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珍稀濒危植物瑶山苣苔伴生群落特征



全 文 :文章编号:1006-1126-2012 (3) -0242-06
珍稀濒危植物瑶山苣苔伴生群落特征
收稿日期:2012-06-27
基金项目:广西林业全球环境基金资助项目 (GXGEF2010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000146)资助
作者简介:莫耐波 (1976—), 男 , 工程师 , 从事自然保护区管理与保护研究。
通讯作者:王玉兵 (1977—), 男 , 博士 , 主要从事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莫耐波1 , 谢云珍2 , 覃康平1 , 涂德华1 , 王玉兵3
(1.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老山自然保护区 , 金秀 545799;
2.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 , 南宁 530011;3.三峡大学 , 湖北宜昌 443002)
摘 要:在野外调查基础上 , 对瑶山苣苔 (Dayaoshania cotinifolia)伴生群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在 4 000
m2 的样方中 , 有维管植物 208 种 , 隶属于 78 科 147 属。群落外貌以小型叶面积 、 纸质 、 单叶为主的常绿高位芽
植物为特征。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 , 成层现象明显 , 可分为乔木层 、 灌木层 、 草本层和层间植物。群落幼苗储
备量大 , 更新良好。瑶山苣苔生存群落表现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 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排序为乔木层>灌木层
>草本层。
关键词:瑶山苣苔;群落外貌;垂直结构;径级结构;物种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Q948.1 文献标识码:A
Traits of Concomitant Communities of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 Dayaoshania cotinifolia
MO Nai-bo1 , XIE Yun-zhen2 , QIN Kang-ping1 , TU De-hua1 , WANG Yu-bing3
(1.Laoshan Nature Reserve o f Jinxiu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 ion , Jinx iu , Guangxi 545799 , China ,
2.Guangxi Fo rest Inventory &Planning Institute , Nanning 530011 , China ,
3.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 Yichang , Hubei 443002 , China)
Abstract: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 the concomitant communi ties of Dayaoshania cot ini folia were
studies.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re were 208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belonging to 147 genera
and 78 families in an area of 4000 m2.The appearance trait s of communi ties were dominated by the mi-
crophyll , herbaceous and single leaves evergreen phanerophyte.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communities
w as complex and could be divided into arbor layer , shrub layer , herb layer and interlay er plants.The
inventory of seedlings w as large and the replacement w as good.The level of species diversity of D.co-
tini fol ia communities w as higher and the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ordered as follows:arbor layer >
shrub layer >herb hayer.
