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杜衡的化学成分



全 文 :1 999年第 1 1卷第 5期 化 学 研 究 与 C he mie aR le s e r e ahn ad应 A p P lie t aio n从〕 1. 1 1 NO. 51 9 99
杜衡的化学成分
丁智慧 陈家玲 丁靖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 0 20 6 5) 4
关键词 杜衡 细辛素 卡枯醇 黄樟油素
中图分类号 0 62 9. 9
杜衡 ( A s ar u mo fr占 e s i i Mx ai m)为马兜铃科
( A r ist
口 to c hi ace e a)细辛属植物 , 又名马辛 , 为
多年生草本植物 , 产于江苏 、 安徽 、 浙江 、 江
西 、 河南南部 、 湖北及四川东部 l[] 。 本品全草
入药 , 具有散风逐寒 、 消痰引水 、 活血平喘 、
定痛等作用 12 。 据报道 3[] , 其挥发油 具有较好
的降脂作用 , 有效成分为卡枯醇 。 从杜衡的全
草中我们分离鉴定了 4 个化合物 , 它们分别为
细辛素 ( 1) 、 卡枯醇 (2) 、 黄樟油素 (3) 及 p一谷幽
醇 ( 4 ) 。
化合物 1 自色针品 (石油醚 一丙酮 ) , m . .P
12 1

12 3 oC
,
C Zo H l sO 6 (M
+ ,
3 5 4 )
。 从 ’ 3 C N M R
谱 6 13 2 . 3 , 13 5 . 2 , 14 6 . 5 , 14 7 . 2 , 14 7 . 6 , 14 7 . 9及 `H
N M R 6 6
.
7 4

6
.
8 4 (m
,
6 H )可知分子中有两个三
取代的苯环 ; ” C N M R 6 10 1 . 0 及 ’ H N M R
5 5
.
9 2 ( s
,
Z H )
,
5
.
9 3 (s
,
ZH )示分子中有两个次甲
二氧基的存在 。 结合 ’ H N M R 及 ” C N M R 谱 ,
并参考有关文献 I’] 确定化合物 1 为细辛素 。
化合物 2 黄色针晶 (乙醚 ) , m . p . 10 8一110 ℃ ,
C l。 H l。O ; (M
+ ,
19 4 )

6 e 2 0 4
.
6 及 IR 1 6 2 5 e m 一 ,示
分子中有一个共扼碳基 的存在 ; ’℃ N M R 中
6 8
.
3 7 ( e H
3 )
,
3 一3 ( C H Z) , ’ H N M R 中 6 1一 7 ( 3H ,
t
,
7
.
2 )
,
2
.
5 4 ( ZH
,
q
,
7
.
2 )及 M s 中 In / 2 16 5 证 明
分 子中有一个 C H 3 C H : 基团 ; 6 e 10 2 . 5 , 6 H 5 . 9 3
示有一个次甲二氧基 ; 6 e 1 1 1 . 7 , 14 0 . 4 , 1 5 4 . 1 ,
16 2
.
0
,
6 H 7
.
0 3 ( I H
,
s )
,
6
.
3 9 ( I H
,
s )表示分子
中有一个四取代的苯环存在 。 化合物 2 的结构
确定为卡枯醇 。
0丈。
C O C HZ C H 3
实验部分
熔点用 K o n e : 显微熔点仪测定 , 温度计
未校正 ; 折光率用 Z ie s S 阿 贝折光仪测定 ; 紫
外光谱用 U V 一 2 1 0A 型紫外光谱仪测定 ; 红外
光谱用 P E 一57 型波谱仪测定 ;质谱用 A ut os p ec
3 0 0 0 质谱仪测定 , 7 0 e V ; ’ 3 C N M R 及 ’ H N M R
用 B ur c k e r A M 一 4 0 0 超导核磁共振仪测定 , T M S
内标 。
杜衡全草 1 . 74 k g 粉碎后分别用 乙酸乙醋
和 甲醇于室温下浸泡二次 , 提取液浓缩后分别
得 乙 酸 乙 酷 提 取 物 (4 .7 6 09) 和 甲 醇提 取 物
(83
.
0 9)
。 乙酸乙酷提取物经多次硅胶柱层析 ,
得化合物 1一 4 。 甲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 , 得
化合物 1 。
化合物 1 ( 7 o 3 m g , .0 040 % ) 白色针品 (石
油醚 一丙酮 ) , m . p一 2卜 12 3 oc , e Zo H 1 8o 6 , xR v黑
e m

