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梭梭-白梭梭群落优势种种群分布格局及其种间关系分析



全 文 :新 疆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06 ,29(2):26 ~ 29
Journal o f Xinj 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文章编号:1007-8614(2006)02-0026-04
梭梭 -白梭梭群落优势种种群分布格局及
其种间关系分析
常 静 , 潘存德 , 师瑞锋
(新疆农业大学 林学院 , 乌鲁木齐 830052)
摘 要: 梭梭 -白梭梭群落(Ass. Haloxy lon persicum + H. ammodend ron)是梭梭群落与白梭梭群落之间的过
渡类型 ,在新疆仅见于准噶尔盆地玛纳斯河下游一带沙漠边缘地区。采用空间点格局 Ripleys K(r)函数分析方
法 ,对其优势种种群的分布格局及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梭梭种群和白梭梭种群在所研究的空间尺度
范围内(0 ~ 50 m)均呈现聚集分布;白梭梭种群最大聚集规模小于梭梭种群 , 但最大聚集强度大于梭梭种群;在所
研究的空间尺度范围内(0 ~ 50 m)梭梭与白梭梭的种间关系呈负相关 , 种群以缀块镶嵌形式分布 ,并未形成真正意
义上的“株间混交” 。
关键词: 梭梭 -白梭梭群落;种群;空间点格局;优势种;种间关系
中图分类号: Q949. 745. 108      文献标识码: A
Analysis on Dominant Species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Relation of Ass. Haloxylon persicum +H. ammodendron
CHANG Jing , PAN Cun-de , SHI Rui-feng
(Co lleg e of Forestry , Xinjiang Ag ricultural University , U rumqi , 830052)
Abstract: Ass. Haloxy lon persicum + H. ammodendron is the t ransi tional type o f H. ammodendron
community and H. persicum community;it only exists in the edge of deserts in the low er reaches o f Xin-
jiang Manas River , Junggar Basin. Using spa tial point-pat tern analy tical me thod of the RipleysK(r) func-
tion , the dominant species dist ribution pat tern and their inte rspecif ic relationship we re studied. The re-
sults are as fo llow s:H. ammodendron and H. persicum are cluster dist ribution pattern in all spatial scales
(0 ~ 50 m);The maximum cong regate scales o f H. persicum population w ere less than H. ammodendron ,
but the maximum congregate intensity w as g reate r than H. ammodendron;Within the range of 0 ~ 50 m ,
the inter specif ic relationship betw een H. ammodendron and H. persicum was negative , and dist ribut ion
pat tern w as in mosaic. Tw o species did no t fo rm mix ture one af ter ano ther.
Key words: Ass. Haloxy lon persicum +H. ammodendron;populat ion;spatial point-pat tern;dominant
species;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是指特定时间内 ,群落中某
一种群的个体在空间的分布状况。植物种群分布格
局是物种与环境长期相互适应 、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
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 ,种间竞争以及生境条件等密
切相关[ 1] 。种群分布格局的分析是研究种群特征 、
种内和种间关系以及种群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手段。
按照种群内个体的聚集程度和方式 ,种群分布格局
一般可分为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3种类
型 ,其确定方法主要包括以频度 /密度为基础的样方
法和以距离为基础的无样方法两大类[ 2] 。
收稿日期:2006 - 01 - 06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2004BA606A - 10 , 2002BA517A - 07)
通讯作者:潘存德 , E-mail:pancunde@163. com
 第 2 期 常 静 , 等:梭梭 -白梭梭群落优势种种群分布格局及其种间关系分析
  以距离为基础的无样方法是 20世纪 50年代以
来发展起来的一类以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距离为原始
数据获取分析指标 ,用统计检验的方法考察实际值
与理论期望值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进而判断种群的
空间分布类型的方法 ,适用于研究分散在连续带中
的生物种群的空间格局 ,如木本植物种群。在距离
分析方法中 ,以最近邻体法和 Ripleys K(r)函数分
析法最具代表性[ 1] 。与此同时 ,由于 Ripley 所提出
的 K(r)函数可以分析任意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
因而在种群空间格局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梭梭 -白梭梭群落(Ass. Haloxy lon persicum
+ H. ammodendron)在植被类型上属小半乔木荒
漠 ,在新疆仅见于准噶尔盆地玛纳斯河下游一带沙
漠边缘地区 , 是梭梭(H. ammodendron (C. A.