Key words:Dayaoshania cotini fol ia;appearance of communi ty;vertical st ructure;diameter class
structure;species diversity
第 41 卷 第 3 期
2012 年 9 月              
广 西 林 业 科 学
Guangxi Forestry Science
               Vol.41 No.3
Sep.2012
  植物濒危的机制来自物种内外两方面的因素 。
其内因包括植物的遗传 、 生理 、 发育和生殖等特
性;外因则来自人为干扰 、 生态环境变化等[ 1] ,
而栖息地的破坏是最主要的原因。濒危植物生存群
落特征研究与其它常见植物群落特征研究类似 , 主
要包括群落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 、群落外貌 、 群
落结构 、 濒危植物种群特征等 , 国内外有关这方面
的研究报道已有很多 , 如 Grevillea caeyi[ 2] , 小勾
儿茶 (Berchemiella wilsonii)[ 3] 、 仙湖苏铁 (Cy-
cas fairylakea)[ 4] 、 荷叶铁线蕨 (Adiantum reni-
forme var.sinense)[ 5] 。瑶山苣苔 (Dayaoshania co-
tini folia)隶属于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 瑶山苣苔
属 Dayaoshania 植物 , 国家 I 级保护植物 , 为我国
分布极其狭窄的特有种[ 6] , 被 《中国物种红色名
录》 定为极危种[ 7] 。目前涉及瑶山苣苔的文献比
较少[ 8-10] 。2009-2010年 , 笔者利用群落生态学
的方法对瑶山苣苔生存群落的进行了研究 , 以期为
该物种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地点概况
瑶山苣苔仅分布于广西金秀老山自然保护区老
山片区内 , 分布面积大约只有 10 hm2 左右。金秀
老山自然保护区 , 地理坐标约为 109°54′~ 110°15′
E 、 23°43′~ 24°09′N , 海拔大约 1000m 左右 。保护
区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带 , 加之地形复
杂 、 森林广布 , 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 , 冬暖夏
凉 , 阴雨天多 , 日照少 、 湿度大 。年平均气温
17℃, 最热月 7月平均气温 21.7℃, 最低月 1月
平均气温 13.8℃, 年日照数 1 268.6 h , >10℃的
年积温 5 233.9℃, 年无霜期 283 天 , 年均降水量
1 824 mm , 年蒸发量 1 203 mm , 相对湿度 83%。
土壤为山地黄壤 。研究地点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 群落总盖度达 100%, 其中乔木层郁闭
度在 0.9 以上 , 灌木层盖度约 60%, 草本层盖度
约 70%。群落种类丰富而复杂 , 瑶山苣苔常以伴
生种的身份出现群落中 , 多生长于林下石上[ 8] 。
1.2 样地设置
样地所设位置尽量避开人为干扰的地段 。设置
标准面积为 400 m2 , 样地边长为 20 m , 共设置大
样地 10个 , 总面积 4 000 m2 。并采用相邻格子法 ,
以 10 m×10 m 为样方单位 , 在统计时进行每木检
测 , 测定 、记录该样方中乔木层所有胸径 (DBH)
≥3 cm 全部植株的胸径 、树高 、 叶型 、 叶质以及
叶片的大小 , 同时在样方中设 5 m×5 m 和 2 m×2
m 的小样方 , 分别进行灌木层和草本层调查。
1.3 数据分析
(1)乔木物种的重要值 (Pi)=相对多度%
+相对显著度%+相对频度%。
(2)根据 Raunkiaer 的方法对群落中各物种的
生活型及叶特征进行分类。
(3)径级划分 。乔木 10 cm以下幼树划分为两
个级 , 10 cm以上的个体以 10 cm 为一个区段 (最
后一级除外), 共划分为 8个区。即 3 cm≤DBH <
5 cm 、 5 cm≤DBH<10 cm 、 10 cm≤DBH <20 cm 、
20 cm≤DBH <30 cm 、 30 cm ≤DBH <40 cm 、 40
cm≤DBH<50 cm 、 50 cm≤DBH<60 cm 、 DBH ≥
60 cm 。
(4)物种多样性计算。本文采用以下 4种多样
性指数进行瑶山苣苔生存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物种丰富度指数 (S), 即样地中物种总数;
优势度指数 , 即 Simpson指数[ 11] :
D =1-∑N i(N i -1)/(N -1);
物种多样性指数 , 即 Shannon -Winener 指
数[ 12] :
H1=-∑s
i=1P i lnP i(P i =N i/ N), i=1 ,2 , … , S ;
基于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的物种均匀
度 Jw=H/ ln S [ 13] :
式中 , N 为群落个体总数 , Ni 为第 i 个物种
的个体数 , S 为物种数 , D 为 Simpson 多样性指