l : 1 4 8 0
,
14 3 0
,
1 3 6 0
,
12 5 0
,
1 1 7 0
,
1 0 7 0
,
10 3 0
,
9 3 0 ; u v 兄黔 n m ( 19。 ) : 2 0 6 (4 . 6 3 ) , 2 3 7
(3
.
9 6 )
,
2 8 7 ( 3
.
9 4 )
; ` H N M R 6 ( PP m e D C 13 ) : 2
.
8 3
( I H
,
m
,
H

8
`
)
,
3
.
2 7 ( ZH
,
m
,
H

8
,
H

9
`
p )
,
3
.
8 2 ( Z H
,
化 学 研 究 与 应 用5 14 第 1卷
m
,
H

g a
,
H

9
`
a )
,
4
.
0 7 ( IH
,
d
,
9
.
5
,
H

g p )
,
4
.
3 6
( I H
,
d
,
7
.
1
,
H

7
`
)
,
4
.
8 0 ( I H
,
d
,
5
.
4
,
H

7 )
,
5
.
9 2 ( ZH
,
s
,
O C H ZO )
,
5
.
9 3 ( ZH
,
s
,
O C H Z O )
,
6
.
7 4

6
.
8 4 ( 6H
,
m
,
H

2
,
H

5
,
H

6
,
H

2
` ,
H

5
` ,
H

6
`
)
; ” C N M R
5 ( Ppm
,
C D C 1 3)
: 1 3 5
.
2 (C

l )
,
10 6
.
5 ( C

2 )
,
14 7
.
9
(e

3 )
,
14 7
.
2 ( C

4 )
,
1 0 5
.
1 ( C

5 )
,
1 19
.
5 ( C

6 )
,
8 7
.
6
( C

7 )
,
5 4
.
6 (C

8 )
,
6 9
.
6 (C

9 )
,
1 3 2
.
3 ( C

l
`
)
,
1 0 6
.
4
(C

2
`
)
,
14 6
.
5 (C

3

)
,
14 7
.
6 (C

4
`
)
,
10 8
.
1(C

5
`
)
,
1 18
.
7 ( C

6
,
)
,
8 2
.
0 ( C

7
,
)
,
5 0
.
1 ( C

8
`
)
,
7 0
.
9 ( C

9
`
)
,
10 1
.
1( ZO C H
ZO )
; M S (m /
z
)
:
3 5 4 (M
+
)
,
3 2 3
,
2 3 2
,
2 1 9
,
2 0 3
,
1 8 9
,
1 7 8
,
1 6 1
,
14 9 ( 10 0% )
,
1 3 5
,
12 2
,
11 5
,
10 3
,
9 一, 7 7 , 6 5 . 为细辛素 。
化合物 2 (s o m g , 0 . 0 0 2 9% ) 黄色针晶 (乙
醚 ) , m . p . 10 5 一 l l o oc , e , OH , 00 4 , IR v器 e m ` :
16 3 0
,
14 8 0
,
1 3 0 0
,
12 3 0
,
1 17 0
,
1 1 0 0
,
10 4 0
,
9 4 5
,
5 5 0 ; u v 兄黑笋n m ( 19 。 ) : 2 1 1 ( 4 . 13 ) , 2 3 9 . 5 (4 . 14 ) ,
2 7 6 (3
.
5 1)
,
3 4 5
.
5 ( 3
.
9 0 ):
’ H N M R 6 (p pm
,
C D C 13 ): 1
.
1 7 ( 3 H
,
7
.
2
,
C H 3)
,
2
.
8 4 ( ZH
,
q
,
7
.
2
,
C H Z)
,
6
.
3 9 ( I H
,
s
,
H

