特点 , 对水
莎草的生长繁殖习性 、 发生消长和环境因子
作了观察研究 。
一 、 内 容 和 方 法
(一 )生长繁殖习性观察
在田间并结合缸钵进行 ,观察水莎草地
上部与地下部的形态特征和越冬地下茎的萌
发 、生长及繁殖性能 。并分期挖查新地下茎的
形成时间和在土中的分布深度以及存活时
间 。
(二 ) 田间发生消长调查
1
. 群体发苗动态 : 选择上年水莎草发生
较多的稻田 , 6 月 15 日移栽水稻 , 品种为寒
优湘晴 。 随机定 2 个观察点 , 每点 4m气每 5
天观察 1 次 ,记载累计发苗数 , 以明确地上部
群体发生的时间分布 。
.2 地下茎萌发动态 :方法同生长繁殖习
性观察 ,每次将观察到的初生苗连同地下茎
一起拔除 ,以明确地下茎萌发初生苗的时间
分布 。
3
. 对初生苗生长考查 :将不同时间萌发
的初生苗进行标记 ,每期定 10 株 , 于 10 月上
旬分别考查其株高 、单株鲜重和分生苗数 , 比
较其生长差异 。
(三 )影响因子试验
3 月中旬 , 从免耕麦田挖取表土层下的
地下茎 ,并从浅耕麦田检取土表的地下茎 ,与
去冬 12 月初开始干贮的地下茎 , 称重保湿 ,
置子温箱内 ( 20 ℃ ) , 比较其萌发萃、以萌确冬
季低温与地下茎失水对存活的影响。 从 5月
中旬开始 ,在缸钵内 (直径刁喻 ;潦{比喻盛稻田土 )对越冬地卞茎进行埋土深度 (俺水与
不淹水 、栽稻与不栽稻的萌发索殖比较。并在
田间设计早播水管稻 、水直播稻和移栽稻三
种方式 ,小区面积为.` 6m轧比较水莎草发生
的差异 。 :以上各项试验均重复 3次。
二 、 结 果 与 分 析
(一 )生长和繁殖习性
一株完整的水莎草有地上与地下二部
杂草科学 1995 年 第 1 期
分 。地上部早发苗成株的高度(基部至最高叶
尖 )可达 1 10 ~ 13 0c m, 有 17 ~ 18 张线形叶 ,
叶有光泽 , 有具三棱形的茎 , 茎端着生 3~ 5
枚托叶 。 3~ 6 个伞形花序 。 种子细小 ,扁圆 ,
黄褐色 。地下有根系和繁殖茎 , 繁殖茎上着生
似藕状的块茎 。 藕状茎大小不一 ,考查 30 个
藕状茎 其长度为 0 . 3 ~ 3 . 6 c7 m , 平均为
1
.
67二 , 每个藕状茎有节 1~ 5 个 , 平均为
2
.
56 个 。 藕状茎有顶芽 ,各节还有一个侧芽 。
藕状茎形成时为嫩白色 ,成熟时为茶褐色。
水莎草以藕状茎越冬 ,在三块田分层挖
查所得的 42 8 个藕状茎中 , 分布深度为 O~
3 e rn 的占 4 1 . 8 2 % , 3一 6e m 的占 5 0. 0% , 6一
g e m 的占 8 . 18% , 1 0C m 以下未见分布 。 3 月
底至 4 月初日平均温度达 8~ 9℃时 , 地下繁
殖茎顶端和浅层的藕状茎开始萌发 。 凡上年
有水莎草发生的稻田 , 麦田内都有不同数量
的水莎草发生 。 稻田水莎草地上部的萌发 , 因
藕状茎入土深浅和灌水状况不同而早迟不
一 。 最初萌发出土的新苗为初生苗 。 一个藕
状茎能萌生 1~ 5 株初生苗 。 初生苗出土后 ,
随着有数条地下茎伸展 。 约 10 天左右 ,在初
生苗周围萌发出次生苗 ,次生苗又有地下茎
伸展 ,不久又萌发出第二次次生苗 。 这样次生
苗不断繁殖 ,于 7 月 25 日前后水莎草的高度
开始超过水稻 ,进入个体与群体的生长旺期 。
新藕状茎于 8 月下旬开始形成 , 9 月上中旬