Mey)Bunge. )群落与白梭梭(H. persicum Bunge
ex Boiss. )群落之间的过渡类型[ 3] ,群落物种多样性
较梭梭或白梭梭单优种群落要高[ 4] 。以往虽然对梭
梭单优种群落的种群空间格局进行过一些研
究[ 5 , 6] ,但对梭梭 - 白梭梭共优种群落优势种种群
的空间格局研究未曾有过报导。另外 ,在梭梭与白
梭梭共优种群落优势种的种间关系上也只是在小尺
度(2 m×2 m)上进行过研究[ 7] ,更大空间尺度上的
种间关系如何 ,尚无答案。现以分布于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玛纳斯河下游的梭梭 -白梭梭群落为对象 ,
采用 Ripleys K(r)函数分析法对群落中梭梭和白
梭梭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系进行研究 ,旨
在加深对此类群落的科学认识 。
1 数据与方法
1. 1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点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纳斯河下
游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围西南荒漠植被封育
区。于 2003年 8月在封育区生境条件一致的梭梭
-白梭梭群落中设置大小为 128 m×128 m 的方形
临时标准地(地理坐标为 45°23′20″N , 84°51′32″E ,
海拔 277 m),并对临时标准地采用相邻网格法进行
调查 ,网格大小为 10 m×10 m 。调查时对临时标准
地内全部植物个体(包括幼苗)分别网格进行全林定
位。与此同时 ,分别记录每株植物物种名称 。经统
计 ,临时标准地有梭梭 10 788 株 ,白梭梭 463株 。
伴生植物有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
Moq.)、全缘叶独行菜(Lep idium f erganense Kor-
sh. )、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 )、扁蓄
(Polygonum av iculare L. )、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 f olia Shap. ex Kell. et Shap.)、 地 肤
(K ochia scoparia (L. ) Schrad. )、刺山柑(Cap par-
i s spinosa L.)和骆驼蓬(Peganum harmala L. )等。
1. 2 分析方法[ 9]
Ripleys K(r)函数分析就是把种群的植物个体
视为平面上的一个点 ,根据点坐标绘制点图 ,以点图
为基础分析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所以这种格局又称
为点格局。其原理为将函数 ρK(r)定义为从种群
中随机抽取的个体落在以定点为圆心 , r 为半径的
圆内的期望值 ,其中ρ为种群密度。如果种群是随机
分布 ,则 K(r) =πr 2 ,对于实际种群考虑样地外个
体效应后得:
k^(r) = A
n2 ∑
n
i =1 ∑
n
j =1
1
W ij
I r(uij) (i ≠j) (1)
式中:当个体 i和 j 的距离u ≤r 时 , Ir(u)为 1 ,否
则为0;W ij 是以i为圆心 , uij 为半径的圆(即u ij 为其
周长落在样地内的长度与该周长的比例);A为样地
面积 ,n 为样地中个体总数。再用 k^(r)和随机分布
k(r)相比构造的统计量用 L(r)表示为:
L^(r) = k^(r)π - r (2)
当 L^(r)=0时 ,表示随机分布;当 L^(r) >0时 ,
为均匀分布;当 L^(r)<0时 ,为聚集分布。L(r)的置
信区间采用不同置信水平的 Monte-Carlo 方法求
得 ,当置信水平取 95%时 ,要对每个样方的个体数
模拟 20次 ,当置信水平取 99%时 ,要对每个样方的
个体数模拟 100次 。当种群表现为聚集分布时 ,把
偏离随机置信区间最大值作为最大聚集强度指标 ,
而聚集规模为以聚集强度为半径的圆 。
与此同时 ,用于种间关系分析的点格局计算公
式为:
k^(r) = A
n1n2 ∑
n
i=1 ∑
n
j=1
1
W ij
I r(u ij) (i ≠ j) (3)
式中 ,n1 ,n2 表示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 。
仍然用 k^(r)和随机分布 k(r)相比构造统计量
L(r),表示同式(2)。
当 L^(r)=0时 ,表示不相关;当 L^(r)<0时 ,表
示负相关;当 L^(r) >0时 ,表示正相关。
仍用 Monte-Carlo 检验拟合包迹线 , 以检验两
个种群是否显著地关联 。
2 结果与分析
2. 1 梭梭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对临时标准地梭梭种群数据 , 利用公式(1)和
27
新 疆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06年 
