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光周期和低温处理对泡桐叶片抗性影响研究



全 文 :第 28 卷第 3 期 河 南 林 业 科 技 Vol. 28 No. 3
2 0 0 8 年 9 月 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p. 2 0 0 8
收稿日期:2008-08-15

光周期和低温处理对泡桐叶片抗性影响研究
翟晓巧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08)
摘 要:对毛泡桐 1 年生实生苗进行不同光周期和低温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同光周期条件下,随着温度的降
低 SOD 与 CAT 活性逐渐降低;MDA 与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D16L8 和 D14L10 光周期条件下较 D8L16 和
D12L12 条件下提前进入休眠。
关键词:泡桐;光周期;低温
中图分类号:S 7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630(2008)03-0006-03
Study of Photoperiod and low temperature impact resistance
on paulownia leaves
ZHAI Xiao-qiao
(Henan Academy of Forestry,Zhengzhou 450008,China)
Abstract: Treatment Paulownia the annual seedling at different photoperiod and low temperature.The
results show that photoperiod in the same conditions, as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d SOD and CAT activity
decreased gradually; MDA and proline content increased gradually, D16L8 and D14L10 Photoperiod
conditions than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8L16 and D12L12 advance to dormancy.
Key words:Paulownia;Photoperiod;low temperature;
泡桐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在北方地
区,泡桐顶芽及尖端侧芽因为冬季低温而死亡形成
假二叉分枝[1~8]。为此,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各种各样
的顶芽保护研究,河南农业大学作了小气候环境栽
培,顶芽、顶梢入冬前涂抹凡士林,试验地设风障;
河南省安阳地区林科所用棉絮包扎顶芽、顶梢部分
[9],以探索泡桐顶芽的越冬问题,均未取得预期效
果。竺肇华在四川资中地区对泡桐顶芽越冬问题进
行了调查,了解到不同种、不同产地的泡桐顶芽越
冬情况有差异,而且在我国南方栽培区,白花泡桐、
台湾泡桐、南方泡桐都主要靠顶芽接干,而且干形
通直,由此可以认为泡桐的假二叉分枝不是泡桐的
固有特性[3],这种性状是严酷条件下的被迫产物。
这表明低温可能不是直接导致泡桐顶芽冬季死亡
的唯一原因。侯元凯等对兰考泡桐苗木顶芽越冬特
性进行了研究,认为泡桐顶芽死亡可能是水分亏缺
所致,但是未对失水机理作进一步深入研究[10]。植
物组织不能越冬,是冷害还是旱害所致是学术界长
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但这二者是不是导致泡桐顶芽
冬季死亡的真正原因,目前未见有相关报道。本试
验通过对毛泡桐在自然条件和人工控制条件下,采
用光周期和低温两种相结合方式,测定了毛泡桐幼
树在越冬过程中叶片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特征,为
深入研究并最终解决泡桐幼树顶芽越冬死亡问题
奠定基础。
1 试验材料及处理
试验采用的材料为盆栽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 Steud.)一年生实生苗,栽种于塑料桶
内,桶内土壤按苗圃表土和沙子 5:1 进行混合。
处理前一次性浇水到田间持水量,实验进行时,定
时定量浇水,在田间生长到 8 月底待用。
1.1 苗木光周期处理
9 月 1 日开始处理。实验设置 4 个光周期梯度
D16L8 、D14L10 、D12L12 、D8L16,每个光周
期处理设置 5 个温度梯度 25℃、15℃、5℃、0℃、
-5℃,每个温度梯度持续 20d,每个温度处理结束
后降温到下一个温度。每次处理结束后,测定叶片
的 SOD、CAT 活性,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光周期
和温度处理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
1.2 生理指标测定
脯胺酸含量的测定参照赵世杰茚三酮法[11],超
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
和丙二醛的测定参照李合生等[12]的方法。
第 3 期 翟晓巧:光周期和低温处理对泡桐叶片抗性影响研究 7
2 结果与分析
2.1光周期处理对毛泡桐幼苗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不同光周期处理的毛泡桐幼苗叶片 SOD 活性
随温度的下降而下降,但是不同处理之间下降的幅
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图 1)。

图 1 光周期处理对毛泡桐叶片 SOD活性的影响
Fig.1 Effects of photoperiod on the SOD activity
in the leaves of Paulownia tomentosa
25℃时,各处理的毛泡桐叶片 SOD 活性都较
高,一般都在 140 个活性单位以上;15℃时,随着
温度的下降,SOD 活性也随之下降,其中 D12L12
和 D8L16 处理下降得较快,D16L8 和 D14L10 处理
SOD 活性与 D12L12 和 D8L16 处理差别不大,而
且随着温度的下降,其 SOD 活性也随之下降。5℃
时,D12L12 和 D8L16 处理的毛泡桐叶片 SOD 活
性进一步降低,D16L8 和 D14L10 处理的毛泡桐幼
苗叶片 SOD 活性下降的幅度小于 D12L12 和
D8L16 处理;0℃时,D12L12 和 D8L16 处理的毛
泡桐幼苗叶片 SOD 活性急剧降低,很快落叶进入
休眠,D12L12 和 D8L16 处理已经全部落叶,未测
定。试验结果表明,在降温过程中,不同光周期处
理毛泡桐幼苗叶片 SOD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而且表现出光照时间越长的毛泡桐幼苗叶片 SOD
活性下降越快的规律。
2.2 光周期处理对毛泡桐幼苗叶片 CAT 活性的影

