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饲用甜菜新品种甜饲 1号及配套栽培技术
姚元虎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特种作物研究开发中心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优质 、抗逆 、饲用甜菜 Beta vulgaris var.新品种甜饲 1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系
统选育方法选育而成的饲用甜菜新品种。该品种丰产 、抗盐碱 、耐瘠薄 , 平均根产量 112 747.5 kg/ hm2 , 茎
叶产量 84 000.0 kg/hm2 , 含糖率 6.6%。根体中干物质含量 13.37%, 粗纤维 10.1%, 粗脂肪 2.69%,是品
质较好的新型多汁饲料作物;适口性良好 , 且适宜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饲用甜菜;甜饲 1 号;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48.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629(2004)07-0049-01
饲用甜菜 Beta vulgaris var.是一种新型 、多
汁 、优质的饲料作物 ,其研究工作在国外开展的比
较深入 ,特别是德国 、瑞典 、丹麦等西欧国家对饲
用甜菜的育种 、营养价值 、栽培技术及产品加工 、
储藏技术及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
究 ,并选育出了一批饲用甜菜品种广泛应用于生
产。我国对饲用甜菜的研究甚少 ,甘肃省农业科
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系统选育法成功选育的
饲用甜菜新品种甜饲 1号 ,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
域的研究空白 。经甘肃 、内蒙古 、宁夏 、新疆等省
(区)示范 、推广种植 ,深受当地农(牧)民欢迎 ,为
当地种植业结构调整 ,促进畜牧业发展 ,中 、轻度
盐碱地改良发挥了重要作用。
1 主要特征 、特性及产 、质量性状表现
1.1品种来源 饲用甜菜新品种甜饲 1号(原
代号 LC-1)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
所以地方品种“红甜菜”为原始亲本 ,采用混合选
择法选育而成的饲用甜菜新品种 ,于 2000年 9月
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验收 ,并于同年 12
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1.2主要特征 、特性 饲用甜菜新品种甜饲 1
号属二倍体多粒种饲用甜菜品种。该品种出苗快
且整齐 ,生长势强 ,叶柄及叶脉均为红色 ,叶片浓
绿 ,叶丛斜立型 ,高 47 ~ 68 cm 。肉质根呈长圆锥
形 ,根皮 、根肉均为红色 ,根颈直径 25 ~ 30 cm ,根
体长 40 ~ 50 cm 。耐盐碱 、耐水肥。白粉病平均
病级 0.69 ,黄花毒病病株率 13.8%,比国外引进
同类品种白粉病(病级 1.83)、黄花毒病(病株率
95.2%)表现出高抗白粉病和黄花毒病 。
1.3产 、质量性状表现 甜饲 1号在 2年的品
种比较试验中 ,根产量平均达 128 088.0 kg/hm2 ,
比国外引进的同类品种增产 1.1%~ 23.8%;
在2年的多点次试验中 ,平均根产量 112 747.5
kg/hm2 ,平均茎叶产量 84 000.0 kg/hm2;在水肥条
件较高的生产条件下 ,根产量最高可达 183 000.0
kg/hm2 , 茎叶产量最高可达220 500.0 kg/hm2;
在生产示范田中 , 部分试点总体生物产量达
300 000 kg/hm 2 。该品种根体中平均干物质含量
11.87%,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 13.37%,粗纤维
含量 10.1%,粗脂肪含量 2.69%,还含有少量磷
和钙 ,平均含糖率 6.8%。经饲喂试验表明 ,家畜
适口性较好 ,是奶牛 、羊 、猪等家畜非常喜食的
饲料 。
1.4 适应种植地区 甜饲 1号种植适应性广 ,
适合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种植 ,经甘肃 、新疆 、内
蒙古 、宁夏 、辽宁等省(区)示范种植均表现良好 ,
在水肥条件和热量条件好的地区种植 ,其产量表
现尤为突出。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土壤选择 该品种属丰产型饲用甜菜品
种 ,适应性广 ,对土壤要求不严 ,可在我国北方广
大中 、轻度盐碱地 、贫瘠地种植 ,取得较好的产量
收成 。若达到稳产 、高产的目的 ,应选择土层深
厚 、土壤疏松 、肥力中 、上等地块种植 ,前茬作物以
小麦 、油菜茬口为佳并实行 4年以上轮作栽培。
