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薄层扫描法测定裂叶星果草中盐酸药根碱与盐酸巴马汀的含量



全 文 :·24·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0年第7卷第3期
薄层扫描法测定裂叶星果草中盐酸药根碱
与盐酸巴马汀的含量Δ
许汉林 彭 松 徐 静 肖艳玲
(湖北中医学院药学系 武汉 430061)
提 要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裂叶星果草根茎、须根及全草中盐酸药根碱与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测定结果
表明,裂叶星果草以根茎中两种成分的含量为最高,须根次之,全草最低。
关键词 裂叶星果草 盐酸药根碱 盐酸巴马汀 含量测定
裂叶星果草[Asteropyrum cavaleriei(Levl.et Vant.)
Drumm.et Hutch.]为毛根科星果草属植物,俗名鸭脚黄连,具
有清热泻火,解毒除湿之功效,我省土家族民间将其作为黄连
的代用品。
据报道,裂叶星果草中含有小檗碱(berberine)、小檗
红碱(berberub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巴马汀
(palmatine)、木兰碱(magroftorine)等生物,与黄连中生
物碱类似,为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医药资源,评价裂叶星果草的
药用价值,我们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其药根碱与巴马汀的
含量,现报道如下。
1 实验仪器与试剂
CS-9000薄层扫描仪(日本岛津);Drummond毛细管
(USA);939型薄层制板器(重庆贝尔德仪器技术厂)。
裂叶星果草采自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
经湖北中医学院药学系中药鉴定教研室陈家春副教授鉴定为
Asteropyrum cavaleriei (L vl,et Vant.) Drumm.et
Hutch。
盐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
定所提供;硅胶G(60型):青岛海洋化工厂;其余试剂均为
分析纯。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薄层板的制备 取硅胶G适量,加0.4%羧甲基纤维钠混
合均匀,用 939型薄层制板器铺制成规格为 0.05cm×20cm×
20cm的薄层板,自然干燥后于 110℃活化 30min,置干燥器中
保存备用。
2.2 薄层色谱条件 展开剂: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
水(6∶3∶3∶2∶0.5);展开前用浓氨水预平衡1h。
2.3 扫描条件 双波长反射法锯齿扫描,扫描波长:λS =
430nm,λR=500nm(盐酸药根碱),λS=430nm,λR=500nm(盐
酸巴马汀)。
2.4 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吸取浓度为0.2mg/ml的盐
酸药根碱、盐酸巴马汀对照品甲醇溶液各 2μl、4μl、6

Δ湖北省教委资助课题
μl、8μl、10μl,点样于两块已活化好的薄层板上,按前述
薄层色谱条件展开至约10cm处取出,晾干后置另一展开槽内
用浓氨水熏约 5min,取出后立即覆以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四
周用透明胶带封好,置薄层扫描仪中进行扫描,根据点样量和
峰面积计算回归方程,得两条不过原点的直线(标准曲线见图
1)。其中盐酸药根碱的回归方程为:Y=1917.5+4533X,
r=0.9999,线性范围:0.4mg~2μg;盐酸巴马汀的回归方程
为;Y=2378.4+2985.4X,r=0.9997,线性范围:0.4mg~2μg。
根据测定结果拟用外标两点法进行两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2.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将采集的裂叶星果草药材分拣为
全草、须根及根茎三部分,分别粉碎成细粉并干燥至恒重。取
根茎粉末约0.1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入盐酸-甲醇
溶液(1∶100)约95ml,60℃水浴加热15min,超声处理30min,
冷却至室温,加盐酸-甲醇溶液(1∶100)至刻度,摇匀,静置
使沉淀完全。精密吸取上清液50ml,浓缩至适量,转移至5ml
量瓶中,加盐酸-甲醇溶液(1∶100)至刻度,摇匀,作为根茎
供试液。同法制成全草和须根供试液。
2.6 样品的含量测定 吸取前述两种对照品溶液各2μl、8
μl、根茎供试液8μl、须根供试液20μl及全草供试液24
μl,分别点样于同一块薄层板上,展开,取出,晾干。按与标准
曲线制备项下同样的方法氨熏和密封后置薄层扫描仪中扫描
并计算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根茎粉末 3份,每份约 0.1g,精密
称定,置100ml量瓶中,各分别加入盐酸药根碱和根碱和盐酸
巴马汀对照品适量,按样品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分别进行提
取、定容、点样、展开和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分别计算回收率,
测定结果见表2。
2.8 稳定性与精密度试验 为考察盐酸药根碱和盐酸巴马
汀薄层色斑的稳定性,进行同一斑点 4h内每 30mm一次的峰
面积扫描试验,测得峰面积的 RSD盐酸药根碱为 0.94%;盐
酸巴马丁为 1.08%,为考察薄层扫描结果的板内差异,进行
了同板 6个相同点样量盐酸药根碱斑点的峰面积测定试验,
结果测得其RSD为2.38%。
3 讨论
2000年第7卷第3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5·
表1 样品中盐酸药根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测定结果
成分 样品 测得量(mg) 含量(%)
根茎 1.610 1.53
须根 0.267 0.26 盐酸药根碱
全草 0.198 0.18
根茎 1.740 1.66
须根 0.212 0.21 盐酸巴马汀
全草 0.132 0.12
3.1 裂叶星果草药材中虽含有小檗碱,但含量甚微,无法作
为评价其药用价值的指标,故我们选用药根碱和巴马汀作为
含量测定对象。
3.2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裂叶星果草药材中药根碱和巴马
汀的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由于是利用两种生物碱本身
的颜色进行扫描含量,无需另用显色剂,因而背景干扰小。
3.3 本实验所用TLC展开系统是根据中国药典1995版一部
表2 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
成分 样品含量(mg) 对照品加入量(mg) 测得量(mg) 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 RSD
1.66 1.00 2.64 99.2
1.71 1.00 2.67 98.5 盐酸 药根碱
1.59 1.00 2.50 96.5
98.1 1.43
1.80 1.00 2.71 96.8
1.86 1.00 2.78 97.2 盐酸 巴马汀 1.72 1.00 2.59 95.2
96.4 1.10