4 种光周期处理的毛泡桐叶片 CAT 活性,随着
温度的下降 CAT 活性逐渐降低(见表 1)。25℃,
毛泡桐生长状况良好,叶片 CAT 活性也较高,而且
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其活性也随之增加;15℃时,
随着温度的下降各处理毛泡桐幼苗叶片 CAT 活性
也随之降低,其中 D14L10、D12L12 和 D8L16 处
理 CAT 活性下降幅度高于 D16L8 光周期、5℃时,
随着温度的进一步下降各处理毛泡桐幼苗叶片
CAT 活性进一步降低,其中 D16L8 和 D14L10 处
理 CAT 活性下降幅度高于 D12L12 和 D8L16 光周
期,0℃时,D16L8 和 D14L10 处理很快落叶进入
休眠,D12L12 和 D8L16 处理毛泡桐幼苗叶片 CAT
活性也已降至 1.12 和 1.41 个活性单位,经过短暂
的生长停滞后也进入了落叶休眠期。
表 1不同光周期处理对泡桐叶片 CAT活性的影响 单位 цmol/min.g
Table 1 Effects of photoperiod on the CAT activity in the leaves of Paulownia tomentosa
光周期
Photoperiod 25℃ 15℃ 5℃ 0℃ -5℃
D16L8
D14L10
D12L12
D8L16
2.56
3.04
3.08
4.13
2.14
2.01
2.24
2.54
1.42
1.53
2.14
2.16


1.12
1.41




2.3 光周期处理对毛泡桐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不同光周期处理的毛泡桐幼苗叶片 MDA 随温度的
下降累积的速度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图 2)。

图 2光周期对毛泡桐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photoperiod on MDA concentration
in the leaves of Paulownia tomentosa
25℃各光周期处理的毛泡桐幼苗叶片 MDA 含
量都较低,一般都低于 1mg/gdw;15℃时,各光周
期处理的毛泡桐幼苗叶片 MDA 含量有所增加,但
是增加的幅度不大;5℃时,毛泡桐幼苗生长受到
低温的影响,叶片 MDA 含量急剧增加,D12L12 和
D8L16 处理增加的幅度远大于 D16L8 和 D14L10
处理;0℃时,D16L8 和 D14L10 处理已完全落叶,
D12L12 和 D8L16 处理毛泡桐幼苗叶片 MDA 含量
进一步增加。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各
处理毛泡桐幼苗叶片 MDA 含量不断增加,而且光
照时间越长,增加的速度越快。
2.4 光周期处理对毛泡桐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不同光周期处理的毛泡桐幼苗叶片脯氨酸含
8 河 南 林 业 科 技 第 28 卷
量随温度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图 3)。25
℃时,毛泡桐叶片脯氨酸含量较低,各处理含量都
低于 800μg/g,各处理之间的差别不大;15℃时,
各处理的毛泡桐叶片脯氨酸含量开始增加,此后,
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脯氨酸累积的速度也开始
加快; 5℃时,D12L12 和 D8L16 处理毛泡桐幼苗叶
片脯氨酸含量迅速增加含量接近 800μg/g,D16L8
和D14L10处理增加的幅度不大;0℃时,D12L12 和
D8L16 处理毛泡桐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急剧增加,
D16L8 和 D14L10 处理已经完全落叶。试验结果表
明,各处理毛泡桐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随温度的下
降逐渐增加,而且光照时间越长脯氨酸含量增加得
越快。

图 3 光周期对毛泡桐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photoperiod on proline
concentration in the leaves of Paulownia tomentosa
3 结论
本试验以 1 年生毛泡桐幼苗为研究对象,对毛
泡桐幼苗越冬过程中自然条件下和人工控制条件
下叶片的抗性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一些研究,在相
同光周期条件下,随着温度的降低 SOD 与 CAT 活
性逐渐降低;MDA 与脯氨酸含量逐渐上升,D16L8
和 D14L10光周期条件下较 D8L16 和 D12L12 条件
下提前进入休眠。

参考文献:
[1]龚彤. 中国泡桐属植物植物研究[J]. 植物分类学报,
1976,14(6):38-50
[2]河南省泡桐编写组. 泡桐[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3]竺肇华. 泡桐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及区系成分探讨[J]. 林
业科学,1981(3):271-279
[4]蒋建平. 泡桐树冠结构对主干生长的影响[J]. 河南农业
大学学报,1988,22(3):1-10
[5]蒋建平. 泡桐栽培学[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263-283
[6] 倪 善 庆 . 泡 桐 [M]. 南 京 : 江 苏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
1986:140-145
[7]孔毅. 泡桐生理生态的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1986(6):
29-34
[8]刘震,何松林,王艳梅,等. 泡桐顶侧芽休眠发育的温度
特性研究[J]. 林业科学,2004,46(3):46-50
[9]张存义,殷年喜.泡桐新的接干方法—顶芽接干[J].安阳林
业科技,1981(1):2-3
[10]侯元凯,翟明普,张俊昌,等. 兰考泡桐苗木顶芽越冬
特性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34(2):196-197
[11]赵世杰,刘华山,董新纯,等.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12]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与技术[M]. 北京:高教
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王文彬)