为大量形成期 ,并开始先后成熟 。在早期形成
的部分藕状茎上 , 又可长出新苗 , 即新初生
苗 。 据挖查 250 株水莎草 , 初生苗占 2 . 1% ,
次生苗占 87 . 65 % ,新初生苗占 1 0 . 25 % 。 水
莎草地上部呈散生状态 ,一个藕状茎所繁殖
的分生苗 , 一般分布在 .0 5~ l in 的直径范围
内 。 从藕状茎萌发到抽穗约需 90 天左右。 考
查 350 株水莎草 , 抽穗的占 19 .6 1% ,大部分
不能抽穗 。据文献报道 ,所结出的种子不易发
芽 。将水莎草 I加粒种子播于盆钵内 ,也未见
幼苗出土 。
水莎草的繁殖能力很强 ,石月中旬栽插
在缸钵内的单个藕状茎 , 平均能繁衍 34 2 . 7
株分生苗 ,结出 1 394 . 7个藕状茎 。 藕状茎萌
发需要氧气 , 旱作比水田容易出土 ,淹水状况
能抑制藕状茎萌发 。 曾将 80 个藕状茎置于缸
钵内 ,然后翻土 10 ~ 1 3c m ,再灌水整平栽秧 ,
按稻田管理 。 观察至 9 月 25 日 ,有 26 个藕状
茎萌发出土 ,藕状茎萌发率为 3 2. 2% 。 所出
的苗多从 0 . 5~ Zcm 深的藕状茎上萌发 , 多
数还是在脱水情况下出土的 。 埋得较深的藕
状茎 , 由于缺氧而不能萌发 。稻田中未萌发的
藕状茎于 n 月上旬挖查时已变黑 ,失去生活
力 。
(二 )稻田水莎草发生 消长动态
1
. 地上部群体出苗动态 : 从 6 月 15 日
至 9 月 20 日 , 2 个点累计观察到水莎草 15 7 6
株 , 平均 l m , 有水莎草 19 7 株 。 其时段分布
为 : 7 月 10 日搁田前占 6 . 59 % , 7 月 15 日至
8 月 1 5 日占 8 1 . 2 2% , 以后占 1 2 . 1 9% 。
2
. 藕状茎萌发动态 : 从 6 月 15 日至 9
月 2 0 日 , 2 个点 (8 m Z )累计观察到 1 5 2 个藕
状茎萌发 , 其时段分布是 : 7 月 10 日搁田前
占 6 . 5 7% , 7 月 1 5 日 至 8 月 1 5 日 占
85
.
52 %
, 以后出苗占 7 . 91 % 。 藕状茎的萌发
动态即是初生苗的出苗动态 。
3
. 初生苗生长量悬殊 : 不同时间萌发的
初生苗 , 以前茬麦田残留苗生长最好 ,其次为
6 月下旬土表藕状茎萌发的初生苗 ,再次为 7
月中旬 (搁田前 )浅土层萌发的初生苗 , 以后
萌发的初生苗因受水稻制约而生长差 , 出苗
少 (表 1 ) 。 由此看出 ,对水莎草的防除 , 应重
点控制其早出苗 。
(三 )环境因子对水莎草发生的影响
1
. 低温 : 两年观察结果 , 冬季低温对土
层中越冬藕状茎的存活无明显影响 。 1 9 9 1年
1 月 , 气温同常年 , 出现一 3. 7℃最低气温 ;
1 992 年 1 月平均气温 比 常年低 , 出现
一 8 . 5℃最低气温 ,这二年土层中藕状茎的萌
发率为 9 . 05 ~ 98 . 18 % 。 表明水莎草藕状茎
对 f氏温有较强的抗性 。
杂草科学 19 9 5年 第 1期
表 1稻田初生苗不同时间萌发的生长差异
0 1月 S B
株高 单株鲜重 单株分生苗
( g)( 株)
r八」,`. -气nU引7.、一注qé -户`
藕状茎萌发出土时间
前茬残留苗
土表藕状茎 (6 月下旬 )
7 月中旬
8 月中旬
(
e m )
13 5
1 1 0
10 6
41
.
4
12
.
6 8
4
.