数 , H 为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
2 数据分析
2.1 群落物种组成
根据样方调查资料统计 , 在 4000 m2 的样地
内 , 共出现维管束植物 208种 , 隶属于 78 科 147
属。其中木本植物有 41科 77属 117种 , 分别占总
科 、 属和种数的 52.56%、 52.38%和 56.25%;藤
本植物 16科 20属 22种 , 分别占总科 、属和种数
的 20.51%、 13.61%和 10.58%;草本植物有 34
科 53 属 69 种 , 分 别占 总科 、 属和 种数 的
43.59%、 36.05%和 33.17%。在分类系统上 , 蕨
类植物有 15科 20属 31种 , 被子植物有 63科 127
属 177 种 , 包括双子叶植物 56 科 111属 159 种 ,
单子叶植物 7科 16属 18种 。
瑶山苣苔生存群落中 , 含 5 种以上的科有 12
科 , 涵盖了 44.7%的种 , 如山茶科 Theaceae (17
种)、 壳斗科 Fagaceae (11 种)、 樟科 Lauraceae
(11种)、茜草科 Rubiaceae (10种)。含 2 ~ 4种的
243第 3 期        莫耐波 , 谢云珍 , 覃康平 , 等:珍稀濒危植物瑶山苣苔伴生群落特征
的蝶形花科 Papilionaceae 、 木兰科 Magnoliaceae 等
31个科;含 1个种的科有 35个科;仅含 1种的属
有 110属 , 占总属数的 74.32%可见 , 瑶山苣苔生
存群落的科属组成较为分散 , 同时表明该地区瑶山
苣苔生存群落具有比较丰富的科和属多样性 。
2.2 群落的垂直结构
瑶山苣苔生存群落结构比较复杂 , 成层现象较
明显 , 可分为乔木层 、灌木层和草本层等 3个层
次。乔木层共有乔木层物种 73 种 , 隶属 54 属 29
科。乔木层又可分为 3个亚层:乔木上层是由广东
山胡椒 (Lindera kwangtungensis)、罗浮栲 (Cas-
tanopsis fabri)、 南 岭栲 (C.fordi i)、 猴欢喜
(Sloanea sinensis)、刨花润楠 (Meliosma squamu-
lata)、 黄杞 (Engelhardia roxburghiana)等树种
组成 , 树高多在 18 m 以上 , 树形高挑 , 冠幅不
大 , 为争夺光照而不断往高处生长 , 树冠常超出群
落主冠层;乔木中层则是由越南山龙眼 (Helicia
cochinchinensis)、 樟叶泡花树 (Meliosma squamu-
lata)、 黄棉木 (Metadina trichotoma)和陀螺果
(Melliodendron xylocarpum)等树种组成 , 它们分
枝较低 , 冠幅通常很大 , 再加上树形高大 , 占据了
相当大的生长空间;乔木下层由黄毛折柄茶
(Hartia sinii)、茜树 (Aidia cochinchinensis)、 亮
叶杨桐 (Adinandra nitida)、 鼠刺 (Itea chinen-
sis)和竹叶木姜子 (Li tsea pseudoelongata)等组
成 , 它们通常为小乔木或大灌木 , 在生境条件好的
情况下 , 偶尔也能长成大乔木。
对瑶山苣苔生存群落乔木层的主要树种分析显
示 (表 1), 罗浮栲 、 广东山胡椒 、南岭栲的相对
多度 、相对显著度和相对频度均较大 , 重要值指数
分别为 29.56 、 21.37和 15.30.67 , 无疑是群落中
的优势种 。黄杞 、 猴欢喜和岭南山茉莉 (Huoden-
dron biaristatum var.parvi f lorum)在乔木层中也
有一定的比重 。其它比较常见的种类还有越南山龙
眼 、 樟叶泡花树 、 黄棉木 、 马蹄荷 (Exbucklandia
populnea)等 。从乔木层的优势种 、 次优势种或伴
生种看 , 均为常绿种类 。
表 1 乔木层重要树种主要特征值
Tab.1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mportant species in arbor layer
物种
Species
株数
N
平均胸径
DBH
胸高断面积
之和 B A
相对多
度 RA
相对显著
度 RBA
相对频度
RF
重要值
IV
罗浮栲 Castanopsis fabri 86 18.1 30504.89 6.99 19.65 2.92 29.56
广东山胡椒 Lindera kwangtungensis 111 10.5 14639.12 9.02 9.43 2.92 21.37
南岭栲 Castanopsis fordii 34 18.6 14933.37 2.76 9.62 2.92 15.30
黄杞 Engelhardia roxburghiana 73 9.1 7020.23 5.93 4.52 2.92 13.37
猴欢喜 Sloanea sinensis 55 10.1 8152.33 4.47 5.25 2.92 12.64
岭南山茉莉 Huodendron biaristatum
var.parvif lorum 65 9.5 7135.71 5.28 4.60 2.62 12.51
越南山龙眼 Helicia cochinchinensis 80 5.6 2172.37 6.50 1.40 2.92 10.82
樟叶泡花树 Meliosma squam ulata 58 7.1 3669.62 4.72 2.36 2.92 10.00