3 )
,
7
.
0 3 ( I H
, s , H

6 )
,
5
.
9 3
( ZH
,
s
,
O C H ZO )
; ’ 3C N M R 6 ( p p m
,
C D C 13)
:
1 1 1
.
7
( C

l )
,
16 2
.
0 (C

2 )
,
9 8
.
7 (C

3 )
,
1 5 4
.
1 ( C

4 )
,
1 4 0
.
4
(C

5 )
,
10 6
.
4 (C

6 )
,
1 0 1
.
8 (O C H
ZO )
,
20 4
.
6 (C

l
`
)
,
3 1
.
3 (C

2
,
)
,
8
.
4 (C

3

)
; M S (m /
z
)
:
1 9 4 (M
+
)
,
1 6 5
,
1 0 7
,
7 9
,
6 9
. 为卡枯醇 。
化合物 3 ( 17 9 m g , 0 . 0 10% ) 黄色油状液体 ,
n留、 . 5 3 2 3 , e l l H , 20 2 , , R v黔 e m 一 , : 巧 10 , 14 5 0 ,
14 4 0
,
12 5 0
,
1 0 4 0
,
9 4 0
,
8 2 0 ; u v 几黑厂n m ( 19。 ) :
2 0 5 (4
.
2 8 )
,
2 3 6 ( 3
.
6 1)
,
2 8 7 ( 3
.
5 8 )
; M S m / z
:
16 2 ( 10 0%
,
M
+
)
,
13 5
,
13 1
,
10 4
,
9 1
,
7 7
,
6 3
, 与黄
樟油素标准图谱 l5] 一致 , 其保留时间也与标准
黄樟油素一致 , 故确定为黄樟油素 。
化合物 4( 46 m g , .0 0 0 2 6% ) 无色片状结
晶 (丙酮 ) , m . p . 1 3 8 一 1 4 0 0C , C 2 9H 50 0 , 其 M S , I R
与 p一谷幽醇标准图谱 s[] 一致 , R f 与己知标准 品
相 同 , 混合熔点不下降 , 为 p一谷幽醇 。
参 考 文 献
l[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 ” 中国植物志 ”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 5 2 , 2 4 , 一8 2
2[] 江苏新医学院 , ” 中药大辞典 ” , 上海 , _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 , 19 7 7 , 10 34
「3 1 凌树声 , 方群 , 张菊等 , 中草药 , 19 8 6 , l , (2 ), 2 1
[4 ] Sh i m i z u
,
5
. ,
K aw
a s h im a
,
H
. ,
A k im o to
,
K
· , e t a l
· ,
P hy t o e h e m is t ry
,
19 92
,
3 1 (3 )
,
7 57
[51 H
e ll e r, 5
.
R
.
,
M i ln e
,
G
.
W
.
A
. ,
E P IN/ I H m a s s
s Pe c t r a l d a t a b a s e ( s u P
.
l )
,
W a s h i n g t o n
,
U S G o v e r n
-
m e n t P r in t i n g O if e e
,
198 0
,
42 2 9
,
50 9
C H E M IC A L C O N S T IT U E N T S FR OM A S A R U M FO R B E S l l
D in g hZ i
一万沈1 Che n iJ a 一L in g D in g lJ’ n g 一aK i
(L ab
o r at o r y o f P h y to e h e m i s t r y
,
K u n m in g I n s t i tu t e o f B o t an y
,
A e a d e m y o f s e i e n e e s o f C h i n a
,
65 02 0 4 )
A B S T R A C T
Fo u r
S i t e s t e f o l
.
c o m P o u n d s w e r e i s o lat e d fr o m A s a r u m of r b e s i i
,
th e y w e r e i d e n t iif e d a s a s a r i n in
, s a fr o l
,
k a k u o l a s w e l l a s p
-
K e y w o r d s A s ar u m fo br e s ii
,
A s a r in i n
,
S a fr o l
,
K a k u o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