收稿日期:2003-05-27
作者简介:姚元虎(1962-),男 ,甘肃永登人 ,副研究员。
21卷 7期 草 业 科 学 49
Vol.21 , No.7 PRATACULTU RAL SCIENCE 7/ 2004
武威市无公害苜蓿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于天明
(武威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甘肃 武威 733000)
摘要:为了规范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 维护消费者健康 , 提高农畜产品市场竞争
能力 , 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 依据国家 、行业和甘肃省地方标准 , 结合武威市实际 , 对无公害苜蓿 Med-
icago sativa 生产的气候 、土壤条件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收获利用 、病虫害防治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 对无公
害牧草生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此规程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 2002 年 12 月 6 日发布 , 2003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关键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S55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0629(2004)07-0050-02
1 范围
标准规定了苜蓿 Medicago sat iva 生产的环
境条件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收获利用 、病虫害防
治 、农药的使用等要求 。标准适用于武威市苜蓿
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6141-85:豆科主要栽培牧草种子质量分
级;
DB/ T945: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
量。
3 生产环境条件
3.1气候条件 苜蓿种植地域要求海拔在2 300 m
以下 , 年平均气温 5 ℃以上 , >10 ℃年积温
1 700 ℃以上 ,极端最低温-30 ℃,最高温35 ℃,
年降水量 400 mm以下地区 ,种植应有灌溉条件。
3.2土壤条件 排灌方便 ,地下水位低于 1 m ,
土层深厚 、疏松 ,结构适宜 ,理化性好 ,以沙壤土 、
粘壤土为宜 。土壤 pH 值 6.5 ~ 8.5 ,可溶性盐分
在 0.3%以下 。
3.3 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条件质量应符合
DB/ T945要求。
收稿日期:2003-05-15
作者简介:于天明(1964-),男,甘肃武威人 ,畜牧师 ,大专。
2.2 施足基肥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宜采用冬
水地栽培为佳 ,播前应耙耱整地 ,结合整地施优质
农家肥 45 000 ~ 75 000 kg/hm2 , 尿素 300
kg/hm2 ,膦二铵 150 kg/hm2 做基肥。
2.3适时早播 北方地区 3月下旬 —4月上旬
播种为宜 , 点播量 11.25 kg/hm2 , 条播 22.5
kg/hm2 。行株距 50 cm ×30 cm , 保苗 60 000
株/hm2左右 。有条件地区采用地膜栽培更佳 ,可
先覆膜 ,然后按行株距打孔点播。播前每公斤种
子用 40%甲基异硫磷拌种 ,防治苗期地下害虫 。
2.4及时间苗 、定苗 甜菜出苗后 1对真叶时
间苗 ,待 4 ~ 5片真叶时开始定苗 ,并结合间苗 、定
苗及时中耕除草 ,以疏松土壤 、增加地温 ,促进幼
苗生长。
2.5 适时灌水 北方灌溉农业区种植 ,视降水情
况适当灌水 。一般定苗后应及时灌水 ,并结合灌水
适量追施速效肥 ,灌水后及时中耕除草 ,叶丛生长
茂盛期灌水 2 ~ 3次 ,生长后期适当减少灌水。
2.6适时收获 10 月中 、下旬为最佳收获期 ,
可先铲收茎叶后再起收根体 ,也可全株起收后再
削除茎叶分收 。
2.7 青喂 、储藏与加工 叶丛生长茂盛期 7月
下旬—8月上旬打茎叶青喂。将植株外围成熟叶
片摘下直接作为青鲜饲料饲喂家畜 ,每次每株打
叶 4 ~ 5 片 ,每株打叶间隔时间 10 d以上 。收获
后的茎叶可做青贮饲料 ,也可晒干后粉碎做干饲
料。根体可切成丝晾晒干后贮存 ,也可直接窖藏
以备长期使用 。
50 草 业 科 学 21卷 7期
7/2004 PRATACULTU RAL SCIENCE Vol.21 , N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