6 8
3
.
2
0
.
4 7
2
. 失水 : 1 99 1 年 1 2 月至 1 99 2 年 2 月是
少雨干燥气候 , 3 月中旬拾取耕种麦田土表
的藕状茎 , 与土层内的藕状茎比较 , 失水率为
48
.
31 %
, 去冬干贮 的藕 状 茎失水率为
49
.
43 %
,分别置于温箱 ( 25 ` C )内保湿 ,结果
土表的和干贮的均未萌发 , 而土层中的藕状
茎萌发率为 1 0 写 。 表明藕状茎容易因失水
而丧失活力 。
3
. 深度 : 在模拟旱作物缸钵 内 , 埋深
I c m 和 灰 m 的全部出苗 , sc m 、 10C m 的出苗
70 ~ 80 %
,
1 c3 m 的出苗 30 % 。 以浅层的出苗
快 ,较深层的出苗迟 ,埋深 16 c m 的不出苗 。
4
. 水层 : 在模拟水 田的缸钵内 ,接种藕
状茎不保水层而保湿 。 裸露表土至 sc m 深的
藕状茎都出土 , c7 m 的出土 50 % , 1c0 m 以下
的不出土 。接种藕状茎灌水保水的 , 裸露表土
的藕状茎全部出苗 , 1c m 深的出苗 2 个 ,其余
深度的不出苗 。 表明水田脱水有利藕状茎出
土 , 而掩水状态出土的主要是土表和浅层的
部分藕状茎 ,对表土层下的藕状茎有明显抑
制 。
另将藕状茎置于 cI m 、 3c m 、 sc m 的土层
中 。 在保持水层的 30 天内 ,仅埋深 1c m 的出
苗 2 个 ,其余的不出苗 。 而后排去水层 ,处于
湿润状态 ,各不同深度的藕状茎才陆续出苗 。
出苗率分别为 1 0 % 、 90 % 、 70 % 。 进一步证
明淹水状态对藕状茎的抑制作用 。
5
. 与水稻共生 : 缸钵栽稻 (2 穴 )的 ,平均
单个藕状茎萌发水莎草 1 26 株 , 结出新藕状
茎 40 5 个 , 比不栽稻的分别减少 63 . 23 % 、
70
.
96 %
。 稻田观察结果 ,单个藕状茎平均萌
发水莎草 103 株 ,结出新藕状茎 34 8 个 , 与缸
钵栽稻的趋势一致 。 表明在与水稻共生情况
下 ,水稻的生长发育对水莎草的繁殖有抑制
作用。
6
. 耕作 。 据观察 ,前茬麦田精细耕整 , 可
减少残留土表的水莎草 ,从而减轻为害 。 水稻
不同种植方式旱播水管稻 , 由干前茬未经耕
翻 , 播后又脱水保湿 ,通气条件较好 ,所以水
莎草发生最早 、最多 , 为害也最重 ;移栽稻 , 由
于前茬经过耕整 , 栽后又保持水层 ,通气条件
较差 ,所以出草较迟 , 出草量相对较少治水直
播稻 ,前茬经过耕整 ,播后保持干干湿湿 , 水
莎草的发生介于前二者之间 。
参 考 文 献
王兆唐。 稻田水莎草的发生与生物学特性观察 。 杂草科学 ,
19 8 8 ( 4 )

王学歌 水莎草的田伺发生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粥公染草学
报 ,王9 0( 权
草告姆一 日本稻田多年生杂草发生翱态珍悉蓝焦除 . 国
夕畴脱姑烟港 , 1 8毅
. 封底产品技术简介.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蔬菜及瓜果的需求
不断上升 , 蔬菜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 熟鲜
对菜地化学除草的要求也日益迫切 。 由于都
尔在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在菜地的化学除
草上 , 为了确证其在中国条件下的除草性
能 , 我们于 19 9 3年和 1 99 4 年分别在多点对
哦字花科盈獭瀚涂摇花科孟百合料欠瓜类等 、
作物上进婉薪试夔袱验结果告吩我们 , 都
尔对多种蔬菜的安全性比同类产品要高 ,加
上其适中的持效期 、较广的杀草谱 , 因而在
各地菜篮子工程建设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