黄棉木 Metadina trichotoma 59 5.7 1891.14 4.80 1.22 2.92 8.93
马蹄荷 Exbucklandia populnea 14 20.0 7208.08 1.14 4.64 2.62 8.41
陀螺果 Melliodendron xylocarpum 39 10.0 4132.01 3.17 2.66 2.33 8.17
鼠刺 Itea chinensis 33 9.9 3370.01 2.68 2.17 2.92 7.77
米槠 Castanopsis carlesii 13 19.0 6108.12 1.06 3.94 1.75 6.74
刨花润楠 Machilus pauhoi 19 13.1 4345.25 1.54 2.80 2.33 6.68
竹叶木姜子 Litsea pseudoelongata 37 6.2 1579.95 3.01 1.02 2.62 6.65
卵叶新木姜子 Neolitsea ovatifolia 31 7.4 1830.87 2.52 1.18 2.62 6.32
黄毛折柄茶 Hartia sinii 34 6.0 1161.53 2.76 0.75 2.33 5.84
大叶青冈 Cyclobalanopsis jenseniana 15 11.7 2951.57 1.22 1.90 2.62 5.75
亮叶杨桐 Adinandra nitida 26 6.4 1116.53 2.11 0.72 2.62 5.46
黄樟 Cinnamomum parthenoxylon 18 9.3 1632.39 1.46 1.05 2.33 4.85
244 广 西 林 业 科 学                 第 41 卷
  出现在瑶山苣苔生存群落灌木层的物种共有
81种 , 而除去已作为乔木层物种统计的乔木幼树 ,
真正的灌木物种只有 43 种 , 隶属于 35属 22科 。
在瑶山苣 苔生存群 落中的 灌木层中 , 苦竹
(Pleioblastus amarus)、 越南山龙 眼 、 酸味子
(Antidesma japonicum)、 樟叶泡花树等出现的频
度较高 , 其它物种还有匙萼柏拉木 (Blastus cava-
leriei)、 茜树 、 细枝柃 (Eurya loquaiana)、 竹叶
木姜子 、 东方古柯 (Erythroxylum sinensis)、 黄毛
折柄茶等 , 它们都是瑶山苣苔生存群落灌木层的常
见种或伴生种。
瑶山苣苔所在 6个群落中草本层出现高等维管
植物 73 种 , 隶属于 35 科 58 属。球子复叶耳蕨
(Arachniodes sphaerosora)、 戟叶圣蕨 (Dictyocline
sagit ti folia)、 金星蕨 (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
era)、中华复叶耳蕨 (Arachniodes chinensis)、 华
中瘤足蕨 (Plagiogyria euphlebia)、 翠云草 (Se-
laginella uncinata)、 红敷地发 (Phyllagathis elat-
tandra)和三叶豆蔻 (Amomum austrosinense)等
物种比较常见 , 为草本层的主要组成物种 。
群落内出现常见层间植物有藤黄檀 (Dalber-
gia hancei)、 冷饭团 (Kadsura coccinea)、 流苏子
(Coptosapel ta di f fusa)、 小叶爬崖香 (Piper ar-
boricola)、 攀援星蕨 (Microsorium brachy lepis)、
网脉酸藤子 (Embelia rudis)、 白粉藤 (Cissus
modecoides var.subintegra)等。
表 2 群落特征
Tab.2 The traits of communities
生活型 比例/ % 叶级 比例/ % 叶型 比例% 叶质 比例/ %
高位芽植物 56.73 小叶 78.37 单叶 79.81 纸质 72.60
地面芽植物 17.79 中叶 20.67 复叶 20.19 膜质 5.28
藤本植物 10.10 细叶 0.96 革质 22.12
其它 15.38 大叶
2.3 群落外貌
根据 Raunkiaer的方法对群落中各树种的生活
型及叶特征进行分类 (表 2)。该群落内的高位芽
植物占优势 , 共有 118 种 , 占总种数的 56.73%,
其中又以中高位芽植物占优势 (25.96%)。在中高
位芽植物中 , 常绿中高位芽植物有 48 种 , 占
88.89%, 常绿乔木的比例如此丰富 , 落叶乔木的
种类如此低 , 说明了该群落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 与
群落所处的地理位置相一致 , 体现了瑶山苣苔生存
群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植被特点。其它各
类型中比例最高的是地面芽植物 , 有 37 种 , 占总
数的 17.79%, 本群落中的地面芽植物占有如此高
的比例 , 正说明了该群落冬季比较寒冷的气候特
点。群落 中附 生植 物 (2.4%)和 藤 本植 物
(10.10%)匀占有相当的比例 , 表明群落生境十分
湿润 。1年生草本植物比较少 , 仅 17种 , 特别是
菊科和禾本科的草本植物一共只有 3种 , 这也从另
一方面反映出群落受人为活动干扰少 , 表现出很强
的原生性 。