(2)计算得到梭梭种群空间格局(图 1)。从图 1 可
以看出 ,梭梭种群在所研究的空间尺度范围内(0 ~
50 m)均显著偏离随机分布 ,并且随尺度的增大聚
集强度逐渐增强 ,当尺度达到 r =40 m 时 ,聚集强
度达到最大 , k^(r) =2. 06。表明梭梭种群在梭梭 -
白梭梭群落中呈聚集分布 , 最大聚集规模为
5 024. 00 m
2 。
图 1 梭梭种群空间点格局
Fig. 1 Point pattern of H. ammodendron population
2. 2 白梭梭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对临时标准地白梭梭种群数据 ,同样利用公式
(1)和(2)计算得到白梭梭种群空间格局(图 2)。从
图 2反映出 ,白梭梭种群在所研究的空间尺度范围
内(0 ~ 50 m)均显著偏离随机分布 ,并且随尺度的
增大聚集强度逐渐增强 ,当尺度达到 r =16 m 时 ,
聚集强度达到最大 , k^(r) =9. 52 。表明白梭梭种群
在梭梭- 白梭梭群落中也呈聚集分布 ,最大聚集规
模为 803. 84 m2 。
图 2 白梭梭种群空间点格局
Fig. 2 Point pattern of H. persicum population
2. 3 群落种间关系分析
对临时标准地梭梭种群和白梭梭种群数据 ,利
用公式(3)和(4)计算得到梭梭种群与白梭梭种群之
间的空间点格局(图 3)。从图 3 可以看出 ,在所研
究的空间尺度范围内(0 ~ 50 m),梭梭与白梭梭之
间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同时 ,随着尺度的增大 ,负
相关性逐渐增强 ,并且在 0 ~ 50 m 尺度范围内仍未
达到最大 。表明尽管在群落中梭梭和白梭梭共处一
地 ,但种间关系却表现为负相关。
图 3 梭梭与白梭梭之间点格局
Fig. 3 Point pattern between H. ammodendron and H. per-
sicum
3 讨 论
由于 Ripleys K(r)函数不仅可以分析任意尺
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关系 ,而且还能够同时
给出空间分布格局的最大聚集强度及其对应的尺
度 ,这就为群落内种群格局的比较提供了方便[ 9] 。
通过计算结果得到 ,在梭梭 -白梭梭共优种群落内 ,
梭梭与白梭梭种群一样 ,在所研究的空间尺度范围
内(0 ~ 50 m)均显著偏离随机分布 ,呈聚集分布 ,并
且随尺度的增大聚集强度逐渐增强。二者所不同的
是最大聚集强度和达到最大聚集强度的尺度。梭梭
种群最大聚集强度 k^(r) =2. 06 ,达到最大聚集强度
的尺度 r =40 m ,最大聚集规模为 5 024. 00 m2 ;白
梭梭种群最大聚集强度 k^(r) =9. 52 ,达到最大聚集
强度的尺度 r =16 m ,最大聚集规模为 803. 84 m2 。
可见 ,虽然梭梭和白梭梭种群在所研究的空间尺度
范围内均呈现聚集分布格局 ,但白梭梭种群达到最
大聚集强度的尺度和聚集规模小于梭梭种群 ,但最
大聚集强度却大于梭梭种群 。由于植物种群分布格
局是物种与环境长期相互适应 、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
物种的生物学特性 ,种间竞争以及生境条件等密切
相关[ 1] 。在生境条件相对均质的同一群落内 ,这种
空间分布格局的不同除与梭梭和白梭梭的生物学特
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外 ,并不能排除微生境异质性的
作用 。有关研究表明 ,梭梭群落分布与土壤速效氮 、
速效磷和速效钾相关性较大 ,白梭梭群落分布则与
土壤 pH 值 、CO 2 -3 、HCO -3 和有机质相关性较大 ,并
且在白梭梭群落向梭梭群落的过渡过程中 , 土壤
pH 值降低 ,肥力提高[ 10] 。
28
 第 2 期 常 静 , 等:梭梭 -白梭梭群落优势种种群分布格局及其种间关系分析
另外 ,本研究所得共优种群落中梭梭种群最大
聚集强度和达到最大聚集强度的尺度均比新疆甘家
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单优种群落梭梭种群最大聚集
强度(1. 15)和达到最大聚集强度的尺度(7 m)[ 5] 要
大的多。由于植物种群分布格局与物种的生物学特
性 ,种间竞争以及生境条件等密切相关[ 1] 。因此 ,导
致二者之间差异的主要原因除物种各自本身固有的
生物学特性外 ,可能还与土壤条件 、种群的密度和群
落类型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临时标准地梭梭种群密
度为 6 584 株 /hm 2 ,土壤剖面特征[ 11] :0 ~ 5 cm 为
淡黄色 ,很干 ,板结 ,紧实 ,块状 ,中壤;5 ~ 15 cm 为
淡黄色 ,有锈斑 ,中壤 ,块状 ,稍疏松 ,干 ,有根;15 ~
35 cm为红棕色 ,黏土 ,稍紧实 ,大量锈斑 ,毛根多 ,
有芦苇枯根 ,干 ,块状;35 ~ 65 cm 为青红色和红棕
色相间过渡 ,黏土 ,片状 ,紧实 ,干 ,有大量锈斑;37 ~
40 cm 为沙层;65 ~ 95 cm 为青灰色 ,有锈斑 ,黏土 ,