黄连项下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的展开系统经调整后拟定,实
验结果表明,使用这一展开系统展开,盐酸药根碱和盐酸巴马
汀的薄层斑点集中,分离度良好,可于同一块薄层板上同时进
行两种成分的定量。氨熏能加深斑点颜色,使测定时定位更方
便,结果更为准确。
3.4 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裂叶星果草根茎中盐酸巴马汀的含
量较盐酸药根碱高;须根及全草则是盐酸药根碱的含量高于
盐酸巴马汀。从整体上看,根茎中两种成分的含量比其它部位
高出许多,这说明土家族民间以根茎入药具有一定道理。
(致谢:本实验所用药材由中药鉴定教研室陈家春教师
鉴定;薄层扫描由有机化学教研室芦喜珍老师指导完成,实验
中并得到中药化学教研室何明三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一并
致谢。)
(收稿日期:1999-10-22)
(上接第86页)时间;荆芥炭、小蓟能缩短出、凝血时间;
益母草、马齿苋、蒲黄能促使子宫收缩而使血管闭塞,使子宫
内膜脱落加速,达到缩短经期及减少出血量的目的;龙骨、牡
蛎含有大量钙的成分,能促使血液凝固,有止血作用。党参、
黄芪、白术可增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仙鹤草、生地可使血小
板增加。临证时,无论辨证属气虚、血热、血瘀,均施以该方,
每每效验。因崩漏为失血性疾病,耗气伤血,血止后老师常予
归脾汤 6~10剂,以恢复正气,然后再行调整周期,以补肾为
大法,常用石英毓麟汤。
2.5 经行腹痛——温经逐瘀汤 老师认为,本病虽有气滞血
瘀、寒凝血瘀、肾气亏损、气血虚弱几种证型(虚、实两大
类),但后两种证型(虚证)较少见,且因疼痛较轻,就诊率较
低,而气滞血瘀和寒凝血瘀(实证)临床最为常见。中医认为
实证痛经的发病机理乃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现代医
学近年根据细胞和分子水平调节肌肉收缩机能的研究成果,
认识到原发性痛经的关键是子宫肌反应性过高,继发子宫肌
层缺血缺氧而致剧痛。老师根据中、西医发病机理,指出治疗
应以通调气血为主,“通则不痛”,只要解决了子宫的痉挛性
收缩,缺血缺氧状态得到改善,疼痛即能缓解。针对临床发病
率最高的寒凝血瘀证,拟方温经逐瘀汤,药物组成:小茴香、
干姜、延胡索、当归、川芎、官桂、赤芍、生蒲黄、香附、
白芍、桃仁、炒杜仲、陈皮、姜半夏、炙甘草。经前 3~4
天开始服药,日1剂,连服6天。本方由王清任少腹逐瘀汤加
减而成,因原方中五灵脂有不良气味,故去之。所选药物以活
血理气、温经止痛为主,且药理研究证实有抑制宫缩,提高痛
阈及镇静镇痛作用。由于用药精当,临床每获良效。
2.6 子宫肌瘤——知柏消瘤饮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
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一种依赖于雌激素生长的肿瘤,多发
生在育龄期,30%的患者不孕。对尚不具备手术指征者,老师以
清泄肾火、活血消癥、软坚散结为治疗法则,自拟知柏消瘤饮,
药物组成:知母、黄柏、三棱、莪术、玄参、牡蛎、夏枯草、
海藻、半枝莲。老师指出,由于气血不畅,瘀血凝结,滞于胞中
而成癥,故用三棱、莪术行气破血消癥,玄参咸能软坚,牡蛎软
坚散结,海藻软坚消痰散结,夏枯草清火散结,半枝莲清热解
毒。该病常伴月经过多或淋漓不尽,老师认为一是因于瘀血内
阻致血不归经,另外尚由于火热迫血妄行,此火乃肾火,故用
知母、黄柏清泻肾火。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知母能降低神经系
统的兴奋性,配黄柏可降低性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可降低性
激素,对依赖雌激素生长的子宫肌瘤有一定疗效。
(收稿日期:199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