图 1 瑶山苣苔生存群落乔木树种径级分布图
Fig.1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diameter classes on arbors in Dayaoshania cotinifolia communities
245第 3 期        莫耐波 , 谢云珍 , 覃康平 , 等:珍稀濒危植物瑶山苣苔伴生群落特征
2.4 乔木树种径级结构及更新特点
森林群落乔木径级分布是反映群落结构稳定性
的重要指标。对所有乔木个体的径级分析结果表明
(图 1), 瑶山苣苔生存群落的乔木树种径级大致呈
“L” 型分布。在所有乔木个体中 , 幼苗和幼树
(DBH<10cm)占绝对优势 , 随着径级增大 , 立木
株数减少 。可见该群落更新十分良好 , 幼苗 、幼树
库存丰富 , 一旦有大树死亡或自然原因出现林窗 ,
幼苗 、幼树能够迅速补位 , 使整个群落的郁闭度总
是处于较高水平 。但幼苗和幼树的大量存也会加剧
种内种间的竞争 , 随着径级的增大 , 个体数量快速
减少 , 这也表明群落内有很强的自疏和它疏作用 。
表 3 瑶山苣苔生存群落物种多样性统计
Tab.3 The statistics of species diversity in Dayaoshania
cotinifolia communities
样地号 层次 物种数 S 优势度指数
物种多样
性指数
均匀度
指数
乔木层 35 0.9604 3.2552 0.9156
01 灌木层 38 0.6952 2.1297 0.5855
草本层 23 0.9000 2.5552 0.8149
乔木层 36 0.9560 3.2067 0.8948
02 灌木层 38 0.7530 2.2865 0.6286
草本层 20 0.9212 2.6989 0.9009
乔木层 30 0.9441 3.0640 0.9009
03 灌木层 35 0.8200 2.5959 0.7301
草本层 19 0.8556 2.3530 0.7991
乔木层 30 0.9983 3.0726 0.9034
04 灌木层 30 0.8129 2.4386 0.7170
草本层 17 0.9096 2.5217 0.8900
乔木层 36 0.9684 3.3652 0.9391
05 灌木层 31 0.8712 2.6641 0.7758
草本层 12 0.8436 2.0788 0.8366
乔木层 44 0.9619 3.3975 0.8978
06 灌木层 41 0.9313 3.0929 0.8329
草本层 19 0.8011 2.1629 0.7346
乔木层 26 0.9480 2.9888 0.9173
07 灌木层 39 0.9224 3.0536 0.8335
草本层 17 0.8835 2.3900 0.8436
乔木层 32 0.9436 3.0655 0.8845
08 灌木层 33 0.9539 3.1550 0.9023
草本层 17 0.8699 2.3523 0.8303
乔木层 35 0.9522 3.1635 0.8898
09 灌木层 35 0.9637 3.3009 0.9284
草本层 19 0.9026 2.5376 0.8618
乔木层 37 0.9618 3.3275 0.9215
10 灌木层 33 0.9391 3.0942 0.8849
草本层 20 0.9194 2.6200 0.8746
乔木层 34 0.9595 3.1907 0.9065
平均 灌木层 35 0.8663 2.7811 0.7819
草本层 18 0.8807 2.4270 0.8386
2.5 群落物种多样性
物种的多样性是反映群落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有
效指标 , 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量度。因此研究群落
中种的多样性对认识生态系统的结构 、功能和稳定
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调查资料 , 统计出瑶山
苣苔生存群落乔木层 、 灌木层 、 草本层和层间植物
物种多样性指数 (表 3)。
总体上看 , 瑶山苣苔生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较
高。从表 3可以看出 , 群落 Shannon-Wiener指数
表达的结果与物种丰富度相似 , 即群落的 Shannon
-Wiener 指数没有显著差异。群落中各样地乔木
层 、 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平均 Shannon-w iener 指数
分别为 3.1907 、 2.7811 和 2.4270 , 均超过 2.0 ,
各样地乔木层 、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分别
为 0.9065 、 0.7819 和 0.8386 , 其值均在 0.8 左
右 , 表示出较高的均匀度。比较乔木层 、 灌木层和
草本层 3 个层次的物种多样性 , 结果发现无论是
Simpson指数 、 Shannon-Wiener 指数 , 还是均匀
度指数 Jsw , 乔木层最大 , 灌木层次之 , 草本层最
低。
3 讨论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高低通常由多种因子综合决