片状 ,紧实 ,干;95 ~ 125 cm 为青灰色 ,有锈斑 , 黏
土 ,片状 ,很紧实 。上述土壤条件与甘家湖梭梭林自
然保护区以沙地为主的土壤条件有明显差异 。由此
表明 ,除群落类型和种群密度外 ,生境条件的差异是
导致两地梭梭种群分布格局不同的主要原因 。
在 Ripley 提出空间点格局分析方法后 , Digg le
(1983)发展了利用 Ripleys K(r)函数点格局分析
方法分析两个物种之间关系的点格局分析方法 , 又
叫多元点格局分析(Multivariate point pat tern a-
naly sis)[ 12] 。从种间关系的点格局计算结果得到 ,
在所研究的空间尺度范围内(0 ~ 50 m),梭梭与白
梭梭之间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但由于受临时标准
地大小的限制 , 0 ~ 50 m 的空间范围内不仅没有出
现实测值与包迹线相交的空间尺度(两物种不相关
的空间尺度),而且物种间的负相关也未达到最大 ,
说明两物种之间呈现负相关的空间尺度要远远超过
50 m 。这种种间的负相关关系 , 在小尺度(2 m ×
2 m)上与种间联结测定分析结果相一致[ 7] 。与此
同时 ,通过格局分析得到 ,白梭梭种群的最大聚集规
模不足梭梭种群的 1 /6 ,但最大聚集强度却是梭梭
种群的近 5倍 ,这种分布格局参数的巨大差异 ,说明
白梭梭种群并不是在群落中均匀分布 ,而是与梭梭
种群的分布在空间上是异位的 ,即聚集在狭小的空
间范围内与梭梭种群呈缀块镶嵌分布 ,并未形成真
正意义上的“株间混交” ,但从整个群落空间尺度上
看 ,仍然是一个整体。
参考文献:
[ 1]  Dale M R T . Spatial pattern analy sis in plant eco log y[ M] .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 sity P ress , 1999:207-276.
[ 2]  戴小华 , 余世孝. GIS 支持下的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J]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 42(1):75-78.
[ 3]  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新疆植被及其利用[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8:102-106.
[ 4]  楚光明 , 潘存德 ,万猛 , 等. 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围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J] . 新疆农业科学 , 2005 , 42
(5):291-297.
[ 5]  李建贵 , 宁虎森 ,刘斌. 梭梭种群性状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 J]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 26(3):51-54.
[ 6]  李海涛. 准噶尔盆地南缘莫索湾沙区荒漠灌木种群分布格局研究[ J] .八一农学院学报 , 1991 , 17(1):77-85.
[ 7]  楚光明 , 潘存德 ,万猛 , 等. 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围主要荒漠植物种间联结测定分析[ J]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 27(4):1-6.
[ 8]  刘云 , 侯世全 ,李明辉 , 等.两种不同干扰方式下的天山云杉更新格局[ J]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05 , 27(1):47-50.
[ 9]  张金屯.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的点格局分析[ J]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 22(4):344-349.
[ 10]  晋瑜 .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围荒漠植物群落分布及其物种多样性土壤环境解释[ D] . 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 ,
2005:31-37.
[ 11]  王梅 ,潘存德 , 楚光明 ,等. 人工绿洲外围荒漠植被及其群落外貌特征[ J] .干旱区地理 , 2005 , 28(1):107-112.
[ 12]  Digg le P J. Statistical analy sis o f spa tial point patterns[ M] . New Yo rk:Academic Pre ss , 1983.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