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在拟南芥独脚金内酯信号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全 文 :实;意大利青霉 P. italicum,只侵染柑
橘类果实)进行了全基因组 de novo测
序,分别获得了 33.52 Mb和 28.99 Mb
的高质量基因组草图。比较基因组学分
析发现,P. expansum 的次生代谢基
因组群非常发达,包含 55个次生代谢
基因簇,数量相当于 P. italicum 的 2
倍。进一步研究发现,P. expansum 中
含有一个完整的棒曲霉素合成基因簇,
该基因簇由 15个基因组成,编码 11个
催化酶、3个转运蛋白和 1个特异性转
录因子。基因敲除实验证明 PePatL和
PePatK 在棒曲霉素合成途径中起到
关键作用。与之相比,P. italicum 基因
组仅含有 3个棒曲霉素合成相关基因,
因此不能产生棒曲霉素。
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棒曲霉
素生物合成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青霉
属真菌寄主专化性等生物学问题奠定
了基础。
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作为封面文章
发表在植物病理学学术期刊 Molecular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上。田世平
研究组的副研究员李博强和博士毕业
生宗元元是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研
究得到了科技部“863”项目和中科院工
业基地方向性项目的资助。 (刘刚)
10月 30日,PLoS Genetics杂志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
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谢芳研究组题
为 SCARN a Novel Class of SCAR
Protein That Is Required for
Root-Hair Infection during Legume
Nodulation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揭示了
豆科植物共生固氮过程中,宿主植物调
控微丝骨架重排,从而起始调控侵染线
的形成。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
元素,目前农作物主要通过施用工业氮
肥获取氮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
们对粮食作物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大量
施用工业氮肥,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能
源,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豆科
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共生固氮是植物
获取氮素最为有效且经济的形式。研究
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分子机理,不仅有
助于理解共生固氮这种生命现象的本
质,也为探索非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潜
能提供理论基础。
谢芳研究组致力于共生固氮过程
中根瘤菌侵染和根瘤器官发育分子机
制的研究。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编
码WAVE/SCAR复合体中的一个组分
SCAR蛋白的缺失导致侵染线不能正
常形成。通过蛋白序列分析发现,该
SCAR蛋白属于豆科植物特异的一个
分支,该蛋白可能通过基因重组获得了
在共生固氮中的特殊功能,故命名为
SCARN(SCAR-Nodulation)。WAVE/
SCAR 复合体是调控微丝成核因子
ARP2/3 复合体活性的重要组分。
SCAR 蛋白 N- 端与 WAVE/SCAR 复
合体相互作用,而 C-端与 ARP2/3复
合体相互作用,并结合 G-actin以形成
分叉状的微丝。SCARN蛋白 C-端与
ARPC3直接相互作用,而且过量表达
SCARN N- 端抑制结瘤,造成 domi-
nant-negative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
在根瘤菌侵染的表皮细胞中 SCARN
特异表达,而且共生特异的转录因子
NIN(Nodule inception)直接调控它的
表达。 (张金平)
近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科
研人员成功开发了两种新型除草剂安
全剂 N-二氯乙酰基 -2- 丙基 -4- 乙基
-1,3-噁唑烷和 N-二氯乙酰基 -2,2-二
甲基 -4-乙基 -1,3-噁唑烷的最佳合成
工艺。
研究人员以 2-氨基 -1-丁醇分别
和正丁醛、丙酮经环合反应制得噁唑
烷,三乙胺作缚酸剂,产物不经分离直
接与二氯乙酰氯作用合成两种目标化
合物。以溶剂、反应温度、搅拌时间和反
应物物质的量比为主要考查因素,通过
L9(43)正交试验确定合成两种目标化
合物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合成
N- 二氯乙酰基 -2- 丙基 -4- 乙基 -1,3-
噁唑烷最佳反应条件为:CH2Cl2作溶
剂,反应温度为 -5~5℃,搅拌时间为
1.5小时,反应物物质的量比为 1:1.4,
产率为 62.2%;合成 N-二氯乙酰基 -2,
2-二甲基 -4-乙基 -1,3-噁唑烷最佳反
应条件为:C6H6作溶剂,反应温度为
-5-0℃,搅拌时间为 0.5小时,反应物物
质的量比为 1∶2,产率为 78.6%。利用
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对产
物结构进行表征,可知该合成工艺原料
廉价易得,操作简便易行,反应条件温
和,收率较高,适合工业化生产。(刘刚)
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 SLs)
是一类新的植物激素,调控侧芽伸长、
株高、叶片形状、衰老、种子萌发、侧根
生长等发育过程,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
叶植物中具有功能保守性。在水稻独脚
金 内 酯 信 号 途 径 中 F-box 蛋 白
DWARF3(D3)与独脚金内酯的受体
DWARF4(D14)形成 SCF 复合体,参
与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DWARF53
(D53)基因编码独脚金内酯信号途径
中的关键抑制因子,该抑制因子在独脚
金内酯作用下,与 D14、D3形成复合
体,并被泛素化修饰和降解,从而解除
了对下游基因表达的抑制。但是拟南芥
独脚金内酯信号途径中 AtD14 和
MAX2(D3的同源基因)发挥功能的机
制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
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
家洋研究组研究了拟南芥中 D53同源