定[ 14] , 这些因子通常包括群落结构 、 群落物种组
成 、 组成物种的均匀度和优势度 、群落所处的生境
条件等。大瑶山处于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过渡地
带上 , 该地区地形复杂 、森林广布 , 具有明显的山
地气候特征 , 使得该地区孕育着十分丰富的生物多
样性 。大瑶山地区 (特别是保护范围内)海拔 600
m以上保存有原生性较强的常绿阔叶林 , 森林组
成多样 , 结构复杂 , 林内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15] 。
野外调查表明 , 瑶山苣苔生存群落可分为乔木层 、
灌木层和草本层 3层 , 其中乔木层又可分为 3个亚
层 , 其中还不泛众多层间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多
样 , 瑶山苣苔生存群落共发现高等维管植物 208
种 , 隶属于 78科 147 属。主要由高位芽常绿植物
组成 , 整个群落表现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
物种多样性指数是表征群落的物种数与各物种
的个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 一个群落的生态优势度越
小 、 均匀度越大 、 丰富度指数越大 , 则该群落的多
样性就越高。根据金秀老山自然保护区瑶山苣苔生
存群落调查结果统计 , 群落中各样地乔木层 、 灌木
层和草本层的平均 Shannon -w iener 指数分别为
3.1907 、 2.7811 和 2.4270 , 均超过 2.0 , 各样地
乔木层 、 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分别为
246 广 西 林 业 科 学                 第 41 卷
0.9065 、 0.7819 和 0.8386 , 其值均在 0.8 左右 ,
表现出较高的均匀度 。表明瑶山苣苔生存群落具有
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但瑶山苣苔生存群落的各种多
样性指数在不同样地之间有不同的变化幅度 , 其中
Shannon-Wiener指数 、 优势度 Simpson 指数和均
匀度指数均以灌木层变幅最大 , 可见该群落不同样
地植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均匀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灌木层植物。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 Simpson指数 、
Shannon-Wiener 指数 , 还是均匀度指数 Jsw , 乔
木层最大 , 灌木层次之 , 草本层最低 , 这与亚热带
森林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 (物种多样性指数由大到
小的顺序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不一致[ 16] 。
这一方面表明本区乔木种类丰富且各物种多度配置
均匀 , 另一方面也说明由于林分郁闭度过大 , 限制
了灌木层物种的生长 , 使灌木层各多样性指标有所
下降 。
从野外调查我们发现 , 瑶山苣苔作为群落中的
伴生种类 , 它依靠自身植株生长优势 , 多生长在林
下石头上 (石头上土层稀少 , 其它植物很难生长)
在空间上与其他的草本植物竞争光照和养分 , 成年
植株生长情况良好。但其更新小苗却十分稀少。究
其原因 , 可能是它还依赖于其它物种为其提供的小
生境 。因而 , 瑶山苣苔对分布地区的局部生境要求
高 , 一旦破坏就会马上面临濒危的状况 。
国家 I 级保护植物瑶山苣苔为苦苣苔科较原始
的种类 , 具的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保护意义。然而与
其它保护方式相比 , 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有着更多的优越性 , 如能保护足够大的种群和完
整的种群结构 , 能够提供物种生存和自然进化的场
所 , 并能使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系统得以维持
等 , 是保存种质资源的最有效的手段[ 17] 。金秀老
山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国有金秀老山林场 , 经济困
难 , 没有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和配置专门的管理人
员 , 更没有专门的保护经费对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保
护 , 再加上管理手段和设施落后 , 保护工作难已开
展 , 为此 ,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当前最首要的任务之
一。保护区成立以来 , 由于各种原因 , 还没有设立
专门的保护机构和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 , 更没有专
门的保护经费对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保护 , 再加上管
理手段和设施落后 , 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 为此 , 增
加保护区的保护投入是当前最首要的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 1] 吴小巧 , 黄宝龙 , 丁雨龙.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
现状与进展[ 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科学版), 2004 , 28
(2):72-76.
[ 2] Regan H M , Auld T D , Keith D A.The effects of fire and
predators on the long-term persistence of endangered shrub ,
Grev illea caleyi[ J].Biological Conservation , 2003 , 109:73
-83.
[ 3]胡理乐 , 江明喜 , 黄汉东 , 等.濒危植物小勾儿茶伴生群
落特征研究[ J].武汉植物学研究 , 2003 , 21(4):327-
331.
[ 4]汪殿蓓 , 王彩云 , 暨淑仪 , 等.野生仙湖苏铁群落特征研
究[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04 , 26(6):12-17.
[ 5]史红文 , 黄汉东 , 江明喜.等.三峡地区特有植物荷叶铁
线蕨的群落特征及其保护对策[ J].武汉植物学研究 ,
2005 , 23(3):262-266.
[ 6]王文采.苦苣苔科二新属[ J].植物分类学报 , 1983 , 21
(3):319-324.
[ 7] 汪 松 , 解 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 1 卷)[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4:405.
[ 8]王玉兵 , 梁宏伟 , 莫耐波 , 等.珍稀濒危植物瑶山苣苔开
花生物学及繁育系统研究[ J].西北植物学报 , 2011 , 31
(5):0861-0867.
[ 9]王玉兵;梁宏伟;陈发菊 , 等.广西特有植物瑶山苣苔的
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 J].生态环境 , 2008 , 17(5):1956
-1960.
[ 10] Zhang B , Wang H W , Cheng Y Q , et al.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Dayaoshania cotinifolia (Gesneriaceae), a
critically endangered perennial herb[ J].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 2011 , 98:256-258.
[ 11] Peet P K.The measurement of species diversity [ J].An-
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 1974 , 5:285-
306.
[ 12] Magurran A E.Ecological diversity and its measurement
[ M].New Jersy:Princeton Univ ersity P ress , 1988.
[ 13] Whittaker S H.Evolution and measurement of species di-
versity[ J].Taxon , 1972 , 21:213-251.
[ 14] Schulze E D , Mooney H A.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processes[ J].T rends in Ecolog y &Evolution , 1992 , 7(4):
107-108.
[ 15] 谭伟福 , 罗保庭.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
究及保护[ 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2010.
[ 16]黄建辉 , 高贤明 , 马克平 , 等.地带性森林群落物种多
样性的比较研究[ J].生态学报 , 1997 , 17:611-618.
[ 17] 龚洵 , 武全安 , 张启泰.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的作用和意义[ J].广西植物 , 1993 , 13(4):359-
366.
247第 3 期        莫耐波 , 谢云珍 , 覃康平 , 等:珍稀濒危植物瑶山苣苔伴生群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