基因 SMXL6、SMXL7 和 SMXL8的功
能,将其命名为 D53-like SMXLs。研究
人员鉴定了功能缺失突变体 smxl6、
两种新型除草剂安全剂
合成工艺研究取得进展
上海生科院发现豆科植
物共生固氮过程中调
控侵染线形成的新成员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在
拟南芥独脚金内酯信
号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Technology & Product
科技 /科技与产品
2015年第 29/30期(总 548期) 51
smxl7和 smxl8,发现 smxl6/7/8三突
变体能够完全恢复独脚金内酯合成缺
陷突变体 max3以及独脚金内酯信号
突变体 max2 的矮生多分枝表型,
smxl6/7/8 能够恢复 max3叶片变圆的
表型,但是 smxl6/7/8不能恢复 max2
幼苗 下 胚 轴 伸 长 的 表 型 ,说 明
SMXL6/7/8特异地参与独脚金内酯信
号途径。外源施加独脚金内酯人工合成
类似物 GR24能够诱导 SMXL6/7/8发
生泛素化和降解;SMXL6/7/8 能够与
AtD14、MAX2 以 及 TOPLESS-RE-
LATED PROTEIN2(TPR2)相互作用,
并且 SMXL6/7 与 AtD14 的相互作用
受到独脚金内酯的诱导。进一步研究表
明,SMXL6/7/8具有依赖于转录共抑制
子 TPR2的转录抑制活性,并且能够抑
制 独 脚 金 内 酯 早 期 响 应 基 因
BRANCHED1(BRC1)的表达。
该项研究成果揭示了拟南芥独脚
金内酯信号转导的关键成员 D53-like
SMXLs在调控分枝数目和叶片发育中
的重要作用,为深入理解独脚金内酯调
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该研究结果于 11月 7日在 Plant
Cell 在线发表(doi:10.1105/tpc.15.006
05)。该研究得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
助。 (刘刚)
10月 17日上午,江苏省科技厅委
托镇江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江苏丘陵
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镇江市农
科院承担的 2012 年江苏省科技厅支
撑计划项目“草莓连作障碍生物解除技
术研究”(BE20121378)进行了验收。
项目主持人、镇江市农科院吉沐祥研究
员就项目的研究和完成情况作专题汇
报,验收委员会及相关领导对项目开展
期间所取得的成果和各项指标完成情
况表示了充分肯定,一致同意通过验
收,并建议加强示范推广力度。
又讯 日前,镇江市科技局组织专
家对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
所 /镇江市农科院承担的 2012年镇江
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棚草莓病虫害
智能化预警、诊断服务平台的建立与应
用”(项目编号:NY2012023)进行了验
收。验收专家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总结
和研究报告,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对
项目成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验收委员
会认为,本项目完成了合同规定的目标
任务和考核指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
益和生态效益,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郑庆伟)
10月 30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
召开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行动计划
和院地合作项目验收会,对中国科学院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吕昭智
主持的科技支新工程项目“新疆棉铃虫
数字化监测预警技术及应用推广”进行
了验收。
通过专家认真审阅相关资料,听取
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并进行了质疑。经
专家组认真讨论,认为项目验收资料齐
全,经费使用合理,组织管理规范,完成
了合同规定的研究任务,达到了合同的
各项指标,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验收通
过。
该项目针对传统病虫害田间监测
和数据采集由人工作业,非常费工费
时,成本高而准确率低,数据标准难以
统一,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很大的特
点,开展了棉花重大害虫数字化监测预
警建设,根据预测预报的业务流程“监
测数据采集→监测数据传输→监测数
据的管理、处理与分析→测报信息发
布”,建立了基于 Internet的新疆棉花
主要害虫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建立了棉
花重大害虫监测预警网络平台体系,科
学指导了棉花生产的预测预报工作,提
高了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了灾害防控水
平。 (郑庆伟)
河北省科技厅近期发布《河北省科
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2015 年第二
号)》,其中包括一批农药植保类科研成
果:
1. 二点委夜蛾预测预报及综合治
理技术推广
单位名称:河北省植保植检站
评价单位名称:河北省农业厅
课题首次提出了以温湿度的影响、
微环境的利弊、秸秆腐熟程度为三大主
要预测因子的生态预测方法。明确了蛾
盛期至低龄幼虫盛期最高温湿度及持
续时间与幼虫存活率的对应关系,提高
了中、短期预测准确率。构建了小麦秸
秆粉碎灭茬、玉米定向播种清垄、喷药
防治成虫预防为主体的“以生态调控农
艺措施为主导,成虫和低龄幼虫早期控
制为重点,幼虫危害期毒饵应急防治为
补充”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降低了农
药投入量,节约了用工成本。发现了二
点委夜蛾越冬成虫在 3月下旬便羽化
上灯的新动态,使预测的发生期、发生
量数据更加完善。该项目在推广方法
上,主推技术与职业农民、知识更新培
训相结合,创建了懂技术、知方法的技
术队伍;专业预报与媒体宣传相结合,
随时跟踪生态预测因素,及时做出中、
短期预报指导生产;预报防治与植物网
络医院相结合,实行远程诊断、专家在
线指导,提高技术覆盖率;省市与县、乡
互动紧密结合,监测信息及时汇总,试
验结果及时反馈,构成了有序联动的整
体,使项目的推广应用达到了预期目
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
益。 (未完待续)(刘刚)
“新疆棉铃虫数字化
监测预警技术及应用
推广”项目通过验收
本栏目责任编辑 朱蓓蓓
河北省又取得一批农
药植保类科研成果
“草莓连作障碍生物解除
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52
Technology & Product
科技 /科技与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